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考將有大變化,景德鎮家長現在就要準備,不看就晚了!

9月起, 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第二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市、區)將進入高考綜合改革實施階段, 新一屆高一學生將會在3年後採用“3+3”的高考模式。

此前, 江西省人民政府印發的《江西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中, 明確提出, 2017年江西省將全面推進高考綜合改革, 調整統一高考科目, 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準考試制度。

由於該“3+3”高考模式需要考生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個科目中任選3科進行考試, 選哪科、怎樣選就成了我們廣大考生和家長們共同需要面對的問題。

“3+3”高考模式是指什麼?

考生總成績將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學生自主選擇的普通高中學業水準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共同構成, 作為普通本科高校錄取的基本依據。

高考成績實行“3+3”的構成方式, 第一個“3”是語文、數學、外語, 第二個“3”由考生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任選3科。

高考錄取成績卷面總分滿分750分。 其中, 語文、數學、外語每門滿分150分, 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準等級性考試科目每門滿分100分。

2017年高考中, 浙江、上海作為第一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份, 已率先採用“3+3”模式應試, 本屆學生對於考試科目的選擇自然也成為了考生和家長們的重要參考。

延伸閱讀

此前, 江西省人民政府印發《江西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就明確了我省全面推進高考綜合改革的路線圖。

在備受關注的高考綜合改革方面, 《方案》提出, 2017年江西省將全面推進高考綜合改革, 調整統一高考科目, 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準考試制度。

統一高考科目將為語、數、外

改革後的高考將考哪些科目是很多考生、家長最關心的問題。

根據《方案》, 2020年起, 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分為英語、日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3科,

不分文理科。

其中, 外語考試包括筆試和聽力測試, 引導外語教學注重應用能力的培養。 高中學生最多參加兩次外語考試, 可選擇其中較好的一次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我省不少高中教師認為, 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 將大大減輕考生集中備戰高考的壓力。 而外語考試中的聽力測試容易出現偶發因素,允許學生參加兩次外語考試,這一舉措比較人性化。

學業水準等級性考試與錄取掛鉤

為增強高考與高中學習的關聯度,我省將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準考試。普通高中學業水準考試包含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

# 合格性考試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呈現,合格是普通高中學生取得畢業資格的主要依據,允許考生在未通過的前提下多次報考。

# 等級性考試包含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由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興趣、特長,自主選擇其中3個科目參加等級性考試。各科目的等級性考試,高中學生只能參加一次。我省還將逐步探索普通高中學業水準等級性考試向不同年級學生開放、提供兩次及以上考試機會的可行性。

成績構成採取“3+3”的模式

那麼,學業水準等級性考試成績究竟如何與高考錄取掛鉤呢?

這就涉及高考錄取成績構成的問題,根據《方案》,考生總成績將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學生自主選擇的普通高中學業水準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共同構成,作為普通本科高校錄取的基本依據。

也就是說,高考成績實行“3+3”的構成方式,第一個“3”是語文、數學、外語,第二個“3”由考生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任選3科。

高考錄取成績卷面總分滿分750分。其中,語文、數學、外語每門滿分150分,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準等級性考試科目每門滿分100分。

錄取:高校可提前提出選考科目範圍

高考改革一個很重要的目的是增強高校與學生雙向選擇的多樣性和匹配度,促進每個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促進大批創新人才脫穎而出。

那麼,如何保障高校招到自己最想要培養的學生呢?

《方案》明確,我省探索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準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

普通高校可根據自身辦學定位和專業培養目標,分專業大類(或專業)自主提出選考科目範圍(0~3科),並提前2年向社會公佈,學生滿足其中任何1科,即符合報考條件。

對於未提出選考科目要求的普通高校,考生在報考該校時無科目限制。對於符合報考條件並達到普通高校投檔分數線的考生,普通高校既可分專業大類(專業)提出優先錄取的條件,也可對考生高中階段綜合素質評價提出要求,作為錄取參考。

建立綜合素質評價資訊管理系統

今後,綜合素質評價也將是普通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其內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準、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個方面。

《方案》明確,2016年起,我省將建立江西省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資訊管理系統,按照堅持方向、客觀公正的原則,構建真實準確記錄學生學習成長經歷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從2016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按照新辦法開展綜合素質評價。

