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儘管法律寬恕了他,但沒人甘願選擇這樣的一生

前幾天, 知乎上有個用戶, 一人分飾244個角色, 來回答網友問題——

有時是英勇威武的員警, 有時是吸毒八年的癮君子, 有時是個霸道總裁,

有時又是身負8000萬債務的裸貸受害者……

呃, 果然是個有自己編的故事的男同學。

天天來這裡小菠菜都知道, 波叔一向宣導行勝於言, 反對口炮黨。 想擁有很多身份, 那就自己去爭取, 別編故事。 生活艱難, 做好一個角色已經很不容易了, 多幾重身份, 看能否吃得消。

就像下面這位一樣, 在他的身體裡, 藏著不止一個, 而是整整24個人, 相當於兩支足球隊, 還都是帶教練的。

他叫威廉·斯坦利·密立根(William Stanley Milligan), 人們叫他的昵稱——

比利(Billy)

比利·密立根

如果不是自己犯下的3樁強姦案, 比利也許永遠不會知道, 自己身體內, 一共住著24個不同的人。

1977年10月, 年僅22歲的比利, 因涉嫌強姦3名女性, 被美國俄亥俄州警方逮捕。

警方在其中一名受害者的車上找到比利的指紋, 另一名受害者指認出當時的施暴者就是比利。

人證物證俱在, 但員警找上門的時候, 比利頓時蒙圈了, 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事。

一開始, 員警以為這小子只是在玩罪犯常見的裝瘋賣傻。 漸漸地, 他們認識到問題可能沒這麼簡單。

在審訊過程中,

警方發現, 比利每天的言行舉止, 乃至是說話口音都不同。 前一天還像個陰險狡猾的騙子大叔, 後一天卻像個懵懂無知的小蘿莉。

就連受害者對嫌疑犯的描述, 也相差很大。

一個受害者描述嫌疑犯有著八字鬍, 而另一個則說嫌疑犯沒有鬍子;

口音也不同, 有的受害者說嫌疑犯操著一口美式英語, 另外的則說他的口音是英倫腔, 而且表現得像一個女人……

於是, 精神科醫生開始介入這單案子的調查, 他們對比利進行了精神心理的評估。

一查, 出大事兒。 比利患有的, 是非常罕見、非常嚴重的多重人格障礙症。

在他體內, 一共有24種人格。 這些人格的國籍、性格、年齡、愛好、智商乃至性別, 都各不相同。

——波叔敲小黑板上課了——

多重人格障礙症(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 簡稱MPD), 是心理疾病的一種。

這種病指的是在一個人的體內, 擁有兩種或者兩種以上不同的身份或人格狀態。

簡單來說就是, 一個身體裡, 住著好幾個靈魂。 而這些靈魂, 都是相互獨立、分開的, 每一種都有著自己的年齡、性別、感知、思考方式等。

當一個人格出場時, 另一個人格就會自動退場。

這種病的成因與童年的創傷有著密切的關係, 包括被忽視、軀體虐待、尤其是性虐待。

當持續受到嚴重而反復的精神虐待、肉體虐待等疼痛刺激, 小孩子的生理防禦機制就會啟動, 通過分裂(splitting)和分離(dissociation)的防禦方式, 來產生“受害人不是我”的感覺, 減輕自己的痛感。

臨床治療上, 主要是通過催眠、宣洩等手段, 來尋找一個核心人格, 然後逐步將其他人格整合為一。

這個病, 能治, 但是治好了之後, 一旦再次受到外界強烈的刺激, 也很有復發的可能。

——上課完畢, 收小黑板——

比利的24種人格, 分別都有哪些?

