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蕨菜致癌?蕨根粉還能吃嗎?

早在2008年就有人傳說, 蕨根粉具有致癌性。 沒有想到9年之後又起風波, 這裡老話重提, 再說一次。

對於餐館裡的蕨菜和蕨根粉, 有人說是純天然野菜,

營養豐富, 還能清熱解毒, 有利健康;有人說會導致胃癌。 到底哪個說法對呢?

看到一種食品原料致癌的說法, 首先不要過於緊張。 除了抽煙增加肺癌、喉癌、口腔癌等癌症的風險之外, 很多食物原料, 在吃得不合適的時候都可能促進癌症的發生, 比如......

——吃紅肉加工製品會增加人體發生腸癌等癌症的危險;

——吃不合格的醃菜鹹菜, 甚至多吃鹽, 就會增加胃癌的發生危險;

——喝碳酸飲料增大食管癌的發生危險;

——吃熏魚、鹹魚等會增大胃癌和腸癌的危險;

——喝酒增加多種癌症的風險;

——吃過多甜食和精白主食增加多種癌症風險, 等等。

但是, 人們仍然經常消費這些食品, 並不顯得非常害怕。 減鹽的努力非常艱難, 為了防癌而戒酒的人比例也不算高。

問了幾位朋友, 你們為什麼吃肉的時候總是這樣勇敢呢?為什麼吃烤肉還這樣開心呢?難道不知道裡面會有苯並芘和雜環胺類致癌物?他們說, 吃烤肉終其一生, 也不過是增加致癌的風險, 又不是說吃一次就會致癌啊。

沒錯。 其實危險就在於長期、大量地消費某些食物。 畢竟人體有自我調整的作用, 食物不是毒藥, 少量消費, 偶爾消費, 未必會產生多大的危險。 加工的方法不同, 吃的數量不同, 吃的人體質不同, 效果都會很不一樣。 砒霜雖能致死, 少量用卻可以治療某些類型的白血病呢。

就蕨粉這件事情來說, 其實麻煩的根源來自蕨這種植物本身。 它含有一種苷類的致癌物(原蕨苷), 國外研究發現這種物質的確有致癌效應,

而且經常吃蕨的幼嫩部分的日本某些地區的居民, 也的確食道癌發病比例較高。 幼年經常吃蕨菜, 可能增加成年後患胃癌的風險;甚至動物吃蕨菜之後, 分泌的乳汁中也含有微量的致癌物。 人們最愛吃的蕨菜嫩芽, 正是致癌物含量最高的部位。 這些都有明確的科學研究證據。

(題外話:記得以前去日本的時候, 看到餐館中的“定食”配方裡, 配著生魚片、天婦羅、肉排、米飯和醬湯等, 常常會有一小碟蕨菜。 大概有30克左右的量。 日本食客們都面不改色地吃了, 沒看到誰面現恐怖之情。 )

言歸正傳。 我想說的是:“純天然”和“安全”並不劃等號。 “絕對沒有化肥農藥”的食物, 未必就比“打了好幾次農藥”的人工栽培蔬菜更安全。 傳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毒”, 那可都是“純天然”的東西啊!

說到這裡, 就想起來很多山區居民把蕨菜開發成山野菜, 做成幹製品、罐頭、軟袋包裝小菜等種種產品, 冠以“天然無污染”“健康安全”等等美名, 的確有點名不副實的意思。 天然的有毒植物、有毒菌類太多了,

蕨菜可算不上毒性厲害的主兒。 讓人吃幾口就可能一命歸西的毒蘑菇多了, 都是純天然長出來的。 相比之下, 人類栽培的蘑菇可是安全多了。

不過, 因為蕨中含有致癌物, 就推斷蕨根粉一口都不能吃, 蕨菜製品也一口都不能吃, 恐怕邏輯上還差得很遠。 因為蕨雖然含有致癌物質, 它的致癌效應卻需要很多年的食用才能表現出來。

研究證明, 蕨的提取物有致癌作用。 不過, 只要看看研究是怎樣做的, 就知道它有多大危險了。 那些增加了食道癌和胃癌風險的居民, 都是多年經常吃蕨菜, 把它當成日常蔬菜之一的情況, 而不是偶爾下館子吃一次。 假如把蕨菜嫩芽當成小白菜、菠菜那麼經常吃, 真的會升高癌症危險!