探索學生被多所高校錄取的可行性

我省將創造條件分步合併、減少錄取批次。2016年起,合併文史、理工類本科第二、第三批次,合稱為本科第二批次;2018年起,合併藝術、體育類第二、第三本科批次;從2020年起,進一步減少錄取批次,優化平行志願投檔和錄取辦法。

在此基礎上,探索學生多次選擇、被多所高校錄取的可行性,增加高校與學生的雙向選擇機會。按照教育部有關要求研究出臺我省高校學分互認和轉換的實施辦法。

義務教育階段取消特長招生政策

《方案》中提到,嚴格實行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劃片入學,義務教育學校全面實施“陽光招生”,禁止採取考試方式選拔學生,認真清理並全面取消各種形式的特長招生政策,規範民辦學校招生。

快轉給學生和家長們看看吧,

該早做準備啦!

而外語考試中的聽力測試容易出現偶發因素,允許學生參加兩次外語考試,這一舉措比較人性化。

學業水準等級性考試與錄取掛鉤

為增強高考與高中學習的關聯度,我省將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準考試。普通高中學業水準考試包含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

# 合格性考試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呈現,合格是普通高中學生取得畢業資格的主要依據,允許考生在未通過的前提下多次報考。

# 等級性考試包含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由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興趣、特長,自主選擇其中3個科目參加等級性考試。各科目的等級性考試,高中學生只能參加一次。我省還將逐步探索普通高中學業水準等級性考試向不同年級學生開放、提供兩次及以上考試機會的可行性。

成績構成採取“3+3”的模式

那麼,學業水準等級性考試成績究竟如何與高考錄取掛鉤呢?

這就涉及高考錄取成績構成的問題,根據《方案》,考生總成績將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學生自主選擇的普通高中學業水準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共同構成,作為普通本科高校錄取的基本依據。

也就是說,高考成績實行“3+3”的構成方式,第一個“3”是語文、數學、外語,第二個“3”由考生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任選3科。

高考錄取成績卷面總分滿分750分。其中,語文、數學、外語每門滿分150分,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準等級性考試科目每門滿分100分。

錄取:高校可提前提出選考科目範圍

高考改革一個很重要的目的是增強高校與學生雙向選擇的多樣性和匹配度,促進每個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促進大批創新人才脫穎而出。

那麼,如何保障高校招到自己最想要培養的學生呢?

《方案》明確,我省探索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準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

普通高校可根據自身辦學定位和專業培養目標,分專業大類(或專業)自主提出選考科目範圍(0~3科),並提前2年向社會公佈,學生滿足其中任何1科,即符合報考條件。

對於未提出選考科目要求的普通高校,考生在報考該校時無科目限制。對於符合報考條件並達到普通高校投檔分數線的考生,普通高校既可分專業大類(專業)提出優先錄取的條件,也可對考生高中階段綜合素質評價提出要求,作為錄取參考。

建立綜合素質評價資訊管理系統

今後,綜合素質評價也將是普通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其內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準、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個方面。

《方案》明確,2016年起,我省將建立江西省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資訊管理系統,按照堅持方向、客觀公正的原則,構建真實準確記錄學生學習成長經歷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從2016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按照新辦法開展綜合素質評價。

探索學生被多所高校錄取的可行性

我省將創造條件分步合併、減少錄取批次。2016年起,合併文史、理工類本科第二、第三批次,合稱為本科第二批次;2018年起,合併藝術、體育類第二、第三本科批次;從2020年起,進一步減少錄取批次,優化平行志願投檔和錄取辦法。

在此基礎上,探索學生多次選擇、被多所高校錄取的可行性,增加高校與學生的雙向選擇機會。按照教育部有關要求研究出臺我省高校學分互認和轉換的實施辦法。

義務教育階段取消特長招生政策

《方案》中提到,嚴格實行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劃片入學,義務教育學校全面實施“陽光招生”,禁止採取考試方式選拔學生,認真清理並全面取消各種形式的特長招生政策,規範民辦學校招生。

快轉給學生和家長們看看吧,

該早做準備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