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雷克薩斯LC/LS實拍:even sharper,more refined

阿斯頓馬丁式的優雅, 是西方人眼中黃金分割比例的精雕之作, 但在日本人的觀念裡, 美學並不等於一道公式, 傳奇大師們更願意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 運用簡單的線條勾勒出有生命的複雜形態, 一如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 日夜無聲地演奏著光明與黑暗的交響曲。

外觀:東瀛武士的堅守與放棄

【因為排放法規影響, 新一代LS僅引進LS350和LS500h兩款, 圖中實拍車輛為後者】

儘管早就知道這個國家在設計上的成就, 但初見新一代雷克薩斯LS的刹那, 還是超出了我的心理預期。 驚訝于那個向來溫潤儒雅的書生, 到底受到了什麼刺激。 可現實是, 7秒鐘以後, 你將會和我一樣對它一見鍾情, 剩下1秒鐘留給相機快門。 可千萬不要誤會我的意思, 好不好看這回事兒,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但標準答案肯定只有一個:新一代LS是現在所有的D級車中最標新立異的。

“LS”兩個字, 並非隨便取來, 它是Luxury Sedan豪華轎車的英文頭字縮寫, 當年豐田英二以此為戰帖, 發誓要造出一台吊打寶馬7系和賓士S-Class的頂級豪車。 然中庸的設計之道, 隨著時代消費審美的升級, 在我們眼裡淪為沒有特點。 每月銷量榜單上剛好及格的成績, 就如陣痛般在提醒著豐田章男必須要作出改變。

新一代LS的量產車, 高度還原了2015年東京車展上LF-FC概念車的樣子。 這是令我感到欽佩的一點, 因為設計上的一小筆, 於實際生產製造來說都是艱難的一步, 尤其是這台車在設計上的精髓就是利用誇張的線條勾勒出立體的形面。 在微信中發了一組LS500h的套圖, 留言中討論的內容大概就是對這兩個部門最好的肯定:十個圈外朋友, 九個在討論它的紡錘形格柵, 當然, 有讚美的也有吐槽的。

如果仔細觀察LS500h的前臉, 你會發現這套網面設計看上去非常立體:至上而下, 由疏而密, 從六個邊緣線處一直往中間藍色logo(混動車型)聚攏, 無論是截屏哪一塊小地方, 都很有規律可言。 但是, 它們也將面臨和阿爾法羅密歐Giulia同樣的尷尬, 套上牌照後非常影響美感。

和普通般相比, 除了車身上可見得到的hybrid logo外, 原霧燈位置蜂窩狀的造型跟普通般也存在一些差別, 普通般的是橫條狀的設計。

都怪LS500h過分美麗,差點忘記介紹隔壁的LC500h,相比於LS500h來說,再犀利的前臉放在它身上也顯得合情合理。

尤為突出的是前大燈的設計,眼睛下的“淚溝”和進氣格柵,莫名地令我想起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而LS500h的大燈,則科技感十足,由四顆規整排列的日間行車燈和超薄投射機構的三眼式LED頭燈單元組成。夜晚點亮後在路上跑,回(泡)頭(仔)率絕對100%。

來到車身側面,LC500h的樣子就像手繪稿一般抽象,隨處都是空氣動力學設計,包括低矮的車身,車頂的線條走向,門板後特意向外突出的進氣口,等等。而那些欣賞不來新一代LS前臉的人,在這一環節可能會找到一絲安慰感,從A柱一直延伸到尾部,它的側面線條要柔和許多。

LS/LC都是基於全新的GA-L後驅平臺打造,整個平臺能做到前後配比更平衡,重心更低。其中LS500h的寬/高分別為1900mm和1450mm,雖然比現款LS600L少了個L,但它的長度已經達到了5235mm,3125mm的軸距比LS600L還要長35mm。

新一代LS在C柱上額外增加了一扇小窗設計,不僅車身側面線條更加優美,車內人員的視野也更好。

輪轂的樣式,無形中襯托出車子的定位和性格,LS500h在運動中不失典雅,表面電鍍,中空輪輞結構設計,LC500則完全走性能跑車路線,一朵花瓣的形狀令人印象深刻。其中,LS500h的輪胎使用了普利司通的泰然者T005,尺寸為245/45 RF20,LC500則是博天族S001,尺寸為245/40 RF21。

對於家族化設計語言,雷克薩斯並沒有簡單而死板地套用。由三個面匯成的尾燈組,經過長短粗細的調整,呈現出了一個典雅,一個犀利的風格。LC500h的尾燈和前大燈造型相呼應,就像日本武士手中一把淩厲的劍,LS500h的尾部相對於前臉來說則溫和了許多,顯然更能符合普通的審美需求。

