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華三才子”“中國都市社會學第一人”吳景超:最超然于政治的學者

在城鄉二元結構的背景下, 說到中國的“城鎮化”, 有一個安徽人, 不得不提:

早在民國時期, 他就主張通過城市中工商業的發展,

來吸引農村的剩餘勞動力來到城市, 繁榮城市經濟, 使農民減輕負擔。 “讓農民進城, 成為市民。 ”他似乎提前預見了當下“中國城鎮化之路”。

此外, 他在現代化、計劃經濟、土地、人口問題等方面的理論, 或深或淺地影響著中國。

他和聞一多、羅隆基並稱為“清華三才子”, 他是胡適最為看重的年輕人之一, 他是中國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學的大師。 周恩來盛讚他的人口觀點, 蔣介石給他捎信讓他去臺灣, 傅斯年、梅貽琦邀請他去美國……

他被稱為“中國都市社會學第一人”;他的著作, 是中國都市社會學的發軔;他提出的“區域經濟”、中國工業現代化的理論, 他對中國社會階級的理解, 對於中國農村土地、租佃及人口問題的判斷與解釋, 影響至今。

他曾經被譽為“最超然于政治的學者”。 但最終政治沒能放過他。 他成了著名的“吳門三大右派”。

他就是安徽歙縣人吳景超, 一個漸被歷史塵封、卻不應該被所遺忘的徽州人。

他出生於116前的3月5日。

一、中國都市社會學第一人

丁酉初春。 托徽州友人萬德兄尋訪吳景超墓, 頗經周折才打聽到, 其墓隱于皖南山林中。

其人其事, 已為不少人忘記。 歙縣政府網上, 不著一字。 許多社會學專業的學生, 也很少提起這位“一百年前的00後”。

詳閱萬德兄翻拍的油印《歙縣地方誌》, 依稀得以下記錄:吳景超23歲畢業于清華學堂, 赴美留學, 獲明尼蘇達大學學士、芝加哥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懂英、法、德、俄等外語。 在美國, 同羅隆基、聞一多等人組織“大江學會”宣傳資產階級民主改革。

1928年回國, 先後任金陵大學、清華大學教授, 清華大學教務長。 抗戰前夕, 經同窗翁文灝遊說, 參加國民政府工作, 翌年隨翁參加英國英皇加冕典禮, 後訪問德國和蘇聯……景超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社會學家……妻龔業雅為大學教授, 大弟燧人在上海工商聯工作, 二弟承禧任上海財經學院教務長, 均極有學問。

“三千年之未有大變局”以來, 百餘年間, 中國的士農工商學, 無不在探尋救國圖強之路。

中國現代化的路徑選擇, 吳景超的貢獻, 不可磨滅。

在現代化路徑選擇上, 有兩個方向, 一是梁漱溟、章士釗等人提出的“以農立國”, 一個就是吳景超提出的工業化路線。 在中國著名的“工業、農業何者優先發展”的爭論中, 吳景超旗幟鮮明地提出“工業立國”。

吳景超在其代表作《第四種國家的出路》中, 提出了“發展都市以救濟農村”的理論, 推行工業化。 他將世界上的國家劃分為4種, 認為中國屬於第四種國家, 出路在於:充分利用國內資源;改良生產技術;實行公平分配;節制人口。

他是中國社會學界最早研究都市社會學的代表人物之一, 側重於從經濟的角度來研究社會。

在中國第一代社會學家裡, 吳景超的治學方法, 特點鮮明。 在國外廣泛學習、遊歷, 讓他的視野極具前瞻性和現代性, 新穎而務實。

吳景超所著《都市社會學》一書, 曾受到中國社會學奠基人之一的孫本文的高度評價:“我國關於此方面著作, 以吳景超氏的都市社會學為最早。 ”

二、沒有吳景超, 可能就沒有梁實秋的《雅舍小品》

梁實秋先生的《雅舍小品》系列, 是中國散文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長日無俚, 寫作自遣, 隨想隨寫, 不拘篇章”, 梁實秋將身邊瑣事, 提煉成精緻隨筆, 立刻風靡。 他的不少作品, 都以“雅舍”命名, 像《雅舍憶舊》《雅舍散文》《雅舍談吃》等。

其中,《雅舍小品》再版300餘次。有人評價道,世界上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雅舍小品》。

