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3D列印尚處產業化初級階段 中長期發展趨勢如何?

南極熊注意到, 這兩年來, 隨著汽車、航空航太、醫療等領域對3D列印產品的逐漸認可, 以及由此帶來的對產品需求的快速增加, 3D列印行業呈現出了極好的發展態勢。 但是, 目前, 我國3D列印技術發展還面臨諸多挑戰, 總體尚處於新興技術的產業化初級階段。 不過, 南極熊認為, 鑒於未來3D列印技術最有可能在美國和中國率先大規模產業化, 我國3D列印產業前景可期, 中長期發展趨勢向好。

3D列印尚處初級階段

我國3D列印處於初級階段的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首先, 產業規模化程度不高, 3D列印技術大多還停留在高校及科研機構的實驗室內, 企業規模普遍較小;

其次, 技術創新體系不健全, 創新資源相對分割, 標準、試驗檢測、研發等公共服務平臺缺乏, 尚未建立起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第三, 產業政策體系尚未完善, 缺乏前瞻性、一致性、系統性的產業政策體系,

包括發展規劃和財稅支持政策等;

第四, 行業管理亟待加強, 3D列印行業的發展需要完善的供應商和服務商體系、市場平臺, 成立相關協會, 協調管理;

最後, 教育和培訓制度急需加強, 在機械、材料、資訊技術等工程學科的教學課程體系中, 缺乏與3D列印相關的必修環節, 3D列印停留在部分學生的課外興趣研究層面。

正因此, 我國3D列印市場規模較小, 但增長迅猛。 資料顯示, 2016年, 中國3D列印市場規模達到9.26億美元, 複合增長率為43.79%, 占全球比重達13.24%。

2012-2016年中國3D列印產業規模(單位:億美元, %)

3D列印中期發展趨勢

從近中期看, 3D列印將與傳統的製造技術形成互補。 相較于傳統生產方式, 3D列印技術的確是重大的變革, 但目前和近中期還不具備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本領, 也不會是傳統製造業的終結者。 目前的3D列印技術在複雜構件、新產品開發、協同製造和實現創意方面較有優勢, 最理想的應用是在個性化或者定制化的領域。 因此, 近中期還不可能完全替代傳統的製造技術, 應該是優勢互補。

3D列印優劣勢以及衍生出的分散式製造模式圖

3D列印技術雖然也許會重振部分發達國家製造業競爭力, 但是短期內還難以顛覆整個傳統製造業模式。 理由有三:

一是3D列印只是新的精密技術與資訊化技術的融合, 相比於機器化大生產,

不是替代關係, 而是平行和互補關係;

二是3D列印原材料種類有限, 決定了絕大多數產品列印不出來;

三是個性化列印成本極高, 很難實現傳統製造方式的大批量、低成本製造。

鑒於產業政策與財政政策的支持, 初步預計, 2017年我國3D列印市場規模可達到11.54億美元, 2022年達到22.28億美元左右, 年複合增長率約為38.61%。

2017-2022年中國3D列印市場規模預測圖(單位:億美元)

3D列印長期發展趨勢

綜合3D列印產業的技術特點和發展現狀,長期來看,未來3D列印行業發展存在四大趨勢。

第一,隨著“個人製造”的興起,在個人消費領域,3D列印行業預計仍會保持相對較高的增速。

第二,在工業消費領域,由於3D列印金屬材料的不斷發展,以及金屬本身在工業製造中的廣泛應用。以鐳射金屬燒結為主要成型技術的3D列印設備,將會在未來工業領域的應用中,獲得相對較快的發展。

第三,產業鏈的各環節會產生專業化的分離:專業材料供應商和列印企業會出現,產品設計服務會獨立或向下游消費企業轉移。3D列印有望轉化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工具平臺。

第四,國內3D列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尚在起步階段,無論是工業應用,還是個人消費領域都存在廣闊的發展前景,整個3D列印產業鏈都存在巨大的潛在發展空間。

3D列印長期發展趨勢

綜合3D列印產業的技術特點和發展現狀,長期來看,未來3D列印行業發展存在四大趨勢。

第一,隨著“個人製造”的興起,在個人消費領域,3D列印行業預計仍會保持相對較高的增速。

第二,在工業消費領域,由於3D列印金屬材料的不斷發展,以及金屬本身在工業製造中的廣泛應用。以鐳射金屬燒結為主要成型技術的3D列印設備,將會在未來工業領域的應用中,獲得相對較快的發展。

第三,產業鏈的各環節會產生專業化的分離:專業材料供應商和列印企業會出現,產品設計服務會獨立或向下游消費企業轉移。3D列印有望轉化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工具平臺。

第四,國內3D列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尚在起步階段,無論是工業應用,還是個人消費領域都存在廣闊的發展前景,整個3D列印產業鏈都存在巨大的潛在發展空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