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國自不量力,派出四萬大軍,結果被中國七百精銳吊打

在中國歷史上, 要說起哪個朝代的版圖最大, 那就非元朝莫屬。 元朝鼎盛時期的疆土面積達到了2122萬平方公里, 在現在相當於中國加前蘇聯加土耳其和伊朗那麼大。

元世祖忽必烈在打下這一大片江山後, 對周邊的小國開始採取懷柔政策。 他經常派使者到這些國家去進行安撫, 讓他們對朝廷稱臣進貢, 如有不從的就武力解決。 這些小國懼怕元朝的強大, 個個皆俯首稱臣, 但其中唯獨有個國家唱反調。

這個國家叫緬甸, 忽必烈曾派了一個使者過去, 但是這個使者有去無回, 從此再無音訊。

實際上, 這個使者被緬王殺了, 原因是緬甸有個習俗, 進見必須脫鞋赤腳, 但是使者輕視緬王不肯脫鞋, 沒想到卻因此招來了殺身之禍。 緬王不僅殺了使者, 之後還一聲不吭地聚集兵力, 對朝廷發動了戰爭。

當時的緬軍有四萬之眾, 戰象八百, 馬匹一萬;騎兵在前, 象兵居中, 步兵壓後;戰象皆披著鎧甲, 背著戰樓, 兩旁各掛一竹筒, 筒裡有數十支短矛, 可以用來投擲殺傷敵軍。

再看看元軍這邊的兵力配置:騎兵五百, 步兵兩百, 加起來一共也就七百人, 統軍的是將領忽都。

兩軍於芒市河相遇交戰, 忽都見敵眾我寡, 只能智取, 於是將這七百人分成三隊, 留中間一隊作誘餌, 左右兩隊伺機進行夾擊。 緬王見元軍只有一隊不到200人的士兵果然中計, 指揮全軍突擊拉長了戰線, 被忽都左右兩隊夾了個正著, 緬軍一時陣腳大亂, 傷亡慘重, 加上元軍騎兵專挑戰象的眼睛射,

導致戰象暴走踩死了很多緬甸士兵, 士氣大跌的緬軍被殺得大敗而逃。

四萬大軍打不過區區七百人, 落敗的緬王氣得暴跳如雷, 咽不下這口氣的他收拾了下殘兵敗將, 集結一萬多騎兵反殺了回去, 結果又被忽都統領的元軍暴打, 一路逃回了緬甸。

在回老家的路上, 那些曾經被緬甸欺負過的部落趁火打劫, 紛紛跳出來截擊緬軍, 四萬多的大軍就這樣被消滅了。

當然, 只靠奇襲就想以七百兵力擊破四萬是不現實的, 當時的緬軍戰甲兵器落後, 且士兵多為臨時徵集來的新兵蛋子, 整體軍事素質遠不如元軍, 這些都是緬軍會被“教育”的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元朝征緬錄》的記載,當時元軍雖然負傷眾多,但是陣亡的就只有一人,此人還是因為捕獲了一頭戰象,結果不瞭解其習性被踩死的。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元朝征緬錄》的記載,當時元軍雖然負傷眾多,但是陣亡的就只有一人,此人還是因為捕獲了一頭戰象,結果不瞭解其習性被踩死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