其中10種主要的內在人格, 是在審訊過程中發現的——

1、比利:最初的核心人格, 後來被稱為“分裂的比利”或者“比利”;

2、亞瑟:英國人,一口地道的英倫腔,純正理工男;他最先發現其他人格的存在,並且由他來決定哪種人格登場;

3、雷根:充滿仇恨的人格,他就像彪悍的保鏢一樣,主要負責保護其他人格,尤其是婦女和兒童;

4、亞倫:奉承“得過且過”人生態度的社交達人,主要負責對外聯絡;

5、湯姆:好鬥、反社會的文藝青年,最擅長做的事情就是畫畫,平時還會搗騰一下薩克斯和無線電;

6、丹尼:曾經試過被繼父挖掘墳墓並且活埋;

7、大衛:苦情少年,經常代其他人格承受痛苦;

8、克裡斯汀:一個3歲的英國小女孩,經常被老師罰站,是最早分裂出的人格;

9、克裡斯多夫:克裡斯汀的哥哥;

10、阿拉達娜:內向、孤獨、害羞的女同性戀,她可以控制人格的退場。她有參與性侵案,而且是理直氣壯的,她認為——女人之間的事兒,根本不能算是強暴。

剩下的14種人格,除了“老師”,都是一些不討人喜歡的人格,包括女流氓、大騙子、勢利男等等。

比利的不同人格,創作出來畫作的風格迥異

而“老師”,則是另外23種人格的融合體,聰明、敏感、幽默、機智,自稱:

“我是完整融合的比利。”

醫生們的治療方向,也是希望將其他23種人格融合到“老師”人格上。

好端端一個人,為什麼會突然分裂出這麼多重人格?

醫生通過催眠、發洩等治療方式,終於找到了原因——比利的病情,源于他童年時受到的嚴重創傷。

比利體內的24重人格

1955年,小比利出生在美國邁阿密。在他大約3、4歲的時候,生父自殺死亡,母親帶著小比利改嫁。失去生父的比利,分裂出了第一個人格克裡斯汀,來承擔這種痛苦。

母親改嫁之後,比利的病情越發嚴重。在繼父卡爾莫的家中,比利受盡了虐待。除了怒駡、毆打,卡爾莫還試過對年紀小小的比利實施活埋、拔指甲、甚至是性侵。

母親不管不顧,繼父持續虐待。每天生活在噩夢中的比利,需要更多的人來承擔自己的痛苦。於是,他養成習慣,遇到困難,就分裂出新人格來替他承擔不同場合的痛苦。

他get到了一個技能,只要合上眼睛,就會有別人出來幫他承擔肉體和精神上的折磨:守護者雷根出來打敗施虐者,大衛會出來幫他承擔哭泣……24種人格,就像是一支隊伍,每個人各司其職。

醫生們震驚了。

他們知道有多重人格的存在,但沒親眼見過這麼典型、這麼嚴重的病例。

最終,正因為這個病,法院裁定,比利無罪。理由是在施暴的時候,他精神病發作,神志不清,無法控制自己。

就這樣,比利成為了美國法律史上犯下重罪、卻因精神異常而獲判無罪的第一人。

比利在法庭

大牢不用坐,但是不代表不用接受治療。畢竟這麼嚴重的人格障礙很罕見,萬一哪天又分身出來做壞事,可是大隱患!

接下來的12年裡,比利不斷努力,來爭取真正自由的生活。

他認為,精神正常的罪犯,坐牢之後,完成改造和救贖,就可以走出監獄,恢復自由,回歸社會。自己的確犯了錯,接受治療是應該的。那麼,治療成功之後,他希望自己也能夠走出醫院,過上正常人的生活。畢竟人格分裂的困擾令他自己也很痛苦,他也希望能夠有人幫助他治癒。

但他沒想到這個過程竟然如此漫長而艱辛。

第一站,他來到的是有著“人間地獄”之稱的利瑪精神病院。

還沒被送進去,比利就已經看過很多利瑪的八卦了,比如說看守會偷偷用非法的電擊治療,很多病人被送進去之後會受不住自殺……

果不其然,比利進去之後,就沒過過一天好日子。

《飛越瘋人院》中,麥克因為不聽話,遭到電擊。比利也受過同樣待遇

在看守眼裡,比利就是一個怪人。勒索、恐嚇、冷嘲熱諷、拳打腳踢都是家常便飯。

你這個怪胎在這裡是活不長的,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有人用一起砸爛你的腦袋,或者用刀割開你的喉嚨,好自為之。

