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觀影周記:那些不能看的電影(3)

觀影周記:那些不能看的電影(3)

文/張秀陽

標題中的“不能看的電影”, 並不是真的不能看, 而是表示這樣的電影, 或因為題材、或因為畫面、或因為表演,

總有引起人們的爭論。 如果用衛道士的眼睛去看, 它們自有不能看的理由, 但如果平心靜氣認真地去觀賞, 這些電影又不得不讓觀者去沉思、去想到電影外的人生、社會。

《薩德侯爵》

我從書中早就認識了薩德先生。 在我的藏書中, 有三本《薩德文集》。

薩德侯爵是法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爭議性的作家, 曾經在多部小說中赤裸裸地描寫性愛場面。 “性虐待狂”(SADIST)這個詞就是由他的名字(SADE)演變而來。 保守派將他貶斥為色情狂、強姦犯;崇拜他的人, 包括一些著名的電影大師和文學大師, 則稱讚他是世界上最不羈的靈魂, 擁有比火山還要熾熱的感情。 這位聲名狼藉的作家, 他的一生斷斷續續有二十七年的時間是在監獄裡頭度過的, 他幾乎住過當時法國所有大小著名的監獄, 其中還包括惡名昭彰的巴士底監獄, 《索多瑪一百二十天》即是在這裡寫成。

我看的這部《薩德侯爵》描寫的不過是薩德一生中一段極其短暫的經歷, 並且與真實的歷史並不相符。 導演:柏諾瓦·賈柯。

影片的主要內容是:法國大革命爆發後, 薩德以貴族身份被羅伯斯庇爾政權送入監獄, 隨後和許多貴族一起被送進由修道院改建的公民勸戒所, 在那裡她遇到了一位美麗的貴族少女, 並最終幫助貴族少女戰勝恐懼, 長大成人的故事。 影片曾獲得2001年法國愷撒獎提名。

影片的開始, 薩德是冷酷的, 幾個囚犯為一個瀕死的女囚祈禱, 薩德卻說他關心的是這個女囚“有一張美麗的臉, 卻已經沒機會享受人生”。 羅伯斯庇爾政權用公民勸戒所的空地埋屍體和人頭, 使這裡變得臭氣熏天, 貴族少女艾米麗恐懼而絕望, 害怕自己立刻死去。 這時薩德充當了她的哲學導師和精神神父, 為她指明了人生的目的是及時行樂,

“心和肉體配合”。 影片搞笑的是, 當艾米麗喜歡上他時, 他卻將她送給年輕的花匠。

這個薩德, 有些不倫不類。 人為地拔高了, “假大空”不單是中國有, 在西方依然存在, 所以在我看來有些假。 假道學比真小人更可惱可氣。

《天地無倫》

導演拉裡·克拉克還有另外一部著名的片子:《半熟少年》。

《天地無倫》中也是一群孩子, 他們同在加州一座小鎮上, 陷在同樣的不可名狀的青春困頓中。 阿桑、哥迪、蜜桃、泰迪。 對了, 還有那電影開場就舉槍自殺了的滑板少年, 我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

每個少年都有不同的青春, 每個青春都有不同的隱憂和困惑。 阿桑眼神迷茫而無助;哥迪對於家徹底失去了希望;蜜桃的父親對蜜桃朗誦《聖經》中關於“淫婦”和“貞女”的文字;泰迪孤僻而又怪異, 與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他始終將自己無法正常地交到女朋友歸結于他被祖父母的傳統思想所壓制著, 終於在一夜, 動手殺害了自己“討厭的祖父母”。 黑紅色的血濺滿年輕的身體, 那血的形象如同惡之花。 還有那個我不知名的孩子, 他自殺只是因為女友懷孕了,他無法處理。

《天地無倫》血醒而真實,是批判現實主義還是自然主義?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心智還未完全成熟的孩子們一步步地走向瘋狂。比如馬加爵,比如新聞報導的那些殺老師的孩子。當導演克拉克被罩上撒旦的面具,我的耳邊總是迴旋著影片結尾時那三個孩子的“烏托邦”對話:

蜜桃:你記不記得你的夢?

哥迪:有時記得。

蜜桃:你夢到什麼?

哥迪:我夢到自己離家到夏威夷,那裡沒有我討厭的人。

蜜桃:你會不會回來?

哥迪:什麼意思?

蜜桃:你會回來探朋友還是一去不返?

