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朝廷征嶽飛入朝,部將勸其擁兵勿往,他說了四個字,令人感慨

紹興十一年(1141年)臘月二十九, 南宋都城臨安已沉寂在迎接新年的喜慶當中, 可就在這一天, 宋高宗頒下一道聖旨, 抗金名將岳飛被賜死, 部將張憲, 長子岳雲被處斬。 千百年來, 嶽飛之死一直令人心痛, 但許多人不知道, 其實嶽飛是可以逃過這一劫的, 至少不是以這種方式結束生命。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且看【縱橫五千年】的編者獨孤雁一一道來!

這事還得從嶽飛離職說起, 在1141年4月, 朝廷削去嶽飛等人的兵權, 入京擔任樞密副使, 至8月, 嶽飛被免去樞密副使的職務, 擔任節度使、“萬壽觀使”的閒職。 於是嶽飛奏請離京,

返回廬山故居閑住。 此時的嶽飛應該是非常明白局勢的, 所以他既不貪婪職務, 也不想捲入朝廷的紛爭, 所以他想隱居避世。

樹欲靜而風不止, 有些人是不會放過嶽飛的!秦檜、張俊利用岳家軍內部矛盾, 將張憲、嶽雲逮捕。 同年10月, 宋高宗特派嶽飛的結義兄弟之一的楊沂中召嶽飛入京。

當楊沂中出現在廬山的時候, 嶽飛有些吃驚, “十哥, 你是為什麼到這裡來的?”因為楊沂中一直擔任殿前司的統制, 是皇帝身邊的人。

兩人的會面有些尷尬, 楊沂中甚至擔心嶽飛用毒酒招待他, 不過他的擔心是多餘的, 嶽飛慨然奉詔, 與他一同赴京。 當岳飛一行人來到上江縣時, 天色已晚, 於是想投宿到驛站, 但是當地沒有驛站, 只好在縣裡的門房居住。 岳飛是抗金名將, 人人敬仰, 縣裡的一名石姓巡檢官也非常仰慕嶽飛, 於是他趴在壁隙偷看英雄, 不想卻看到驚人一幕!

那時候, 天已經黑了, 屋裡面已經掌上燈燭。 石巡檢發現屋裡面有許多人, 各個彪悍異常, 一看就是武將出身, 事情很明白, 這些人是嶽飛的部將, 估計他們不是駐紮在附近, 就是得到嶽飛被徵召入京的消息, 因而匆匆趕來, 面見老長官的。

這時候, 石巡檢發現“諸將起稟事, 密語”, 既然是密語, 聲音肯定很小, 所以石巡檢沒有聽到, 但他卻看見了嶽飛的反映。 嶽飛正色而言,

說道:“只得前邁!”諸將不甘心, “退而起稟者三”, 但“而公三答之如初言”。 雖然諸將的密語我們不得詳情, 不過從嶽飛的回答, 我們可以猜測, 諸將無非是建議嶽飛擁兵自保, 不要前往京師送死。

但嶽飛的回答擲地有聲, “只得前邁”, 無論生死!難道嶽飛不知道此行的兇險嗎?非也,

其實嶽飛並不傻, 這是一種視死如歸的精神, 不過也是一種愚忠的表現, 他不願意背叛自己的朝廷, 不願意背棄自己的國家, 寧可自己死, 也不讓這個國家動盪, 也不讓自己背負起擁兵自重的惡名, 到最後, 犧牲的只能是自己!

對嶽飛十分仰慕的南宋此人辛棄疾,曾在詞中,借古喻今,對岳飛拒絕諸將的請求,慨然赴死的舉動所感動,寫道:“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粱、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

品讀千年變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請關注【縱橫五千年】

對嶽飛十分仰慕的南宋此人辛棄疾,曾在詞中,借古喻今,對岳飛拒絕諸將的請求,慨然赴死的舉動所感動,寫道:“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粱、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

品讀千年變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請關注【縱橫五千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