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走過這8條街,鎮江傳統美食都基本吃全了,吃貨地圖攻略奉上!

在鎮江有許多條老街

這些老街裡藏著許多的美食

有一天, 你不經意間走過這些老街

在轉彎拐角處就會發現這些帶著最鎮江味道的美食

一、伯先路

黃橋燒餅:老鎮江一定認識這家, 黃橋燒餅雖然不是本地特產, 但他家的燒餅實在好吃。 傍晚幾乎沒得買了, 我走過去正是下午剛出爐, 熱乎乎的最好吃的時候。 椒鹽、麻醬、肉鬆、桂花糖、鮮肉、薺菜……

豆腐腦:這家攤子開在伯先公園門口,

週末逛逛公園, 出來剛好來一碗豆腐腦, 別提多滋味了。 桂花赤豆糊也非常的好吃, 喝上一碗, 舒坦二字最為合適。

寶墊特色面店:吃寶墊面, 必須點幹拌。 面質筋斗軟滑, 麵湯甜鮮均衡。 豬腰、豬肝和豬肚澆在面上, 混著脆嫩的肚兒, 配上蒜苔、蒜頭和韭菜,

配著醬油調料, 真那個香呀……

二、寶蓋路

津津鴨血粉絲:在鎮江, 說到鴨血粉絲, 一般最先想到妯娌, 其實在這些街道裡也是有美味的鴨血粉絲。 碗裡淩亂地堆著鴨雜和鴨血, 賣相不佳。 細細品嘗, 發覺這看似邋遢的鴨血粉絲味道果然名不虛傳:鴨肝粉嫩,

鴨腸彈牙, 鴨肫爽脆, 鴨血軟滑, 鴨湯色濃味醇, 豆腐果因為吸收了鴨湯的精華, 帶著濃濃的鴨香。

德順居小吃店:寶蓋路上德順居也是家老字型大小了, 想必很多人也都聽過, 主打當然是我們最喜歡的小餛飩啦!手工擀制, 現場包好的小餛飩總是有一種別樣的鮮美,

湯頭也總覺得是要比別處的更有味兒一些。 來碗小餛飩, 再配個鹵蛋, 完美!

餛飩攤:寶蓋路裡有個巷子壽康裡, 裡面有個餛飩攤, 附近的居民都會在這裡一飽口福。

原大西路湯包店:這家湯包店原先在大西路上,如今統到寶蓋路上,味道還是熟悉的味道,潔白飽滿、軟而帶韌、食不粘牙,餡料汁多餡大、肉質強烈、湯汁鮮香、入味鮮美、沁人心脾,令人回味無窮。

傳統京江臍:這家京江臍很受歡迎,周圍的居民都喜歡這些個老味道,一到下午3-4點開始,門口就幾乎圍滿了人。

三、濱水路

一泉·聽江樓:要說吃下午茶和約會的地方,小編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一泉·聽江樓,位置好,僻靜,旁邊就是江景,別說有多浪漫了,非常適合情侶約會。對於情侶來說,一份浪漫的牛排套餐

對於吃貨來說,一份小食拼盤

一份蜜到心裡蛋糕

一杯顏值爆表咖啡

或者一份美味霜淇淋,才能滿足吃貨味蕾的需求。

一泉·聽江樓地址:鎮江市京口區濱水路

一泉·大眾餐廳坐落在風景如畫的焦山腳下,位於江濱路1號焦山大門口,卻經營著普通老百姓的早午餐。

許多時候,“良心”和“利益”只能取得相對平衡。在這個人人都能做出碗“濃湯麵”的時代,要找出幾家良心麵館著實不易。對了,價錢還不能貴,要不然大家情願去“勾兌精”氾濫的小店果腹。

餐廳地址:江濱路1號(焦山大門口)

四、江大東風步行街

東風步行街在江蘇大學後門,人氣很旺,每天人來人往的大學生,熙熙攘攘,值得推薦的好去處,不過離市區較遠,但是依舊有很多捨近求遠的!

