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幸福的婚姻,多少需要一點“自私”

婚姻裡有一種委屈, 叫老公不覺得你委屈。

曾看到這樣一個提問:

“我在老公家的地位是這樣的:在老公眼裡, 他媽永遠是對的, 就算錯了, 也是因為農村人沒文化, 情有可原。 最近, 我四個月的寶寶水囊瘤引產, 請他媽過來幫忙煮下飯, 讓我休息。 他媽沒過來, 還說她們那個年代的人流產完第二天就去幹活, 下個月又懷寶寶了。

而我老公居然說他媽媽說的也沒有錯, 只是大家觀念不同而已。 我是不是該離婚?”

這樣的描述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鳳凰男與孔雀女——網路上對於鳳凰男的聲討屢見不鮮, 而這也正說明了有多少人深感煩惱:為什麼相愛時轟轟烈烈, 相處時卻雞飛狗跳了呢?

十幾年前, 婆媳劇鼻祖《雙面膠》轟動一時:東北來的婆婆思想傳統, 而上海媳婦嬌生慣養, 丈夫也習慣對她噓寒問暖。

這本沒什麼, 夫妻生活過得也是如膠似漆, 但公公婆婆一來,

小家的平衡立刻被打破。 認定“男尊女卑”的婆婆理所當然地認為洗碗擦地都應該是媳婦的“專屬”。 兒媳自然不肯, 立馬奮起反擊, 可丈夫卻勸妻子:我媽不容易, 你多體諒體諒她。

《雙面膠》劇照。 (網路圖)

妻子突然陷入被孤立的境地, 一時有了遭遇“情敵”般的委屈,

兩個女人的戰爭一觸即發。

看起來, 這似乎是兩個女人的不和, 但深究後你會發現, 真正的情敵不是婆婆, 而是兩個人, 乃至兩個家庭間那些始終沒統一到一起的立場和觀念。

其實, 嫁給一個人, 也可以說是嫁給一個家庭的三觀。 你們想要婚姻幸福, 就要學會“自私”一點, 敢於對長輩不合適或錯誤的三觀說“NO”!

“買豬看圈”的正確性

姑娘A嫁了個酷愛網游的丈夫, 一打起遊戲就是昏天黑地。 婚禮前, 這對準夫妻去取婚紗照, 到了新房, 丈夫扔下東西就急忙打開電腦。 而丈夫的父親則擔起了掛婚紗照的任務, 只見他拿來一把梯子, 毫不客氣地指使著A:“來, 你過來給扶一下!”而他媽媽則端來一盤切好的西瓜, 放在一心只顧“廝殺”的兒子面前,

滿面慈愛:“熱壞了吧?”

對於這種男人, 我們有一個統一的稱呼——巨嬰。

A不知如何是好, 只寄希望於他婚後能做出些改變。 然而擁有對自己如此溺愛的父母, 他真的能夠改變嗎?

民間說買豬看圈, 心理學家薩提亞則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當然也可能影響他的婚姻關係。

果然, 婚後的A承擔了大部分家務, 丈夫稍不順心便大吵大鬧, 公婆不管事實怎樣, 只一味要求姑娘要讓著他們的寶貝兒子。

原生家庭的塑造力落在婚姻裡, 可能是錦上添花, 也可能成為破壞夫妻關係的罪魁禍首。(網路圖)

嫁人之前,最好先看看這個家庭的三觀。在《中國式相親》裡,有一期嘉賓是號稱營養師的媽媽,三觀卻一點不科學——“手涼的女孩宮寒,不合適結婚,因為生的孩子會不太健康”,希望媳婦要“給我生兩到三個小孩”。

EXCUSE ME?“給你生”?

還有個家庭,男嘉賓帶著媽媽和二姨,二姨一開口就是“媳婦最重要的事,是要會幹活。”

這些家庭有一個共同點:把媳婦“工具化”,你嫁過來要“幹活”、要“有用”、要“能照顧我兒子”——敢情這不是個相親節目,而是個大型找媽現場。

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就是他獲取情感經驗與兩性相處方式的最初學習場所,對待婚姻和伴侶的基本態度,從他的父母那裡已能窺見一斑。“買豬看圈”雖然簡單粗暴,卻有著它自己的道理。

強調門當戶對時,我們到底在強調什麼

與原生家庭相關的另一個熱門詞彙,叫作“鳳凰男”,女孩們至今還談虎色變。

知乎網友蘇莉安總結了鳳凰男在婚姻中對妻子要求的幾個特點:

在娘家強調父母對子女的愛,要求照顧小家庭;

在小家庭強調財產共用,你的就是我的;

在婆家強調孝順與家庭關係,

反過來補貼父母兄弟;

在老家強調面子,親友求助來者不拒。

之所以有這樣“不合常理”的要求,是因為鳳凰男的背後,通常有亟待接濟的貧困大家族、難以忍受的生活習慣,以及無休止的利益索取。

簡·奧斯丁說:“婚姻只考慮家境是荒謬的,不考慮家境是愚蠢的。” 這並不是嫌貧愛富,而是兩個原生家庭與兩種思維觀念的碰撞必然導致矛盾的持續發酵。而這些東西,都有可能成為婚姻裡的潛在危險因數。

當我們強調門當戶對時,更多的,是在強調觀念的同步與思想的共通。在女性不再依附于男人的現代婚姻中,這才是家庭穩固的重要基礎。

幸福的婚姻裡,多少需要你“六親不認”

