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上樓入地跑荒野“丈量”北京——記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註冊測繪師武潤澤

測繪, 是個大多數人都不熟悉的行業。 今年8月份, 央視紀錄片《度量人生》, 以測繪人的工作經歷為視角介紹了這個職業, 曾經刷爆測繪人的朋友圈。 然而, 大部分人對這一職業依然感到陌生。 “我們在工作時, 身著特有的橘紅色常常被人認成是環衛工人或者路政人員。 ”近日, 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的註冊測繪師武潤澤向記者介紹了測繪這項工作。

九成工作時間在戶外

“測繪, 直觀點說就是測量和繪圖, 就是通過各種技術手段, 獲取地面地下的地形地貌特徵點和線, 繪製反映現狀的圖形和位置資訊,

供工程建設、規劃設計以及相關管理之用。 測繪人看到二環路首先不是幾個車道, 而是路面有多寬, 在什麼位置有路燈, 什麼位置有井蓋。 新建的建築物, 在別人眼裡可能是多少錢一平方米, 朝向如何, 在我們眼裡就是建築物的高度是多少, 寬度是多少, 位置是否與規劃設計一致。 ”武潤澤說。

作為一名測繪人員, 武潤澤90%的工作在戶外, 風餐露宿是常態。 別人上不去的野山, 測繪人員必須得上去。 武潤澤印象最深的是2015年在北京西北部山區進行工作的經歷。 這次工作的任務是航測法測圖的一個環節, 需要進行控制測量。

“我們爬的山, 與景區的山不一樣。 那一次我們深入山區大約5到10公里, 都沒有路。 滿山的荊棘, 走著走著, 褲腿上都是刺兒。

”武潤澤介紹, 在那次工作中, 他們這一組測繪人員早上五六點出發, 要在荒山野嶺一邊走, 一邊找控制點, 完成測量工作需要6個小時。 中午飯是自己背上山的乾糧, 幾名測繪人員坐在一塊大石頭上就解決了。 “我們上山都得拿根棍子, 一邊掃著一邊走, 因為草裡有可能有蛇, 更多的時候是野雞。 ”

上樓入地進災區測量

測繪行業雖然不為大眾所知, 但其實卻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比如, 每一個建築物在竣工時都要進行工程測繪。 “在拆遷後就要進行灰線測繪, 就是確定樓角座標。 在工程進行時, 要進行正負零驗線測量, 就是樓體露出地基時測量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是否蓋正了。 工程竣工以後要進行規劃竣工測繪,

確認是否和規劃一致。 ”

武潤澤參與過北京亦莊開發區12平方公里的測繪工作, 從拆遷到建設, 他看著這片土地一百多棟建築拔地而起。 在工程竣工後進行測繪時, 大樓的電梯往往都沒有開始運行, 測繪人員必須從樓梯爬到頂樓開始工作, 武潤澤最高爬過三十層樓。

測繪人員還有可能“入地”, 就是對地下的設施進行測繪, “一般測繪的範圍是地下管線的形狀、直徑、材質、走向等。 地下管線測量難度比較大, 比如有的地下管線的溫度特高, 溫度達四五十攝氏度, 而且測繪條件也比較差。 ”

另外, 武潤澤還參與過2012年“7·21”大雨後災區的應急測繪任務。 “災區安置房在建設之前, 需要我們測繪人員先對地形進行測繪, 做出反映災後地形的地形圖。

我們是在當地住了兩周, 是第一手掌握當地災後地形地貌的人。 ”武潤澤說。

參與繪製四環內地形圖

武潤澤做的最多的是“基礎測繪”的工作, “就是繪製地形圖。 ”武潤澤參與時間最長的是“北京四環範圍內1:500地形圖更新測繪”項目。

這項工作是將四環範圍劃分為8000多幅圖。 這個專案大約有50多人同時進行工作, 每組3人, “每個測繪人員都需要以圖幅為單位, 將自己的測繪範圍行走一遍, 將圖幅內的建築、燈杆、井蓋等方位測繪清楚, 形成圖紙。 應該說, 我們是對北京地形最瞭解的人, 精確到地面上的一個井蓋。 ”與“1:500地形圖更新測繪”類似的基礎測繪工作, 還有1:2000地形圖更新測繪工作。

為了節省時間, 測繪人員經常走到哪裡就住到哪裡,

走到哪裡就在哪裡解決吃飯問題。 “如果測繪的覆蓋面積大, 或者測繪地比較偏遠, 我們就會住在測區附近, 以便提高每天的工作效率, 因為每天往返的時間成本比較高。 ”武潤澤因工作經常不著家, 最長的一次在賓館住了半年。