就連主治醫生,也壓根不相信他的病情,認為他只是在裝病,來逃避牢獄之災。對他的治療,主要就是隔離和禁閉,以及給他開根本不適宜的安定片。

在這裡,比利根本沒有獲得合適的治療。更糟的是,重新燃起了比利自殺的欲望。

有一次,他已經打算好去死了。

就在這一瞬間,他突然想起幫助過他的考爾醫生(David Caul)說過的一句話:

你要活下去,比利,要和他們作鬥爭。你要接受治療,然後才能健全而自由地開始一個全新的生活。

比利決定振作下去。

我沒有精神病,我沒有迷失自己,我還有鬥志,我要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只有留著自己的性命,才能過上全新的生活。

比利決定,要在這個人間地獄裡好好生活下去,有一天能離開這裡,找到真正能治療自己的地方。

他該怎麼辦?

先借助自己的多重人格吧。

他調動出24種人格之中的“社交小能手”亞倫,在利瑪結識了3個好基友——蓋柏(Gabe)、理查(Richard Case)和鮑比(Bobby Steel)。他們一起跟看守鬥智鬥勇,有時候還偷偷一起喝酒。

有一次,看守又來找他們麻煩,逼著他們承認,牆上那些辱駡看守的字是他們寫的。

情急之下,鮑比掏出了一把小刀,沖著看守的手腕就是一刀。

混亂發生了。

強烈的刺激引發了比利的人格變換。

看到噴湧而出的鮮血,亞倫人格崩潰退場了。雷根人格登場,一把攔住了鮑比,阻止了事件的惡化。

可他們幾個都逃不了接下來的懲罰。

理查本來要在那天參加聽證會,聽證會過了就可以回家。但是結果事與願違,他一時接受不了,自殺未遂,成了植物人,要靠機器維持呼吸。

而比利跟理查一起,被關在24小時監控的病房。

看到自己的朋友被折磨到生不如死,比利很憤怒,體內的雷根人格又一次出現,掌管了他的身體。

這次,為了不讓朋友繼續這樣痛苦下去,他親手拔掉了理查的氧氣管。

接下來,電擊車伺候、守衛森嚴的9號病房,更痛苦的刺激招呼到比利身上。

很長一段時間,比利意志消沉,人格的混亂時期重新出現。每天不同的人格都會陸續登場,讓比利頭疼不已,輕生念頭再次湧了上來。

好在,“老師”人格回來了。

“老師”決定要振作起來,病人也是人,也應該受到最起碼的尊重和治療。他決定要帶領這裡的病人,飛越瘋人院。

比利體內的每個人格,都在運用自己擅長的方面,來對抗利瑪。他憑藉自己的組織能力、偽裝能力,成為了病人心中的精神領袖。

我不贊成使用暴力,但如果迫於無奈,我們也要幹得漂亮。

“雷根”製作武器,教會其他病人如何用刀、如何把看守撂倒;

“老師”負責搜集醫院非法證據;

“湯姆”負責設計逃跑路線;

“亞倫”負責帶著其他病人畫壁畫,以賺取工資……

看到這裡還能搞清人物關係,沒有暈菜的,請繼續看下去。

比利把這次行動叫做黑色星期一,計畫在1980年9月8日開始實施行動。

結果沒開始行動,利瑪醫院就被勒令關閉。

不知道是計畫被識破,還是利瑪的黑幕被捅了出去,被迫關閉。不管怎麼說,比利和院內其他病人的夢想都實現了——逃離利瑪。

《飛越瘋人院》裡病人沒做到的,他們做到了。這些病人,被送到了其他精神醫院,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從戒備森嚴的利瑪醫院出來之後,比利先後輾轉到戴頓司法中心醫院、俄亥俄州中部司法醫院、莫里茨中心司法中心醫院等地方進行治療。

