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每天4兩酒,突然戒酒,3天之後身體發生了奇怪的變化!

73歲的王大爺, 從打年輕就有一個愛好, 每天4兩酒。 早晨不喝, 中午2兩, 晚上2兩, 還不耽誤下地幹農活。

現在雖然年紀大了, 偶爾還能放牛。 前段時間, 王大爺忽然暈厥, 家人急忙將他送到醫院。

經過檢查, 王大爺有高血壓, 心腦供血不足。 王大爺向來不服老, 這次都責怪兒孫小題大做, 沒住院就回家了。

網路配圖

回家之後, 家人是死活不讓王大爺喝酒了。 可把王大爺鬱悶壞了, 架不住家人的勸說, 王大爺就開始戒酒。

開始的兩天, 王大爺就總是失眠。 大家都以為是年紀大了, 再說心臟現在也不好, 戒酒肯定是好事。

等到第三天, 王大爺突然出現煩躁、言語不清、大汗淋漓等症狀。 家人一看不好, 這是心臟病發了, 急忙的把王大爺送去醫院。

結合病史及檢查結果, 初步判斷為酒精戒斷綜合征, 經過醫生的搶救之後, 王大爺現在已經康復出院。

讓家人不解的是, 戒酒怎麼對身體有害了?

專家解釋, 對於長期飲酒的人來說, 他們的腦和脊髓在酒精的作用下, 已經處於一種功能抑制的狀態。

如果突然停止飲酒, 酒精對腦的抑制會驟然消失, 從而導致產生大腦皮質或β-腎上腺素能神經過度興奮, 並引發躁動、語言混亂、癲癇等皮層過度興奮的症狀發生,

重則會導致生命危險。

尤其是王大爺心腦供血不好, 這次更加危險。

一般來說, 戒酒後身體會出現一定的症狀, 症狀也因人而異:

年齡:年齡越大, 戒酒後出現的症狀越嚴重;

個體飲酒方式:血乙醇濃度越高, 戒酒後症狀越嚴重;

身體狀況:身體狀況越差, 戒酒後症狀越嚴重;

飲酒類型:飲用高濃度酒者比飲用低濃度酒者, 戒酒後症狀越嚴重。

那是不是就沒法戒酒了?

有長期飲酒, 尤其是大量飲酒, 當決定戒酒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飲酒時, 最好在5~7天之內逐漸減少飲酒量, 切不可操之過急。

當你戒了酒, 你的身體會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

1、身材發生改變

戒酒之前, 身材就像個小肥豬, 由於胃部會直接吸收酒精, 1毫升酒能產生7000卡熱量, 這種熱能會使人一味發胖, 加之一些下酒的食物, 妥妥的圓了作為一個胖子的夢。

戒酒之後, 啤酒肚小了, 整個人都顯得比較年輕。

2、你會睡得更香甜

你是不是也有這個習慣, 如果失眠了, 就喝兩杯酒助眠。 其實喝酒不僅不會助眠, 反而會讓你睡不好。

一項研究發現, 睡前飲酒會增加大腦活動, 讓大腦得不到充分的休息。

的確, 酒精可以讓我們迅速入睡, 但是睡眠品質卻是受到嚴重影響的。

如果你放棄了飲酒的習慣, 一開始可能會輾轉反側, 但是第二天起床時的狀態絕對是神清氣爽。

3、大腦變得更靈活

北卡羅萊納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酒精能抑制大腦特定區域的氮甲基-D-天冬氨酸(NMDA)關鍵蛋白質的活性,對大腦基因表達、記憶形成和智力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少量的酒會消除壓抑,產生愉悅感,但腦細胞對過量的酒十分敏感,久而久之會使大腦萎縮和不可逆轉的腦組織損傷。

