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廣東省歷史最悠久的一個城市,名字是皇帝親賜!

廣東, 名由嶺南東道、廣南東路演變而來, 簡稱“粵”, 省會廣州, 是中國大陸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 廣東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地, 在語言、風俗、歷史文化等方面都有著獨特風格。 自1989年起, 作為第一經濟大省, 廣東GDP在30多個省市中, 連續占居第一位。 目前, 廣東下轄21個地級市(其中2個副省級城市)。 就肇慶市來說, 歷史非常悠久, 並且名字是皇帝親賜。

首先, 肇慶市位於廣東省中西部, 東部和東南部與佛山市、江門市接壤, 西南與雲浮市相連, 北部和東北部與清遠市相鄰。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廣東肇慶市原名端州, 宋朝時為宋徽宗即位前的封地, 宋徽宗即位後以端州為自己的發跡之地, 賜名肇慶, 並由州升為府, 寓“開始帶來吉慶”之意。 肇慶是遠古嶺南土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考古發現表明, 距今14萬年左右, 肇慶已有人類活動;大約5000年前, 肇慶的先民已有鋤耕農業、家畜飼養業、編織業以及較先進的制陶業。

春秋戰國時期, 肇慶地區屬於百越之地。 西元前214年, 秦始皇建立秦朝, 指派大軍南平百越。 在平定百越後, 秦始皇在嶺南地區建南海郡、桂林郡及象郡。 今肇慶部分地域屬桂林郡、南海郡。 同時, 秦朝在該地區置四會縣,

轄區包括現四會、廣寧、懷集等市縣的全部或部分。 對於肇慶地區的四會縣, 是廣東省歷史上4個最早建制縣之一。 到了漢武帝劉徹在位時期, 在今高要、肇慶市區、高明和三水西部、雲浮東部等地設置高要縣。 三國時期, 該地區屬於孫權建立的吳國。

西元589年, 隋文帝楊堅在位時, 省高要郡為縣, 置端州, 領高要、端溪、平興、樂城、清泰5縣。 到了西元前1118年, 也即北宋這一歷史階段, 宋徽宗賜興慶軍為肇慶府, 仍轄高要、四會2縣。 對於肇慶這個名字, 意為“喜慶吉祥之始”, 肇慶之名自此沿用至今, 距今已有近900年的歷史了。 西元1280年, 也即元朝建立後, 改肇慶府為肇慶路, 置總管府。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 複稱肇慶府, 隸廣東布政使司。 肇慶府領5縣1州:高要、四會、新興、陽春、陽江及德慶州。

最後, 到了西元1577年, 肇慶府領:德慶州、高要、四會、新興、陽江、陽春、廣甯、高明、恩平等1州8縣。 時懷集縣屬廣西梧州府。 西元1564年, 兩廣總督府從廣西梧州移駐肇慶, 直到西元1746年, 也即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時才遷往廣州, 歷時182年。 1988年3月, 肇慶改為廣東省轄市, 轄端州、鼎湖兩區和高要、廣寧、四會、新興、羅定、雲浮、德慶、郁南、封開、懷集10縣。 截止2014年, 肇慶市面積為1.5萬平方公里, 人口400萬左右。

文/情懷歷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