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蘇軾|鬥法王安石,因禍得福下杭州

蘇 軾

熙寧二年服滿還朝時, 正是北宋開始出現政治危機的時候, 繁榮的背後隱藏著危機, 此時神宗即位, 正是著名的王安石變法時期,

那麼著又將怎樣影響蘇軾的前途呢。

01

先為大家分享一首王安石寫於變法前夕的著名七絕:

02

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王安石:道德人品上王安石可稱兩個極端:任情放縱、貪污腐敗這些歷代官員常見的通病與王安石扯不上干係, 就是宋代士子們視為尋常事的納妾風氣王安石也從不感興趣,

居官一生從無明暗二奶, 至今罕見。 其政治道德也是如此:二十一歲考中進士始, 寧願在一個偏遠的省份當一小吏, 也堅決謝絕朝廷把他召入中央重用的任命, 可見不是什麼官迷。

視為尋掌權之後竟然發展到把他自己所編著的《三經新義》中論點作為科考的標準答案之一, 大家應該熟悉他的有關名言:“天命不足畏, 眾言不足從, 祖宗之法不足用。 ” 生活上王安石不修邊幅等惡習是眾所周知的, 據說他從來不換長袍, 有次朋友們趁他洗澡偷偷換了他的衣服, 他竟然沒有發覺身上的長袍被更新了, 是否那些漂亮姑娘因此而疏遠這極不講究的另類?以至老王終生與二奶無緣?當然這些都是戲語了。

「關注宸冰讀書, 成就自己的智慧。 」

03

伴隨著朝野舊雨凋零, 蘇軾眼中所見, 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 “平和世界”。 面對朝政的劇變, 蘇軾一時有些困惑。 在此之前, 作為一位關心民生疾苦、有志于匡時濟世的士大夫, 蘇軾的思想一直與當時的革新思潮保持一致, 他希望朝廷奮發有為, 革新弊政。 他大聲疾呼, 要“滌蕩振刷而卓然有所立”, 希望“天子一日赫然奮其剛健之威”, 勇於改革。 現在, 面對緊迫的社會危機, 神宗皇帝真的“赫然奮其剛健之威”, 企圖挽狂瀾於既倒, 支持王安石在較為深廣的範圍內進行改革。 暴風驟雨般的變法運動卻令蘇軾深感不安。

北宋時期街道

04

隨著變法運動如火如荼的展開, 皇帝徹底一屁股做到了王安石那邊, 朝中重臣紛紛被貶或自行辭職, 新法實施方興未艾!蘇軾的許多師友, 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恩師歐陽修在內, 因在新法的施行上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 被迫離京。 而且被貶官員裡面就包括東坡的弟弟蘇轍, 蘇轍先于蘇東坡在新法實施的浪潮中翻了船。

可蘇東坡照樣上書反對, 而且他的一篇《議學校貢舉狀》還獲得了皇帝極高的評價, 蒙神宗親自召見, 皇帝勉勵蘇東坡:“盡陳得失, 無有所隱。 ” 但是沒有用, 朝中有關新法的鬥爭大局已定, 所有反對新法的高官大臣都已近乎全部去職。

05

兩位曠世之才的初次相較告一段落, 一個留京繼續掌舵操弄北宋這艘千瘡百漏的大船, 一個反而品味起了杭州西湖溫馨風流的花船, 而命運又是誰能說得准的呢?蘇軾一到杭州, 就情不自禁地陶醉在湖光山色之中, 感受到許久不曾有過的寧靜、清新和愉悅。 純淨無染的大自然將他活潑、開朗、好動的天性重新激發起來, 也將他的詩心與靈感重新激發起來。 在一個泛舟遊玩的日子裡,他留下了這首千古絕唱:

注:文章並非全文,詳細請聽音訊。

在一個泛舟遊玩的日子裡,他留下了這首千古絕唱:

注:文章並非全文,詳細請聽音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