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周長風:金魚的故事|就讀這篇

小說

金魚的故事

周長風

這大概是十五年前的事了。

那時候女兒還小, 也就四五歲的樣子。 那是一個春天, 我和妻子帶著女兒去龍城旅遊。 龍城距離我們居住的地方很近, 坐車也就一個小時的車程, 但因為它是一座古城, 古跡眾多, 所以引得省內外遊客紛至遝來, 把個不大的龍城擠得人滿為患, 水泄不通。

那天我們參觀完所有的景點, 牽著女兒路過一家花鳥市場時, 她被一家賣金魚的攤位吸引住, 無論如何不走了。 我們實在不願意讓她失望, 就買了十幾條各種顏色的小金魚給她提著。

從花鳥市場出來,

已經過了午飯時間, 我們都有點餓了。 走不遠看見有家老字型大小餛飩店, 店堂不大卻座無虛席。 不是飯點, 還能有如此紅火的生意, 這家店的口味應該不會差。 果然, 我們分析的是對的, 這家小吃店專做雞絲餛飩, 也就四五個品種, 無非是鮮肉, 蝦仁, 薺菜, 青菜幾個常見的口味。 老闆娘熱情乾淨, 一邊收款, 一邊招呼客人;老闆勤快少語, 幹活麻利嫺熟, 夫妻倆配合默契, 一看就知道, 是多年經營的夫妻檔老店。 從店內懸掛的“老字型大小”招牌的介紹上看, 這家店在民國初年就有了, 開到現在, 粗略算來也有八九十年的歷史, 我感歎道:薪火相傳, 專注於美食, 不容易啊!店堂的後面, 是個天井, 天井中間有個碧清碧清的水池,
水池邊擺著四條木凳, 供顧客休憩等候, 鬧中取靜, 也算是別有洞天。 就在我流覽店內陳設的一會兒功夫, 三碗熱氣騰騰, 香氣撲鼻的大餛飩端上桌來了, 我們一家三口早已垂涎欲滴, 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 他家的餛飩真是名不虛傳:湯是老母雞熬的湯, 又濃又鮮, 雞肉撕得細如髮絲, 但分量十足。 餛飩皮薄餡多, 肉香菜嫩。 果真配得上百年老店這四個字。 雖然我們饑腸轆轆而來, 但每碗十隻不偷工不減料的大餛飩, 還是吃的我們一家三口飽嗝連連。 吃完飯時, 我們發現又一撥客人已經把店堂擠得滿滿當當, 就趕快起身讓座給別人, 一旁的妻子一邊看時間, 一邊催促我們快去車站, 她想趕三點那班汽車回去。 於是我們帶著女兒匆匆離開,
直到計程車把我們送到汽車站, 全家人坐在候車室, 女兒的一句話才讓我們如夢初醒:

爸爸, 我的金魚呢?

啊, 原來我們光忙著去車站, 竟然把給女兒買的金魚忘在那家餛飩店了!看著女兒失落的表情, 我本來想再跑回去, 但剛剛起身, 喇叭裡已經響起了開始檢票的聲音, 我們只好帶著遺憾的心情上車了。 這一次女兒很懂事, 沒有哭鬧。 一路上不停地問我, 金魚會不會餓死, 老闆娘會不會收留它們, 給它們一個家。 我說, 我看到那家餛飩店有個天井, 天井裡有個碧清碧清的水池, 老闆娘肯定會把它們放養在水池裡, 這些魚兒肯定喜歡那個地方, 那可比玻璃魚缸自由舒暢多了。 女兒一邊聽我說, 一邊若有所思地點著頭,

不知什麼時候, 竟然躺在我的懷裡睡著了。

上幼稚園以後, 那十幾條金魚還常常是我們家飯桌上的話題。 女兒說, 我的金魚長大了吧, 我昨天又夢見我的金魚了, 它們在餛飩店的水池裡, 生出許多金魚寶寶, 女兒一臉幸福憧憬的樣子。 爸爸, 我們什麼時候再去那家餛飩店啊!我哄她, 你要好好學習, 聽幼稚園老師的話, 明年暑假我們還去那家店吃餛飩, 看金魚。 但說歸說, 時間一長, 她也就忘了。 隔了兩年, 她已經上小學了, 有一天女兒又提起金魚的事情, 於是我們選了個雙休日, 又一次游龍城。

