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發燒時中國人捂汗,西方人冷敷,到底哪種方式更好

又到了每年季節變化, 流感高發的時候, 尤其是孩子、老人、孕婦這些身體抵抗力低的人, 非常容易患病。 生病發燒了, 中國人說趕緊拿被子捂汗, 而截然相反, 西方人說應該用冰塊冷敷, 這兩種說法, 到底誰對誰錯?

我們先來瞭解一下發燒

人體正常體溫(腋溫)為36-37攝氏度, 健康人的機體可以自動調節體溫, 使之維持在正常範圍內。 在致熱源(細菌、病毒等)的作用下, 體溫調定點上移, 當體溫上升超過正常值的0.5℃時, 為發熱, 即發燒。

最常見發熱的原因是感染。 細菌、病毒等進入人體後, 機體為了保護自己, 啟動免疫系統來消滅侵略者, 因為一定程度的發熱能幫助人體消滅入侵的細菌病毒, 加強防禦力, 所以人體免疫系統會產生一些物質使體溫調定點上移, 讓機體產熱大於散熱, 將體溫上升至體溫調定點後維持比較高的體溫, 從而導致發燒。

當免疫系統獲得勝利, 驅除入侵者, 消耗了太多能量的身體開始迅速降溫, 這時體溫調定點恢復正常, 機體散熱大於產熱, 在體溫下降至正常期間, 我們身體會出大量的汗, 帶走大量熱量。

但是有時免疫系統與細菌病毒的戰爭持續太久, 過於持久的發熱敵我不分,

會傷害我們重要的器官和中樞神經系統;長期的高溫使心跳呼吸加快, 機體代謝增加, 再加上高燒使我們食欲不振, 導致人體能量大量消耗而補給不足;6個月-6歲的小孩子還有可能出現高熱驚厥。

那發燒時到底應該怎麼做?冷敷or捂汗?

對於發燒, 這世界上沒有最完美無缺的通式, 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本來發燒就已經很難受了, 用冰塊冷敷可能會讓我們更難受。 冷敷使皮膚血管收縮, 反而還不利於散熱。

從發熱機制來說, 冷敷降溫是南轅北轍, 就算一時強行將體溫降低至正常範圍, 可是體溫調定點沒有下降, 只會會引起機體更嚴重的產熱。

可是對於持久的高溫患者, 過高的體溫會損傷中樞神經系統, 頭部冷敷降溫有助於保護大腦。

而用被子捂汗有用嗎?

在體溫持續高溫時, 我們會覺得你再蓋一層被子不悶不難受嗎?

在體溫上升至調節點時, 機體減少散熱, 是捂不出汗的。 而出汗時, 機體散熱增加, 用被子捂著則不利於散熱。 特別是對於一周歲以下的嬰幼兒,

捂久了可能會導致捂熱綜合征, 輕者脫水, 重則損傷中樞神經系統。

當體溫未上升至體溫調節點時, 我們會有手腳冰涼, 寒戰不止的時候, 適當蓋被子可以幫助我們提升體溫, 緩解不適。 但達到體溫調定點, 持續高溫時就不用再捂熱了。

而且發燒不用立刻退燒。 美國兒科學會最新指南指出,如果孩子沒有明顯不適,健康孩子39℃以下不用退燒,超過39℃孩子明顯不适才需要退燒。而中國指南認為超過38.5℃才需要退燒。

發燒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症狀,發燒之後,最重要的就是好好休息,冷了蓋被子,太熱了冷敷,出汗了多喝水,還有及時補充營養。大部分發燒可以自愈,不用去醫院,如果病情持續加重,身體感到非常不適,則應該去醫院聽從醫生的指導。

美國兒科學會最新指南指出,如果孩子沒有明顯不適,健康孩子39℃以下不用退燒,超過39℃孩子明顯不适才需要退燒。而中國指南認為超過38.5℃才需要退燒。

發燒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症狀,發燒之後,最重要的就是好好休息,冷了蓋被子,太熱了冷敷,出汗了多喝水,還有及時補充營養。大部分發燒可以自愈,不用去醫院,如果病情持續加重,身體感到非常不適,則應該去醫院聽從醫生的指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