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動力平順 底盤舒適 東風啟辰T90動態評測

“大”, 是國內汽車用戶最為關注的標籤, 也因此, 城市SUV憑藉相比轎車更大的空間而深受歡迎。 不過在當今這個連車都要靠“顏值”吃飯的時代, 各車廠又都在車輛外觀設計上煞費苦心, 大批擁有大空間、且以“高顏值”著稱的SUV成為了國內SUV市場的主力軍。 而今天, 我們的主角同樣擁有“大”和“高顏值”的標籤, 不同的是, 它還有著與眾不同的轎跑SUV般的溜背設計, 它就是國內首台採用溜背設計的自主SUV——啟辰T90。 本次拆車坊實測的是匹配CVT變速箱的2.0L CVT智尚版。

動力感受:自吸+CVT=動力舒適平順

首先說說動力平臺, 啟辰T90的動力平臺來自於日產, 與逍客相同的MR20自吸發動機搭配同樣的CVT變速箱, 經過啟辰團隊的重新調校, 匹配在了今天這台啟辰T90上。 帳面資料來看, 最大馬力144ps、最大功率110kw、最大扭矩198N·m。 要說動力參數, 相比定位相同且價位相近的自主中型SUV來說不佔優勢, 好在來自日產的MR20發動機較同級自主發動機技術上更加成熟, 耐用度有較高保障。

動力性方面, 啟辰T90給筆者最為直觀的感受就是“平順”, 任憑你如何“蹂躪”油門踏板, 啟辰T90都會以相當均勻的加速力道將車速提升, 即沒有換擋的頓挫感也沒有渦輪發動機那種突兀的動力湧現, 甚至沒有模仿自動變速箱那樣每一檔都重複同樣的轉速區間, 而是隨著發動機轉速的直線上升而將車速慢慢推向極速, 這正是自吸發動機與CVT變速箱搭配下的動力秉性。

經拆車坊實測, 啟辰T90的0-100km/h加速時間為11.35s, 相比搭載同樣動力平臺的逍客要慢上一些, 畢竟車身尺寸和整備品質放在這, 不過對於日常駕駛來說夠用, 但要說推背感確實不算強烈。

制動力方面, 100-0km/h的制動距離為40.69米, 歷時3.13秒, 對於1.5噸的整備品質來說還算可以。 另外, 制動回應非常靈敏, 日常駕駛只需輕點制動就能達到預期制動效果。

如此溫柔舒適的動力調校,筆者第一次踩下油門卻是竄著出去的。原因並非動力反應靈敏,而恰恰相反是大約零點幾秒的動力遲滯。無論你輕踩還是重踩,似乎電腦都是有那麼一會兒思考的時間來判斷你的意圖,起步時下意識的點下油門並沒有什麼反應,此時微微加大油門動力又突然湧現出來,然而此時加速力道已經超出了你原本的預期,好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能夠慢慢適應。

底盤感受:底盤整體偏軟但細微顛簸過濾不佳

底盤方面,啟辰T90前懸採用麥佛遜式獨立懸架,後懸掛採用多連杆式獨立懸架,無論懸架形式還是幾何設計上,都與日產逍客有著極高的近似度,因此筆者推斷,T90採用了日產打造逍客同樣的C平臺,底盤設計方面想必也較為成熟。另外,T90同樣沿用了全框式前副車架,相比同級採用半框式副車架的競品擁有更高的剛性和耐衝擊性。

其實一開始啟辰T90給筆者的感受是偏硬的,因為路面一些細微的顛簸都會通過懸架傳遞到車身,讓你充分感受到路面狀況,路感十分強烈,甚至經過一些道路狀況不好的路面時還會覺得有些過於顛簸,T90總會毫無保留的把路面狀況回饋給駕駛者,對細微顛簸的過濾欠佳。

