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業務員講師設局忽悠 專坑有錢空巢老人

從3月15日開始, 南都曝光保健品坑老行銷內幕的系列報導, 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荔灣警方曾破獲一個高價銷售保健品、專門詐騙老年人的涉嫌犯罪團夥, 為60多名受害人挽回經濟損失, 該案是國內少見的能夠完全固定保健品詐騙團夥犯罪證據的案例。 近日, 南都記者採訪了辦案民警, 警方深入剖析了保健品詐騙類案件的作案手法, 給市民支招防騙。

案件

“社區家園”高價賣保健品坑老

去年11月15日, 一老人到荔灣區公安局石圍塘派出所報案, 稱其被“社區家園”公司石圍塘店以誇大藥效和承諾退款的方式騙去1.1萬元。

經過警方調查, 一個以高價銷售保健品、專門詐騙老年人的團夥浮出水面。 該團夥主要以55歲以上的“空巢老人”為作案對象, 利用老年人孤獨的心理, 打著感情牌騙取錢財。 主要犯罪嫌疑人程某是經管類高材生, 曾是某企業地區負責人, 所從事的行業跟保健品有關。 其帶領團夥成員在荔灣區開設了“社區家園”石圍塘店和芳村店兩家門店, 以各種方式去獲取老人的歡心和信任, 等老人放下戒備心時推銷保健品。

該團夥還虛構與居委會、白雲山管理方等合作關係, 並鼓吹其所賣的保健品包治百病。 經民警調查, 其所銷售的保健品主要有靈芝口服液、生物素、貢方參靈草等, 儘管是正規產品, 但並不具備特殊藥效功能。

這些產品都以高過出廠價近10倍的價格出售。

經民警審查, 該團夥在廣州、佛山、東莞等地也開設多處經營網點, 到今年1月份, 荔灣警方已破獲該團夥案件52宗, 為60多名受害者挽回了經濟損失, 依法逮捕6名犯罪嫌疑人。

公司揭秘

拉人開公司 從外地聘請保健品講師

石圍塘派出所民警王政林, 近日以“社區家園”案件為例, 介紹了保健品詐騙團夥的普遍架構及慣用手法。 “根據瞭解, 程某名下有3家大公司、8家分公司, 此次涉案的僅為8家分公司之一。 ”王政林說, 程某開設公司採取的方式是:自己出資成立分公司, 拉攏親朋好友作為公司大股東;以兩成股份利誘吸引一些社會經驗不足, 又急於賺到第一桶金的年輕人擔任公司法人———這樣一來,

表面上公司與程某無任何關係, 實則由他全權掌控。 公司成立後, 繼而下設門店, 招聘員工。 店長、行銷人員為一家門店的基本構成, 表面上門店內均為銷售一些日常食品如雞蛋等, “我們常見的就是通過發傳單, 低價出售雞蛋來吸引老人家入店”。 門店員工在取得老人信任的過程中, 逐步根據瞭解到的對方資訊, 篩選物件, 最終將確定行騙的物件聚集起來, 通過開設宣講會等活動進行詐騙。 一旦老人上當, 員工則會將老人帶回門店內進行銷售。

公司另一重要團隊, 就是宣講會活動中的主角:講師。 王警官指出, 這裡頭門道頗深, 背後潛藏的, 是長期在全國游走的講師集團。 “拿這個案子來說, 講師很多是從成都的講師團請過來的,

部分是自己培養的”, 所謂講師團, 是指專門針對保健品詐騙講課環節的講師公司, 這類公司專門培養保健品講師, 再向保健品詐騙團夥輸送講師資源。 石圍塘派出所抓獲的成都籍講師, 同時在為三款“保健品”作宣講, “社區家園”也單獨培養了部分講師。

產品大多正規 但兜售環節誇大功效

產品來源的問題是怎麼解決的?根據王警官的辦案經驗, 保健品詐騙犯罪發展到現在, 已絕少出現所謂全然假貨的“保健品”, 多是從正規廠家拿的保健食品。 由於該類產品多擁有國家相關批文, 在包裝盒上的說明也都是嚴守紅線不做誇大。 “但涉案的這些產品, 市面上你是絕對買不到的, 都是這些保健品詐騙團夥在賣。

”王警官透露, 程某供述自己早期拿貨, 須通過仲介聯繫到正規廠家, 深感仲介利潤分成過多後, 乾脆自己聯繫生產廠家直接拿貨。

產品來源的合法性, 有如給詐騙團夥罩上了一身防彈衣。 “實際上他們賣的是保健食品, 卻號稱是保健藥品, 刻意誇大了功效。 ”王警官介紹, 以涉案的生物素口服液為例, 這款產品包裝盒上的說明是補充生物素, 適用人群為缺乏生物素的人群, 可老人們就是在團夥人員甜言蜜語下將產品當作是自己延年益壽、祛除百病的靈丹妙藥。

為規避風險 貨款和銷售底單當晚轉移

王警官稱, 為了規避風險, 詐騙團夥對於銷售底單和貨款的處理也是費盡了心思。 在“社區家園”案件中, 所有門店執行的是“錢不過夜”措施,所有貨款和銷售底單,當晚轉移至分公司,再由分公司的財務人員將貨款轉入指定的總公司帳戶,銷售底單則半個月一次郵寄至總公司。