乾淨整潔的房間、大大的花園、良好的伙食,光是外部條件,就讓比利的心情好了不少。

加上管理比較自由,比利還可以做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比如說畫畫、跟家人見面聊天等。

在這些專業的醫院,比利也接受到專業的治療。

醫生通過催眠、跟他談心、讓他發洩,以及寵物治療、藥物治療等方式,每隔一段時間就對比利進行精神評估,確認比利所有的人格,對每個人格的特點和問題瞭解清楚;

接著再讓每個人格溝通,讓他們相信自己的確患了多重人格障礙,並勸服他們接受治療;

最後,才是讓相近的人格開始融合,使比利能夠清醒地控制自己,再將所有人格,都往“老師”人格融合,治療才能成功。

說起來簡單,這一治療起來,就足足花了12年。

治療過程中,也曾經碰到過不少困難,以及輿論壓力。

有時候,精神情況好轉的比利,可以在別人的陪同下離開醫院,到外面轉一轉。

這一來,附近的居民不幹了——

比利的存在,對這個俄亥俄州的女性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把他重新關起來吧!

當局迫於壓力,會下令禁止比利外出,甚至還會將比利轉到其他重症精神病院治療。

每當遇到這類的打擊,比利的病情都會反反復複,剛有點起色,人格就又開始分裂。

比利知道,自己強姦犯這個身份,一輩子都脫不掉。他能做的,只有默默等待,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一直到痊癒出院。

當我需要承擔責任,例如需要適應外面的世界時,我就會堅持下去。我想儘快過上自由的正常人生活。

12年的治療之後,比利的情況漸趨穩定,23個人格,終於都跟“老師”人格融合到了一起。

也就是說,不再有“24個比利”了,比利只有一個。

“老師”就是比利。

1991年8月1日,法官終於撤銷了精神病醫生和法院對比利的監控。

證據表明,他已經完全正常,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是一個人格主導。

重獲自由身之後,比利靠畫畫、出書等方式,來養活自己。雖然還是時常受到病情的折磨,但是比利已經能清醒地控制自己,不讓自己再犯事。

《24個比利》、《比利戰爭》這兩本書,寫的就是比利這一生的真實經歷。

《24個比利》

《比利戰爭》

而他的一生,也成為了很多電影作品的靈感繆斯。比如《致命ID》、《禁閉島》等。當然還有正在籌拍、由小李子擔任男主角的《擁擠的房間》。

2014年,比利因為癌症離開了人世,終年59歲。直到他的生命盡頭,比利對1977年傷害的3名女性,依然心懷愧疚。

我明白了遭受虐待會把一個人變成施虐者。我現在認識到,我對她們做過的事會讓她們痛苦一輩子。我非常抱歉。寬恕也許可以一直上溯到過去並改變未來。人們必須停止互相傷害。

直到如今,有人仍然不信比利,說這哥們壓根就是一個驚天大騙子,用精湛得足以獲得奧斯卡影帝的演技騙過了員警、醫生和法官;

也有人對他抱以極大的同情,認為倍受多重人格折磨的比利是個倒楣蛋。

你呢?

比利到底是個怎樣的人,時間自會評說。

每個人的性格都是多面的。即使是非常熟悉的親人或朋友,你也往往會驚訝於他們竟然會做出你意想不到的舉動。

甚至是你自己,也有過讓自己也大吃一驚的時候吧?

那種情況也許遠遠不到人格分裂的程度,但它也提醒我們:想徹底瞭解一個人,真的很難。

別輕易地說,“這件事我做不到”,或者“這麼壞的事我做不出”。

前者,你低估了自己的潛力;後者,你高估了自己的理智。

人,最難的就是認識你自己。

波叔想問:你真的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嗎?在留言中分享一下?

