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華為麒麟970發佈時說吊打一切,但明顯半個月後就被蘋果A11碾壓了

記得在柏林的麒麟970發佈會上, 官方宣佈華為麒麟970由於內置了AI晶片, 所以AI任務可以比正常CPU快25倍, 比CPU+GPU的組合快6.25倍;而在能效比上, NPU達到了CPU的50倍, GPU的6.25倍。

於是網上一片譁然, 覺得這下麒麟970可以吊打一切手機晶片了, 什麼高通835, 什麼蘋果A11, 都不在話下, 通通秒殺。

事實上我們知道, 麒麟970在CPU架構上延續A73和A53, 頻率與麒麟960也保持一致, 就性能而言提升並不大。 主要是在製造工藝/GPU/基帶/ISP/人工智慧等方面做了很多改進。

首先從14nm進化成10nm, 另外GPU方面有所提升, 集成的基帶進行了升級, 可以支援更快的速度, 重點噱頭是支援AI。

但是隨著蘋果A11的發佈, 很明顯, 秒殺A11真的只是夢想。

1、在Geenkbench上, A11單核輕鬆取得4141分的好成績, 多核跑分更是直接破萬, 躍進到10438分! 而高通835單核僅2000多, 多核只有6000多。 而麒麟雖未發佈, 但論跑分估計也就與高通835差不多。

2、在國內喜歡跑分的軟體安兔兔上, A11直接到了22萬, 而安卓陣營, 最強的高通835也僅到18萬左右, 麒麟970估計也是這個數左右。

再論AI, 麒麟970的人工智慧模組為Kirin NPU, 運算能力達到了1.92TFP16 OPS, 但是關於這顆NPU所謂的成功應用, 必須能夠應用於真正的使用場景中去, 這個要看MATE10了, 否則就僅僅如同當年三星S4的眼球追蹤、索尼懸浮觸控等技浪漫主義產物, 那基本就沒什麼用, 只是噱頭。

而蘋果A11, 採用定制的晶片來處理人工智慧工作負載。 這是一個雙核的“A11生物神經網路引擎”(A11 bionic neural engine)晶片, 每秒運算次數最高可達6000億次, 比如這次面部識別就用的這個運算能力, 蘋果一向都是實用主義, 不會搞些噱頭,

估計後續會有更使用場景出來。

另外, 我們知道蘋果A系統處理器中CPU、GPU、ISP、視訊轉碼器等部分都是蘋果自主研發的。 而A11最高主頻2.45GHz, 更擁有42億個電晶體, 台積電10nm工藝, 相較於上一代的A10 CPU、GPU性能分別提升25%、30%。

不知道A11一出, 華為麒麟970還能不能吊打一切?不服就等MATE10出來一戰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