貨款的最終去向則是,45%付與廠家、10%-15%為講師酬勞、40%-45%為公司所有。“所以他們選擇老人的時候要仔細篩選,避免遇到多名老人退貨的情況,否則門店的經營運轉就會出現問題。”

打擊難點

多數老人退款就走 警方辦案證據缺乏

多數時候,受騙老人的家人發現了情況,為何沒有順藤摸瓜通過公安機關挖掘出背後的詐騙團夥?王警官表示,這也是警方的頭疼之處。“一旦受騙者報警,通常情況下對方就會協調退款,老人及家人要求得到滿足後就會離去,警方缺乏證據鞏固,難以開展案件偵辦。”“社區家園”案件的突破,恰恰是遇到了不同以往的情況———涉事門店不肯退款且拒絕配合警方,受騙老人陸續來到派出所報案,為警方提供了多方面的證據。王警官稱,由於詐騙團夥高度警覺,禁止講座現場拍照錄音,警方很難鞏固該方面證據。所幸警方最終通過技術手段,掌握到了大量充實證據,該案偵辦才能進展順利。

詐騙手法

目標是50歲以上空巢老人

為何保健品詐騙專門針對老人,且諸多老人受騙後仍對詐騙團夥深信不疑?“渴望關懷。”王警官以這四字概括,空巢老人、家人關心不夠的老人,尤其容易成為保健品詐騙犯罪機構的目標。50歲以上,能聽懂普通話,個人擁有一定資產等條件,一般都是該類保健品公司門店員工搜尋注重的。之所以要能聽懂普通話,是在為後面的講課環節鋪路,“講師一般都是外地請過來”。而老人這些資訊的獲得,都是行銷人員在拉攏老人時套取到的。

利用老人貪小便宜的心理,送雞蛋和小禮品;吸引到店後,噓寒問暖,傳授健康小知識;熟絡之後,每天電話聯繫,比兒女還親熱;老人獨處時,主動上門做家務、做飯陪聊……

王警官稱,這對那些兒女不在身邊,或者兒女忙於事業缺乏關愛的老人來說,能夠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滿足。詐騙團夥抓住這一特點,等到老人已離不開門店或員工後,才會實施詐騙,“下一步就是會銷了,也就是講師講課”。

“健康講座”連環出招賣產品

老人一旦被保健品公司確定為可以發展的目標後,公司就會以“健康講座”的名義,將老人們聚集于某個會場。“到了會場,每個老人都會被安排在相應的位置。”王警官說,店長、經理每天會同員工開會,根據每個老人的情況做出評判,詳實建立每個老人的檔案。諸如老人的經濟情況、心理狀態、是否願意花錢等,到了會場後老人就被安排在標有數字的座位上,分批由跟進的員工緊盯。假如老人在聽課過程打瞌睡、分心,員工發現後續工作難以開展,就會偷偷贈送小禮品,將老人請出場外。

講座上,整個詐騙環節重要的一員———“講師”正式出場。“這些講師的套路,首先就是虛構身份”,如某講師擁有一套專門行騙的講稿,約48頁內容,其本人全部記錄在心,可以背誦。講師一般開始向老人們講述起自己的離奇身世———早年艱苦奮鬥考上名牌學校,成為名牌講師,最終成為領導人的健康顧問。

講師自述悲慘身世,引發老人同情;給老人組織生日會,磕頭賀壽;播放嚴重病例、手術圖片視頻,讓老人恐懼,激發老人養生欲望……頭兩天的講座,詐騙團夥不會進行保健品推銷。到了第三天,講師會現場表演“金魚復活”、“喝敵敵畏”等魔術把戲,大吹保健品功效,這時候才帶出真正的主角“保健品”。老人若未能識破騙局,很可能就會在員工的推銷下願意掏錢埋單。可在講座現場,團夥除了小額現金並不收錢,由於法律明文規定禁止會銷現場銷售行為,因此付錢拿貨一般都是回門店進行。第四天,也是講座最後一天,參加的老人必須是第三天已購買“保健品”的顧客,團夥會展示一些產品被用於重要場合的圖片或新聞報導,加深老人們的信任。

為防止老人警醒或家人發覺後要求退貨,團夥也留了後手,常見手段是趁老人不注意拆除產品包裝,或贈送號稱價值9999元的其他產品。

坑老詐騙案定罪的證據四要素

●虛構身份講師授課期間,均先虛構身份來博取同情。

●虛假宣傳明明是保健食品,講師卻吹噓得可以治療心腦血管疾病。

●虛假實驗講師進行如“金魚復活”、“喝敵敵畏”的虛假實驗。

●核心證據 為期四天的“健康講座”,講座涉及的P P T、團夥編印的報刊雜誌,為案件的核心證據。

統籌:南都記者 李陵玻 吳筍林

采寫:南都記者 連楷 實習生 葉澤琪 通訊員 李文濤

所有門店執行的是“錢不過夜”措施,所有貨款和銷售底單,當晚轉移至分公司,再由分公司的財務人員將貨款轉入指定的總公司帳戶,銷售底單則半個月一次郵寄至總公司。

貨款的最終去向則是,45%付與廠家、10%-15%為講師酬勞、40%-45%為公司所有。“所以他們選擇老人的時候要仔細篩選,避免遇到多名老人退貨的情況,否則門店的經營運轉就會出現問題。”