2、亞瑟:英國人,一口地道的英倫腔,純正理工男;他最先發現其他人格的存在,並且由他來決定哪種人格登場;

3、雷根:充滿仇恨的人格,他就像彪悍的保鏢一樣,主要負責保護其他人格,尤其是婦女和兒童;

4、亞倫:奉承“得過且過”人生態度的社交達人,主要負責對外聯絡;

5、湯姆:好鬥、反社會的文藝青年,最擅長做的事情就是畫畫,平時還會搗騰一下薩克斯和無線電;

6、丹尼:曾經試過被繼父挖掘墳墓並且活埋;

7、大衛:苦情少年,經常代其他人格承受痛苦;

8、克裡斯汀:一個3歲的英國小女孩,經常被老師罰站,是最早分裂出的人格;

9、克裡斯多夫:克裡斯汀的哥哥;

10、阿拉達娜:內向、孤獨、害羞的女同性戀,她可以控制人格的退場。她有參與性侵案,而且是理直氣壯的,她認為——女人之間的事兒,根本不能算是強暴。

剩下的14種人格,除了“老師”,都是一些不討人喜歡的人格,包括女流氓、大騙子、勢利男等等。

比利的不同人格,創作出來畫作的風格迥異

而“老師”,則是另外23種人格的融合體,聰明、敏感、幽默、機智,自稱:

“我是完整融合的比利。”

醫生們的治療方向,也是希望將其他23種人格融合到“老師”人格上。

好端端一個人,為什麼會突然分裂出這麼多重人格?

醫生通過催眠、發洩等治療方式,終於找到了原因——比利的病情,源于他童年時受到的嚴重創傷。

比利體內的24重人格

1955年,小比利出生在美國邁阿密。在他大約3、4歲的時候,生父自殺死亡,母親帶著小比利改嫁。失去生父的比利,分裂出了第一個人格克裡斯汀,來承擔這種痛苦。

母親改嫁之後,比利的病情越發嚴重。在繼父卡爾莫的家中,比利受盡了虐待。除了怒駡、毆打,卡爾莫還試過對年紀小小的比利實施活埋、拔指甲、甚至是性侵。

母親不管不顧,繼父持續虐待。每天生活在噩夢中的比利,需要更多的人來承擔自己的痛苦。於是,他養成習慣,遇到困難,就分裂出新人格來替他承擔不同場合的痛苦。

他get到了一個技能,只要合上眼睛,就會有別人出來幫他承擔肉體和精神上的折磨:守護者雷根出來打敗施虐者,大衛會出來幫他承擔哭泣……24種人格,就像是一支隊伍,每個人各司其職。

醫生們震驚了。

他們知道有多重人格的存在,但沒親眼見過這麼典型、這麼嚴重的病例。

最終,正因為這個病,法院裁定,比利無罪。理由是在施暴的時候,他精神病發作,神志不清,無法控制自己。

就這樣,比利成為了美國法律史上犯下重罪、卻因精神異常而獲判無罪的第一人。

比利在法庭

大牢不用坐,但是不代表不用接受治療。畢竟這麼嚴重的人格障礙很罕見,萬一哪天又分身出來做壞事,可是大隱患!

接下來的12年裡,比利不斷努力,來爭取真正自由的生活。

他認為,精神正常的罪犯,坐牢之後,完成改造和救贖,就可以走出監獄,恢復自由,回歸社會。自己的確犯了錯,接受治療是應該的。那麼,治療成功之後,他希望自己也能夠走出醫院,過上正常人的生活。畢竟人格分裂的困擾令他自己也很痛苦,他也希望能夠有人幫助他治癒。

但他沒想到這個過程竟然如此漫長而艱辛。

第一站,他來到的是有著“人間地獄”之稱的利瑪精神病院。

還沒被送進去,比利就已經看過很多利瑪的八卦了,比如說看守會偷偷用非法的電擊治療,很多病人被送進去之後會受不住自殺……

果不其然,比利進去之後,就沒過過一天好日子。

《飛越瘋人院》中,麥克因為不聽話,遭到電擊。比利也受過同樣待遇

在看守眼裡,比利就是一個怪人。勒索、恐嚇、冷嘲熱諷、拳打腳踢都是家常便飯。

你這個怪胎在這裡是活不長的,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有人用一起砸爛你的腦袋,或者用刀割開你的喉嚨,好自為之。

