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彭玉麟:山城武林不老松

莫道君行早, 還有早行人。 當人們還在夢鄉中沉睡的時候, 位於佟佳江南岸的江南公園練功場上, 一大群中國傳統武術的愛好者們, 早已經穿戴整齊, 輕裝列陣, 隨著一聲聲響亮的口令, 開始了每天例行的武術基本功早操訓練。

儘管如此, 站在早操隊伍旁邊的一位老者, 依然不時地晨練隊伍強調動作的要訣, 指點發力的勁道, 示範動作的技巧。 一舉手、一投足, 處處顯露出深厚的武術底蘊和名家風範。 他就是彭玉麟先生 ----- 中國武術協會會員, 國家一級武術裁判員, 國家優秀武術輔導員, 通化市武術協會副主席,

著名武術拳師彭玉麟先生。

回憶起當年的習武經歷, 彭玉麟印象最深的, 就是胡老師砥礪前行的意志和向背絕塵的武功。 別看胡老師瘦骨嶙峋, 但是, 在他拆解武術招法時, 隨意間的一發力, 就會讓你感到痛徹筋骨, 讓你感到高深的功力。 就是在這樣一位武藝高強的老拳師訓教下, 彭玉麟和周銘玉、劉佩軍、宋玉才等師兄弟們, 先後習練了包括十二路彈腿、三十六招、二十四式等基本功, 習練了西楊拳、通臂拳、查拳、花拳、六角式、盤龍靠等長拳套路。 還有太公刀、魁劍、梅花槍、五虎斷門槍、雙手帶等武術器械, 以及三合手對練套路。

繼馬占仁、吳俊峰之後, 彭玉麟開始感受到武術傳承發展的責任與使命, 於是, 從1963年開始,

便自覺地秉承胡寶恒、薑振東和李玉良三位恩師的武德精神, 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之餘, 開始認真地發現武術新苗, 培養武術新人。 然而, 1966年的一場“文化大革命”, 使中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浩劫”。 中國傳統武術也隨之被視為“洪水猛獸”, 橫加批判, 濫加詆毀。 傾心於武術教習和傳承的彭玉麟, 也因武術而飽受牽連、遭受誣陷。 儘管時間和歷史已經證明了自己的清白和無辜, 但是, 每每提及當年, 仍然讓人周身寒徹, 不堪回首。

隨後, 彭玉麟又在通化市江南公園組建起傳統武術練功場, 彙集起通化市武術界的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八極拳、螳螂拳及戳腳、翻子各門派、各拳種的武術傳人, 在這裡切磋交流,

普及推廣, 吸引更多的武術愛好者參與進來, 為發展中國傳統武術身體力行, 勤奮耕耘。

2017年春, 歷經一年多的修改補充完善, 《太祖拳腳論》終於如期面世了。 為了祝賀恩師武術著作的面世, 弟子們專程在一家酒店舉行了《太祖拳腳論》發行儀式。 前來參加發行儀式的武林弟子們, 每人一冊傾注著彭玉麟心血和情感的《太祖拳腳論》, 細心閱讀, 認真品味, 深入感受彭玉麟老師的良苦用心和殷切希望。 同時也衷心祝賀彭玉麟老師青松不老, 健康長壽, 為通化市武術運動的繼承發展出一份綿薄之力, 盡一份桑榆之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