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肝衰竭的健康宣教

哪些途徑有感染風險?

肝臟作為人體的重要器官之一, 因其具有合成、解毒、代謝、分泌、生物轉化以及免疫防禦等功能, 故又被稱為“加工廠”。 當受到多種因素(如病毒、酒精、藥物等)引起嚴重損害時, 造成肝細胞大量壞死, 導致上述功能發生嚴重障礙或失代償, 進而出現以凝血機制障礙和黃疸、肝性腦病、腹水等為主要表現的一組臨床症候群, 稱之為肝衰竭。 臨床以極度乏力、食欲下降、腹脹、噁心、嘔吐、神志改變等為主要症狀, 由於病情進展迅速、治療難度高, 醫療費用昂貴, 總體預後較差。

哪些原因可以導致肝衰竭?

目前在我國, 引起肝衰竭的主要病因仍然是肝炎病毒(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約占80-85%), 其次是藥物或肝毒性物質(如酒精、化學製劑等);而在歐美國家, 藥物是引起急性、亞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 酒精則常導致慢性肝衰竭。 另外妊娠急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寄生蟲感染等也可導致肝衰竭的發生。

被診斷為肝衰竭後該怎麼辦?

1、立即停止目前可能誘發的病因。 比如, 慢乙肝的患者自行停用核苷類抗病毒藥物, 大量酗酒, 近期接觸或服用可疑藥物或保健品。

2、 儘快轉診至大醫院救治, 提高治療效果。

3、物品:轉診至上級醫院前做好當地醫保報銷的相關手續準備, 攜帶好當地病例資料包括檢查化驗單、用藥清單等。

4、經費:家屬需做好治療經費的準備, 一般來說, 肝衰竭患者即便能康復, 所需治療經費約10-20萬或更多, 住院週期大約1-2月左右, 具體每位患者差異較大。

5、心理:由於該病病情嚴重, 臨床預後差, 要做好長時間住院及病情加重的心理準備, 無論是患者還是家屬都應有足夠的耐心,

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肝衰竭的主要治療手段?

1、支援治療

2、 內科綜合治療

3、病因治療和綜合治療

4、積極防治各種併發症

5、早期進行人工肝治療

6、幹細胞移植

7、肝移植

日常事項

1、臥床休息, 必要時吸氧, 減少體力消耗, 保持周圍環境安靜;住院週期長, 每日反復翻身拍背。 使用漱口水清潔口腔, 避免口腔真菌感染。

2、由於這個階段的患者會有較長時間的食欲差、厭油等情況, 飲食上飲食上應當以清淡飲食為主, 儘量補充足夠的熱量, 攝入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維持內環境穩定。 同時保證大便通暢, 戒酒戒煙非常重要。

3、體力允許條件下, 每日晨起監測體重。 準確估算尿量, 方便醫生調節利尿劑用量。

4、由於病情需要, 每日接受的輸液治療, 抽血檢查等會比較多, 需要耐心配合。 穿刺部位需較長時間按壓, 減少皮下出血, 青紫。

5、保肝、降酶、退黃綜合內科治療是每日的基礎治療, 是病情恢復的基石。 每日接受的輸液治療和費用會多於一般患者。

6、乙肝肝衰竭, 只要HBV DNA陽性就應抗病毒治療, 一般為每日1顆藥物。 一般服用時間較長, 應堅持足夠的療程, 避免病情好轉後過早停藥導致復發;費用約400-1000元/月。 應注意後續治療中病毒耐藥變異, 並作出及時處理

7、藥物引起的肝衰竭, 應停用所有可疑的藥物, 追溯過去6個月服用的處方藥、中草藥、非處方藥、膳食補充劑的詳細資訊(包括服用數量和最後一次的服用時間)。 N-乙醯半胱氨酸(NAC)對藥物性肝損傷所致急性肝衰竭有益。

8、激素對於某些肝衰竭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但常常會辦法一些副作用, 正確面對這些副作用才能順利戰勝疾病。

9、肝衰竭患者凝血功能差, 易併發出血。 往往患者需要輸血漿支援。 由於血漿來於社會捐獻, 有條件的家屬積極聯繫輸血科進行互助獻血。

10、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接受人工肝治療, 需要使用大量血漿。

11、人工肝治療費用8000-1萬, 可以較大幅度改善目前惡化的肝功能。

12.、人體每日都會從腸道產生大量毒素運送至肝臟進行代謝解毒。 患者可以服用通便、腸道微生態製劑保持大便通暢, 減少腸道毒素的產生, 減輕肝臟負擔。

本文來自“南京二院肝病科”, 更多肝膽資訊, 免費諮詢醫生, 關注“肝膽相照公益行動”微信公眾號。

為大力加強肝膽病防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學技術普及部、吳階平醫學基金會、人民日報社人民網、健康報社四家單位共同主辦了“健康中國-肝膽病防治行動”。“肝膽相照”平臺是“健康中國-肝膽病防治行動”的互聯網服務載體,讓公眾遇到肝膽病問題時能找到真正的專家、得到正確的資訊、接受正規的診療服務。

為大力加強肝膽病防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學技術普及部、吳階平醫學基金會、人民日報社人民網、健康報社四家單位共同主辦了“健康中國-肝膽病防治行動”。“肝膽相照”平臺是“健康中國-肝膽病防治行動”的互聯網服務載體,讓公眾遇到肝膽病問題時能找到真正的專家、得到正確的資訊、接受正規的診療服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