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義務教育營利性民辦校被禁 學費仍爆貴暴漲?

杭州市物價局近日公佈了最新民辦學校收費標準, 記者從收費表中發現, 動輒過萬的不在少數。 高的如娃哈哈雙語學校, 小學和初中均為3萬元/學期;杭州雲穀學校,

更是高達4.8萬元/學期。 看完各校的收費標準, 有網友感歎, 還好讀書早!(9月7日《錢江晚報》)

民辦學校學費貴, 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話題, 只要是貴的合理, 貴的值當, 貴的程度能讓家長接受, 那也無可厚非。 可現實是, 不僅“爆貴”, 而且還在“暴漲”, 一些優質民辦學校已經漲過頭了, 很大程度上變成了群眾的負擔。 報導就提及, 和去年相比, 這45所學校中, 有20所上調學費, 各所學校變化幅度不一, 在20%~50%左右。

有人拿學校好壞來說事, 認為優質學校貴一點無妨, 這話得分兩頭說。 不妨做個對比, 目前國內大學的學費, 除了藝術類等少數專業外, 一般每年都在五千到一萬之間。 筆者所在的專業, 一年還不到四千。 也就是說,

杭州民辦中小學的學費大部分都超過大學學費, 這是不是有些離譜?

以雲穀學校的例子而言, 一學期學費4.8萬, 一年就將近10萬, 小學初中如果一路讀下來, 豈不要八九十萬甚至上百萬?可見一些民辦學校的學費, “虛火”之旺盛。

現在的家長也是不容易。 如果讓孩子去上公辦學校, 普通學校又不甘心, 可好學校還得琢磨“學區房”, 其又在不斷漲價, 而且更貴。 這條路行不通時, 又去找民辦學校, 雖然貴一點, 但總歸比“學區房”便宜, 可現在民辦學校學費也嚇壞了家長, 愁和煩便成了常態。 這種教育焦慮不斷升溫, 影響不可小視。

家長想讓孩子接受優質教育的初衷可以理解, 民辦學校加大投入、提高師資力量, 也沒有問題。 但民辦學校的學費,

特別是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的學費, 絕不是想漲就漲, 也不是想定多高就定多高。

從9月1日起, 新修訂的《民辦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 該法明確規定, 不得設立實施義務教育的營利性民辦學校。 而且該法在修訂時, 刪除了民辦學校出資人“可以從辦學結餘中取得合理回報”條款。 也就是說, 實施義務教育的民辦學校都應該是非營利性的, 投資人不能從中賺錢。

民辦學校高學費, 與義務教育所追求的均衡發展屬性是相違背的;退一步說, 即便真的是高投入、高收費, 也要接受主管部門和社會的監督。 《民辦教育促進法》規定, 民辦學校收取費用的專案和標準根據辦學成本、市場需求等因素確定, 向社會公示, 並接受有關主管部門的監督。

上述民辦學校, 顯然應該向社會公示、說明高收費的理由。

對監管部門來說, 在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的辦學結餘只能用於辦學的新規下, 主管部門對學校的學費標準應有合理評估, 對學校的資金用度也要有常態化監督機制。 簡而言之, 嚴格審查收費標準, 保證定價的合理性和社會可接受度, 才能把學費虛高成分給實實在在的擠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