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成都三洞橋邊上的巷巷,藏著老成都才知道的深夜食堂

在逐漸乾爽的秋日

又想起這個承包了

我兒時夜生活的地方

不對!是承包了我兒時宵夜的地方!

勒個地方就是三洞橋,

也是老成都所說的“一到十”之三。

注:一號橋二仙橋三洞橋駟馬橋武侯祠琉璃場七道堰八裡莊九眼橋石羊場。

這兒有曾經“背~景~深~厚”的天仁大酒店。 從98年開業至今, 租界風的外觀讓它成為三洞橋上獨特的一道風景。

不斷變美麗的三洞橋加油站是多少老司機的必去之地, 除開地理位置的便利, 這附近的美味才是最大的吸引力。

見證了從“海蘭雲天”到“海蘭晴天”的變遷, 印象最深的還是裡面非燙的人造湧泉和男女混合休息室。 對那時年幼的我來說, 這裡簡直太社會了。

但不得不說, 最社會的還是在永陵廣場上“蹦叉叉”的嬢嬢些, 每天傍晚各個風格流派齊聚在十二樂伎前大展舞技。

說了那麼多, 其實三洞橋最社會的不過是深夜裡人手一碗的蹄花、海味面,

暖口暖心最動人!

“師傅, 切三洞橋!”

“耶, 切吃蹄花嗦~”

在21世紀初, 三洞橋絕對是吃冷淡杯的好去處。 那時的道路沒得這麼平整, 晚上卻是擠滿了來吃宵夜的食客。

在計程車師傅那裡,三洞橋更是個物美價廉的加餐好地方。

一碗蹄花一碗面是最經典的搭配,不論是夜歸人還是醉酒漢,都會沉醉在這美妙的柔軟中。

雖然一條街連開著幾家蹄花店,八寶海味依然堅守著大哥的位置。從八寶街到三洞橋,堅持24小時不打烊,成了眾多夜遊者心心念念的味道。

經典的白湯八寶海味面是90%人的選擇,但我獨獨愛他家的紅湯海味,湯底濃郁,回味更醇香!

也有很多人說八寶海味的味道大不如前,但再次去吃了一碗紅海後,我想說:還是那晚上的味道!變的,是我們的口味...

三洞橋的小秘密

都藏在這條巷巷兒裡~

八寶海味旁邊的小巷(hang)巷(hang)兒,是席田草街與觀音閣前後街。茂密的榕樹組成自然的林蔭道,在斑駁下散步最是怡然。

連旁邊餐館的老闆些也被這股悠閒的氣息感染,直接組局搓起了麻將!

午後的巷子路人很少,大家都慢悠悠地做著自己的事情,享受著難得的秋日陽光。

而一到下午4、5點,這條街就像突然蘇醒了一樣,各種攤攤出動,形成了一個小型市集,好不熱鬧!

觀音閣後街3號院門口的張鴨子是加班人士的最愛,腳腳翅膀一樣來點,再切點拱嘴和豆筋,感覺加班也有了盼頭。

但最有盼頭的還是席田草街的夜!無論是速食館子還是正餐館子都坐滿了好吃嘴些,一路走過去,滿鼻子都是豆瓣和啤酒的香味!

文記白斬雞

文記白斬雞算是這條街的頭牌,椒麻味的白斬雞是“酒鬼”們的最愛,細嫩的口感入口難忘。

石墨黑豆花也是每桌必點,我會告訴你這只是為了喝上一口爽口的擔水嗎~

除了特色菜,他家炒菜也是很良心。分量就不說了,足足的!關鍵是味道真的很家常,吃起舒服,價格也划算。

巧抄手

沒想到這裡也開了家巧抄手,但和沙灣路那家比起來還是稍遜一籌。但還是可以吃上一吃,味道是不錯的。

老媽豆花

老媽豆花家的豆花和蒸菜是一絕,綿密柔軟的口感絕對能為這一夜點上精彩的一筆。雖然,我一般是中午來吃這家~

耙耙菜

如果是請客,堂面稍微大一些的耙耙菜會更適合一些。老闆也是很隨和耿直,想在街邊邊吃?沒問題!馬上把桌子椅子擺好。這裡的開胃蹄花是一定不能錯過的,酸辣口味,清爽開胃!

酒足飯飽,再到對門子買份旺實的冰粉,才6塊錢,配料多得像不要錢一樣~

葉抄手

和八寶海味同樣歷史悠久的還有一家葉抄手,門面裝修過無數次,味道確實和以前不能比較,但那種熟悉感覺還是對的。

簡單的碗筷,簡單的味道,簡單的心情。一個個抄手下肚,腸胃重新熱乎了起來。對吃貨來說,滿足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在成都,夜生活總是豐富多彩。

天一黑,各路“神仙”湧現街頭,散步的、吃香香嘴的、喝酒的、赴約的...只見光影中人形晃動,各自忙著精彩自己的夜晚。

“滴滴滴,快上車!”

