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奈曼文化360(總第185期)」契丹王朝的締造者耶律阿保機

《奈曼旗文化志》讓您瞭解這片熱土上曾經的歷史, 今天為您介紹:

第五編 奈曼旗典型文化歷史故事

第五章 悠悠歲月裡的奈曼旗人物和故事

第一節 契丹王朝的締造者耶律阿保機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872—926)生於奈曼, 長於奈曼。 他一生中最輝煌的時期都是在奈曼度過的。 阿保機姓耶律, 名億, 字阿保機, 遼開國君主, 勇善射騎, 明達世務。 並契丹餘七部。 任用漢人韓延徽等, 制定法律, 改革習俗, 創造契丹文化, 發展農業、商業。 後樑貞明二年(916), 群臣及諸屬國上尊號曰大聖大明天皇帝, 建元神冊。 在位20年, 即帝位21年,

廟號太祖。

一、契丹族的再次崛起

契丹族原為鮮卑族的一支, 居住在遼水上游的潢水(今西拉木倫河)流域, 以遊牧為主。 全族分為八個部落, 各有經選舉產生的“大人”(即酋長)。 大約在唐代初年, 契丹族已經形成了由八部聯合組成的部落聯盟。 八部“大人”推舉一人做聯盟首領, 稱為可汗。 可汗以旗鼓為權力的標誌, 三年一任, 期滿重選。 可汗雖由選舉產生, 但一般總是某一強大家族的成員, 唐代前期是大賀氏, 後期轉為遙輦氏。 在大賀氏時期, 契丹族的階級分化已很明顯。 在遙輦氏時期, 契丹的原始社會開始解體, 可汗的職位漸趨固定, 不再三年一更換, 並設有國相, 作為聯盟的軍事統帥。 大約在五代初年, 契丹族在其傑出的首領阿保機的領導下建立國家。

耶律阿保機的家族屬於迭剌部的世裡汲裡氏, 後來以耶律阿保機名字的前面兩個字為氏, 即改為“耶律”氏。 耶律阿保機漢名“億”, 小名啜裡只, 是契丹國霞瀨益石烈(縣)耶律彌裡(鄉)(今赤峰市林西縣木葉山)人。 耶律阿保機的父親是德祖撒剌的, 母親是宣簡皇后蕭氏。 耶律阿保機是他們的長子。

耶律阿保機出生于唐末鹹通十三年(873), 卒於遼天顯元年(926), 年僅53周歲。 耶律阿保機這個名字, 是由他母親給起的, 因為他的母親夢見太陽墮入懷中而有孕, 出生時室內又有神光異香, 因而起此名。 契丹和達斡爾語意為:吸收了光亮。 耶律阿保機從小聰敏過人, 3個月能走路, 1周歲就能說話, 預知尚未發生的事。 雖然剛換乳牙,

說話必涉及世務。 當時他伯父任遙輦氏部落聯盟掌管軍國大事的大官“於越”, 耶律阿保機有什麼疑問, 便向伯父諮詢。

耶律阿保機長大後“身高九尺, 豐上銳下, 目光射人, 關弓三百斤”, 初當管眾人的官“撻馬狨沙裡”。 當小黃室韋不附, 耶律阿保機以計降了他們, 並討伐攻克了越兀、烏古、六奚、比沙等契丹諸部。

耶律阿保機將其母親、祖母、曾祖母、高祖母家族的姓氏拔裡氏、乙室氏賜姓蕭氏。 相傳因為他本人羡慕蕭何輔助劉邦的典故。 耶律阿保機的皇后名述律平, 其子耶律德光即位後, 亦將述律氏賜姓蕭氏。 故蕭氏有遼朝後族之稱。 阿保機漢名姓劉名億, 長子耶律突欲漢名劉倍, 因此也稱為耶律倍。

阿保機對於契丹民族的發展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被視為契丹族的民族英雄。 他以超群的謀略和卓越的政治軍事才能, 完成了中國北方地區的統一, 為北方少數民族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契丹族是我國北方很古老的少數民族之一, 原屬於東胡族系, 論起源則是源自東胡的一個支系:鮮卑。 而鮮卑中又有一個宇文部, 契丹就是這個宇文部的分支之一。 契丹這個名稱最早在我國史書中出現是在4世紀的北魏時期。 當時分佈在遼水流域以北的潢河(今西拉木倫河)與土河(今老哈河)一帶, 過著漁獵畜牧的氏族部落生活, 以逐水草遊牧為主。 在北魏後期, 契丹形成了古八部, 八部之間互不管轄, 也沒有什麼聯繫。 各部獨立地和北魏政權保持著朝貢關係。