《雅舍小品》給梁實秋帶來極大聲譽,奠定了他在中國現代散文史上地位。

而他的“雅舍”,就是於1940年和清華時的室友吳景超合夥在重慶買下的。雅舍共6間,梁實秋住一室一廳,吳景超和夫人龔業雅住兩間。在為新房命名時,梁實秋說:“何不就用業雅的‘雅’字?房子名為‘雅舍’可也。”

由此可以看出,“雅舍”的命名,來自吳景超夫人龔業雅的芳名,而不是後人推測的梁實秋自命風雅。

如果沒有吳景超,梁實秋的作品可能同樣會在華人世界流傳,但不一定是《雅舍小品》這個名字了。

三、蔣介石、胡適、梅貽琦、傅斯年,都想要吳景超跟自己走

1901年3月5日,吳景超出生歙縣一貢生之家,13歲時赴南京讀金陵中學。15歲時入清華,一直到22歲。在校期間,曾任《清華週刊》總編輯,梁實秋評價他:“好史遷,故大家稱之為太史公。”民國12年,赴美留學,先後獲明尼蘇達大學社會學學士、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懂英、法、德、俄等國語言。在美國,同羅隆基、聞一多等人組織“大江學會”,宣傳資產階級民主改革。

學成歸國,吳景超先後任教于金陵大學、清華大學,曾任清華大學教務長,發起成立“中國社會學社”。民國25 年初,經同窗翁文灝遊說,轉入政界,參加國民政府工作,任行政院秘書、參事。後隨孔祥熙、翁文灝赴英參加英皇加冕典禮,並訪問法國、德國和蘇聯。

此後,先後任國民政府經濟部秘書、戰時物資管理局主任秘書、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顧問、重慶國際最高委員會參事等職。

吳景超經濟部任職時,所用郵票分置兩紙盒,一供公事,一供私函,決不混淆。

1947年底,重回清華大學任教,並與錢昌照等發起組織中國社會經濟研究會,出版《新聞》週刊。

1948年,胡適向蔣介石力薦吳景超,研究解決金元券等經濟問題。同時被推薦的還有劉大中和蔣碩傑。後二位在土地改革和稅制改革中發揮巨大作用,蔣碩傑還曾被提名角逐諾貝爾經濟學獎。

不久,當局請他出任駐聯合國官員,亦遭拒絕。

政權交替的前夕,蔣介石曾經捎信給吳景超,希望他能夠隨國民黨撤到南方。胡適也派人送來了兩張機票,動員他一路同行。吳景超卻不為所動。傅斯年、梅貽琦等也動員他去美國執教,均被他拒絕。他要在北平迎接解放。

他對一位清華校友說:“這是一個大時代,我們學社會學的人決不能輕易放過。”

他沒有放過大時代,大時代也沒有放過他。

四、去與留,是耶非耶?

“作為中國第一代的社會學家,他有一個非常好的學術開端。作為中國社會學研究的首創者之一,他在自己學術生涯的開始階段,就敏銳地選擇了一種雖然剛剛創立但卻有著廣闊學術前景的學科。”這是著名學者謝泳對吳景超的評價之一。

1949年之後的吳景超,年屆五旬。他積極學習馬克思主義著作。“書店每出售新到的書,他就搶先買來閱讀。他比我們年輕講師、助教還讀得快、讀得多。”同事回憶說。

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號召下,吳景超非常謹慎地說了幾句話,但很快成了被批判的靶子。

在反右運動中,他更是被作為“鼓吹資產階級社會學理論的重要代表”,成為眾矢之的。

他的學術之路,漸失銳氣。他的人生之路,逐漸崎嶇。

他開始“反思”,在《我與胡適——從朋友到敵人》的一文中寫道:“由於我自己的不堅定,也由於他的慫恿,我開始了十多年與蔣反動政權同流合污的生涯,就是我的生命史中最為痛心的事。”不知道他說這話時,是不是也在痛心。

針對自己鍾愛一生的社會學,他不得已做了《痛改前非,努力成為工人階級的知識份子》的檢討。

1957年9月號、10月號《新建設》雜誌,連續刊發孫定國的《必須徹底批判資產階級社會學》、關鋒的《“不通”和陰謀——斥吳景超的“社會學在新中國還有地位嗎?》,吳景超是其中的主要批判對象。後一篇,直斥吳景超的文章是“章羅反動聯盟的大將們,公開談‘恢復’資產階級反動社會學的第一篇文章”。