印度飛餅:這家飛餅好吃的不要不要的,香蕉的香味加上淡淡的甜味~尤其是香蕉餅,每天排隊的人很多哦,重點是經濟實惠,8塊錢一大盒!薄,脆,香,酥,一定不要錯過。

學長烤蹄:他來自連雲港,他的“學長烤蹄”一經推出就火爆小城。他就是小湯,一個陽光、積極又不失精幹的大男孩。小張是他的同學,兩人一剛一柔,一拍即合,“學長烤蹄”在江大後街就此誕生。味道獨特,很受大家的歡迎,從開業起就一直很火爆,價格親民又實惠。在江大校內非常受歡迎,這位學長引來眾多學妹哦!便宜好吃,服務體貼。

章魚小丸子:愛生活的人才能烹飪出好味道。見到熱情、活力充沛的光頭哥,此想法篤信級更上一層。光頭哥愛輪滑愛看書,還保有寫作熱情,每天10點半—晚上10點半他的時間奉獻給了“章魚小丸子”。光頭哥家“章魚小丸子”,吃得不只是美味還有快樂,更是積極向上的心態。東風步行街上的光頭哥。熱情活潑,永遠樂此不疲的做自己的小丸子。仿佛吃了他的小丸子,人也會感染熱情活潑的氣息呢。

老張烤全羊:老張的烤全羊是步行街的招牌之一。等候一旁的人中,有學生,也有慕名而來的食客。每天都是排隊排的滿滿的。10元一份,分量很大,要是食量不是很大的妹子,一份烤全羊足矣。

大連鐵板魷魚:看到鋪子老闆張先生,安徽人,來此3年,每天下午3點——夜裡2點,全年無休。他的魷魚很好吃,有種沉澱生活的味道。想到一個詞持之以恆。他敘述自己輕描淡寫,烤起魷魚卻格外認真。

辣汁肉夾饃:做肉夾饃的老闆是個地道實在山東人,做的肉夾饃,肉汁留齒間,肥而不膩。在這裡肥肉也受到了鎂鋁們的親睞,誰讓肉夾饃肥的才好吃呢。吃了老張家的肉夾饃,感覺其他的肉夾饃就都只能算浮雲了~~

徐州脆皮煎餅:胡阿姨的煎餅攤在後街入口處,緊挨著的小攤點一直延續到後街盡頭。走到這只生龍活虎的長龍隊伍入口處,胡阿姨正麻利地攤著今天的N個灌餅。酥脆,口味重,內裡實在。也許能在年輕人挑剔的口味裡存活到如今的,都是少不了一二“江湖絕技”的。

徐州菜煎餅:王阿姨剛入駐江大後街不久,於是乎她純熟的徐州話給交談帶來了很多滴障礙。因為等候煎餅的人太多,得知了王阿姨的孩子在念江大研究生,一家人在鎮江這片土地上奮鬥不息,怎能不喜氣。

牛味串串:好吃到不行的串串店,好多市區的人跑江大這裡來吃,辣味十足,牛油味道十足!強力推薦!

紅豆雙皮奶:這一杯冰冰的紅豆雙皮奶,簡直好吃到不行啊啊啊啊~吃完這家的雙皮奶,其他的雙皮奶都是浮雲。

戴氏豆沙:戴氏豆沙,夏天的時候在她家來杯冰綠豆沙,其實熱的紅豆沙也很贊哦,冬天就來杯熱的紅豆沙啦,在這塊也有些年份了,材料貌似還不錯的樣子

木桶飯:江大後門小吃要有物美價廉的優勢,才能存活得下去。。現在學生的嘴也是很神的哦不好吃的一次之後就不會再去啦。菜的分量蠻多的,飯管夠對於大食量吃貨來說,性價比不錯哦。

五、緯五路美食街

當初在沒有開發之前,在這個地方基本上就是以農村為主,在街道、社區和眾多店家共同努力下,緯五路餐飲一條街漸成氣候,逐步成為餐飲特色街。

順水魚館:路西段的西端,坐落著"順水魚館",生意挺不錯,人們都是沖著那鍋"順水魚"而來。"順水魚"的味道好甭說,單那個誘人淌口水的火鍋裡,藏著的"寶貝"就足以引人入勝。

