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有沒有吃飽奶?別糾結了,學會這幾招輕鬆判斷!

七個秘訣教你看懂寶寶是否吃飽

秘訣一:媽媽乳房的自我感覺

在哺乳前, 媽媽的乳房有飽脹感, 乳房表面靜脈顯露, 用手按乳房很容易擠出乳汁。

寶寶吃完母乳後, 媽媽會感到乳房已排空, 乳房鬆軟, 輕微下垂。

秘訣二:寶寶吃奶的聲音

寶寶在吃母乳的時候, 會發出有節律的吸吮聲, 平均每吸吮2~3次可聽得到咕咚下嚥的聲音。

秘訣三:寶寶的滿足感

如果媽媽母乳充足, 寶寶吮吸10~30分鐘就會放開乳頭。 吃飽後寶寶會有一種滿足感, 有的寶寶會對著媽媽笑, 或者不哭了, 咿咿呀呀地發聲, 自得其樂。

有的寶寶喂完奶後會馬上安靜入睡, 並且2~3個小時不醒, 醒後也會表現出精神愉快, 這說明寶寶已經吃飽了。

秘訣四:大小便次數

大便不正常, 出現便秘和腹瀉。 正常大便應為黃色軟膏狀。 奶水不足時, 大便會出現秘結、稀薄, 發綠或次數增多而每次排出量少, 這是寶寶吃不飽的表現。

秘訣五:寶寶體重的增長

看寶寶的體重是否有規律的增加。 我國寶寶出生時的體重一般為2500~4000克, 出生後的最初幾天, 會出現生理性體重下降, 減輕200~250克, 出生後7~10天會恢復到出生時體重。

之後寶寶體重開始上升, 最初3個月內, 寶寶的體重增長得非常迅速, 約每週增加200~300克, 但有些嬰兒超過了這個數。

秘訣六:放下就醒

如果母乳不足, 寶寶在吸奶時表現出很費力氣, 但不久就不願再吸而睡著了, 但睡不到1~2個小時又醒來哭鬧, 往往提示媽媽奶水不足, 或媽媽乳頭凹陷, 寶寶沒有吃飽, 應適當增加奶量。

秘訣七:吃奶過程中大哭

寶寶在吸吮的時候吸不出來會放聲大哭, 然後再用力去吸, 吸了一會兒吸不出來又會哭,

哭了又想再吃, 始終捨不得放開乳頭。 寶寶在吸吮的時候, 媽媽的另一個乳房不分泌乳汁, 也說明母乳不夠了。

掌握這七個秘訣的同時, 奶爸奶媽們還要對寶寶的奶量標準有一個科學的認知, 知道不同階段的寶寶應該喝多少奶, 才能保障寶寶健康成長。

寶寶吃奶標準

新生嬰兒吃奶量

新生兒可視體重的大小吃適宜量的奶, 每次30—60毫升, 一天6—8次。 以後可根據消化能力增長情況, 逐漸增加奶量, 直到滿月的時候, 每次可以餵食90—120毫升的奶, 喂的次數要減少。

一個月嬰兒奶量

一個月左右的寶寶是按需餵養的, 寶寶能吃多少就喂多少。 吃飽奶的寶寶在兩次餵奶之間會很滿足、安靜, 通常會睡3—4個小時, 沒有吃飽就會哭鬧。 一般每日喂6~7次, 每次間隔3.5~4小時, 每頓約吃80~120毫升左右。 最多可吃到150毫升。