哥迪:很難說,因為夢境不是這樣子。那裡的一切甚至不存在,沒有你、阿桑或其他人,只有我。

阿桑:我夢見不到別的地方,我想像不到別處是怎樣,我夢到的都是這裡。

《禍水紅顏》

一個落魄的音樂家萊米為了錢當了一個風韻猶存的模特的丈夫,相處8年,愛情從未出現。影片開頭沒有幾分鐘,模特就死于一場車禍,留下了14歲的女兒瑪琳,如何照顧這個女孩成了萊米的心病。他找到女孩的生父,一個愛喝酒但心眼不壞的男人。生父帶走了女孩,萊米陷入了深深的寂寞當中,畢竟他和她相處了8年,一旦離開就像心裡突然空了一樣,無法接受。然而沒有任何預兆地,女孩又回來了,原來她也離不開他。

萊米和女孩彼此相互依靠,日子就這麼一天一天地過下去。唯一要面對的現實就是缺錢,於是萊米去教鋼琴課,瑪琳晚上去當臨時保姆。他事實上還是個單純的男人,雖然已經快30歲了,實際上是個沒長成的孩子,他不能給予瑪琳父親般的關懷,也不能像年輕男孩子那樣和她做朋友。

瑪琳和親生父親去了雪山,醫生建議用這種方式來治好她的憂鬱病。

萊米去給一個生日宴會彈鋼琴,在晚餐後,迪斯可的音樂淹沒了鋼琴的聲音,他感到自己還沒有成熟就已經老了。於是他抱著晚歸的瑪琳說:“我厭倦當英雄了。”“你投降了?”“是的。”

萊米下決心要改變這一切。他愛上了瑪琳做保姆的家庭裡的單身媽媽,雖然他捨不得瑪琳,但是他知道那個單身女人才是他正確的選擇。瑪琳太年輕,她的路還長,他不能毀了她。

這就是法國導演貝裡耶講述的故事。在不動聲色的敘述當中,電影冷靜得讓人不敢相信。電影裡對話其實並不多,基本上就是憑藉演員的表演,肢體動作,眼神來推進故事情節的演繹。扮演瑪琳的小演員。那種表演天才,那種敬業,只有法蘭西這樣的浪漫國度裡才會擁有這樣的精靈吧。

他自殺只是因為女友懷孕了,他無法處理。

《天地無倫》血醒而真實,是批判現實主義還是自然主義?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心智還未完全成熟的孩子們一步步地走向瘋狂。比如馬加爵,比如新聞報導的那些殺老師的孩子。當導演克拉克被罩上撒旦的面具,我的耳邊總是迴旋著影片結尾時那三個孩子的“烏托邦”對話:

蜜桃:你記不記得你的夢?

哥迪:有時記得。

蜜桃:你夢到什麼?

哥迪:我夢到自己離家到夏威夷,那裡沒有我討厭的人。

蜜桃:你會不會回來?

哥迪:什麼意思?

蜜桃:你會回來探朋友還是一去不返?

哥迪:很難說,因為夢境不是這樣子。那裡的一切甚至不存在,沒有你、阿桑或其他人,只有我。

阿桑:我夢見不到別的地方,我想像不到別處是怎樣,我夢到的都是這裡。

《禍水紅顏》

一個落魄的音樂家萊米為了錢當了一個風韻猶存的模特的丈夫,相處8年,愛情從未出現。影片開頭沒有幾分鐘,模特就死于一場車禍,留下了14歲的女兒瑪琳,如何照顧這個女孩成了萊米的心病。他找到女孩的生父,一個愛喝酒但心眼不壞的男人。生父帶走了女孩,萊米陷入了深深的寂寞當中,畢竟他和她相處了8年,一旦離開就像心裡突然空了一樣,無法接受。然而沒有任何預兆地,女孩又回來了,原來她也離不開他。

萊米和女孩彼此相互依靠,日子就這麼一天一天地過下去。唯一要面對的現實就是缺錢,於是萊米去教鋼琴課,瑪琳晚上去當臨時保姆。他事實上還是個單純的男人,雖然已經快30歲了,實際上是個沒長成的孩子,他不能給予瑪琳父親般的關懷,也不能像年輕男孩子那樣和她做朋友。

瑪琳和親生父親去了雪山,醫生建議用這種方式來治好她的憂鬱病。

萊米去給一個生日宴會彈鋼琴,在晚餐後,迪斯可的音樂淹沒了鋼琴的聲音,他感到自己還沒有成熟就已經老了。於是他抱著晚歸的瑪琳說:“我厭倦當英雄了。”“你投降了?”“是的。”

萊米下決心要改變這一切。他愛上了瑪琳做保姆的家庭裡的單身媽媽,雖然他捨不得瑪琳,但是他知道那個單身女人才是他正確的選擇。瑪琳太年輕,她的路還長,他不能毀了她。

這就是法國導演貝裡耶講述的故事。在不動聲色的敘述當中,電影冷靜得讓人不敢相信。電影裡對話其實並不多,基本上就是憑藉演員的表演,肢體動作,眼神來推進故事情節的演繹。扮演瑪琳的小演員。那種表演天才,那種敬業,只有法蘭西這樣的浪漫國度裡才會擁有這樣的精靈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