老鄰居飯香:“老鄰居飯香”,是緯五路美食街上最早一批入駐的餐飲店之一,六年前,緯五路這條街還比較冷清,只有三兩家這樣的小餐飲店,開店六年,裝潢了三次,將經營面積從200多平方米擴大到400多平方米,無論是中午還是晚上,店內經常座無虛席,有時提前一兩天都未必能訂到位子。

楊婆婆私房菜:15年2月8號正式開業,現在經營情況比預期當中要好很多,平時基本上都坐的滿滿的,然後節假日要提前預定,沒預定沒有位置。

五、江濱新村

江濱新村臭幹:大名鼎鼎的臭幹,幾乎所有80後都知道都吃過,來這裡買臭幹的,至少都是5串起步的買,反正小編每次都是5串,他家出色的地方在醬料,灑上醬汁兒咬一口整個江濱新村都是你的。

赤豆糊:夫妻倆經營的小攤位,很多附近上班族都喜歡跑到這邊喝上一碗,入口順滑,不是很甜,也不算稠,屬於清爽型,這種天氣吃起來特別爽口。裡面的小圓子量足,紅豆煮的很爛很軟。

牛肉刀削麵:就在那個赤豆糊的旁邊,麵條的嚼勁十足,牛肉也多,關鍵價格還便宜~~

緣生緣三明治:幾乎是江濱新村的代表性的店,文旅君對他家的三明治已經無法用語言去表達,漢堡也不錯,初中的時候學校就在馬路對面,沒事就經常去。光是看著老闆製作的過程,口水就流了出來~~

油炸:就在緣生緣旁邊,女老闆擺這個攤擺了多年,她家的蘸醬是特色素雞,藕,大白菜,蘸她的醬是味道絕對!!~

六、永安路

永安路身在蘇甯商圈鬧市中,和附近高聳的蘇甯大廈還有國際飯店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是一家承載著一代80後記憶的街道。

丁記裡脊:這種小攤支持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服不服?關鍵是老闆服務還特別好,裡脊個頭又大,引得很多小學生放學了紛紛來吃~~這家點開了很多年,記得以前麻老太還在這個巷子的時候就有了。

鎮安茶食店:現在大家都買西點吃了,茶食店漸漸的淡出了新一代青年人的視野。茶食依舊是我們父母輩的最愛,家裡逢年過節大小事兒還是免不了買上一堆。衷心的希望,它不會被時代所淘汰,畢竟越來越少.......

三鮮居:就在丁記裡脊旁邊,記得小學時候就有了,店面現在搞了裝潢,以前住在大市口的時候經常去吃,他家的片兒湯的湯頭簡直鮮美無比~

華李記牛肉:聽說這家店是祖傳的手藝,我頓時來了精神。華李記世世代代經營清真牛肉,清朝道光年間至今祖傳了六代的宰割世家,頓時大吃一驚。從前主要進行生熟牛肉買賣,如今不止進行鮮牛肉買賣,還經營熟制無硝、無色五香牛肉、牛肚、牛舌等,牛肉粉絲、牛雜粉絲、牛肉米線......

七、山門口:

說起山門口,第一印象一定是數碼手機,其實不然。山門口的小巷子裡都有很多美食蒼蠅館哦~

梅乾菜餅:品種有豆沙、牛肉末、梅乾菜等十種口味,當屬梅乾菜的最受歡迎,就在甘露和太和之間的小路上。不過小編沒有吃過哦~~

好味來炸雞:天天喇叭喊著比肯德基還好吃,記得上學放暑假有段時間,文旅君下午天天去吃,地址在甘露商城後門。

鐵板炒涼粉:現在好像炒涼粉只有甘露後面有了,哦不,江大也有,不過這玩意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的- -!

韭菜餅:健康路巷子裡有個攤韭菜餅的老太,做的餅子特別好吃,每次過都要買幾張(就在原名古屋對面),薄薄、香香的,生意太好了,每次過去都要等,最抓狂的前面排隊的基本都要10張、20張的!

