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中國說——為什麼說要想聰明,必須要懂老莊哲學?(下篇)

如何做人, 套用現代的話, 就是老莊的人生哲學。

在這一點上, 老子和莊子有所不同。 老子尚柔, 守雌, 甘居人下, 有功不居, 而且主張功成身退。 可能他是受到大自然啟示的緣故。 他看到在自然的世界裡柔弱的東西最富生命力, 而其中又以水為最柔。 但奇異的是, 最富柔性的水, 竟是所有堅物的剋星。 他說“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功堅強者莫之能勝, 其無以易之。 弱之勝強, 柔之勝剛”(七十八章)。 所以他得出了“上善若水”的結論,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象水那樣。 可見, 老子是以柔弱的方式, 來達到剛強的目的。 是以屈求伸,

通過不爭, 收到“天下莫能與之爭”的效果。

漢代張良對老子的學說有深刻的理解, 他在幫助劉邦奪取天下以後, 與其他的功臣不同, 不但不搶功不爭名, 反而以身體不好為名, 辭官不做。 避免了因“狐免死”, 而“走狗烹”的悲劇, 避開了功高震主的猜疑。

我們都知道劉邦有三傑:韓信、蕭何、張良。 韓信最後以莫須有的罪名死在呂後手裡, 蕭何做了漢帝國的首任宰相, 但也受過被關進監獄的羞辱。 唯獨張良一直以帝王師的身份, 過著逍遙自在的神仙般的生活。 後來又在確立劉邦接班人的時候立了奇功, 幫助漢惠帝登上了帝位。 人生境界的高下, 由此可見一般。 現在, 我們活在看重功名利祿的浮躁社會, 已很難尋覓象張良這種人的蹤跡了。 如今許多人的牆上都愛掛著“上善若水”四個字, 但又有幾人知道這四個字的份量!水潤萬物而不言, 身處低位而甘心。 有幾個企業能做到這個地步?有幾個權貴能做到這個地步?不要說做了、就是學學也不願學呀:只不過擺個樣子, 讓別人看看罷了,
實則不如學王朔:“我是流氓我怕誰”。 這樣更覺爽氣, 也真實可愛得多。

莊子在做人上與老子不同。 他不是夾著尾巴委屈自己, 而是張開翅膀, 迎風飛翔。 他在《逍遙遊》裡講了一個鯤化為鵬的故事。 說北海裡有條大魚叫鯤, 有幾千里那麼大, 後來變成了大鵬,

光是脊背就不知有幾千里。 它騰空奮飛的時候, 拍擊水面三千里, 然後乘著巨風飛到九萬里的高空, 雙翅就象遮天蓋地的雲彩。 從這個寓言裡, 我們可以看出莊子的豪氣, 他對精神自由的追求。 但他認為這還不是真的自由。 因為大鵬飛往南海還需要風, 只有不需要任何條件就能在宇宙遨遊的人、才算是真正的逍遙者。 而要做到這一步, 必須要“無己”、“無功、”“無名”, 不但對身外的功名不追求, 就連自己本身也忘掉。 這種“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九萬里”的豪氣, 這種不求功名利祿的通達超凡精神在李白、毛澤東的詩詞裡都可找到影子.李白說“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使我不得開心顏”, 又說“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毛澤東視權貴亦言:“類土當年萬戶侯”, 而寫大自然更是氣魄恢宏, 如“山舞銀蛇, 原馳蠟象, 欲與天公試比高。 ”可見莊子的灑脫精神, 對後人的影響是深遠的。

這種精神還表現在不與統治者合作上, 一次, 莊子正在釣魚, 楚王派了兩個大夫請他到朝裡做宰相, 原話是“願以境內累矣。”莊子繼續釣魚,頭也不回地問兩個大夫,“我聽說楚國有個神龜,死後被珍藏在廟堂上。這個龜,是寧可死去保留骨頭而高貴呢,還是寧可在泥中搖著尾巴活著好呢?”兩個大夫說“寧可在泥中搖著尾巴活著好。”莊子說“那你們走吧,我還要在泥中搖著尾巴活著呢。”

這種遁世幽隱的思想,也使後來許多對現實不滿的文人士大夫走上了隱居之路,陶淵明就是一個例子。他們雖然生活艱苦,但精神自由,心靈愉悅。這對那些世俗的人,那些沒有靈性的人是不可理喻的。

總而言之,老子和莊子以他們不世出的智慧和罕見的道德,創建了老莊哲學,成為中國人永遠的精神食糧。中國是飲食王國,如果以此為喻的話,孔孟之道是主食,維持人的生存;而老莊哲學則象副食,供給人豐富的營養和味道。

另外,還有一事要交待的是,到了東漢時期,老子、莊子都成了道教教主,那都是因為他們的名氣大,所以有人要拉大旗作虎皮。至於他們師徒二人是否同意,這些人就不管了。嚴格說來,這些人的所做所為,已經嚴重侵犯了老莊同志的名譽權哪。

為什麼聰明人都要讀老莊哲學?(上篇)

為什麼說讀了老莊哲學讓人更加聰明?(中篇)

原話是“願以境內累矣。”莊子繼續釣魚,頭也不回地問兩個大夫,“我聽說楚國有個神龜,死後被珍藏在廟堂上。這個龜,是寧可死去保留骨頭而高貴呢,還是寧可在泥中搖著尾巴活著好呢?”兩個大夫說“寧可在泥中搖著尾巴活著好。”莊子說“那你們走吧,我還要在泥中搖著尾巴活著呢。”

這種遁世幽隱的思想,也使後來許多對現實不滿的文人士大夫走上了隱居之路,陶淵明就是一個例子。他們雖然生活艱苦,但精神自由,心靈愉悅。這對那些世俗的人,那些沒有靈性的人是不可理喻的。

總而言之,老子和莊子以他們不世出的智慧和罕見的道德,創建了老莊哲學,成為中國人永遠的精神食糧。中國是飲食王國,如果以此為喻的話,孔孟之道是主食,維持人的生存;而老莊哲學則象副食,供給人豐富的營養和味道。

另外,還有一事要交待的是,到了東漢時期,老子、莊子都成了道教教主,那都是因為他們的名氣大,所以有人要拉大旗作虎皮。至於他們師徒二人是否同意,這些人就不管了。嚴格說來,這些人的所做所為,已經嚴重侵犯了老莊同志的名譽權哪。

為什麼聰明人都要讀老莊哲學?(上篇)

為什麼說讀了老莊哲學讓人更加聰明?(中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