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能把豬油米花糖寫成詩的人,一定是吃貨中的“戰鬥機”!

太倉的美食有好多,

醃篤鮮、米花糖、蒸年糕…

很多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

當這些美食,

被人用詩歌描述出來,

那可真是太雅致了!

吃貨和文青們可不要錯過咯!

雪滿鬥

瑞雪漫舞, 黑夜卷起帷幕

一對新人點燃了整個村莊的歡騰

喜慶, 在層出不窮的美食裡開花

雪漫堆, 雪(銀子)滿鬥

口彩聲中的等待和期盼

一坨坨, 像吉祥潔白的雪堆

又似嬌羞初綻的蓓蕾,

頂一層晶瑩的白糖

似露珠像雪花款款而來。

迫不及待咬上一口

酥鬆香甜, 令一世饞蟲

翹首回味

醃篤鮮

這樣的念想, 在初春裡

比風兒更為急切

江南人家的餐桌上

你常常是普通的貴賓

淘洗出醃制一冬的臘肉

挖出自家竹園嫩白的春筍

還有萵筍, 也拔出了田園裡的翠綠

切塊, 下鍋, 一起燉煮

香氣熏出了口水

就這樣鮮掉了眉毛

成就了老壽星

佩蘭茶

她的名字就讓我想起

小家碧玉的鄰家妹妹

從暮春走來的佩蘭

避開了百花的妖豔喧嘩

在天井的紅陶盆裡落腳

一片一片小小的綠葉探出來

注視著一方天空

偶爾飛過的鳥的翅膀

知了的鼓噪讓我坐立不安

太陽使出毒辣的淫威

阻斷我出門的欲望

望著天井裡佩蘭的綠意

我煮沸了一壺水

掐幾枚佩蘭頭扔進開水缽裡

那種沁涼的香啊

把長鬍子的老房子一下染綠

我燥熱的心也像被泡透的茶葉

緩緩沉到水底

喝一口放涼的佩蘭茶

清香, 解渴

像如水的女子具備穿石的功力

佩蘭, 讓我在炎日裡端坐清涼

鹽蒸蟹

新米飯飄出特別的香氣

親婆就一定為我準備了鹽蒸蟹

肯定是有約定

不然每年這個時候

大閘蟹就千里迢迢逆流而上

不顧太倉水閘的阻擋和

束手就擒的危險

無以計數的生命

換來大閘蟹的美名

我只在意美味。這個時候

雄黃酒菊花茶大閘蟹

三兩知己把盞言歡對月當歌

終是難得陽春白雪

在街巷叫賣的串串小蟹

日日爬上普通人家的餐桌

洗帚刷淨一剁為二去腸蘸鹽巴

薑蔥酒伺候再兌少許醬油

煮飯時順帶一蒸

如此簡單,又如此美味

鹹鮮,下飯,調胃口

親婆的鹽蒸蟹

總是有著不一樣的味道

醋大蒜

在最後一根蒜苗指天發誓之後

被泥土掩蓋的秘密,就在

太陽刺眼的光亮中大白於天下

花團錦簇的五月像個接生婆

一個個白白嫩嫩攥緊拳頭的大蒜,

從田頭到

家中的瓷缽,就一陣香風

加點鹽,媽媽得空就簸

三天之後的大蒜,色如外婆的手鐲

玲瓏剔透。裝壇,封口

吃飯時,我雙腳踩著罎子

滾動桌子底下公開的秘密

三個月後,起壇掀蓋

瞬間沖出一股濃濃的馥鬱香氣,像妖精

鑽入鼻孔,鑽入家的每個角落

練就的琥珀色靜靜端坐,媽媽欣喜地

捧出一碗,鄰里鄉親聞風而來

爽口的脆甜酸辣,除了品嘗和饋贈

醋大蒜,坐鎮了我家餐桌

不僅美味,還把來侵犯的病菌抵擋在外

蒸年糕

過年的腳步臨近了

愈來愈濃的親情舒展了年長的皺紋和