八、斜橋街

斜橋街好吃的可就太多了,山門口正對著一條線,一路可以吃到飽,經濟實惠又美味。

牛肉餅:三中門口,一天能賣1000多張的牛肉餅,好不好還用問?離著十幾米遠就能聞到的香味~文旅君每次去都是排隊。

成都米線館:幾乎斜橋街附近民眾都去吃過的一家店,小編以前就住在商業城後面,特別是牛肉米線堪稱一絕~

夫妻油炸攤:地址在八叉巷小學後門,擺了快十幾年了,他家的芝麻蘸醬至今是小編記憶中的美好,說的小編口水又要流出來了,據說之前老闆過生日免費吃。

小老頭燒烤:小老頭燒烤,要說鎮江羊肉串哪家是最好的?小編認為小老頭家的羊肉串簡直好吃到停不下來,以前在商業城後門擺攤的,後來好像不允許了,就來斜橋街這裡,肥瘦相間的恰到好吃,趁熱要吃完哦,冷了全是羊油。

油墩子:再往夏威夷這邊走走,就能看到炸油墩子和糍粑的攤子,現在這些雖然都漲價咯~但還是一如既往的好吃。

這8條街,不僅有好吃的美食

更多擁有的是我們的回憶

原大西路湯包店:這家湯包店原先在大西路上,如今統到寶蓋路上,味道還是熟悉的味道,潔白飽滿、軟而帶韌、食不粘牙,餡料汁多餡大、肉質強烈、湯汁鮮香、入味鮮美、沁人心脾,令人回味無窮。

傳統京江臍:這家京江臍很受歡迎,周圍的居民都喜歡這些個老味道,一到下午3-4點開始,門口就幾乎圍滿了人。

三、濱水路

一泉·聽江樓:要說吃下午茶和約會的地方,小編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一泉·聽江樓,位置好,僻靜,旁邊就是江景,別說有多浪漫了,非常適合情侶約會。對於情侶來說,一份浪漫的牛排套餐

對於吃貨來說,一份小食拼盤

一份蜜到心裡蛋糕

一杯顏值爆表咖啡

或者一份美味霜淇淋,才能滿足吃貨味蕾的需求。

一泉·聽江樓地址:鎮江市京口區濱水路

一泉·大眾餐廳坐落在風景如畫的焦山腳下,位於江濱路1號焦山大門口,卻經營著普通老百姓的早午餐。

許多時候,“良心”和“利益”只能取得相對平衡。在這個人人都能做出碗“濃湯麵”的時代,要找出幾家良心麵館著實不易。對了,價錢還不能貴,要不然大家情願去“勾兌精”氾濫的小店果腹。

餐廳地址:江濱路1號(焦山大門口)

四、江大東風步行街

東風步行街在江蘇大學後門,人氣很旺,每天人來人往的大學生,熙熙攘攘,值得推薦的好去處,不過離市區較遠,但是依舊有很多捨近求遠的!

印度飛餅:這家飛餅好吃的不要不要的,香蕉的香味加上淡淡的甜味~尤其是香蕉餅,每天排隊的人很多哦,重點是經濟實惠,8塊錢一大盒!薄,脆,香,酥,一定不要錯過。

學長烤蹄:他來自連雲港,他的“學長烤蹄”一經推出就火爆小城。他就是小湯,一個陽光、積極又不失精幹的大男孩。小張是他的同學,兩人一剛一柔,一拍即合,“學長烤蹄”在江大後街就此誕生。味道獨特,很受大家的歡迎,從開業起就一直很火爆,價格親民又實惠。在江大校內非常受歡迎,這位學長引來眾多學妹哦!便宜好吃,服務體貼。

章魚小丸子:愛生活的人才能烹飪出好味道。見到熱情、活力充沛的光頭哥,此想法篤信級更上一層。光頭哥愛輪滑愛看書,還保有寫作熱情,每天10點半—晚上10點半他的時間奉獻給了“章魚小丸子”。光頭哥家“章魚小丸子”,吃得不只是美味還有快樂,更是積極向上的心態。東風步行街上的光頭哥。熱情活潑,永遠樂此不疲的做自己的小丸子。仿佛吃了他的小丸子,人也會感染熱情活潑的氣息呢。