被批判的原因之一,就是吳景超想恢復社會學這門學科--1952年,中國高校院系調整,撤銷社會學專業。

以社會學作為自己主業的吳景超,曾在《新建設》雜誌發表《社會學在新中國還有地位嗎?》稱,“在百家爭鳴的時代,我認為我國的哲學系中,還有設立社會學一門課程的必要。”雖行文謹慎,仍被人成為攻擊的對象,這是吳景超受到批判最多的一篇文章。該期雜誌“一得之見”欄目下共發表了3篇文章,另外兩篇是張岱年的《道德的階級性和繼承性》、李長之的《文章長短論》,這三個人在1957年全部成了“右派”。

中國民族學、社會學、人類學界最著名的大右派有:吳澤霖、潘光旦、吳景超、吳文藻、費孝通等。其中,“吳門三大右派”吳澤霖、吳景超、吳文藻分別是中國民族學、社會學、人類學界的大師。

劃為“右派”後,吳景超被逼離開講壇,降級、減薪、思想檢討、自我批評、思想改造、集體學習等種種責罰,紛至遝來。

他仍希望發揮餘熱,默默轉向翻譯工作。

“留下來的吳景超,不但沒有發揮出他作為一流學者的作用,而且在學術上再也沒有當年的風采了。”這是著名學者謝泳對吳景超的另一句評價。

1968年5月,吳景超患癌去世。死後火化,骨灰由一位堂弟攜返故鄉歙縣安葬。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13歲出門遠行的少年,最終長眠於故鄉的山水間。

吳景超(1901.3.5—1968.5.7)安徽歙縣人,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史學家。1915年入清華學校,1923年赴美留學,先後在明尼蘇達大學、芝加哥大學攻讀社會學,並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28年回國,任金陵大學社會學教授兼系主任;1931年任清華大學教授,曾任教務長。1935年在國民政府任職,1947年返回清華大學任教。1952年後執教于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1957年被劃為右派,歷經磨難後於1968年去世。他是中國20世紀上半葉研究都市社會學最主要代表人物。其主要著作有:《社會組織》、《都市社會學》、《社會的生物基礎》、《第四種國家的出路》、《劫後災黎》。與聞一多、羅隆基一同被譽為“清華三才子”。

其中,《雅舍小品》再版300餘次。有人評價道,世界上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雅舍小品》。

《雅舍小品》給梁實秋帶來極大聲譽,奠定了他在中國現代散文史上地位。

而他的“雅舍”,就是於1940年和清華時的室友吳景超合夥在重慶買下的。雅舍共6間,梁實秋住一室一廳,吳景超和夫人龔業雅住兩間。在為新房命名時,梁實秋說:“何不就用業雅的‘雅’字?房子名為‘雅舍’可也。”

由此可以看出,“雅舍”的命名,來自吳景超夫人龔業雅的芳名,而不是後人推測的梁實秋自命風雅。

如果沒有吳景超,梁實秋的作品可能同樣會在華人世界流傳,但不一定是《雅舍小品》這個名字了。

三、蔣介石、胡適、梅貽琦、傅斯年,都想要吳景超跟自己走

1901年3月5日,吳景超出生歙縣一貢生之家,13歲時赴南京讀金陵中學。15歲時入清華,一直到22歲。在校期間,曾任《清華週刊》總編輯,梁實秋評價他:“好史遷,故大家稱之為太史公。”民國12年,赴美留學,先後獲明尼蘇達大學社會學學士、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懂英、法、德、俄等國語言。在美國,同羅隆基、聞一多等人組織“大江學會”,宣傳資產階級民主改革。

學成歸國,吳景超先後任教于金陵大學、清華大學,曾任清華大學教務長,發起成立“中國社會學社”。民國25 年初,經同窗翁文灝遊說,轉入政界,參加國民政府工作,任行政院秘書、參事。後隨孔祥熙、翁文灝赴英參加英皇加冕典禮,並訪問法國、德國和蘇聯。

此後,先後任國民政府經濟部秘書、戰時物資管理局主任秘書、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顧問、重慶國際最高委員會參事等職。

吳景超經濟部任職時,所用郵票分置兩紙盒,一供公事,一供私函,決不混淆。

1947年底,重回清華大學任教,並與錢昌照等發起組織中國社會經濟研究會,出版《新聞》週刊。

1948年,胡適向蔣介石力薦吳景超,研究解決金元券等經濟問題。同時被推薦的還有劉大中和蔣碩傑。後二位在土地改革和稅制改革中發揮巨大作用,蔣碩傑還曾被提名角逐諾貝爾經濟學獎。

不久,當局請他出任駐聯合國官員,亦遭拒絕。

政權交替的前夕,蔣介石曾經捎信給吳景超,希望他能夠隨國民黨撤到南方。胡適也派人送來了兩張機票,動員他一路同行。吳景超卻不為所動。傅斯年、梅貽琦等也動員他去美國執教,均被他拒絕。他要在北平迎接解放。

他對一位清華校友說:“這是一個大時代,我們學社會學的人決不能輕易放過。”

他沒有放過大時代,大時代也沒有放過他。

四、去與留,是耶非耶?