比如說,國內某實驗用了蕨根提取的粗粉來飼喂動物。高劑量是全部飼料的1/3,連續喂365天。即便如此,只有10%的動物患上腸腺瘤。相比之下,吃少量蕨粉(1/5-1/10)的動物仍然十分健康(黃能慧等,1998)。

要知道,老鼠們的壽命只有2-3年,它們吃一年蕨粉,相當於人類吃半輩子。我們絕大多數人既不可能每天吃蕨根粉條,也不可能連續吃30年。既然如此,偶爾在餐館吃一次蕨根粉,又怕什麼呢?

蕨根裡面的致癌物質是水溶性的。也就是說,如果多次水洗,可能會把它大部分洗掉。研究中用的是蕨根的粗提物,並沒有經過反復水洗,而人類製作蕨根粉條的時候,卻會反復清洗,再加入大量水來製作粉條,客觀上降低了可能致癌物的數量。加熱煮熟之後,還會再分解一部分致癌物。

在做蕨菜加工品時,人們為了去除它的苦澀味道,也會反復地洗泡,加堿處理,醃制處理,最後還要高溫滅菌,這些加工措施都會減少致癌物的含量。所以,如果旅遊期間去農家樂吃飯,偶爾吃一次蕨菜做的小菜,也是無需驚恐的。

總體來說,從風險評估角度來看,蕨根粉中的致癌物含量本來就低,如果只是偶爾吃一次,比如一個月吃一兩次,實際暴露量很小,基本上不用考慮致癌問題。但有些家庭特別愛吃蕨根粉,三天兩頭吃,就像東北人吃粉條一樣頻繁,這是有風險的。順便提醒一下,蕨根粉中的澱粉比較難消化,胃腸不好的人吃多了可能會腹脹。

但是,為什麼人們對熏肉、香腸、鹹魚、碳烤肉等食物的安全性相當寬縱,對另一些食品就非常嚴苛呢?比如說,我相信,只要有人說起大鼠吃了蕨提取物之後有少數致癌這句話,很多人恐怕再也不會吃蕨根粉了。

我想,這可能是一種感情問題。人們對自己熟悉的食物比較寬容,對於陌生的食物就非常擔心;人們對自己愛吃的東西願意承受風險,對自己不那麼嚮往的東西就不肯冒絲毫風險。

正如有人願意拼死吃河豚,有人明明痛風卻要吃海鮮,有人明明糖尿病卻要吃甜食......這些東西的危害,難道還不直截了當地擺在面前嗎?但是,人們為了感官享受,卻心甘情願地去承擔危險。

看來,要真正遠離食品中的風險,我們還是應當更加理性一點,把握幾個最基本的原則。

1 任何食物在膳食中都有個合理的份額,不可以超量多吃,比如美味紅肉,吃多了也會增加腸癌風險,並不利於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

2 食物的食用頻度和食用數量(暴露量)與危險大小有關。天天吃則危險大,偶爾吃一點則不用那麼擔心。

3 食物的作用和身體狀況有關,對於不同遺傳、不同體質的人,食物的好處或者壞處可能大不相同。對同一種有害物質,身體的解毒能力也各不相同。

4 三餐中要儘量食物多樣化,避免盯著總吃少數幾種食物。每一種食物中的健康風險是不一樣的。食物多樣,經常輪換,就不至於因為其中的不健康成分長期積累,而給身體帶來不利影響。

5 平日注意健康飲食,減輕壓力,放鬆心情,避免熬夜、適度運動。這樣就能儘量提升身體對抗各種有害物質的能力,這是保證健康的基本方法,也有利於降低癌症的風險。(熬夜和壞心情增加癌症風險,但總被人們忽視。)

知道這些,在判斷有關食品的資訊時,就可以不那麼一驚一乍,不那麼惶惶不安了。不過,這件事情至少可以讓人們明白,“純天然”“傳統食品”未必就是安全的,食物中的微量天然毒素品種繁多。所以,日常食物還是要多樣化,不要總盯著一種自以為健康的食材吃。

真的會升高癌症危險!