孩童的嬉笑。像混合的糯米和粳米

磨成粉後的融洽,

已經分不出各自的分量

熱氣騰騰的灶間

男女老少,鄰里至親圍困

灶膛烈火熊熊,吞噬著幹枝朽木

大鍋上的年糕白煙滾滾

一蒸一蒸,

大力士的手臂翻倒出一冬的

儲備吃食。切塊,曬乾

老少皆宜,冷熱皆宜

或軟糯香甜或幹硬爽脆

天天要它日日離不開它一直到開春

家家戶戶的年糕滋養著一代代太倉人

平安富足年年高

炒發祿

長江水被月亮吻過之後

藏不住的喜悅,露出江灘白淨的細沙

我欣喜地捧回白沙,和大家一樣

把這喜悅和過前的發祿一起爆響

灶後間圍爐著一群大嘴和小嘴

嘰嘰喳喳和著鍋裡爆開花的節奏

花生黃豆瓜子番麥子還有糕花,他們排著隊

再現我和小夥伴跳繩時的情景,逐一

躍入有節奏的翻騰中,紅暈飛上兩頰

劈啪劈啪劈啪,

像極了我快樂的笑聲和小夥伴

此起彼伏興奮的尖叫

唱著吉祥喜慶步步高,炒好的發祿

在新年招待八方貴賓和每一位來家的客人

而我更欣喜這麼多的零嘴,到哪家

都能享用,從不厭倦

沙溪豬油米花糖

糯米在水裡泛著夜的白光

月亮溫柔地把它們擁入懷裡

香甜的睡眠讓它們變胖了,並

滋潤出月光的顏色

清晨,白白胖胖的糯米坐上了蒸鍋

半個小時之後它們成熟了,一副經過

歷練之後的精幹模樣,不只是晶瑩剔透

陰乾,時間在不知不覺地抽取水分

使它們硬如沙礫

白花花的豬油在熱鍋裡顯出如水的身姿

但它的力量足以讓每一粒堅如鐵珠的糯米瞬間爆發

膨大,輕盈如雲

熬制好的麥芽糖已在鍋裡等候

一粒粒散亂的米花即被快速裹住

趁熱出鍋在模具裡被整成有棱有角的塊

灑上的白糖像無人踩踏的的落雪一樣平整

再切割包裝,就是穿上了粉紅衣裳的

沙溪豬油米花糖

就是從留著一根長辮的叫賣聲中走來的

沙溪豬油米花糖

就是貨郎旁圍著一群流涕的小人

一個小女孩攥著搜刮了家中舊貨換得的

沙溪豬油米花糖

就是在綿延不絕的時光裡

牽著我的鄉愁我的眷戀的

沙溪豬油米花糖

醬瓜,離不開的味道

六月的黃梅

帶來一長串如豆點的雨

幾篩子黃豆渴盼的悶熱潮濕

長出了白毛和綠色的黴菌

老屋也開始發酵

當熱辣的太陽沖出梅雨的簾幕

結成黴餅的豆塊也如魚入江

它們在粗砂陶瓷的缽裡翻騰著太陽

在月光裡死死沉醉

在時間的熔爐裡,慢慢著色

青色的黃瓜掙脫了藤蔓的纏繞

爭先恐後躍入醬缸

經過陽光和夜露調教,幾天後

醬黃瓜,就會在嘴裡脆響

那種鮮啊,趕緊來一碗茶淘飯

趕走天天黏著的饞蟲

小編竟然活生生地把自己看餓了,

口水直下三千尺,

真是無比佩服作者!

當然,除了作者寫的這些,

咱太倉的美食還有很多很多。

肉鬆骨頭

色澤醬紅,肉質酥嫩的肉鬆骨頭,相信是很多人的心頭好,每次可以多吃一碗飯

雙鳳羊肉面

雙鳳羊肉面重烹肉、善熬湯、精製面,羊肉飄香、湯底醇厚,回味無窮

江海河三鮮

江鮮中的刀魚、河豚、鰣魚,海鮮中的黃魚、鯧魚、帶魚,河鮮中的青魚、草魚等,令美食家津津樂道,令眾食客大快朵頤。

新毛芋艿

新毛芋艿香味純、質地糯,不論是甜的鹹的,煮、蒸、煨、烤等,都軟糯可口。

歡迎資深吃貨前來補充~

你也要來即興賦詩一首嗎?

