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德意日為何要發動世界大戰?並非僅僅因為野心和貪婪

文/寂寞的紅酒

第二次世界大戰, 是由德國挑起的一場世界性戰爭, 是一次全球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 戰爭中, 德意日為首的軸心國集團和美蘇英中為首的同盟國之間的一場巔峰對決, 戰爭以德意日的戰敗而告終。 那麼德意日為何要發動世界大戰?

第一, 時勢。 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 爆發了一場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 俗稱大蕭條。 這場經濟危機嚴重破壞了各資本主義強國的經濟和生活, 導致了各國經濟倒退、民生蕭條、國家動盪。 各國通過各種辦法去解決危機。 英國人依靠對世界貿易和金融的控制和遼闊的殖民地艱難的渡過了危機, 法國依靠放高利貸和經濟萎縮以及放手部分國家權力渡過了難關, 美國則採用了羅斯福新政通過增加投資走出了困境, 而蘇聯由於特殊的體制受到的衝擊較小, 所以幾國順利的渡過了危機。 而德國由於沉重的債務和英法美等西方國家的壓迫以及對西方的敵視而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日本和義大利也由於底子太薄、抗風險能力差同樣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如此一來三個難兄難弟就走到了一起。 為轉嫁經濟危機和國內矛盾, 很快三國就走上了戰爭的道路。

第二, 利益。 由於老牌殖民強國英法美蘇(俄)控制了全球大部分土地和資源, 作為後起之秀的義大利、日本以及被打殘的德國, 他們迫切的需要資源和市場, 需要發展的生存空間。 而世界勢力已經被瓜分殆盡, 英法等國又在拼命打壓他們, 用石油、橡膠等戰略資源卡他們的脖子, 三國想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就必須發動戰爭, 打碎舊有的秩序, 建立新的秩序, 重新劃分勢力範圍。 事實上, 德意日的野心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大, 德國的野心也只不過想稱霸歐亞, 並非統一全球;日本的野心是稱霸亞洲, 而義大利只是對地中海和北非感興趣, 試圖重新打造羅馬帝國。 其實二戰是一場後起之秀和老牌殖民強國之間的一場戰爭,

一次全球勢力的重新洗牌, 和一戰的本質相同, 只是主角不同而已。

第三, 野心。 德國、日本、義大利都是比較有野心的國家, 野心和貪婪對驅動他們發動戰爭起了很大作用。 不過三國發動二戰的目的不盡相同。 德國的目的是復仇和通過擴張改善德國生存環境;日本是受到軍國主義和島國思維影響,

赤裸裸的對外掠奪;而義大利則是因為被墨索里尼為首的法西斯分子忽悠上了軸心國的賊船。 不過, 當戰爭機器一旦開動, 戰爭就不可停止, 所以才有了德國進攻蘇聯和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冒險行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