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諸葛亮為何不用趙雲鎮守荊州?真實原因很簡單

作為天下必爭之地, 荊州的戰略位置可十分重要, 可謂進可攻退可守, 對於蜀漢來說, 在“借”得荊州之後, 諸葛亮就派關羽鎮守荊州,

對於關羽的弱點, 諸葛亮心裡比誰都清楚, 那就是太狂妄自大, 所謂驕兵必敗, 這也為關羽大意失荊州埋下禍根, 而更為重要的是, 荊州作為川蜀的門戶, 是通往吳國和魏國的必經之地, 當荊州丟失後, 蜀國在三國的中的勢力徒然發生了變化, 失去了荊州這道屏障, 使得蜀漢成為被動的一方, 實力大不如前。 諸葛亮北伐期間, 每每失敗之時, 就會想到荊州, 可想如果荊州還在, 那麼北伐也許會有不同的結果, 既然如此重要的戰略位置, 諸葛亮在選派鎮守荊州的人選時, 為何不派更為穩妥的趙雲呢?難道是信任不過趙雲嗎?

回顧趙雲一生的征戰生涯, 可以說是未嘗敗績, 在六十歲高領尚能與薑維鬥個平手, 可見其武力之高, 其實, 諸葛亮之所以不派趙雲, 主要考慮到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 如果綜合來說, 關羽更適合為帥, 而趙雲只適合為將, 關羽跟隨劉備的時間比趙雲要久, 且自小熟讀兵法, 因此在統兵打仗方面更優於趙雲, 而且關羽曾經在曹操的陣營呆過一段時間,

還有過過五關斬六將的輝煌, 因此曹魏一方必然會忌憚關羽的威名, 不敢貿然進攻荊州。 此外一點, 在赤壁之戰前, 關羽就一直在操練荊州的水軍, 對於軍隊的瞭解程度也勝過趙雲, 因此關羽是最適合鎮守荊州的將領。

另外一點就是趙雲的政治理念,

趙雲受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 一心想要扶助漢室, 因此趙雲是一心想要伐魏的, 因此即使在60歲高領也要跟隨諸葛亮北伐, 而劉備在孫夫人出走江東之後, 就一心想要先伐孫吳, 因此兩人的主張發生了爭議, 這也導致了趙雲不受劉備重用, 而且關羽又是劉備的結拜兄弟, 趙雲在劉備心中的地位自然沒有關羽高, 因此, 劉備才會放心把荊州交給關羽來鎮守。

因此, 荊州之敗, 在於劉備的用人不明, 如果劉備用人能夠任賢為用, 或許就會是另外一種結果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