90分鐘出高精度測繪圖

年紀輕輕的武潤澤已經是行業能手。 他在2013年獲全國測繪地理資訊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第一名。

“國家規定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圖中, 1:500地形圖是最精確的。 這是各項建設工作的基礎。 我參加的那次比賽, 比賽內容也是以1:500地形圖為基礎。 ”武潤澤介紹, 比賽內容是兩人一組進行比賽, 一個觀測、一個跑尺, 然後調換角色, 根據標準測出資料並繪出圖紙, 圖紙的品質和精確度都要滿足要求, 而且用時要最短。武潤澤善於採用簡碼法數位測圖,戶外測量時間和繪圖時間都在90分鐘左右,比要求的100分鐘快10分鐘,而且精度高、品質好,加上理論知識扎實,武潤澤因此在競賽中獲獎。

常在戶外工作,年輕的武潤澤皮膚黝黑,他說,即使經常出現在街頭,他們也不為人所熟悉,甚至被市民當成清潔工或路政工作者,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用腳丈量城市,走遍人跡罕至的荒郊,“每個工作崗位都需要默默幹活的人,尤其是測繪工作。”武潤澤說。

名片:

武潤澤,29歲,北京房山人,中共黨員,工程師、註冊測繪師。目前在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工作,是單位首席員工、基層生產一線一名80後的專業技術骨幹。

榮譽:

2013年,獲全國測繪地理資訊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第一名,榮獲“全國測繪地理資訊技術能手”稱號;2014年,榮獲“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絕活:

熟練使用多種測繪儀器,能夠高精度高效率地完成平面、高程、地形等相關的測量工作,可快速準確地完成儀器的安置、觀測、資料的平差計算及內業繪圖;能夠採用不同方法,高效率高品質完成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如1:500、1:2000基本地形圖和專題地形圖等),尤其採用簡碼法數位測圖,針對不同地形地物設置相應編碼,免去外業草圖繪製等流程,快速地完成野外資料獲取,同時可在編圖的過程中實現特定編碼自動展繪,達到相應的自動化。

心中的工匠精神:

作為新時代的測繪工作者,要繼續傳承和發揚嚴謹求實、敬業奉獻、能吃苦、敢創新的工匠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激勵著我前行!在工作中精心測准每個座標,用心繪好每一幅圖,高效率、高品質地完成每一次作業,腳踏實地地把工作做好、做精,努力為首都的建設發展奉獻點滴力量!

而且用時要最短。武潤澤善於採用簡碼法數位測圖,戶外測量時間和繪圖時間都在90分鐘左右,比要求的100分鐘快10分鐘,而且精度高、品質好,加上理論知識扎實,武潤澤因此在競賽中獲獎。

常在戶外工作,年輕的武潤澤皮膚黝黑,他說,即使經常出現在街頭,他們也不為人所熟悉,甚至被市民當成清潔工或路政工作者,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用腳丈量城市,走遍人跡罕至的荒郊,“每個工作崗位都需要默默幹活的人,尤其是測繪工作。”武潤澤說。

名片:

武潤澤,29歲,北京房山人,中共黨員,工程師、註冊測繪師。目前在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工作,是單位首席員工、基層生產一線一名80後的專業技術骨幹。

榮譽:

2013年,獲全國測繪地理資訊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第一名,榮獲“全國測繪地理資訊技術能手”稱號;2014年,榮獲“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絕活:

熟練使用多種測繪儀器,能夠高精度高效率地完成平面、高程、地形等相關的測量工作,可快速準確地完成儀器的安置、觀測、資料的平差計算及內業繪圖;能夠採用不同方法,高效率高品質完成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如1:500、1:2000基本地形圖和專題地形圖等),尤其採用簡碼法數位測圖,針對不同地形地物設置相應編碼,免去外業草圖繪製等流程,快速地完成野外資料獲取,同時可在編圖的過程中實現特定編碼自動展繪,達到相應的自動化。

心中的工匠精神:

作為新時代的測繪工作者,要繼續傳承和發揚嚴謹求實、敬業奉獻、能吃苦、敢創新的工匠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激勵著我前行!在工作中精心測准每個座標,用心繪好每一幅圖,高效率、高品質地完成每一次作業,腳踏實地地把工作做好、做精,努力為首都的建設發展奉獻點滴力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