老張烤全羊:老張的烤全羊是步行街的招牌之一。等候一旁的人中,有學生,也有慕名而來的食客。每天都是排隊排的滿滿的。10元一份,分量很大,要是食量不是很大的妹子,一份烤全羊足矣。

大連鐵板魷魚:看到鋪子老闆張先生,安徽人,來此3年,每天下午3點——夜裡2點,全年無休。他的魷魚很好吃,有種沉澱生活的味道。想到一個詞持之以恆。他敘述自己輕描淡寫,烤起魷魚卻格外認真。

辣汁肉夾饃:做肉夾饃的老闆是個地道實在山東人,做的肉夾饃,肉汁留齒間,肥而不膩。在這裡肥肉也受到了鎂鋁們的親睞,誰讓肉夾饃肥的才好吃呢。吃了老張家的肉夾饃,感覺其他的肉夾饃就都只能算浮雲了~~

徐州脆皮煎餅:胡阿姨的煎餅攤在後街入口處,緊挨著的小攤點一直延續到後街盡頭。走到這只生龍活虎的長龍隊伍入口處,胡阿姨正麻利地攤著今天的N個灌餅。酥脆,口味重,內裡實在。也許能在年輕人挑剔的口味裡存活到如今的,都是少不了一二“江湖絕技”的。

徐州菜煎餅:王阿姨剛入駐江大後街不久,於是乎她純熟的徐州話給交談帶來了很多滴障礙。因為等候煎餅的人太多,得知了王阿姨的孩子在念江大研究生,一家人在鎮江這片土地上奮鬥不息,怎能不喜氣。

牛味串串:好吃到不行的串串店,好多市區的人跑江大這裡來吃,辣味十足,牛油味道十足!強力推薦!

紅豆雙皮奶:這一杯冰冰的紅豆雙皮奶,簡直好吃到不行啊啊啊啊~吃完這家的雙皮奶,其他的雙皮奶都是浮雲。

戴氏豆沙:戴氏豆沙,夏天的時候在她家來杯冰綠豆沙,其實熱的紅豆沙也很贊哦,冬天就來杯熱的紅豆沙啦,在這塊也有些年份了,材料貌似還不錯的樣子

木桶飯:江大後門小吃要有物美價廉的優勢,才能存活得下去。。現在學生的嘴也是很神的哦不好吃的一次之後就不會再去啦。菜的分量蠻多的,飯管夠對於大食量吃貨來說,性價比不錯哦。

五、緯五路美食街

當初在沒有開發之前,在這個地方基本上就是以農村為主,在街道、社區和眾多店家共同努力下,緯五路餐飲一條街漸成氣候,逐步成為餐飲特色街。

順水魚館:路西段的西端,坐落著"順水魚館",生意挺不錯,人們都是沖著那鍋"順水魚"而來。"順水魚"的味道好甭說,單那個誘人淌口水的火鍋裡,藏著的"寶貝"就足以引人入勝。

老鄰居飯香:“老鄰居飯香”,是緯五路美食街上最早一批入駐的餐飲店之一,六年前,緯五路這條街還比較冷清,只有三兩家這樣的小餐飲店,開店六年,裝潢了三次,將經營面積從200多平方米擴大到400多平方米,無論是中午還是晚上,店內經常座無虛席,有時提前一兩天都未必能訂到位子。

楊婆婆私房菜:15年2月8號正式開業,現在經營情況比預期當中要好很多,平時基本上都坐的滿滿的,然後節假日要提前預定,沒預定沒有位置。

五、江濱新村

江濱新村臭幹:大名鼎鼎的臭幹,幾乎所有80後都知道都吃過,來這裡買臭幹的,至少都是5串起步的買,反正小編每次都是5串,他家出色的地方在醬料,灑上醬汁兒咬一口整個江濱新村都是你的。

赤豆糊:夫妻倆經營的小攤位,很多附近上班族都喜歡跑到這邊喝上一碗,入口順滑,不是很甜,也不算稠,屬於清爽型,這種天氣吃起來特別爽口。裡面的小圓子量足,紅豆煮的很爛很軟。