到了隋朝, 由於突厥勢力擴張, 對各部族征伐不止, 契丹各部為防衛突厥, 開始互相聯繫, 互相支援, 後來形成了初期較為鬆散的部落聯盟。 到了唐初, 契丹就形成了以大賀氏為首的部落聯盟。 其體制是在八部酋長中共同選舉一人為首領, 或者稱盟主。 任期三年, 到期改選, 但大賀氏的人有世選的特權, 這時的首領已經有了管理權力。 契丹首領後來率部歸入唐朝, 唐太宗授予旗鼓, 以表示對首領權威的承認。 唐朝又在契丹地區設置了行政機構, 即松漠都督府, 任命其首領為都督。

唐玄宗時期, 大賀氏部落聯盟瓦解之後, 重建了遙輦氏部落聯盟, 在被回紇統治一段時期後, 又趁回紇內亂之機重新歸附唐朝, 而唐朝後期的衰落又給契丹的獨立發展提供了良機。

遙輦氏聯盟後期,由於唐朝末年的中原混戰,使得北方漢族人紛紛逃入契丹地區,躲避戰亂。漢族的先進生產及其他技術對契丹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而在契丹八部中迭剌部又離中原較近,所以發展最快,勢力超過了其他七部。迭剌部的夷離堇(即部落的酋長或聯盟的軍事首長)一直由耶律氏家族世襲擔任,這個家族從阿保機的八世祖耶律雅裡重新整頓契丹部落聯盟,擔任夷離堇之後,就進入了契丹社會的上層,而且從7世祖開始就掌握了聯盟的軍權,地位僅次於聯盟首領。到了阿保機的祖父勻德實擔任迭剌部的夷離堇時,本部落已有了發達的牧業和農業,勢力強大,社會的發展也很快,開始由氏族制度向階級社會的國家過渡。

阿保機被稱為迭剌部耶律氏家族的英雄。在他出生時,契丹的貴族階層正在為爭奪聯盟首領之位而打得不可開交。阿保機的祖父勻德實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被殺,父親和叔伯們也逃離出去,躲了起來。祖母對於這時出生的阿保機非常喜愛,但又擔心他被仇人加害。因此常將他藏在別處的帳內,不讓他見外人。

二、少年勇將

阿保機長大成人後,身體魁梧健壯,胸懷大志,而且武功高強,《遼史》上說他“身長九尺,豐上銳下,目光射人,關弓三百斤”,他帶領侍衛親軍曾多次立下戰功,顯露出過人的才幹。

唐昭宗天複元年(901),阿保機被推為迭剌部的夷離堇,在以後的幾年裡他四處征戰,接連打敗了室韋、於厥、女真等,還俘獲了不少漢人。902年,他以夷離堇的名義首先在潢河與土河交匯處(今奈曼旗八仙筒鎮西孟家段村)建立了遼朝的第一個城龍化州,取名契丹,龍興之地的含義。因契丹族起源青牛白馬的傳說和木葉山奇首可汗的故事發生在這裡,這又為阿保機建立軍功樹立威信和權威創造了有利條件。這時的阿保機手中掌握了聯盟的軍事大權,專門負責四處征戰。他充分利用本部落的實力四處征伐,接連攻破室韋和奚人等部落,同時南下進攻掠奪漢族聚居地區,俘獲一些漢人和大量的牲畜和糧食,主要投放到龍化州發展經濟,使本部落的實力大增。阿保機的伯父被殺後,阿保機于903年繼承了伯父的于越(地位僅次於可汗,史稱“總知軍國事”,高於夷離堇,掌握聯盟的軍事和行政事務,相當於中原王朝的宰相)的職位,獨掌部落聯盟的軍政大權。阿保機還進一步向中原地區擴充勢力,和河東的李克用締結盟約。天祐四年(907),也就是朱溫滅唐建立後樑,阿保機也取代了遙輦氏,當上了聯盟的可汗。阿保機還注意重用一些漢人,尤其是漢人中的知識份子幫助他建立了各種政治文化制度,更進一步促進了迭剌部的發展,為阿保機以後稱帝建立遼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阿保機雖然已經是部落聯盟的可汗,但是按照傳統制度,可汗之位要三年改選一次。由於漢人謀士經常說,中原的帝王從來不改選,這使阿保機不再願意遵從舊的制度,所以從他就任可汗之日起,阿保機就把目標瞄準了在契丹建立帝制。為此,他主要做了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對內加強權力控制;二是對外進行擴張。進一步增強本部落的實力,樹立更大的權威。

在對內方面,阿保機首先建立了自己的侍衛親軍,即“腹心部”,從武力方面保護自己的權力。並派親信族兄弟耶律曷魯、妻族的蕭敵魯等人任侍衛親軍的首領。其次為使自己取代遙輦氏做可汗的事實合法化,阿保機讓本族成為第十帳,位於遙輦九可汗族人之後。阿保機還設立了專門管理皇族事務的宗正官,即惕隱,以穩定家族的內部團結。除了重用本族人之外,阿保機還重用妻子述律氏家族的人,因為他們對他的地位穩固起了很大作用。