如果你細心觀察,一定注意到了LS500h上的車漆顏色很特別罕見。設計師為了凸顯LS的車身線條在不同光線條件下的明暗和光影變化,特意開發了錳礦灰的顏色,在啞光底漆上附著了一層高反射率的面漆,來加重效果。簡單的一句話當然不能形容雷車的車漆藝術,湊巧,我去年參加過雷克薩斯的講解會,大家不妨一閱。

內飾配置篇(LC500h展車不幸被鎖住):與賓士S級的華麗感截然不同

過去,雷克薩斯的車被坊間稱為移動的沙發,足以見得它在D級車中的江湖地位。來到LS500h的車廂,還是原來熟悉的輪廓,但作了一些細節調整。考驗設計師的功力,也在這個時候。畢竟在一個這麼狹小的空間內,過多的線條容易使人感到淩亂。所幸,它並沒有令我感到尷尬。

設計師將空調出風口上的導風條分別向左上和右邊延伸到了最盡頭處,下面的功能按鍵區域相應地被設計成不對稱形狀以襯托這些線條,最後兩股“力量”匯合在門板旁邊,門板上又再次運用扇形狀的縫線一直延伸開去,對於中控環抱感的營造有功不可沒的作用。

整個方向盤都是真皮包裹設計,多功能按鍵區域的功能都比較常規,左邊是多媒體以及中控資訊控制,右邊是巡航和模式切換,有車道偏離系統,ACC自動巡航等主動安全功能。

中控部分的按鍵只有簡單的空調,音量調節等功能,大部分都集成在了12.3英寸的顯示幕裡。

觸控式螢幕的敏感度很高,LS500h配備有空氣懸掛,可以直接操作按鍵控制。

相比普遍版,LS500h多了EV MODE純電動行駛模式。

扶手和門板之間作了架空處理,給車內人員放鬆雙手提供了更好的支撐。

座椅帶有記憶功能,前排座椅可以進行12向調節和通風加熱的功能。

新一代LS除了搭載智慧安全系統外,還配備了帶主動方向盤介入功能的行人探測系統。當系統在探測到當前車道不遠處有行人且情況緊急時,可以自動制動並轉向繞開行人,全彩抬頭顯示器HUD同時會對駕駛者發出警示。

和賓士S級一樣,後排乘客也享有老闆座該有的配置,例如多媒體控制,化妝鏡,遮陽簾,座椅電動放倒,等。

動力和底盤篇:全新多級混動系統,10AT變速箱

全新LC和LS都採用前雙叉臂/後多連杆式獨立懸掛,當前輪轉向時,車輪轉向軸線會隨車輪轉向角地改變而改變。

LC 500h與LS 500h都搭載了豐田最新的多級混合動力系統,以一台3.5L自吸V6發動機作為汽油部分的動力單元,1.1kWh的鋰電池,再加上一個電動機組,最大輸出馬力為359ps,純電動行駛最高時速可達140km/h。這套系統的精髓,在於在豐田THS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4AT變速箱,整合來自發動機和電動機所輸出的動力,搭配電力變速系統,類比出10個前進檔位。

總結:我選擇用了“even sharper,more refined“來作為文章的標題。與其說接受不了新一代LS的變化,不如說雷克薩斯“沒有特點”的形象太深入人心。如今這番改變,我想它的人生態度已經很明顯了:愛我的就買,不愛我的,我不介意。

都怪LS500h過分美麗,差點忘記介紹隔壁的LC500h,相比於LS500h來說,再犀利的前臉放在它身上也顯得合情合理。

尤為突出的是前大燈的設計,眼睛下的“淚溝”和進氣格柵,莫名地令我想起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而LS500h的大燈,則科技感十足,由四顆規整排列的日間行車燈和超薄投射機構的三眼式LED頭燈單元組成。夜晚點亮後在路上跑,回(泡)頭(仔)率絕對100%。

來到車身側面,LC500h的樣子就像手繪稿一般抽象,隨處都是空氣動力學設計,包括低矮的車身,車頂的線條走向,門板後特意向外突出的進氣口,等等。而那些欣賞不來新一代LS前臉的人,在這一環節可能會找到一絲安慰感,從A柱一直延伸到尾部,它的側面線條要柔和許多。