牛肉刀削麵:就在那個赤豆糊的旁邊,麵條的嚼勁十足,牛肉也多,關鍵價格還便宜~~

緣生緣三明治:幾乎是江濱新村的代表性的店,文旅君對他家的三明治已經無法用語言去表達,漢堡也不錯,初中的時候學校就在馬路對面,沒事就經常去。光是看著老闆製作的過程,口水就流了出來~~

油炸:就在緣生緣旁邊,女老闆擺這個攤擺了多年,她家的蘸醬是特色素雞,藕,大白菜,蘸她的醬是味道絕對!!~

六、永安路

永安路身在蘇甯商圈鬧市中,和附近高聳的蘇甯大廈還有國際飯店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是一家承載著一代80後記憶的街道。

丁記裡脊:這種小攤支持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服不服?關鍵是老闆服務還特別好,裡脊個頭又大,引得很多小學生放學了紛紛來吃~~這家點開了很多年,記得以前麻老太還在這個巷子的時候就有了。

鎮安茶食店:現在大家都買西點吃了,茶食店漸漸的淡出了新一代青年人的視野。茶食依舊是我們父母輩的最愛,家裡逢年過節大小事兒還是免不了買上一堆。衷心的希望,它不會被時代所淘汰,畢竟越來越少.......

三鮮居:就在丁記裡脊旁邊,記得小學時候就有了,店面現在搞了裝潢,以前住在大市口的時候經常去吃,他家的片兒湯的湯頭簡直鮮美無比~

華李記牛肉:聽說這家店是祖傳的手藝,我頓時來了精神。華李記世世代代經營清真牛肉,清朝道光年間至今祖傳了六代的宰割世家,頓時大吃一驚。從前主要進行生熟牛肉買賣,如今不止進行鮮牛肉買賣,還經營熟制無硝、無色五香牛肉、牛肚、牛舌等,牛肉粉絲、牛雜粉絲、牛肉米線......

七、山門口:

說起山門口,第一印象一定是數碼手機,其實不然。山門口的小巷子裡都有很多美食蒼蠅館哦~

梅乾菜餅:品種有豆沙、牛肉末、梅乾菜等十種口味,當屬梅乾菜的最受歡迎,就在甘露和太和之間的小路上。不過小編沒有吃過哦~~

好味來炸雞:天天喇叭喊著比肯德基還好吃,記得上學放暑假有段時間,文旅君下午天天去吃,地址在甘露商城後門。

鐵板炒涼粉:現在好像炒涼粉只有甘露後面有了,哦不,江大也有,不過這玩意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的- -!

韭菜餅:健康路巷子裡有個攤韭菜餅的老太,做的餅子特別好吃,每次過都要買幾張(就在原名古屋對面),薄薄、香香的,生意太好了,每次過去都要等,最抓狂的前面排隊的基本都要10張、20張的!

八、斜橋街

斜橋街好吃的可就太多了,山門口正對著一條線,一路可以吃到飽,經濟實惠又美味。

牛肉餅:三中門口,一天能賣1000多張的牛肉餅,好不好還用問?離著十幾米遠就能聞到的香味~文旅君每次去都是排隊。

成都米線館:幾乎斜橋街附近民眾都去吃過的一家店,小編以前就住在商業城後面,特別是牛肉米線堪稱一絕~

夫妻油炸攤:地址在八叉巷小學後門,擺了快十幾年了,他家的芝麻蘸醬至今是小編記憶中的美好,說的小編口水又要流出來了,據說之前老闆過生日免費吃。

小老頭燒烤:小老頭燒烤,要說鎮江羊肉串哪家是最好的?小編認為小老頭家的羊肉串簡直好吃到停不下來,以前在商業城後門擺攤的,後來好像不允許了,就來斜橋街這裡,肥瘦相間的恰到好吃,趁熱要吃完哦,冷了全是羊油。

油墩子:再往夏威夷這邊走走,就能看到炸油墩子和糍粑的攤子,現在這些雖然都漲價咯~但還是一如既往的好吃。

這8條街,不僅有好吃的美食

更多擁有的是我們的回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