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傳統能源汽車即將退市,兩輪車還會遠嗎?

9月9日, 國家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2017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致辭時透露, 當前, 全球汽車產業正加速向智慧化、電動化的方向轉變, 為搶佔新一輪制高點, 我國已啟動傳統能源車停產、停售時間表研究。

這意味著, 在國內已經發展了60多年的內燃機, 也即將走向歷史的重點。

內燃機汽車停售後

內燃機摩托停售

也將是必然

限制燃油車銷售這一政策起源于荷蘭。 就在2015年初, 荷蘭和一些歐洲國家組成了“國際零排放車輛聯盟”, 承諾將在2050年以前讓所售新車全部為新能源車型。 隨後, 挪威、德國也通過了相關法案。

直至2016年4月, 旨在阻止全球變暖的《巴黎協定》達成並生效後, 簽字加入協議的歐洲國家停售燃油車腳步愈發加速, 並逐漸席捲全歐。 多個國家都給出了停售內燃機的日程表。

法國

2040年全面停售汽油車、柴油車

荷蘭

2025年禁止燃油車的銷售

德國

2030年停止銷售燃油車

英國

2040年起全面禁售汽油和柴油汽車

在兩輪車領域, 為了減少內燃機的污染, 也有地區已經在採取行動。

據悉, 臺灣在新版的5年電動機車發展方案中, 就繼續對電動兩輪車進行補貼, 引導產業轉型。 重型及輕型機車補助1萬台幣、小輕型7200台幣。 若電池芯使用臺灣原產, 則再加碼2000台幣。

臺灣這次的電動機車補貼, 連同換電站與充電站設置的補足, 估計投入經費超過40億台幣。 另外, 電動機車的上牌價格也有優惠。

而臺灣官員強調, 2018年台環保署還要加嚴燃油機車環保標準, 售價可能調升近1萬元。

MCIA(英國摩托車工業協會)的首席執行官史蒂夫·肯沃德(Steve Kenward)表示, MCIA歡迎 2040以後化石燃油車的禁令, 對於目前的電動車製造商來說, 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催化劑”。

眾所周知, 摩托車和電動車在緩解道路擁擠, 減少尾氣排放等領域一直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而如今全球範圍減少內燃機車輛的政策, 對電動兩輪車行業已是一個巨大的商業觸發器。 電動兩輪車已經成為未來趨勢。

縱觀全球, 目前已經推出, 或者計畫推出電動摩托車的大牌廠家, 已包括本田、寶馬、勝利、KTM等一線品牌, 還包括一大堆的創業公司, 如義大利的Energica、美國的ZERO、印度的Emflux等。

市場在證明,電動兩輪車已經逐漸反超燃油兩輪車。在日本市場,2016年共售出了33.8萬輛摩托車,而更小排量的電動摩托車,占了日本本土摩托車市場銷量的一半;而智慧電動助力車的銷量則達到了54萬輛,是當年摩托車銷量的1.6倍。

2016年,中國電動兩輪車銷量達到2600萬輛,而摩托車銷量則為1680萬輛。

電機淘汰內燃機,正如當年內燃機淘汰蒸汽機,這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我們能做的,只有投身新技術,準備好去迎接下一個偉大時代的到來。

如義大利的Energica、美國的ZERO、印度的Emflux等。

市場在證明,電動兩輪車已經逐漸反超燃油兩輪車。在日本市場,2016年共售出了33.8萬輛摩托車,而更小排量的電動摩托車,占了日本本土摩托車市場銷量的一半;而智慧電動助力車的銷量則達到了54萬輛,是當年摩托車銷量的1.6倍。

2016年,中國電動兩輪車銷量達到2600萬輛,而摩托車銷量則為1680萬輛。

電機淘汰內燃機,正如當年內燃機淘汰蒸汽機,這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我們能做的,只有投身新技術,準備好去迎接下一個偉大時代的到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