僅僅三年的功夫, 龍城變化不小, 旅遊景點的門票翻了一番, 停車場擴大了兩倍。 遊人更多了, 衛生和市容也不盡理想。 我們匆匆參觀完景點,

就直奔那家餛飩店, 遠遠望去, 那家店門口的人, 似乎不那麼多, 我們慶倖今天不必等座了。 走進店裡, 顧客只坐了七八成, 還空著兩張桌子。 我們點了三碗蝦肉大餛飩, 還沒坐下就迫不及待地跑到後面天井裡, 眼前的景象讓我們大吃一驚:

碧清碧清的水池裡, 遊弋著幾百條大大小小的各色金魚, 如一朵朵絢麗斑斕的雨花石鋪滿池底。 女兒張大嘴巴, 半天都沒說出一句話來。 此情此景, 對於她來說如同夢幻一般, 或者就是一個美麗的童話, 太美了, 太不可思議了!天底下竟有如此美妙的事情。 然而緩過神來, 我們發現水池邊有個櫃子, 櫃子裡擺滿了大大小小的塑膠魚缸。 櫃子上還掛著一張醒目的牌子:出售金魚, 大的五元,小的三元。女兒眼尖,一下就發現了三年前她那只盛金魚的小塑膠魚缸,它孤零零地呆在櫃子的最上面,身上落了一層薄薄的塵垢。就在這時,我們聽到前面店堂叫我們的座位號——餛飩出鍋了。

三碗令我們懷念許久的餛飩端上來了,但第一眼我就看出了異樣,首先是餛飩小了,不是小一點,而是小了很多。湯也沒有那麼濃、那麼鮮了。而且我發現,店堂裡忙碌的人也換成了一對年輕的夫婦。問起老闆和老闆娘,他們告訴我,那是他們的爸爸和媽媽,考慮他們辛苦了一輩子,加上他們夫妻剛從單位下了崗,沒事做,於是就讓老兩口退休回家,照看孫子孫女,安享晚年去了。我留意了一下,幾乎每個桌上,都擺著一隻塑膠的小魚缸,裡面裝著一尾尾游來遊去的金魚,看來金魚銷售的不錯。這對小夫妻,無疑很聰明,也很有經營頭腦。但不知為何,我卻從這頓飯中,吃出另外一種意味,什麼意味呢?我說不太清楚,只是心裡感到不是滋味。我們吃完飯,店堂裡幾乎沒人了,最後只剩下我們三口,這才突然想起該去車站坐車回家了。

一路上,我們仨默默無語。女兒看到了她的金魚有了那麼好的歸宿,按說該非常高興才對,然而,除了剛開始看到滿池金魚的狂喜和一聲驚歎,就再沒了下文,我和妻子也是如此。對於金魚和餛飩,我們已經無法肯定,它們中哪一個才是我們此行的目的。

上了小學的女兒,功課和學習更忙了,她臉上天真的笑容,也越來越少。我們偶爾還會談起那家餛飩店,談起天井裡那池金魚,只是女兒已經不像過去那樣,追問我們何時再去龍城了。

又過了三年,有一次,女兒學校組織去龍城春遊,臨走前,她說,她要再去那家餛飩店看看她的金魚。這一次,她的臉上既不是憧憬,也不是興奮的表情,而是很平靜很平靜的神情。背著旅行包的女兒,個子已經跟媽媽差不多高了,她長成了小大人。