戒酒之後,大腦逐漸變得敏銳,記憶力開始增強,學習能力和注意力有了明顯的改善。

4、肝臟的傷害減小了

酒中的乙醇(酒精)可以直接進入身體的血液迴圈,被體內的乙醇脫氫酶氧化分解,產生對身體有害的乙醛,損傷肝細胞,過量飲酒還會明顯抑制肝細胞的修復功能,所以早日戒酒很有必要。

戒酒之後,肝臟的功能逐漸修復、活躍,人體的解毒功能和免疫力開始增強。

如果你平時有應酬,需要喝酒,那麼記住以下幾點,減少酒精對身體的傷害:

1、不要空腹喝酒

空腹喝酒危害最大,所以在喝酒前最好吃點東西,或者喝杯牛奶、優酪乳等,可以很好的保護胃部,減少酒精傷害。

2、喝酒時吃點“紅綠搭配”食物

在喝酒的時候,可以經常吃點拍黃瓜、小番茄,它們含有大量的果糖,可以對乙醇,進行有效的分解,加快它的代謝,黃瓜或者是芹菜,可以有效的緩解喝酒之後,臉發紅、發熱,血壓升高的一些情況,在酒桌上,可以多吃一些這樣的紅綠搭配的蔬菜,來達到解酒的目的。

3、酒後喝杯護肝養胃茶

喝酒傷肝傷胃,自己動手做一杯護肝養胃茶,酒後泡上一杯飲用,舒服又健康。

取野生蒲公英根茶和刺玫花茶,按照3:1的比例,做成蒲公英刺玫茶包,或者直接按照比例泡水喝,即可。

現代科學證實,蒲公英可拮抗內毒素所致的肝細胞溶酶體和線粒體的損傷,解除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 , 故可以保肝。蒲公英跟乳薊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的病患身上,並且可以預防酒精性肝損傷。

刺玫花味辛、甘,性微溫。強肝養胃、調經活血、促進血液輪回,能夠溫養人的心肝血脈,舒發體內鬱氣,起到鎮靜、安撫、抗抑鬱的功效,對於肝臟健康非常有利,並且可以暖胃、養胃,緩解酒後胃部不適。

4、酒後不要立刻睡覺

酒精是靠肝消化,立刻睡覺,人體的新陳代謝緩慢,對肝不利,容易得酒精肝。並且最後不要仰面睡覺,最好採用右側臥睡眠。

5、喝酒不要吃海鮮

“海鮮就酒,說走就走”,海鮮中含有大量的嘌呤醇,可誘發急性痛風,而酒精有活血的作用,會使患痛風的幾率加大。有急性痛風者更是不能食用。

6、最好不要煙酒齊下

常有“喝酒不吸煙、吸煙不喝酒”的原則,喝白酒時要避免煙酒碰到一起,因為酒精而擴張的血管又因為吸煙而收縮,會給心臟帶來負擔,而且溶於酒精的焦油會吸附在消化器官黏膜上,起到雙重損害。

7、宜慢不宜快

飲酒後五分鐘乙醇就可進入血液,30—120分鐘時血中乙醇濃度可達到頂峰。

飲酒快則血中乙醇濃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會出現醉酒狀態。

若慢慢飲入,體內可有充分的時間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產生量就少,不易喝醉,且損傷肝臟程度也會降低。

8、不要多種酒水摻和在一起

酒桌上常見於白酒兌啤酒、白酒兌飲料、洋酒對紅茶等等,多種酒水、飲料摻和在一起,這樣喝酒的方式,由於兌入其他東西,會顯得酒味濃度不高,便於下口。

事實上,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啤酒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容易揮發,如果與白酒同飲,就會帶動酒精滲透。

這樣做往往會導致胃痙攣、急性胃腸炎、十二指腸炎等症,同時對心血管的危害也相當嚴重。

3、大腦變得更靈活

北卡羅萊納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酒精能抑制大腦特定區域的氮甲基-D-天冬氨酸(NMDA)關鍵蛋白質的活性,對大腦基因表達、記憶形成和智力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少量的酒會消除壓抑,產生愉悅感,但腦細胞對過量的酒十分敏感,久而久之會使大腦萎縮和不可逆轉的腦組織損傷。

