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浙江一個縣,總人口20萬,以宋朝皇帝年號為縣名

浙江省, 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 境內最大的河流錢塘江, 因江流曲折, 稱之江、折江, 又稱浙江, 省以江名。 截至2016年, 浙江省下轄11個地級市, 下分37個市轄區、19個縣級市、34個縣, 全省常住人口5590萬人(2016年)。

慶元縣, 隸屬于浙江省麗水市, 位於浙江省西南部, 北與本省龍泉、景寧佘族自治縣接壤, 東、西、南與福建省壽寧、松溪、政和三縣交界。

慶元縣境, 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境內繁衍生息, 夏商周時期為越地, 春秋戰國時期先後屬吳、越、楚, 秦朝屬閩中郡(治今福州市)轄境。

西漢初期, 縣境為東甌國土;始元二年(前85年), 以東甌地置回浦縣(治今台州市椒江區章安鎮), 縣境屬回浦縣轄境。 東漢建武初(25年), 省回浦入鄞縣(今鄞州區), 縣境屬鄞縣轄境;章和元年(87年), 析回浦故地置章安縣(治今台州椒江章安鎮), 縣境屬章安縣轄境;建安四年(199年)析章安縣置松陽縣,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分太末縣南部置遂昌縣;至此,

歷經三國、兩晉、南北朝, 縣境均分屬松陽縣、遂昌縣。

唐朝乾元二年(759年), 析遂昌縣、松陽縣置龍泉縣, 縣境屬龍泉縣轄境, 稱松源鄉。 五代十國後晉天福二年(937年), 閩國奪取吳越國龍泉縣松源鄉一半建松源鎮(治今松源縣舊縣村), 屬閩國;另一半仍屬吳越國龍泉縣。

北宋時, 縣境屬龍泉縣轄境;南宋甯宗慶元三年(1197年), 析龍泉縣松源鄉, 益以延慶鄉之半(今龍泉市小梅、查田、茶豐、青溪、四源及慶元縣三濟、黃真、黃田等地)置縣, 以甯宗年號“慶元”稱名為“慶元縣”, 此為慶元縣建制之始, 縣治濛洲(今慶元縣城松源鎮)。

元朝時, 慶元縣先後隸屬于處州路、安南府、處州府。 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 撤慶元縣置慶元巡檢司, 治查田(今屬龍泉市);洪武十三年(1380年), 複置慶元縣;景泰三年(1452年), 青田縣鳴鶴鄉升天裡一部分地域(今江根、竹坪、官塘、左溪、青竹、蘇湖、嶺頭、南峰等鄉村)劃給慶元縣, “延慶鄉之半”地域中的小梅、查田、茶豐、青溪等地劃歸龍泉縣。

明、清兩朝, 慶元分別隸屬於浙江布政使司處州府、浙江省處州府。

建國初, 慶元縣先後隸屬于麗水專區、溫州專區,

1958年11月, 慶元縣併入龍泉縣;1973年7月17日, 經國務院批准, 恢復慶元縣建制;1975年慶元縣隸屬于麗水地區, 2000年地級麗水市成立後, 慶元縣隸屬至今。

目前, 慶元縣總面積1898平方千米, 下轄6個鎮、10個鄉,

2015年末戶籍人口為205738人、常住人口13.73萬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