媽寶男也好,鳳凰男也罷,他們並不是不愛自己的妻子。或許他們原本能有一個白頭偕老的圓滿結局,卻因為兩個家庭的過度參與,間接導致自己婚姻的破裂。

不要說父母怎麼干涉你,你如何無奈,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從天而降的美滿生活,每一份美滿背後,都需要自己的努力。

姑娘B結婚時,雙方家裡各種聲音各種建議,吵得不可開交。她卻直接表達:我的婚禮我做主。最終,她和老公選擇了低調簡單的婚禮,堅持風光大辦的媽媽當時都氣得說,“臉都被你丟光了”。

婚後每次遇到事情,家裡的長輩們都喜歡出來發表意見,而B的處理方式永遠是:把父母長輩的話作為建議,自己和老公商量決定。

因為她一直的堅持和獨立,現在不僅她媽媽說:“孩子還是有主見的好“,就連大姑姑有事也會找她商量。B說:“我喜歡現在的局面,但為之,我努力了很久。”

她愛自己的父母,也知道父母打心眼裡為自己好,但她更明白,婚姻,是她和老公,兩個人共同面對生活的柴米油鹽。

幸福的婚姻,多少都有點“六親不認”。所謂“六親不認”,並非無情無義,而是要清楚自己的小家庭和原生家庭的界限,超出界限和原則的事,果斷拒絕:

比如讓你幫八竿子打不著的遠方親戚找工作;

讓七大姑八大姨來你家裡住,一住就是一個月;

讓你在孕期把養了多年的寵物送走,

絲毫不管你出具了多少次“弓形蟲檢疫證明”

“六親不認”其實並不是自私,更多的是分清主次,最終達到一個共贏的局面。

也可能成為破壞夫妻關係的罪魁禍首。(網路圖)

嫁人之前,最好先看看這個家庭的三觀。在《中國式相親》裡,有一期嘉賓是號稱營養師的媽媽,三觀卻一點不科學——“手涼的女孩宮寒,不合適結婚,因為生的孩子會不太健康”,希望媳婦要“給我生兩到三個小孩”。

EXCUSE ME?“給你生”?

還有個家庭,男嘉賓帶著媽媽和二姨,二姨一開口就是“媳婦最重要的事,是要會幹活。”

這些家庭有一個共同點:把媳婦“工具化”,你嫁過來要“幹活”、要“有用”、要“能照顧我兒子”——敢情這不是個相親節目,而是個大型找媽現場。

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就是他獲取情感經驗與兩性相處方式的最初學習場所,對待婚姻和伴侶的基本態度,從他的父母那裡已能窺見一斑。“買豬看圈”雖然簡單粗暴,卻有著它自己的道理。

強調門當戶對時,我們到底在強調什麼

與原生家庭相關的另一個熱門詞彙,叫作“鳳凰男”,女孩們至今還談虎色變。

知乎網友蘇莉安總結了鳳凰男在婚姻中對妻子要求的幾個特點:

在娘家強調父母對子女的愛,要求照顧小家庭;

在小家庭強調財產共用,你的就是我的;

在婆家強調孝順與家庭關係,

反過來補貼父母兄弟;

在老家強調面子,親友求助來者不拒。

之所以有這樣“不合常理”的要求,是因為鳳凰男的背後,通常有亟待接濟的貧困大家族、難以忍受的生活習慣,以及無休止的利益索取。

簡·奧斯丁說:“婚姻只考慮家境是荒謬的,不考慮家境是愚蠢的。” 這並不是嫌貧愛富,而是兩個原生家庭與兩種思維觀念的碰撞必然導致矛盾的持續發酵。而這些東西,都有可能成為婚姻裡的潛在危險因數。

當我們強調門當戶對時,更多的,是在強調觀念的同步與思想的共通。在女性不再依附于男人的現代婚姻中,這才是家庭穩固的重要基礎。

幸福的婚姻裡,多少需要你“六親不認”

媽寶男也好,鳳凰男也罷,他們並不是不愛自己的妻子。或許他們原本能有一個白頭偕老的圓滿結局,卻因為兩個家庭的過度參與,間接導致自己婚姻的破裂。

不要說父母怎麼干涉你,你如何無奈,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從天而降的美滿生活,每一份美滿背後,都需要自己的努力。

姑娘B結婚時,雙方家裡各種聲音各種建議,吵得不可開交。她卻直接表達:我的婚禮我做主。最終,她和老公選擇了低調簡單的婚禮,堅持風光大辦的媽媽當時都氣得說,“臉都被你丟光了”。

婚後每次遇到事情,家裡的長輩們都喜歡出來發表意見,而B的處理方式永遠是:把父母長輩的話作為建議,自己和老公商量決定。

因為她一直的堅持和獨立,現在不僅她媽媽說:“孩子還是有主見的好“,就連大姑姑有事也會找她商量。B說:“我喜歡現在的局面,但為之,我努力了很久。”

她愛自己的父母,也知道父母打心眼裡為自己好,但她更明白,婚姻,是她和老公,兩個人共同面對生活的柴米油鹽。

幸福的婚姻,多少都有點“六親不認”。所謂“六親不認”,並非無情無義,而是要清楚自己的小家庭和原生家庭的界限,超出界限和原則的事,果斷拒絕:

比如讓你幫八竿子打不著的遠方親戚找工作;

讓七大姑八大姨來你家裡住,一住就是一個月;

讓你在孕期把養了多年的寵物送走,

絲毫不管你出具了多少次“弓形蟲檢疫證明”

“六親不認”其實並不是自私,更多的是分清主次,最終達到一個共贏的局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