但隨著幾番激烈的駕駛,啟辰T90又表現出了“柔”的一面,無論是急加速還是急減速時的“抬頭”“點頭”現象,還是轉彎時的車身側傾,均表現出了偏舒適的底盤特性,支撐性較同級車型偏軟。

其他駕駛感受:車內噪音偏大、方向盤較重

啟辰T90噪音測試
項目車內噪音(db)發動機轉速(rpm)怠速35.7700時速40公里56.31100時速60公里62.91200時速80公里65.91500時速100公里72.72150時速120公里75.52300

車內噪音方面,啟辰T90給筆者最為顯著的感覺就是來自車尾的胎噪,以及車速高於80km/h時的風噪,和發動機大於3000轉時的發動機噪音。當車速高於80km/h以上時,來自於這幾方面的噪音加在一起就顯得有些明顯了,前後排之間的溝通需要抬高嗓門,特別是120km/h以上時甚至超過了人耳的舒適極限75分貝達到了75.5db,長時間高速行駛會降低車內乘員的舒適性,可見啟辰T90在車內噪音抑制方面還需要一定的提升。此外,車輛一旦掛入P檔,機艙內就會傳來一種明顯的“突突”聲。

另外,啟辰T90的方向盤略顯沉重,經過實驗,啟辰T90在40km/h的時速下方向盤很輕,甚至單手原地打輪都不費力,與市面上普遍車型區別不大,但一旦車速達40km/h以上時則方向盤助力有明顯下降,扭轉方向盤需要更大力道,習慣單手握把的筆者在長時間的駕駛下,胳膊會有一些酸痛感。

再來說說其它的一些小細節,對於啟辰T90的溜背設計,雖然造型獨特美觀,但對於車內的視線卻有一定的犧牲。即便啟辰T90的設計團隊巧妙的在尾箱門上另開了一塊透明區域以增加視野,但是通過圖片可以看出,啟辰T90的後部視線依然不夠理想,倒車需要完全依賴倒車影像,好在車尾攝像頭可以隨時開啟以獲取車尾動態,但是這一點確實需要一段時間加以適應。

對於一款自主SUV車型來說,談人體工程學確實有些避重就輕的感覺,但是筆者還是有一點要說,就是它的前排中央扶手箱。可能很多人像筆者一樣,短暫的紅燈時喜歡將手握在檔把兒上稍事休息,但此時若是D檔,你會發現你的手肘剛好壓在中央扶手箱的巨大按鈕上,一不小心就會觸發開關將扶手箱蓋彈起,非常影響整車的駕駛感受。

總結:

就筆者而言,在啟辰T90極具運動氣息的外觀下,平順的動力性和偏軟的底盤調教略顯平淡,總給人一種表裡不一的感覺。可能對於一款中型SUV,對於一款充分考慮日常使用需求的啟辰T90來說,追求舒適是十分合理的,確實滿足了大部分國內車主的用車需求。經過幾天的測試,在各種大油門的“摧殘”下將油耗保持在了12.1L/100km的油耗水準,對於一台1.5噸有餘的中型SUV來說還算是說得過去。但對輕微顛簸的過濾欠佳,再加上車內噪音的抑制不夠完善,總體駕乘舒適性還有待提高。

如此溫柔舒適的動力調校,筆者第一次踩下油門卻是竄著出去的。原因並非動力反應靈敏,而恰恰相反是大約零點幾秒的動力遲滯。無論你輕踩還是重踩,似乎電腦都是有那麼一會兒思考的時間來判斷你的意圖,起步時下意識的點下油門並沒有什麼反應,此時微微加大油門動力又突然湧現出來,然而此時加速力道已經超出了你原本的預期,好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能夠慢慢適應。