“師傅,直接殺攏三洞橋哈!”

“又切吃蹄花的嗦~”

“對頭,帶娃娃切嘗下老味道~”

會長有話說

帶大家回味了那麼多老成都,我的老底也差不多被掏完了。接下來會長準備好好學習,認真探索,努力發現更多老成都的記憶,把這些美好記錄下來。那麼你們有啥建議哩?可以的話,歡迎和會長面基,一起吃個飯散個步什麼的~

大概位置

▎圖片:aly

▎小編:aly 主編:雞湯格格

在計程車師傅那裡,三洞橋更是個物美價廉的加餐好地方。

一碗蹄花一碗面是最經典的搭配,不論是夜歸人還是醉酒漢,都會沉醉在這美妙的柔軟中。

雖然一條街連開著幾家蹄花店,八寶海味依然堅守著大哥的位置。從八寶街到三洞橋,堅持24小時不打烊,成了眾多夜遊者心心念念的味道。

經典的白湯八寶海味面是90%人的選擇,但我獨獨愛他家的紅湯海味,湯底濃郁,回味更醇香!

也有很多人說八寶海味的味道大不如前,但再次去吃了一碗紅海後,我想說:還是那晚上的味道!變的,是我們的口味...

三洞橋的小秘密

都藏在這條巷巷兒裡~

八寶海味旁邊的小巷(hang)巷(hang)兒,是席田草街與觀音閣前後街。茂密的榕樹組成自然的林蔭道,在斑駁下散步最是怡然。

連旁邊餐館的老闆些也被這股悠閒的氣息感染,直接組局搓起了麻將!

午後的巷子路人很少,大家都慢悠悠地做著自己的事情,享受著難得的秋日陽光。

而一到下午4、5點,這條街就像突然蘇醒了一樣,各種攤攤出動,形成了一個小型市集,好不熱鬧!

觀音閣後街3號院門口的張鴨子是加班人士的最愛,腳腳翅膀一樣來點,再切點拱嘴和豆筋,感覺加班也有了盼頭。

但最有盼頭的還是席田草街的夜!無論是速食館子還是正餐館子都坐滿了好吃嘴些,一路走過去,滿鼻子都是豆瓣和啤酒的香味!

文記白斬雞

文記白斬雞算是這條街的頭牌,椒麻味的白斬雞是“酒鬼”們的最愛,細嫩的口感入口難忘。

石墨黑豆花也是每桌必點,我會告訴你這只是為了喝上一口爽口的擔水嗎~

除了特色菜,他家炒菜也是很良心。分量就不說了,足足的!關鍵是味道真的很家常,吃起舒服,價格也划算。

巧抄手

沒想到這裡也開了家巧抄手,但和沙灣路那家比起來還是稍遜一籌。但還是可以吃上一吃,味道是不錯的。

老媽豆花

老媽豆花家的豆花和蒸菜是一絕,綿密柔軟的口感絕對能為這一夜點上精彩的一筆。雖然,我一般是中午來吃這家~

耙耙菜

如果是請客,堂面稍微大一些的耙耙菜會更適合一些。老闆也是很隨和耿直,想在街邊邊吃?沒問題!馬上把桌子椅子擺好。這裡的開胃蹄花是一定不能錯過的,酸辣口味,清爽開胃!

酒足飯飽,再到對門子買份旺實的冰粉,才6塊錢,配料多得像不要錢一樣~

葉抄手

和八寶海味同樣歷史悠久的還有一家葉抄手,門面裝修過無數次,味道確實和以前不能比較,但那種熟悉感覺還是對的。

簡單的碗筷,簡單的味道,簡單的心情。一個個抄手下肚,腸胃重新熱乎了起來。對吃貨來說,滿足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在成都,夜生活總是豐富多彩。

天一黑,各路“神仙”湧現街頭,散步的、吃香香嘴的、喝酒的、赴約的...只見光影中人形晃動,各自忙著精彩自己的夜晚。

“滴滴滴,快上車!”

“師傅,直接殺攏三洞橋哈!”

“又切吃蹄花的嗦~”

“對頭,帶娃娃切嘗下老味道~”

會長有話說

帶大家回味了那麼多老成都,我的老底也差不多被掏完了。接下來會長準備好好學習,認真探索,努力發現更多老成都的記憶,把這些美好記錄下來。那麼你們有啥建議哩?可以的話,歡迎和會長面基,一起吃個飯散個步什麼的~

大概位置

▎圖片:aly

▎小編:aly 主編:雞湯格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