為取得更多的財富,擴張勢力,樹立權威,阿保機積極地四處征討。他連續出兵,先後征服了吐谷渾、室韋、烏古等部落,而且向南邊的幽州和東邊的遼東進攻。當上可汗的第二年,他率領40萬軍隊大舉南下,越過長城,掠奪河東等地,攻下九郡,俘獲漢人9

遙輦氏聯盟後期,由於唐朝末年的中原混戰,使得北方漢族人紛紛逃入契丹地區,躲避戰亂。漢族的先進生產及其他技術對契丹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而在契丹八部中迭剌部又離中原較近,所以發展最快,勢力超過了其他七部。迭剌部的夷離堇(即部落的酋長或聯盟的軍事首長)一直由耶律氏家族世襲擔任,這個家族從阿保機的八世祖耶律雅裡重新整頓契丹部落聯盟,擔任夷離堇之後,就進入了契丹社會的上層,而且從7世祖開始就掌握了聯盟的軍權,地位僅次於聯盟首領。到了阿保機的祖父勻德實擔任迭剌部的夷離堇時,本部落已有了發達的牧業和農業,勢力強大,社會的發展也很快,開始由氏族制度向階級社會的國家過渡。

阿保機被稱為迭剌部耶律氏家族的英雄。在他出生時,契丹的貴族階層正在為爭奪聯盟首領之位而打得不可開交。阿保機的祖父勻德實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被殺,父親和叔伯們也逃離出去,躲了起來。祖母對於這時出生的阿保機非常喜愛,但又擔心他被仇人加害。因此常將他藏在別處的帳內,不讓他見外人。

二、少年勇將

阿保機長大成人後,身體魁梧健壯,胸懷大志,而且武功高強,《遼史》上說他“身長九尺,豐上銳下,目光射人,關弓三百斤”,他帶領侍衛親軍曾多次立下戰功,顯露出過人的才幹。

唐昭宗天複元年(901),阿保機被推為迭剌部的夷離堇,在以後的幾年裡他四處征戰,接連打敗了室韋、於厥、女真等,還俘獲了不少漢人。902年,他以夷離堇的名義首先在潢河與土河交匯處(今奈曼旗八仙筒鎮西孟家段村)建立了遼朝的第一個城龍化州,取名契丹,龍興之地的含義。因契丹族起源青牛白馬的傳說和木葉山奇首可汗的故事發生在這裡,這又為阿保機建立軍功樹立威信和權威創造了有利條件。這時的阿保機手中掌握了聯盟的軍事大權,專門負責四處征戰。他充分利用本部落的實力四處征伐,接連攻破室韋和奚人等部落,同時南下進攻掠奪漢族聚居地區,俘獲一些漢人和大量的牲畜和糧食,主要投放到龍化州發展經濟,使本部落的實力大增。阿保機的伯父被殺後,阿保機于903年繼承了伯父的于越(地位僅次於可汗,史稱“總知軍國事”,高於夷離堇,掌握聯盟的軍事和行政事務,相當於中原王朝的宰相)的職位,獨掌部落聯盟的軍政大權。阿保機還進一步向中原地區擴充勢力,和河東的李克用締結盟約。天祐四年(907),也就是朱溫滅唐建立後樑,阿保機也取代了遙輦氏,當上了聯盟的可汗。阿保機還注意重用一些漢人,尤其是漢人中的知識份子幫助他建立了各種政治文化制度,更進一步促進了迭剌部的發展,為阿保機以後稱帝建立遼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阿保機雖然已經是部落聯盟的可汗,但是按照傳統制度,可汗之位要三年改選一次。由於漢人謀士經常說,中原的帝王從來不改選,這使阿保機不再願意遵從舊的制度,所以從他就任可汗之日起,阿保機就把目標瞄準了在契丹建立帝制。為此,他主要做了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對內加強權力控制;二是對外進行擴張。進一步增強本部落的實力,樹立更大的權威。

在對內方面,阿保機首先建立了自己的侍衛親軍,即“腹心部”,從武力方面保護自己的權力。並派親信族兄弟耶律曷魯、妻族的蕭敵魯等人任侍衛親軍的首領。其次為使自己取代遙輦氏做可汗的事實合法化,阿保機讓本族成為第十帳,位於遙輦九可汗族人之後。阿保機還設立了專門管理皇族事務的宗正官,即惕隱,以穩定家族的內部團結。除了重用本族人之外,阿保機還重用妻子述律氏家族的人,因為他們對他的地位穩固起了很大作用。

為取得更多的財富,擴張勢力,樹立權威,阿保機積極地四處征討。他連續出兵,先後征服了吐谷渾、室韋、烏古等部落,而且向南邊的幽州和東邊的遼東進攻。當上可汗的第二年,他率領40萬軍隊大舉南下,越過長城,掠奪河東等地,攻下九郡,俘獲漢人9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