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嘉興醫生托舉胎頭半小時 胎兒安全降生

一位醫生始終彎腰在病床邊, 以一種奇怪的姿勢, 護送一位產婦從醫院住院部6樓分娩室到手術室, 這是怎麼一回事?

經記者多方瞭解, 原來這是一場發生在海寧市中心醫院驚心動魄的胎兒保衛戰。

產婦臍帶脫垂, 醫生全程托舉胎頭

上週五早上, 張女士在產房待產, 護士在為張女士檢查宮口時, 突然發現張女士宮頸口, 胎頭前可觸及臍帶搏動。 護士立刻通知張女士的管床醫生劉婷到場, 劉醫生檢查後, “明確是臍帶脫垂”,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 要馬上把小孩的頭往上推。 如果不推的話就會壓到臍帶,

小孩就會缺血缺氧”。 劉醫生立刻用手伸入陰道托住胎頭, 減輕胎兒頭部對臍帶的壓力以防胎兒急性缺氧。

網路配圖

這時張女士宮口未開全, 脫出的臍帶無法回納到宮腔, 必須馬上進行剖宮產。 劉婷醫生和護士以最快的速度將張女士轉運到手術室,

途中劉醫生持續用手上推胎頭避免臍帶繼續受壓。 與此同時, 產科黃曉英醫生立刻進行術前準備, 麻醉科、手術室、兒科接到通知後, 立即進入應急狀態。

從發現到剖宮產的這段時間裡, 劉醫生始終在張女士身邊保持托舉的姿態。

3位麻醉醫生、2位兒科醫生、3位護士, 33周小生命化險為夷

張女士不僅突發臍帶脫垂, 腹中的小寶寶也才34周不到。 早產的小寶寶出生後極易因為器官、系統發育不成熟, 生存力、抵抗力低下, 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征等死亡率極高的併發症。

3位麻醉醫生、2位兒科醫生、3位元護士在手術室內全程待命。 護士提前開啟新生兒搶救車, 預熱搶救台, 備好搶救藥物。

胎兒娩出時, 全身皮膚發紫, 嚴重缺氧, 手腳無力,

呼吸心跳微弱。 護士立刻為嬰兒清理呼吸道, 確保呼吸道通暢, 防止吸入性肺炎;醫生托住嬰兒枕部, 用面罩對著口鼻通氣給氧;經過密切協作和爭分奪秒的搶救, 嬰兒終於發出了寶貴的哭聲, 5分鐘Apgar評分也達到了10分。

聽到寶寶的哭聲, 在場的醫護人員都松了一口氣。

目前寶寶的各項指標都很好, 小編從張女士那裡得知, 寶寶吃奶也很有勁兒。

連結:什麼是臍帶脫垂?

正常的分娩是胎兒先出, 然後才是臍帶、胎盤娩出, 但有一種特殊情況叫“臍帶脫垂”, 臍帶先於胎兒娩出, 這種緊急情況對產婦本身沒有什麼危害, 但對胎兒來說, 卻非常危險。 臍帶脫垂時, 臍帶受壓於胎先露部與骨盆之間, 引起胎兒急性缺氧, 胎心率發生改變,

甚至完全消失。 相關統計顯示, 若臍帶血循環阻斷超過7分鐘, 則可導致胎死宮內。

網路配圖

產前超聲雖然可以檢測到臍帶狀態, 但由於臍帶在羊水中是不斷漂浮遊走的, 因此產前超聲檢查的臍帶狀態, 並不代表最終會發展成臍帶脫垂。 在日常生活中,

一旦出現胎膜破裂、羊水流出、常規聽胎心時出現突然心跳減慢等情況, 媽媽就要提高警惕, 注意是否發生了臍帶脫垂, 要儘快到醫院就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