傍晚時分,女兒回來了。餐桌上,大家的話題又說到那家餛飩店和那池金魚。女兒說,她和一個女同學一起去吃了餛飩,女同學直說難吃死了。餛飩更小了,而且價格是三年前的兩倍。店裡客人很少,她們去的時候是中午,正是就餐高峰。天井裡的金魚池生意倒是越來越興隆了,經營方式又翻出了新花樣,不再按每條大小賣了,而是準備了十幾條兒童用的釣魚竿,讓小孩釣魚,半小時二十元,滿院子都是小孩的大呼小叫,喧鬧聒噪。她們吃完餛飩出來時,發現不遠處新開了一家餛飩店,顧客盈門,座無虛席。就像我們當年第一次去這家餛飩店時看到的情景一樣。

隨著交通的便利,龍城越來越不像是一個相鄰的古城,倒像是我們同城的老城區和新城區那麼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這些年,雖然我們有好幾次去那裡出差或旅遊,但都不再去那家餛飩店吃飯了,就是那種既想去又怕去的矛盾心理。

又過了兩年年,一次妻子的單位組織去龍城旅遊,傍晚回來時,她告訴我,她又去了那家餛飩店。她說,那家餛飩店出租給了一家賣旅遊紀念品的,金魚池已經填平了,天井被改造成了茶座,一杯茶賣五十元,生意還行。她和單位的大姐在這家店不遠處的另一家餛飩店吃的飯,光等座就用了快一個小時。吃晚飯時,我和妻子心中都若有所思地想著事情沒再說話。女兒那天因為補課,回來時已經很晚了。問她吃了嗎,她說吃了,跟同學一起吃的麥當勞。那晚,我們仨靜靜地看著電視節目,我和妻子都沒再提去龍城的事。

2017.3.6淩晨寫畢

作者簡介

周長風,1964年生,籍貫江蘇。1981年開始文學創作,1984年開始在《詩刊》《星星》《詩神》《花城》《詩潮》等發表詩作,有作品在《詩刊》《詩潮》獲獎。1989-1991年在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進修學習。近年來亦有小說發表,出版詩集《隔著歲月的傾訴》《這些年你到哪裡去了》《五十聽雪》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現居杭州。

中國文壇精英盤點之90後小說家專輯

在後臺回復:90後,即可閱讀

原鄉書院回顧,點擊可直接閱讀

原鄉專欄,在後臺回復作家名即可閱讀

青山文藝|花解語|張國領|楊建英|楊華|卓瑪

名家專輯,在後臺回復作家名字即可閱讀

畢飛宇|陳忠實|池莉|曹文軒|遲子建|格非|馮驥才|韓少功|賈平凹|老舍|李佩甫|李敬澤|劉慶邦|沈從文|蘇童|三毛|鐵凝|莫言|汪曾祺|王朔|王小波|王安憶|徐則臣|余華|嚴歌苓|閻連科|史鐵生|張愛玲|張承志|

博爾赫斯|村上春樹|川端康成|瑪律克斯|卡佛|福克納|卡夫卡︱卡爾維諾

大的五元,小的三元。女兒眼尖,一下就發現了三年前她那只盛金魚的小塑膠魚缸,它孤零零地呆在櫃子的最上面,身上落了一層薄薄的塵垢。就在這時,我們聽到前面店堂叫我們的座位號——餛飩出鍋了。

三碗令我們懷念許久的餛飩端上來了,但第一眼我就看出了異樣,首先是餛飩小了,不是小一點,而是小了很多。湯也沒有那麼濃、那麼鮮了。而且我發現,店堂裡忙碌的人也換成了一對年輕的夫婦。問起老闆和老闆娘,他們告訴我,那是他們的爸爸和媽媽,考慮他們辛苦了一輩子,加上他們夫妻剛從單位下了崗,沒事做,於是就讓老兩口退休回家,照看孫子孫女,安享晚年去了。我留意了一下,幾乎每個桌上,都擺著一隻塑膠的小魚缸,裡面裝著一尾尾游來遊去的金魚,看來金魚銷售的不錯。這對小夫妻,無疑很聰明,也很有經營頭腦。但不知為何,我卻從這頓飯中,吃出另外一種意味,什麼意味呢?我說不太清楚,只是心裡感到不是滋味。我們吃完飯,店堂裡幾乎沒人了,最後只剩下我們三口,這才突然想起該去車站坐車回家了。

