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楚國那麼多土地不去開發,幹嘛非要和中原諸國較勁?

文/寂寞的紅酒

楚國是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南方的霸主, 雄霸長江流域, 占了半個南中國, 面積幾乎占了當時中國的一半。 楚國雖然有如此龐大的國土, 但地廣人稀, 國內到處都是未開發的荒地和未利用的資源, 但楚國卻沒有安心的開發消化已有的土地, 卻屢屢北進, 和中原諸侯爭雄, 大大損耗了國力。 那麼楚國為何不韜光養晦, 非要北上和中原諸國較勁呢?

第一, 楚國霸佔了長江中下游, 地盤非常大, 但境內多湖泊沼澤, 多山地密林, 開發難度很大。 當時鐵器還沒有普及, 人們缺乏對付密林的有效工具。 南方經常下雨, 砍樹還沒有樹長的快, 所以楚人只能選擇低窪平坦的低地開墾耕地。 但南方多洪澇, 當時的水利建設又很原始, 楚人低平的土地很容易被淹沒, 水患一直是困擾楚國的大問題, 所以楚國才不斷向北推進, 搶奪中原肥沃富庶的土地以及人口和財富。

第二, 楚國當時已經捲入了爭霸的漩渦, 想置身事外根本不可能, 加上楚國歷來野心勃勃, 所以幾百年裡一直向北推進, 和中原諸國打的熱火朝天, 其實想不打也不行, 你不打他他就來打你, 楚國北上也是沒辦法。

第三, 當時天下以周王朝為尊, 想玩就得尊周王學周禮, 楚國雖然強大, 但一直被中原諸國視為蠻夷, 大家都看不起它。 楚國一直想融入中原的圈子, 但人家根本不帶它玩, 所以楚國就用拳頭說話, 自稱楚王, 搞得中原諸國怒不可遏, 群起而攻之。 楚國和中原諸國打了無數次,

最後用實力證明:拳頭才是硬道理, 楚王的事最後不了了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