“作為中國第一代的社會學家,他有一個非常好的學術開端。作為中國社會學研究的首創者之一,他在自己學術生涯的開始階段,就敏銳地選擇了一種雖然剛剛創立但卻有著廣闊學術前景的學科。”這是著名學者謝泳對吳景超的評價之一。

1949年之後的吳景超,年屆五旬。他積極學習馬克思主義著作。“書店每出售新到的書,他就搶先買來閱讀。他比我們年輕講師、助教還讀得快、讀得多。”同事回憶說。

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號召下,吳景超非常謹慎地說了幾句話,但很快成了被批判的靶子。

在反右運動中,他更是被作為“鼓吹資產階級社會學理論的重要代表”,成為眾矢之的。

他的學術之路,漸失銳氣。他的人生之路,逐漸崎嶇。

他開始“反思”,在《我與胡適——從朋友到敵人》的一文中寫道:“由於我自己的不堅定,也由於他的慫恿,我開始了十多年與蔣反動政權同流合污的生涯,就是我的生命史中最為痛心的事。”不知道他說這話時,是不是也在痛心。

針對自己鍾愛一生的社會學,他不得已做了《痛改前非,努力成為工人階級的知識份子》的檢討。

1957年9月號、10月號《新建設》雜誌,連續刊發孫定國的《必須徹底批判資產階級社會學》、關鋒的《“不通”和陰謀——斥吳景超的“社會學在新中國還有地位嗎?》,吳景超是其中的主要批判對象。後一篇,直斥吳景超的文章是“章羅反動聯盟的大將們,公開談‘恢復’資產階級反動社會學的第一篇文章”。

被批判的原因之一,就是吳景超想恢復社會學這門學科--1952年,中國高校院系調整,撤銷社會學專業。

以社會學作為自己主業的吳景超,曾在《新建設》雜誌發表《社會學在新中國還有地位嗎?》稱,“在百家爭鳴的時代,我認為我國的哲學系中,還有設立社會學一門課程的必要。”雖行文謹慎,仍被人成為攻擊的對象,這是吳景超受到批判最多的一篇文章。該期雜誌“一得之見”欄目下共發表了3篇文章,另外兩篇是張岱年的《道德的階級性和繼承性》、李長之的《文章長短論》,這三個人在1957年全部成了“右派”。

中國民族學、社會學、人類學界最著名的大右派有:吳澤霖、潘光旦、吳景超、吳文藻、費孝通等。其中,“吳門三大右派”吳澤霖、吳景超、吳文藻分別是中國民族學、社會學、人類學界的大師。

劃為“右派”後,吳景超被逼離開講壇,降級、減薪、思想檢討、自我批評、思想改造、集體學習等種種責罰,紛至遝來。

他仍希望發揮餘熱,默默轉向翻譯工作。

“留下來的吳景超,不但沒有發揮出他作為一流學者的作用,而且在學術上再也沒有當年的風采了。”這是著名學者謝泳對吳景超的另一句評價。

1968年5月,吳景超患癌去世。死後火化,骨灰由一位堂弟攜返故鄉歙縣安葬。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13歲出門遠行的少年,最終長眠於故鄉的山水間。

吳景超(1901.3.5—1968.5.7)安徽歙縣人,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史學家。1915年入清華學校,1923年赴美留學,先後在明尼蘇達大學、芝加哥大學攻讀社會學,並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28年回國,任金陵大學社會學教授兼系主任;1931年任清華大學教授,曾任教務長。1935年在國民政府任職,1947年返回清華大學任教。1952年後執教于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1957年被劃為右派,歷經磨難後於1968年去世。他是中國20世紀上半葉研究都市社會學最主要代表人物。其主要著作有:《社會組織》、《都市社會學》、《社會的生物基礎》、《第四種國家的出路》、《劫後災黎》。與聞一多、羅隆基一同被譽為“清華三才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