一路上,我們仨默默無語。女兒看到了她的金魚有了那麼好的歸宿,按說該非常高興才對,然而,除了剛開始看到滿池金魚的狂喜和一聲驚歎,就再沒了下文,我和妻子也是如此。對於金魚和餛飩,我們已經無法肯定,它們中哪一個才是我們此行的目的。

上了小學的女兒,功課和學習更忙了,她臉上天真的笑容,也越來越少。我們偶爾還會談起那家餛飩店,談起天井裡那池金魚,只是女兒已經不像過去那樣,追問我們何時再去龍城了。

又過了三年,有一次,女兒學校組織去龍城春遊,臨走前,她說,她要再去那家餛飩店看看她的金魚。這一次,她的臉上既不是憧憬,也不是興奮的表情,而是很平靜很平靜的神情。背著旅行包的女兒,個子已經跟媽媽差不多高了,她長成了小大人。

傍晚時分,女兒回來了。餐桌上,大家的話題又說到那家餛飩店和那池金魚。女兒說,她和一個女同學一起去吃了餛飩,女同學直說難吃死了。餛飩更小了,而且價格是三年前的兩倍。店裡客人很少,她們去的時候是中午,正是就餐高峰。天井裡的金魚池生意倒是越來越興隆了,經營方式又翻出了新花樣,不再按每條大小賣了,而是準備了十幾條兒童用的釣魚竿,讓小孩釣魚,半小時二十元,滿院子都是小孩的大呼小叫,喧鬧聒噪。她們吃完餛飩出來時,發現不遠處新開了一家餛飩店,顧客盈門,座無虛席。就像我們當年第一次去這家餛飩店時看到的情景一樣。

隨著交通的便利,龍城越來越不像是一個相鄰的古城,倒像是我們同城的老城區和新城區那麼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這些年,雖然我們有好幾次去那裡出差或旅遊,但都不再去那家餛飩店吃飯了,就是那種既想去又怕去的矛盾心理。

又過了兩年年,一次妻子的單位組織去龍城旅遊,傍晚回來時,她告訴我,她又去了那家餛飩店。她說,那家餛飩店出租給了一家賣旅遊紀念品的,金魚池已經填平了,天井被改造成了茶座,一杯茶賣五十元,生意還行。她和單位的大姐在這家店不遠處的另一家餛飩店吃的飯,光等座就用了快一個小時。吃晚飯時,我和妻子心中都若有所思地想著事情沒再說話。女兒那天因為補課,回來時已經很晚了。問她吃了嗎,她說吃了,跟同學一起吃的麥當勞。那晚,我們仨靜靜地看著電視節目,我和妻子都沒再提去龍城的事。

2017.3.6淩晨寫畢

作者簡介

周長風,1964年生,籍貫江蘇。1981年開始文學創作,1984年開始在《詩刊》《星星》《詩神》《花城》《詩潮》等發表詩作,有作品在《詩刊》《詩潮》獲獎。1989-1991年在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進修學習。近年來亦有小說發表,出版詩集《隔著歲月的傾訴》《這些年你到哪裡去了》《五十聽雪》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現居杭州。

中國文壇精英盤點之90後小說家專輯

在後臺回復:90後,即可閱讀

原鄉書院回顧,點擊可直接閱讀

原鄉專欄,在後臺回復作家名即可閱讀

青山文藝|花解語|張國領|楊建英|楊華|卓瑪

名家專輯,在後臺回復作家名字即可閱讀

畢飛宇|陳忠實|池莉|曹文軒|遲子建|格非|馮驥才|韓少功|賈平凹|老舍|李佩甫|李敬澤|劉慶邦|沈從文|蘇童|三毛|鐵凝|莫言|汪曾祺|王朔|王小波|王安憶|徐則臣|余華|嚴歌苓|閻連科|史鐵生|張愛玲|張承志|

博爾赫斯|村上春樹|川端康成|瑪律克斯|卡佛|福克納|卡夫卡︱卡爾維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