比如說,國內某實驗用了蕨根提取的粗粉來飼喂動物。高劑量是全部飼料的1/3,連續喂365天。即便如此,只有10%的動物患上腸腺瘤。相比之下,吃少量蕨粉(1/5-1/10)的動物仍然十分健康(黃能慧等,1998)。

要知道,老鼠們的壽命只有2-3年,它們吃一年蕨粉,相當於人類吃半輩子。我們絕大多數人既不可能每天吃蕨根粉條,也不可能連續吃30年。既然如此,偶爾在餐館吃一次蕨根粉,又怕什麼呢?

蕨根裡面的致癌物質是水溶性的。也就是說,如果多次水洗,可能會把它大部分洗掉。研究中用的是蕨根的粗提物,並沒有經過反復水洗,而人類製作蕨根粉條的時候,卻會反復清洗,再加入大量水來製作粉條,客觀上降低了可能致癌物的數量。加熱煮熟之後,還會再分解一部分致癌物。

在做蕨菜加工品時,人們為了去除它的苦澀味道,也會反復地洗泡,加堿處理,醃制處理,最後還要高溫滅菌,這些加工措施都會減少致癌物的含量。所以,如果旅遊期間去農家樂吃飯,偶爾吃一次蕨菜做的小菜,也是無需驚恐的。

總體來說,從風險評估角度來看,蕨根粉中的致癌物含量本來就低,如果只是偶爾吃一次,比如一個月吃一兩次,實際暴露量很小,基本上不用考慮致癌問題。但有些家庭特別愛吃蕨根粉,三天兩頭吃,就像東北人吃粉條一樣頻繁,這是有風險的。順便提醒一下,蕨根粉中的澱粉比較難消化,胃腸不好的人吃多了可能會腹脹。

但是,為什麼人們對熏肉、香腸、鹹魚、碳烤肉等食物的安全性相當寬縱,對另一些食品就非常嚴苛呢?比如說,我相信,只要有人說起大鼠吃了蕨提取物之後有少數致癌這句話,很多人恐怕再也不會吃蕨根粉了。

我想,這可能是一種感情問題。人們對自己熟悉的食物比較寬容,對於陌生的食物就非常擔心;人們對自己愛吃的東西願意承受風險,對自己不那麼嚮往的東西就不肯冒絲毫風險。

正如有人願意拼死吃河豚,有人明明痛風卻要吃海鮮,有人明明糖尿病卻要吃甜食......這些東西的危害,難道還不直截了當地擺在面前嗎?但是,人們為了感官享受,卻心甘情願地去承擔危險。

看來,要真正遠離食品中的風險,我們還是應當更加理性一點,把握幾個最基本的原則。

1 任何食物在膳食中都有個合理的份額,不可以超量多吃,比如美味紅肉,吃多了也會增加腸癌風險,並不利於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

2 食物的食用頻度和食用數量(暴露量)與危險大小有關。天天吃則危險大,偶爾吃一點則不用那麼擔心。

3 食物的作用和身體狀況有關,對於不同遺傳、不同體質的人,食物的好處或者壞處可能大不相同。對同一種有害物質,身體的解毒能力也各不相同。

4 三餐中要儘量食物多樣化,避免盯著總吃少數幾種食物。每一種食物中的健康風險是不一樣的。食物多樣,經常輪換,就不至於因為其中的不健康成分長期積累,而給身體帶來不利影響。

5 平日注意健康飲食,減輕壓力,放鬆心情,避免熬夜、適度運動。這樣就能儘量提升身體對抗各種有害物質的能力,這是保證健康的基本方法,也有利於降低癌症的風險。(熬夜和壞心情增加癌症風險,但總被人們忽視。)

知道這些,在判斷有關食品的資訊時,就可以不那麼一驚一乍,不那麼惶惶不安了。不過,這件事情至少可以讓人們明白,“純天然”“傳統食品”未必就是安全的,食物中的微量天然毒素品種繁多。所以,日常食物還是要多樣化,不要總盯著一種自以為健康的食材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