就連主治醫生,也壓根不相信他的病情,認為他只是在裝病,來逃避牢獄之災。對他的治療,主要就是隔離和禁閉,以及給他開根本不適宜的安定片。

在這裡,比利根本沒有獲得合適的治療。更糟的是,重新燃起了比利自殺的欲望。

有一次,他已經打算好去死了。

就在這一瞬間,他突然想起幫助過他的考爾醫生(David Caul)說過的一句話:

你要活下去,比利,要和他們作鬥爭。你要接受治療,然後才能健全而自由地開始一個全新的生活。

比利決定振作下去。

我沒有精神病,我沒有迷失自己,我還有鬥志,我要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只有留著自己的性命,才能過上全新的生活。

比利決定,要在這個人間地獄裡好好生活下去,有一天能離開這裡,找到真正能治療自己的地方。

他該怎麼辦?

先借助自己的多重人格吧。

他調動出24種人格之中的“社交小能手”亞倫,在利瑪結識了3個好基友——蓋柏(Gabe)、理查(Richard Case)和鮑比(Bobby Steel)。他們一起跟看守鬥智鬥勇,有時候還偷偷一起喝酒。

有一次,看守又來找他們麻煩,逼著他們承認,牆上那些辱駡看守的字是他們寫的。

情急之下,鮑比掏出了一把小刀,沖著看守的手腕就是一刀。

混亂發生了。

強烈的刺激引發了比利的人格變換。

看到噴湧而出的鮮血,亞倫人格崩潰退場了。雷根人格登場,一把攔住了鮑比,阻止了事件的惡化。

可他們幾個都逃不了接下來的懲罰。

理查本來要在那天參加聽證會,聽證會過了就可以回家。但是結果事與願違,他一時接受不了,自殺未遂,成了植物人,要靠機器維持呼吸。

而比利跟理查一起,被關在24小時監控的病房。

看到自己的朋友被折磨到生不如死,比利很憤怒,體內的雷根人格又一次出現,掌管了他的身體。

這次,為了不讓朋友繼續這樣痛苦下去,他親手拔掉了理查的氧氣管。

接下來,電擊車伺候、守衛森嚴的9號病房,更痛苦的刺激招呼到比利身上。

很長一段時間,比利意志消沉,人格的混亂時期重新出現。每天不同的人格都會陸續登場,讓比利頭疼不已,輕生念頭再次湧了上來。

好在,“老師”人格回來了。

“老師”決定要振作起來,病人也是人,也應該受到最起碼的尊重和治療。他決定要帶領這裡的病人,飛越瘋人院。

比利體內的每個人格,都在運用自己擅長的方面,來對抗利瑪。他憑藉自己的組織能力、偽裝能力,成為了病人心中的精神領袖。

我不贊成使用暴力,但如果迫於無奈,我們也要幹得漂亮。

“雷根”製作武器,教會其他病人如何用刀、如何把看守撂倒;

“老師”負責搜集醫院非法證據;

“湯姆”負責設計逃跑路線;

“亞倫”負責帶著其他病人畫壁畫,以賺取工資……

看到這裡還能搞清人物關係,沒有暈菜的,請繼續看下去。

比利把這次行動叫做黑色星期一,計畫在1980年9月8日開始實施行動。

結果沒開始行動,利瑪醫院就被勒令關閉。

不知道是計畫被識破,還是利瑪的黑幕被捅了出去,被迫關閉。不管怎麼說,比利和院內其他病人的夢想都實現了——逃離利瑪。

《飛越瘋人院》裡病人沒做到的,他們做到了。這些病人,被送到了其他精神醫院,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從戒備森嚴的利瑪醫院出來之後,比利先後輾轉到戴頓司法中心醫院、俄亥俄州中部司法醫院、莫里茨中心司法中心醫院等地方進行治療。

