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700萬頭減到18萬頭,嘉興生態養豬4年經歷了什麼

一頭豬, 應該生活在怎樣的環境下?

豬圈, 印象中最髒臭的地方, 人們很容易聯想到臭氣熏天、蚊蠅橫飛的場景。

但同樣是養豬, 有人另闢蹊徑, 開創了一片生態養豬的新天地。 整個豬舍裡幾乎看不到一個工人;豬食從成分搭配到輸送分配都是全自動進行;站在豬舍門外一點異味都聞不到, 整個豬舍地上看不到豬糞的影子;豬舍全年保持恒溫恒濕……這一切, 只需要幾個工人坐在電腦前按幾個開關就能全部完成。

在浙江華騰牧業有限公司位於桐鄉洲泉鎮的嘉華牧場裡, 高科技物聯網技術當上了養豬場的“豬官”。

更重要的是, 牧場變廢為寶, 自主研發糞汙處理新工藝, 實現低能耗、零排放、無污染、高利用。

透過嘉華牧場, 是近年來嘉興生豬養殖模式從“低、小、散、密”轉向100%規模化, 是江南水鄉一場生態治理的大變革。

規模生態養殖的新樣本

嘉華牧場因生態養豬而出名。

用華騰牧業總經理沈建平的話說, 在這裡“生活”的豬, 吃的是自家生產的無抗飼料, 喝的是三重過濾純淨水, 住的是帶27攝氏度恒溫地暖的“大床房”, 無聊時還有專門的玩具供玩耍……

在這裡, 處理過的豬糞固肥價格是市場價的3倍, 豬肉上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的餐桌……這些榮光的背後, 是沈建平對生態環境的最大保護和豬肉品質的潛心追求。

“如今大家越來越注重環境了,

養殖場要長久生存下去, 環境保護工作必須做好。 ”沈建平說。

清掃豬圈是過去養豬最耗費人力的工作, 而華騰牧業使用的智慧化養殖設備不需要人工打掃, 全漏糞設施就像在每個豬捨下安裝了個抽水馬桶, 達到一定量就自動排到專門的設備中, 製造沼氣、沼液等實現迴圈利用, 豬舍裡不會有糞便殘留。

在讓傳統養豬場叫苦不迭的“如何處理排泄物”問題上, 沈建平有了很好的解決方法:所有排放的污水不僅經過了嚴格處理, 還實現了內部全迴圈利用;固體排泄物經過特殊處理後成為有機肥, 比一般有機肥的品質要高;難聞的臭味被華騰自行研製的除臭劑消滅得“一乾二淨”。

糞尿污染物處理迴圈高效利用,

公司擁有21項國家專利, 牧場已經可以實現零排放了。 其中, 公司成功研發生物炭基肥專案——幹糞製成生物炭和顆粒炭化肥料, 年產高效有機肥3000噸, 每噸售價在2000元左右, 最高端化肥達到了每噸32000元。

“人工餵食、人工清掃豬舍、人工拿著水管為豬舍降溫等都已經成為過去, 一切全靠機器就能自動完成, 2500頭存欄, 只用0.8人。 ”沈建平介紹, 華騰牧業正嘗到生態環保和規模養殖帶來的越來越多的甜頭。

2015年, 沈建平的養豬場因此上了美國《科學》雜誌, 被稱讚為這種養殖模式“減少了豬糞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數量, 降低了污染土壤和附近水源的風險”。

豬污染倒逼下的生態變革

畜禽糞便是主要的農業面源污染之一。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在供港、供滬有利形勢激發下, 嘉興生豬養殖量快速增長, 存欄量一度達300萬頭, 占全省近五分之一。 養豬成為部分集中養殖區域農民增收的主要方式。

2012年, 嘉興全市生豬養殖戶(場)數達12.75萬戶, 生豬飼養量達734.19萬頭。 然而, 一頭豬的排泄量相當於6到7個成年人的排泄量。 超越環境承載量的養殖規模, 散、小、多、密的養殖特點, 給嘉興埋下了心腹之患。

龐大的養殖規模, 使養豬業成為水環境污染的元兇。 尤其污水直排, 養豬產生的氨氮、總磷成為河道水體主要污染源。

2013年3月黃浦江死豬漂浮事件爆發。 被推到輿論風口浪尖的嘉興, 陣陣劇痛史無前例地襲來……事件也為生豬養殖的無序發展, 最後一次敲響了警鐘。

2013年4月7日, 嘉興市“三改一拆”暨生豬養殖業轉型發展動員大會舉行,

“突出豬圍”跨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幾年前的歐洲行, 我看了他們的養豬場, 我們與歐洲比起來, 落後了四五十年。 ”沈建平感歎道, 一個還在讀大學的女孩, 一個人養了300多頭母豬, 豬圈還乾乾淨淨的, 一點臭氣也沒有。 可想而知, 發達國家養殖業的自動化程度有多高。 一趟歐洲行, 沈建平與幾個當地農業大戶可謂是“大開眼界”。

不久, 年薪200萬元、聘用期5年, 沈建平向比利時飼料協會原主席馬克拋出了橄欖枝, 聘請他當自己牧場的技術顧問。 “既要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還要提供放心的高品質豬肉。 ”

幾乎與沈建平同步, 嘉興一邊做“減量”文章, 以釜底抽薪之勢, 大力拆除違章豬舍, 一邊讓“提質”成為嘉興養殖業的風向標, 推動生豬養殖業從“低、小、散、亂”向生態化、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

4年間,嘉興的生豬存欄數從2012年最高峰時的300萬頭,減少到目前的不足18萬頭;累計拆除違章豬舍面積1600多萬平方米;生豬養殖場(戶)從12.75萬場(戶)清理整並為39家,其中19家牧場被評為全省首批美麗生態示範牧場。養殖模式從“低、小、散、亂”轉向100%規模化,徹底改變生豬養殖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粗放模式。

自嘉興開展生豬養殖業減量提質轉型發展以來,嘉興同步開展“五水共治”,實現了水環境品質的“兩個歷史性轉變”:水質由劣五類和五類為主向三類和四類水體為主的歷史性轉變,河流交接斷面考核結果由不合格向連續三年優秀的歷史性轉變。

生豬養殖模式的轉變,讓農村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農民生產結構和生活方式加速轉型,對清潔、美麗鄉村的綜合認知和切實需求不斷提高,收入更趨優化,全市農民人均收入連續13年居全省首位……

江南水鄉嘉興,生豬養殖業轉型發展,為全省乃至全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現實樣板和突破點。

推動生豬養殖業從“低、小、散、亂”向生態化、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

4年間,嘉興的生豬存欄數從2012年最高峰時的300萬頭,減少到目前的不足18萬頭;累計拆除違章豬舍面積1600多萬平方米;生豬養殖場(戶)從12.75萬場(戶)清理整並為39家,其中19家牧場被評為全省首批美麗生態示範牧場。養殖模式從“低、小、散、亂”轉向100%規模化,徹底改變生豬養殖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粗放模式。

自嘉興開展生豬養殖業減量提質轉型發展以來,嘉興同步開展“五水共治”,實現了水環境品質的“兩個歷史性轉變”:水質由劣五類和五類為主向三類和四類水體為主的歷史性轉變,河流交接斷面考核結果由不合格向連續三年優秀的歷史性轉變。

生豬養殖模式的轉變,讓農村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農民生產結構和生活方式加速轉型,對清潔、美麗鄉村的綜合認知和切實需求不斷提高,收入更趨優化,全市農民人均收入連續13年居全省首位……

江南水鄉嘉興,生豬養殖業轉型發展,為全省乃至全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現實樣板和突破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