【作者:周玲,圖片來源網路】

【編輯:未來】

束手就擒的危險

無以計數的生命

換來大閘蟹的美名

我只在意美味。這個時候

雄黃酒菊花茶大閘蟹

三兩知己把盞言歡對月當歌

終是難得陽春白雪

在街巷叫賣的串串小蟹

日日爬上普通人家的餐桌

洗帚刷淨一剁為二去腸蘸鹽巴

薑蔥酒伺候再兌少許醬油

煮飯時順帶一蒸

如此簡單,又如此美味

鹹鮮,下飯,調胃口

親婆的鹽蒸蟹

總是有著不一樣的味道

醋大蒜

在最後一根蒜苗指天發誓之後

被泥土掩蓋的秘密,就在

太陽刺眼的光亮中大白於天下

花團錦簇的五月像個接生婆

一個個白白嫩嫩攥緊拳頭的大蒜,

從田頭到

家中的瓷缽,就一陣香風

加點鹽,媽媽得空就簸

三天之後的大蒜,色如外婆的手鐲

玲瓏剔透。裝壇,封口

吃飯時,我雙腳踩著罎子

滾動桌子底下公開的秘密

三個月後,起壇掀蓋

瞬間沖出一股濃濃的馥鬱香氣,像妖精

鑽入鼻孔,鑽入家的每個角落

練就的琥珀色靜靜端坐,媽媽欣喜地

捧出一碗,鄰里鄉親聞風而來

爽口的脆甜酸辣,除了品嘗和饋贈

醋大蒜,坐鎮了我家餐桌

不僅美味,還把來侵犯的病菌抵擋在外

蒸年糕

過年的腳步臨近了

愈來愈濃的親情舒展了年長的皺紋和

孩童的嬉笑。像混合的糯米和粳米

磨成粉後的融洽,

已經分不出各自的分量

熱氣騰騰的灶間

男女老少,鄰里至親圍困

灶膛烈火熊熊,吞噬著幹枝朽木

大鍋上的年糕白煙滾滾

一蒸一蒸,

大力士的手臂翻倒出一冬的

儲備吃食。切塊,曬乾

老少皆宜,冷熱皆宜

或軟糯香甜或幹硬爽脆

天天要它日日離不開它一直到開春

家家戶戶的年糕滋養著一代代太倉人

平安富足年年高

炒發祿

長江水被月亮吻過之後

藏不住的喜悅,露出江灘白淨的細沙

我欣喜地捧回白沙,和大家一樣

把這喜悅和過前的發祿一起爆響

灶後間圍爐著一群大嘴和小嘴

嘰嘰喳喳和著鍋裡爆開花的節奏

花生黃豆瓜子番麥子還有糕花,他們排著隊

再現我和小夥伴跳繩時的情景,逐一

躍入有節奏的翻騰中,紅暈飛上兩頰

劈啪劈啪劈啪,

像極了我快樂的笑聲和小夥伴

此起彼伏興奮的尖叫

唱著吉祥喜慶步步高,炒好的發祿

在新年招待八方貴賓和每一位來家的客人

而我更欣喜這麼多的零嘴,到哪家

都能享用,從不厭倦

沙溪豬油米花糖

糯米在水裡泛著夜的白光

月亮溫柔地把它們擁入懷裡

香甜的睡眠讓它們變胖了,並

滋潤出月光的顏色

清晨,白白胖胖的糯米坐上了蒸鍋

半個小時之後它們成熟了,一副經過

歷練之後的精幹模樣,不只是晶瑩剔透

陰乾,時間在不知不覺地抽取水分

使它們硬如沙礫

白花花的豬油在熱鍋裡顯出如水的身姿

但它的力量足以讓每一粒堅如鐵珠的糯米瞬間爆發

膨大,輕盈如雲

熬制好的麥芽糖已在鍋裡等候

一粒粒散亂的米花即被快速裹住

趁熱出鍋在模具裡被整成有棱有角的塊

灑上的白糖像無人踩踏的的落雪一樣平整

再切割包裝,就是穿上了粉紅衣裳的

沙溪豬油米花糖

就是從留著一根長辮的叫賣聲中走來的

沙溪豬油米花糖

就是貨郎旁圍著一群流涕的小人

一個小女孩攥著搜刮了家中舊貨換得的

沙溪豬油米花糖

就是在綿延不絕的時光裡

牽著我的鄉愁我的眷戀的

沙溪豬油米花糖

醬瓜,離不開的味道

六月的黃梅

帶來一長串如豆點的雨

幾篩子黃豆渴盼的悶熱潮濕

長出了白毛和綠色的黴菌

老屋也開始發酵

當熱辣的太陽沖出梅雨的簾幕

結成黴餅的豆塊也如魚入江

它們在粗砂陶瓷的缽裡翻騰著太陽

在月光裡死死沉醉

在時間的熔爐裡,慢慢著色

青色的黃瓜掙脫了藤蔓的纏繞

爭先恐後躍入醬缸

經過陽光和夜露調教,幾天後

醬黃瓜,就會在嘴裡脆響

那種鮮啊,趕緊來一碗茶淘飯

趕走天天黏著的饞蟲

小編竟然活生生地把自己看餓了,

口水直下三千尺,

真是無比佩服作者!

當然,除了作者寫的這些,

咱太倉的美食還有很多很多。

肉鬆骨頭

色澤醬紅,肉質酥嫩的肉鬆骨頭,相信是很多人的心頭好,每次可以多吃一碗飯

雙鳳羊肉面

雙鳳羊肉面重烹肉、善熬湯、精製面,羊肉飄香、湯底醇厚,回味無窮

江海河三鮮

江鮮中的刀魚、河豚、鰣魚,海鮮中的黃魚、鯧魚、帶魚,河鮮中的青魚、草魚等,令美食家津津樂道,令眾食客大快朵頤。

新毛芋艿

新毛芋艿香味純、質地糯,不論是甜的鹹的,煮、蒸、煨、烤等,都軟糯可口。

歡迎資深吃貨前來補充~

你也要來即興賦詩一首嗎?

【作者:周玲,圖片來源網路】

【編輯:未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