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張強散文|伊利河畔的沉思:逝者如斯夫

伊黎河畔的沉思

✪張強/撰文

記得在一個草長鶯飛, 鮮花肆意綻放的春夏之交, 我來到了美麗迷人的伊黎河畔, 在奔騰不息的伊黎河水中靜靜地看著自己的倒影,

思緒卻隨著河水激蕩飛揚起來。

在腦海中翻騰厲害的應該是孔老夫子吧。 曾幾何時, 孔老夫子也曾走到一條大河邊抒發人生感慨, 鏡子一般的河水無情地印照著容顏憔悴, 疲憊不堪的老先生, 在奔騰不息的大河邊顧影自憐: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克己復禮”的功業未成, 時間就是這樣嘩啦啦地一去不復返啦!

在奔騰不息的伊黎河畔其實是可以不去想無限的辛酸, 不想一臉無奈的孔子。

有一個為國戍邊的解放軍戰士指著不遠處的一個“景點”說, 我們去看看林公渠吧!

林公渠有什麼值得欣賞的地方呢?林公當年指揮村民修建的灌溉渠, 經過一百多年的風風雨雨, 有的象徵意義已經大於實際意義了,

據說伊犁不少地方有林公則徐先生的紀念館, 紀念館裡有不少他被道光皇帝發配伊犁效力後“忍辱負重”, 一心搞好民族團結, 為新疆發展所做貢獻的展覽。

我是讀過近代史的, 林則徐大都是因為虎門銷煙的壯舉而載入史冊的, 如北京人民英雄紀念碑旁的第一塊浮雕就是作為欽差大臣的林則徐意氣風發指揮銷煙的畫面。

一個人順風順水能夠有作為或許是本職本分吧, 而在倍受打擊時能夠為國家為民族有所作為, 其胸懷, 其境界, 正如他自己所言“苟利國家生死以, 豈因禍福避驅之”。

此情此景, 在我們所面對經歷百年風雨的林公渠時, 我們首先折服的應該是林則徐先生在身處逆境時亦不忘有所作為的精神吧!

歷史是一面鏡子, 伊黎河水又何嘗不是如此, 在這一面鏡子裡可以映照出, 一個人為國家為民生是不是有所作為, 一個人漫長而又短暫的一生有沒有虛度。

逝者如斯夫, 是不是當效林公則徐先生, 無論順境逆境, 無論“廟堂之高, 無論江湖之遠”, 無論何時何地, 置個人榮辱安危於身外, 奮發有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