LS/LC都是基於全新的GA-L後驅平臺打造,整個平臺能做到前後配比更平衡,重心更低。其中LS500h的寬/高分別為1900mm和1450mm,雖然比現款LS600L少了個L,但它的長度已經達到了5235mm,3125mm的軸距比LS600L還要長35mm。

新一代LS在C柱上額外增加了一扇小窗設計,不僅車身側面線條更加優美,車內人員的視野也更好。

輪轂的樣式,無形中襯托出車子的定位和性格,LS500h在運動中不失典雅,表面電鍍,中空輪輞結構設計,LC500則完全走性能跑車路線,一朵花瓣的形狀令人印象深刻。其中,LS500h的輪胎使用了普利司通的泰然者T005,尺寸為245/45 RF20,LC500則是博天族S001,尺寸為245/40 RF21。

對於家族化設計語言,雷克薩斯並沒有簡單而死板地套用。由三個面匯成的尾燈組,經過長短粗細的調整,呈現出了一個典雅,一個犀利的風格。LC500h的尾燈和前大燈造型相呼應,就像日本武士手中一把淩厲的劍,LS500h的尾部相對於前臉來說則溫和了許多,顯然更能符合普通的審美需求。

如果你細心觀察,一定注意到了LS500h上的車漆顏色很特別罕見。設計師為了凸顯LS的車身線條在不同光線條件下的明暗和光影變化,特意開發了錳礦灰的顏色,在啞光底漆上附著了一層高反射率的面漆,來加重效果。簡單的一句話當然不能形容雷車的車漆藝術,湊巧,我去年參加過雷克薩斯的講解會,大家不妨一閱。

內飾配置篇(LC500h展車不幸被鎖住):與賓士S級的華麗感截然不同

過去,雷克薩斯的車被坊間稱為移動的沙發,足以見得它在D級車中的江湖地位。來到LS500h的車廂,還是原來熟悉的輪廓,但作了一些細節調整。考驗設計師的功力,也在這個時候。畢竟在一個這麼狹小的空間內,過多的線條容易使人感到淩亂。所幸,它並沒有令我感到尷尬。

設計師將空調出風口上的導風條分別向左上和右邊延伸到了最盡頭處,下面的功能按鍵區域相應地被設計成不對稱形狀以襯托這些線條,最後兩股“力量”匯合在門板旁邊,門板上又再次運用扇形狀的縫線一直延伸開去,對於中控環抱感的營造有功不可沒的作用。

整個方向盤都是真皮包裹設計,多功能按鍵區域的功能都比較常規,左邊是多媒體以及中控資訊控制,右邊是巡航和模式切換,有車道偏離系統,ACC自動巡航等主動安全功能。

中控部分的按鍵只有簡單的空調,音量調節等功能,大部分都集成在了12.3英寸的顯示幕裡。

觸控式螢幕的敏感度很高,LS500h配備有空氣懸掛,可以直接操作按鍵控制。

相比普遍版,LS500h多了EV MODE純電動行駛模式。

扶手和門板之間作了架空處理,給車內人員放鬆雙手提供了更好的支撐。

座椅帶有記憶功能,前排座椅可以進行12向調節和通風加熱的功能。

新一代LS除了搭載智慧安全系統外,還配備了帶主動方向盤介入功能的行人探測系統。當系統在探測到當前車道不遠處有行人且情況緊急時,可以自動制動並轉向繞開行人,全彩抬頭顯示器HUD同時會對駕駛者發出警示。

和賓士S級一樣,後排乘客也享有老闆座該有的配置,例如多媒體控制,化妝鏡,遮陽簾,座椅電動放倒,等。

動力和底盤篇:全新多級混動系統,10AT變速箱

全新LC和LS都採用前雙叉臂/後多連杆式獨立懸掛,當前輪轉向時,車輪轉向軸線會隨車輪轉向角地改變而改變。

LC 500h與LS 500h都搭載了豐田最新的多級混合動力系統,以一台3.5L自吸V6發動機作為汽油部分的動力單元,1.1kWh的鋰電池,再加上一個電動機組,最大輸出馬力為359ps,純電動行駛最高時速可達140km/h。這套系統的精髓,在於在豐田THS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4AT變速箱,整合來自發動機和電動機所輸出的動力,搭配電力變速系統,類比出10個前進檔位。

總結:我選擇用了“even sharper,more refined“來作為文章的標題。與其說接受不了新一代LS的變化,不如說雷克薩斯“沒有特點”的形象太深入人心。如今這番改變,我想它的人生態度已經很明顯了:愛我的就買,不愛我的,我不介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