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分泌性中耳炎大鬧人工耳蝸

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 對於人工耳蝸手術而言, 分泌性中耳炎就是孫悟空, 頑固、難管, 經常給手術醫師和聽力師出難題。

目前國內近90%的人工耳蝸植入者為嬰幼兒或兒童, 而兒童也是同時是分泌性中耳炎的高發群體, 有學者認為, 伴分泌性中耳炎的重度感音神經性患者一期進行人工耳蝸手術併發症較高, 建議原則上應分期手術, 提倡先安放中耳通氣管後再擇期進行人工耳蝸植入術。 但也有學者認為, 對於分泌性中耳炎重度感音神經性聽障者可經圓窗入路一期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此類聽障者術前往往容易出現焦慮、恐懼心理, 在術前準備上應遵從醫囑, 正確服藥、噴鼻、霧化吸入等, 並注意觀察用藥後的反應。

術後6小時應取健側平臥位, 6小時後取平臥頭偏向健側或側臥, 防止嘔吐時誤吸。 眩暈、耳鳴是術後最常見的輕微併發症, 如有發生, 應幫助患者側臥, 預防嘔吐後嗆咳或窒息。

左側為正常耳鼓膜, 右側為分泌性中耳炎鼓膜

據國外研究報導, 84%的兒童2歲以內至少有一次中耳炎發作情況, 大部分輕度中耳炎可以自行痊癒。 關於重度或極重度伴分泌性中耳炎聽障者能否一期植入人工耳蝸目前尚存爭議。 一般情況下, 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原則上要求中耳乳突腔不能存在活動性的炎性病灶,

因為在有菌的術野下進行耳蝸開窗有可能導致內耳迷路炎、腦膜炎、顱內感染、人工耳蝸植入體排斥甚至移除裝置。

有報導人工耳蝸植入的併發症並不因為術前中耳炎而增高, 有學者認為此類手術前應接受至少一個月的抗炎治療、粘液促排劑等治療。 等待鼓室導抗圖由平坦型改善為負壓低峰型再進行手術, 如果合併腺樣體肥大, 應首先切除腺樣體, 待中耳乳突腔出現含氣腔時才考慮進行手術。

但是, 如果等待分泌性中耳炎完全治癒再進行人工耳蝸手術植入, 一部分兒童要經過1~2年甚至更多的時間, 這樣勢必會錯過人工耳蝸手術的最佳年齡, 極大地影響術後聽覺言語康復效果。 根據文獻顯示:2007年~2012年,

北京某醫院曾進行了11例伴分泌性中耳炎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聽障兒童人工耳蝸手術, 經過專業的術後護理, 術後均無併發症發生, 且聽覺言語效果滿意, 這說明伴分泌性中耳炎的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聽障並非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的絕對禁忌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