戒酒之後,大腦逐漸變得敏銳,記憶力開始增強,學習能力和注意力有了明顯的改善。

4、肝臟的傷害減小了

酒中的乙醇(酒精)可以直接進入身體的血液迴圈,被體內的乙醇脫氫酶氧化分解,產生對身體有害的乙醛,損傷肝細胞,過量飲酒還會明顯抑制肝細胞的修復功能,所以早日戒酒很有必要。

戒酒之後,肝臟的功能逐漸修復、活躍,人體的解毒功能和免疫力開始增強。

如果你平時有應酬,需要喝酒,那麼記住以下幾點,減少酒精對身體的傷害:

1、不要空腹喝酒

空腹喝酒危害最大,所以在喝酒前最好吃點東西,或者喝杯牛奶、優酪乳等,可以很好的保護胃部,減少酒精傷害。

2、喝酒時吃點“紅綠搭配”食物

在喝酒的時候,可以經常吃點拍黃瓜、小番茄,它們含有大量的果糖,可以對乙醇,進行有效的分解,加快它的代謝,黃瓜或者是芹菜,可以有效的緩解喝酒之後,臉發紅、發熱,血壓升高的一些情況,在酒桌上,可以多吃一些這樣的紅綠搭配的蔬菜,來達到解酒的目的。

3、酒後喝杯護肝養胃茶

喝酒傷肝傷胃,自己動手做一杯護肝養胃茶,酒後泡上一杯飲用,舒服又健康。

取野生蒲公英根茶和刺玫花茶,按照3:1的比例,做成蒲公英刺玫茶包,或者直接按照比例泡水喝,即可。

現代科學證實,蒲公英可拮抗內毒素所致的肝細胞溶酶體和線粒體的損傷,解除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 , 故可以保肝。蒲公英跟乳薊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的病患身上,並且可以預防酒精性肝損傷。

刺玫花味辛、甘,性微溫。強肝養胃、調經活血、促進血液輪回,能夠溫養人的心肝血脈,舒發體內鬱氣,起到鎮靜、安撫、抗抑鬱的功效,對於肝臟健康非常有利,並且可以暖胃、養胃,緩解酒後胃部不適。

4、酒後不要立刻睡覺

酒精是靠肝消化,立刻睡覺,人體的新陳代謝緩慢,對肝不利,容易得酒精肝。並且最後不要仰面睡覺,最好採用右側臥睡眠。

5、喝酒不要吃海鮮

“海鮮就酒,說走就走”,海鮮中含有大量的嘌呤醇,可誘發急性痛風,而酒精有活血的作用,會使患痛風的幾率加大。有急性痛風者更是不能食用。

6、最好不要煙酒齊下

常有“喝酒不吸煙、吸煙不喝酒”的原則,喝白酒時要避免煙酒碰到一起,因為酒精而擴張的血管又因為吸煙而收縮,會給心臟帶來負擔,而且溶於酒精的焦油會吸附在消化器官黏膜上,起到雙重損害。

7、宜慢不宜快

飲酒後五分鐘乙醇就可進入血液,30—120分鐘時血中乙醇濃度可達到頂峰。

飲酒快則血中乙醇濃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會出現醉酒狀態。

若慢慢飲入,體內可有充分的時間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產生量就少,不易喝醉,且損傷肝臟程度也會降低。

8、不要多種酒水摻和在一起

酒桌上常見於白酒兌啤酒、白酒兌飲料、洋酒對紅茶等等,多種酒水、飲料摻和在一起,這樣喝酒的方式,由於兌入其他東西,會顯得酒味濃度不高,便於下口。

事實上,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啤酒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容易揮發,如果與白酒同飲,就會帶動酒精滲透。

這樣做往往會導致胃痙攣、急性胃腸炎、十二指腸炎等症,同時對心血管的危害也相當嚴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