二至三個月嬰兒奶量

每天喂5~6次, 每隔四小時一次, 每次吃奶150~200毫升。

三至六個月嬰兒奶量

每天喂5次, 每隔四小時一次, 每頓餵奶量為三至五個月吃150~200毫升, 五至六個月吃200~250毫升, 應掌握吃奶總量, 每天不超過1000毫升,

每頓奶量不超過250毫升。 四個月開始在吃奶前喂輔助食物。

六至九個月嬰兒奶量

每四小時喂一次奶, 每次吃200~250毫升, 每天由四頓奶改為三頓奶, 逐漸上輔助食物從代替半頓開始到代替一頓奶。

餵奶注意事項

無需特意喚醒寶寶餵奶

正常嬰幼兒睡覺期間, 特別是夜間睡覺期間,不要為了餵奶而刻意叫醒孩子。睡眠期間人體代謝慢,不會出現低血糖等代謝異常現象。

嬰兒夜間熟睡,代謝慢;加上夜奶次數少或無夜奶,就會出現夜間排尿少,早起晨尿黃,屬正常現象。只要白天進食正常;活動正常;生長正常,就無需任何擔憂。千萬不要為此叫醒嬰兒刻意餵奶。

孩子出生後,就應逐漸引導夜間睡長覺的習慣。夜間人體正常激素分泌旺盛,夜間睡眠好利於嬰幼兒的生長。不要認為睡長覺,少喂一兩次奶,會影響嬰幼兒生長。

嬰兒會自己調整夜間睡眠與吃奶,家長不要太多人為干預,應關注其生長結果,不要過多地陷入過程中。

餵奶時儘量讓寶寶清醒

餵奶時,每邊各喂10—15分鐘。儘量讓寶寶在吃奶時保持清醒,這樣更有利於寶寶吃飽。不要讓奶粉寶寶抱著奶瓶入睡,對牙齒非常不利。

如果寶寶還沒吃飽就開始打瞌睡,寶媽可以搔搔他的腳底,蹭蹭他的臉頰,把乳頭拔開一段距離,或者跟寶寶輕聲說話。

按需餵養但不要過量

母乳餵養應是按需餵養,每次餵養應該能滿足至少2小時以上,基本是3-4小時的餵養間隔。如果餵養間隔很短,應考慮與腸絞痛所致不適等有關。不是嬰兒所有的哭鬧都代表餓了,有的寶媽寶寶一哭就給奶吃,時間間隔僅1小時,造成餵養過度和寶寶嚴重吐奶。

所以,應該正確區別嬰兒饑餓與其它不適,才可做到真正的按需餵養。

特別是夜間睡覺期間,不要為了餵奶而刻意叫醒孩子。睡眠期間人體代謝慢,不會出現低血糖等代謝異常現象。

嬰兒夜間熟睡,代謝慢;加上夜奶次數少或無夜奶,就會出現夜間排尿少,早起晨尿黃,屬正常現象。只要白天進食正常;活動正常;生長正常,就無需任何擔憂。千萬不要為此叫醒嬰兒刻意餵奶。

孩子出生後,就應逐漸引導夜間睡長覺的習慣。夜間人體正常激素分泌旺盛,夜間睡眠好利於嬰幼兒的生長。不要認為睡長覺,少喂一兩次奶,會影響嬰幼兒生長。

嬰兒會自己調整夜間睡眠與吃奶,家長不要太多人為干預,應關注其生長結果,不要過多地陷入過程中。

餵奶時儘量讓寶寶清醒

餵奶時,每邊各喂10—15分鐘。儘量讓寶寶在吃奶時保持清醒,這樣更有利於寶寶吃飽。不要讓奶粉寶寶抱著奶瓶入睡,對牙齒非常不利。

如果寶寶還沒吃飽就開始打瞌睡,寶媽可以搔搔他的腳底,蹭蹭他的臉頰,把乳頭拔開一段距離,或者跟寶寶輕聲說話。

按需餵養但不要過量

母乳餵養應是按需餵養,每次餵養應該能滿足至少2小時以上,基本是3-4小時的餵養間隔。如果餵養間隔很短,應考慮與腸絞痛所致不適等有關。不是嬰兒所有的哭鬧都代表餓了,有的寶媽寶寶一哭就給奶吃,時間間隔僅1小時,造成餵養過度和寶寶嚴重吐奶。

所以,應該正確區別嬰兒饑餓與其它不適,才可做到真正的按需餵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