打擊難點

多數老人退款就走 警方辦案證據缺乏

多數時候,受騙老人的家人發現了情況,為何沒有順藤摸瓜通過公安機關挖掘出背後的詐騙團夥?王警官表示,這也是警方的頭疼之處。“一旦受騙者報警,通常情況下對方就會協調退款,老人及家人要求得到滿足後就會離去,警方缺乏證據鞏固,難以開展案件偵辦。”“社區家園”案件的突破,恰恰是遇到了不同以往的情況———涉事門店不肯退款且拒絕配合警方,受騙老人陸續來到派出所報案,為警方提供了多方面的證據。王警官稱,由於詐騙團夥高度警覺,禁止講座現場拍照錄音,警方很難鞏固該方面證據。所幸警方最終通過技術手段,掌握到了大量充實證據,該案偵辦才能進展順利。

詐騙手法

目標是50歲以上空巢老人

為何保健品詐騙專門針對老人,且諸多老人受騙後仍對詐騙團夥深信不疑?“渴望關懷。”王警官以這四字概括,空巢老人、家人關心不夠的老人,尤其容易成為保健品詐騙犯罪機構的目標。50歲以上,能聽懂普通話,個人擁有一定資產等條件,一般都是該類保健品公司門店員工搜尋注重的。之所以要能聽懂普通話,是在為後面的講課環節鋪路,“講師一般都是外地請過來”。而老人這些資訊的獲得,都是行銷人員在拉攏老人時套取到的。

利用老人貪小便宜的心理,送雞蛋和小禮品;吸引到店後,噓寒問暖,傳授健康小知識;熟絡之後,每天電話聯繫,比兒女還親熱;老人獨處時,主動上門做家務、做飯陪聊……

王警官稱,這對那些兒女不在身邊,或者兒女忙於事業缺乏關愛的老人來說,能夠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滿足。詐騙團夥抓住這一特點,等到老人已離不開門店或員工後,才會實施詐騙,“下一步就是會銷了,也就是講師講課”。

“健康講座”連環出招賣產品

老人一旦被保健品公司確定為可以發展的目標後,公司就會以“健康講座”的名義,將老人們聚集于某個會場。“到了會場,每個老人都會被安排在相應的位置。”王警官說,店長、經理每天會同員工開會,根據每個老人的情況做出評判,詳實建立每個老人的檔案。諸如老人的經濟情況、心理狀態、是否願意花錢等,到了會場後老人就被安排在標有數字的座位上,分批由跟進的員工緊盯。假如老人在聽課過程打瞌睡、分心,員工發現後續工作難以開展,就會偷偷贈送小禮品,將老人請出場外。

講座上,整個詐騙環節重要的一員———“講師”正式出場。“這些講師的套路,首先就是虛構身份”,如某講師擁有一套專門行騙的講稿,約48頁內容,其本人全部記錄在心,可以背誦。講師一般開始向老人們講述起自己的離奇身世———早年艱苦奮鬥考上名牌學校,成為名牌講師,最終成為領導人的健康顧問。

講師自述悲慘身世,引發老人同情;給老人組織生日會,磕頭賀壽;播放嚴重病例、手術圖片視頻,讓老人恐懼,激發老人養生欲望……頭兩天的講座,詐騙團夥不會進行保健品推銷。到了第三天,講師會現場表演“金魚復活”、“喝敵敵畏”等魔術把戲,大吹保健品功效,這時候才帶出真正的主角“保健品”。老人若未能識破騙局,很可能就會在員工的推銷下願意掏錢埋單。可在講座現場,團夥除了小額現金並不收錢,由於法律明文規定禁止會銷現場銷售行為,因此付錢拿貨一般都是回門店進行。第四天,也是講座最後一天,參加的老人必須是第三天已購買“保健品”的顧客,團夥會展示一些產品被用於重要場合的圖片或新聞報導,加深老人們的信任。

為防止老人警醒或家人發覺後要求退貨,團夥也留了後手,常見手段是趁老人不注意拆除產品包裝,或贈送號稱價值9999元的其他產品。

坑老詐騙案定罪的證據四要素

●虛構身份講師授課期間,均先虛構身份來博取同情。

●虛假宣傳明明是保健食品,講師卻吹噓得可以治療心腦血管疾病。

●虛假實驗講師進行如“金魚復活”、“喝敵敵畏”的虛假實驗。

●核心證據 為期四天的“健康講座”,講座涉及的P P T、團夥編印的報刊雜誌,為案件的核心證據。

統籌:南都記者 李陵玻 吳筍林

采寫:南都記者 連楷 實習生 葉澤琪 通訊員 李文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