底盤感受:底盤整體偏軟但細微顛簸過濾不佳

底盤方面,啟辰T90前懸採用麥佛遜式獨立懸架,後懸掛採用多連杆式獨立懸架,無論懸架形式還是幾何設計上,都與日產逍客有著極高的近似度,因此筆者推斷,T90採用了日產打造逍客同樣的C平臺,底盤設計方面想必也較為成熟。另外,T90同樣沿用了全框式前副車架,相比同級採用半框式副車架的競品擁有更高的剛性和耐衝擊性。

其實一開始啟辰T90給筆者的感受是偏硬的,因為路面一些細微的顛簸都會通過懸架傳遞到車身,讓你充分感受到路面狀況,路感十分強烈,甚至經過一些道路狀況不好的路面時還會覺得有些過於顛簸,T90總會毫無保留的把路面狀況回饋給駕駛者,對細微顛簸的過濾欠佳。

但隨著幾番激烈的駕駛,啟辰T90又表現出了“柔”的一面,無論是急加速還是急減速時的“抬頭”“點頭”現象,還是轉彎時的車身側傾,均表現出了偏舒適的底盤特性,支撐性較同級車型偏軟。

其他駕駛感受:車內噪音偏大、方向盤較重

啟辰T90噪音測試
項目車內噪音(db)發動機轉速(rpm)怠速35.7700時速40公里56.31100時速60公里62.91200時速80公里65.91500時速100公里72.72150時速120公里75.52300

車內噪音方面,啟辰T90給筆者最為顯著的感覺就是來自車尾的胎噪,以及車速高於80km/h時的風噪,和發動機大於3000轉時的發動機噪音。當車速高於80km/h以上時,來自於這幾方面的噪音加在一起就顯得有些明顯了,前後排之間的溝通需要抬高嗓門,特別是120km/h以上時甚至超過了人耳的舒適極限75分貝達到了75.5db,長時間高速行駛會降低車內乘員的舒適性,可見啟辰T90在車內噪音抑制方面還需要一定的提升。此外,車輛一旦掛入P檔,機艙內就會傳來一種明顯的“突突”聲。

另外,啟辰T90的方向盤略顯沉重,經過實驗,啟辰T90在40km/h的時速下方向盤很輕,甚至單手原地打輪都不費力,與市面上普遍車型區別不大,但一旦車速達40km/h以上時則方向盤助力有明顯下降,扭轉方向盤需要更大力道,習慣單手握把的筆者在長時間的駕駛下,胳膊會有一些酸痛感。

再來說說其它的一些小細節,對於啟辰T90的溜背設計,雖然造型獨特美觀,但對於車內的視線卻有一定的犧牲。即便啟辰T90的設計團隊巧妙的在尾箱門上另開了一塊透明區域以增加視野,但是通過圖片可以看出,啟辰T90的後部視線依然不夠理想,倒車需要完全依賴倒車影像,好在車尾攝像頭可以隨時開啟以獲取車尾動態,但是這一點確實需要一段時間加以適應。

對於一款自主SUV車型來說,談人體工程學確實有些避重就輕的感覺,但是筆者還是有一點要說,就是它的前排中央扶手箱。可能很多人像筆者一樣,短暫的紅燈時喜歡將手握在檔把兒上稍事休息,但此時若是D檔,你會發現你的手肘剛好壓在中央扶手箱的巨大按鈕上,一不小心就會觸發開關將扶手箱蓋彈起,非常影響整車的駕駛感受。

總結:

就筆者而言,在啟辰T90極具運動氣息的外觀下,平順的動力性和偏軟的底盤調教略顯平淡,總給人一種表裡不一的感覺。可能對於一款中型SUV,對於一款充分考慮日常使用需求的啟辰T90來說,追求舒適是十分合理的,確實滿足了大部分國內車主的用車需求。經過幾天的測試,在各種大油門的“摧殘”下將油耗保持在了12.1L/100km的油耗水準,對於一台1.5噸有餘的中型SUV來說還算是說得過去。但對輕微顛簸的過濾欠佳,再加上車內噪音的抑制不夠完善,總體駕乘舒適性還有待提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