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個碗,兩個人生!家長教育孩子的差距,從洗碗就看出來了!

作者:父母每日一課, 團子媽

在家長眼裡, 孩子的學習成績是高於一切的, 只要學習好, 那就說明教育成功了。

可在知名教師看來, 教育成不成功不能只用學習好這一點概之, 關鍵還要看家長做沒做好這2點!

01

你嫌孩子又蠢又笨, 是你教育沒耐心

“樂樂, 媽媽有事要出門, 你吃完飯把碗洗一下, 很好洗的。 ”吃完中飯, 樂樂媽媽急匆匆地對孩子說。

下午4點鐘, 樂樂媽媽回家了, 一邊拿出手提袋裡的菜, 一邊檢查兒子洗的碗是否乾淨。 還沒等拿碗, 樂樂媽媽就發現洗碗臺上一片濕漉漉的, 零星還有一些油漬和飯粒,

很明顯樂樂洗碗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擦過。

樂樂媽媽又拿出放好的碗, 表面還是光溜溜的很乾淨, 可反過來看碗沿上沾著一片黃油, 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大聲把兒子喊了過來。 大聲罵道:“你是怎麼洗的碗, 這底部還有油漬呢!你都多大了, 連個碗都洗不乾淨, 就這樣我還能指望你把學習搞好嗎?”

看著低頭不說話的兒子, 樂樂媽媽又說:“你看隔壁的小明, 人家比你小一歲, 碗洗的乾淨, 地也會掃, 哪像你這麼沒用。 ”

聽著媽媽接二連三的職責, 樂樂也生氣了, 對著媽媽嚷:“我又沒做過, 洗不好就洗不好嘛, 你又不教我。 ”因著洗碗的事, 母子倆足足冷戰了一個禮拜, 見了面也互不理睬, 搞的像是仇人一般。

可能在做慣了家務活的媽媽眼裡, 洗個碗不過是閉眼都能做的活, 可在孩子眼裡, 卻是他們從沒接觸過的新事物, 能做到完美真的太難。

可沒有人天生就是做家務的好手, 也沒有人用眼看兩眼就能得心應手, 大家都是在不斷的摸索中做到完美的。 更何況現在社會的孩子除了學習,

基本上是兩指不沾陽春水, 哪裡做得好家務啊。

如果家長想要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 一定要耐著性子教孩子, 不要輕易憑一次失敗就論英雄, 更不要生氣就對孩子發脾氣, 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和加深母子之間的隔閡。

而且這樣的粗暴教育對孩子來說, 是一種壓力束縛, 會阻礙他們接觸新新事物, 不敢嘗試害怕失敗, 極易養成一個極端冷漠、膽小自卑的性子, 對於他們的成長有害無利。

02

別人的孩子太聰明, 那是家長會引導

你知道老師對孩子教育的作用嗎?傳道、授業、解惑!

老師可以教會孩子文化知識, 可以替他們解開書本難題, 卻唯獨不能發現孩子的特別之處, 引導他們成就自我。 因為這一點, 必須由家長來做,

也只有家長能做到!

記得兒子剛上學那年, 班上要培養孩子的特長, 規定每個孩子要選擇最少一個興趣班。 我見孩子總喜歡在家寫寫畫畫, 就給他報了個美術班。

可不到半個月, 老師就打電話給我, 說孩子靜不下心來, 總在上課時走動, 一朵小花別的孩子畫一會就出來了,

可他一節課才能畫完, 沒有美術天份。

看到孩子被老師批評那不開心的樣子, 我買了一塊小黑板, 每天吃完飯花上一個班小時陪他一起亂畫, 鼓勵他畫爸爸畫媽媽, 畫他喜愛的卡通人物。

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 孩子的畫畫速度變得很快, 而且從最初的亂塗鴉變得圖畫輪廓有形, 好幾次在美術課上被老師點名誇獎, 現在畫畫特別有自信。

我想如果當時聽從老師的話, 讓孩子放棄美術換一門特長, 可能今天就看不到孩子在美術上的天分了。

學習註定是枯燥的, 沒有哪個孩子願意放棄玩耍選擇讀書, 那些愛學習的孩子, 不過是家長用心引導教育的結果。 其實, 每個孩子的學習天分都是一樣的, 只不過因為學習受阻沒有及時得到家長和導師的疏通,從而喪失掉原有的自信,這才自我放棄。

孩子在遇到難關時,如果家長不是打或罵,而是多花點心思鼓勵孩子繼續學習,引導他們找到學習的樂趣,我想孩子一定會在這方面有所成就。

03

教育在細節,潤物細如聲

教育,從不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只需要兩點:有耐心、會引導。

不要一看到孩子的錯誤,就用放大鏡成倍的責駡孩子;

不要一看到孩子的差距,就妄自否定孩子的努力奔跑。

不要一看到別人的優秀,就硬是套路在自己孩子身上;

不要一看到別人的排名,就頤指氣使的數落孩子的傷。

天氣時陰時晴,變幻莫測,而孩子,也有成長的快或慢。作為家長,一定要牢記,教育孩子永遠不要只看到別人的輝煌,而忘了自己孩子的汗水。畢竟孩子教育的好壞,歸根結底是家長用心的多和少。

一對耐心教孩子的父母,就會有一個用心學的孩子;一對引導孩子學的父母,就會有一個好學習的孩子。

只不過因為學習受阻沒有及時得到家長和導師的疏通,從而喪失掉原有的自信,這才自我放棄。

孩子在遇到難關時,如果家長不是打或罵,而是多花點心思鼓勵孩子繼續學習,引導他們找到學習的樂趣,我想孩子一定會在這方面有所成就。

03

教育在細節,潤物細如聲

教育,從不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只需要兩點:有耐心、會引導。

不要一看到孩子的錯誤,就用放大鏡成倍的責駡孩子;

不要一看到孩子的差距,就妄自否定孩子的努力奔跑。

不要一看到別人的優秀,就硬是套路在自己孩子身上;

不要一看到別人的排名,就頤指氣使的數落孩子的傷。

天氣時陰時晴,變幻莫測,而孩子,也有成長的快或慢。作為家長,一定要牢記,教育孩子永遠不要只看到別人的輝煌,而忘了自己孩子的汗水。畢竟孩子教育的好壞,歸根結底是家長用心的多和少。

一對耐心教孩子的父母,就會有一個用心學的孩子;一對引導孩子學的父母,就會有一個好學習的孩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