乾淨整潔的房間、大大的花園、良好的伙食,光是外部條件,就讓比利的心情好了不少。

加上管理比較自由,比利還可以做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比如說畫畫、跟家人見面聊天等。

在這些專業的醫院,比利也接受到專業的治療。

醫生通過催眠、跟他談心、讓他發洩,以及寵物治療、藥物治療等方式,每隔一段時間就對比利進行精神評估,確認比利所有的人格,對每個人格的特點和問題瞭解清楚;

接著再讓每個人格溝通,讓他們相信自己的確患了多重人格障礙,並勸服他們接受治療;

最後,才是讓相近的人格開始融合,使比利能夠清醒地控制自己,再將所有人格,都往“老師”人格融合,治療才能成功。

說起來簡單,這一治療起來,就足足花了12年。

治療過程中,也曾經碰到過不少困難,以及輿論壓力。

有時候,精神情況好轉的比利,可以在別人的陪同下離開醫院,到外面轉一轉。

這一來,附近的居民不幹了——

比利的存在,對這個俄亥俄州的女性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把他重新關起來吧!

當局迫於壓力,會下令禁止比利外出,甚至還會將比利轉到其他重症精神病院治療。

每當遇到這類的打擊,比利的病情都會反反復複,剛有點起色,人格就又開始分裂。

比利知道,自己強姦犯這個身份,一輩子都脫不掉。他能做的,只有默默等待,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一直到痊癒出院。

當我需要承擔責任,例如需要適應外面的世界時,我就會堅持下去。我想儘快過上自由的正常人生活。

12年的治療之後,比利的情況漸趨穩定,23個人格,終於都跟“老師”人格融合到了一起。

也就是說,不再有“24個比利”了,比利只有一個。

“老師”就是比利。

1991年8月1日,法官終於撤銷了精神病醫生和法院對比利的監控。

證據表明,他已經完全正常,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是一個人格主導。

重獲自由身之後,比利靠畫畫、出書等方式,來養活自己。雖然還是時常受到病情的折磨,但是比利已經能清醒地控制自己,不讓自己再犯事。

《24個比利》、《比利戰爭》這兩本書,寫的就是比利這一生的真實經歷。

《24個比利》

《比利戰爭》

而他的一生,也成為了很多電影作品的靈感繆斯。比如《致命ID》、《禁閉島》等。當然還有正在籌拍、由小李子擔任男主角的《擁擠的房間》。

2014年,比利因為癌症離開了人世,終年59歲。直到他的生命盡頭,比利對1977年傷害的3名女性,依然心懷愧疚。

我明白了遭受虐待會把一個人變成施虐者。我現在認識到,我對她們做過的事會讓她們痛苦一輩子。我非常抱歉。寬恕也許可以一直上溯到過去並改變未來。人們必須停止互相傷害。

直到如今,有人仍然不信比利,說這哥們壓根就是一個驚天大騙子,用精湛得足以獲得奧斯卡影帝的演技騙過了員警、醫生和法官;

也有人對他抱以極大的同情,認為倍受多重人格折磨的比利是個倒楣蛋。

你呢?

比利到底是個怎樣的人,時間自會評說。

每個人的性格都是多面的。即使是非常熟悉的親人或朋友,你也往往會驚訝於他們竟然會做出你意想不到的舉動。

甚至是你自己,也有過讓自己也大吃一驚的時候吧?

那種情況也許遠遠不到人格分裂的程度,但它也提醒我們:想徹底瞭解一個人,真的很難。

別輕易地說,“這件事我做不到”,或者“這麼壞的事我做不出”。

前者,你低估了自己的潛力;後者,你高估了自己的理智。

人,最難的就是認識你自己。

波叔想問:你真的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嗎?在留言中分享一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