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顛覆認知!易筋經中分筋錯骨點穴的指力在內家拳中竟是這麼練的

少年時期就喜歡武術, 由於當年電影的影響, 尤其喜歡鷹爪功的功夫, 從各種管道去習練相關的功力訓練, 大小擒拿法等等。 有一次過年前, 在老家集市上見到有一中年人在買核桃, 只見他說要看看成色, 右手抓起一個核桃, 三指一撚核桃就碎了, 要知道那會兒的核桃是老品種, 可不是現在的紙皮核桃, 需要用錘子才能砸開, 這一手功夫不簡單, 更激起了興趣。

那會兒在這方面曾經練過的內容功法也不少, 比如繃子功, 就是用一個厚毛竹片彎曲, 兩端栓上繩子做成小弓的樣子, 隨身攜帶以便隨時以手指扣住兩端用力使其彎曲練習。 還有手指撐地的俯臥撐, 站著馬步手抓提裝沙的酒罈子, 還有從河邊撿了橢圓形的鵝軟石以拋抓練習等等, 有練過這些功夫的同學請舉手。 這些方法對指力的鍛煉也是挺好的, 但還是看本身力量為基礎, 不免有些氣餒。

後來在搏擊隊專門練了幾年不少現代門類的自由搏擊, 對此也漸漸淡忘, 現代的擂臺搏擊術也很好, 比如訓練從身體素質、爆發力、反復單練動作、實戰攻防的逐步進階等等很全面, 穿透勁也很好。 但總體而言我覺得擂臺搏擊術大體來說以大打小,

以強打弱, 而不是傳統武術中的以小勝大, 以弱勝強。 縱觀傳統武術的先輩, 如尚雲祥、李書文等都是身材矮小卻名震天下, 還有不少從小體弱多病而被父母送去習武, 反而祛病強身而成名的眾多先輩宗師。 因此練習多年始終覺得沒有找到功夫真諦, 正如明代的太極拳宗師王宗岳在《太極拳論》中所言:“斯技旁門甚多, 雖勢有區別, 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 有力打無力, 手慢讓手快, 是皆先天自然之能, 非關學力而有也。 察四兩拔千斤之句, 顯非力勝!觀耄耋禦眾之形, 快何能為?”

真正的形意拳指力功夫是什麼樣子呢?

記得第一次見劉俊峰老師時候, 由於習慣了直擺勾的打法, 又不瞭解形意拳, 只聽說形意的勁好,

寒暄了一會兒後我首先提出讓劉老師能否輕打我胸口一拳感受一下發勁, 劉老師說這樣不好, 容易傷著, 可以發一發人。 後來才知道, 幸虧沒有打穿透勁, 後來輕輕試過一次, 抱了兩個厚靶還是擋不住穿透的震撼, 都是三催勁整的作用, 這是後話了。 當時劉老師伸出手在我胸口從上到下一劃拉, 整個人就轟然倒在牆角的床上, 反復或快或慢試了幾次還是如此, 暗暗想頂上勁卻也頂不住, 真是如人在水中, 舟行浪頭般不由自主, 不疼不癢還很舒服, 有過山車的感受, 翻浪勁就是這個。 最明顯的感受是指端勁力傳遞非常剛實, 不是努力伸胳膊要推人的那種不夠剛實的力。 後來又講解了三圓掌, 三圓掌看似普普通通一個手型,
是尚雲翔所傳形意拳的基本掌型, 但經過講解示範方才明白裡面的奧妙無窮, 體現了古人對人體結構真正智慧的認知和運用。 三圓掌如趙州橋般的拱形, 劉老師擺好三圓掌扣在桌子上, 幾乎大半個人壓上去也不能壓動半分, 我好歹也有百來斤, 卻難動分毫, 這說明功夫已到稍節。 這一次接觸令人欣喜若狂。

整勁的功夫到手臂或者到拳頭的人不少, 但練到指端最難, 能練到指端已是鳳毛麟角, 才是真正的力貫稍節, 貫的意思不是說使勁抓手, 而是貫通的意思, 即骨節貫通剛實, 想來傳說中的“OO龍抓手”也不過如此吧。 如趙州橋般, 勝在結構, 千年不倒, 形意拳的指力稍節功夫也是一樣, 不是說力氣有多大, 而是通過接骨鬥隼, 將每一處掌指骨節剛性相接,發力經過骨節毫無損耗,猶如水流通暢,指節好似一根鋼棍才是真功夫,而如果指節在發力戳擊的時候會打軟,那麼力氣再大也是沒有用的,力量再大也不如小木棍戳一下。也就是說雖然抓握的指力是以力量為基礎的,而戳擊的功夫卻是以骨節貫通為基礎的。這時候指力就可以隨意使用了,什麼擒拿點穴、分筋錯骨等等無非就是易筋經中所說的“外壯餘勇”罷了,就是說怎麼用這些只不過是小伎倆,大功夫卻是在常人看似普普通通的一個三圓掌手型而已,當然通過三體式三圓掌作為練習整勁中的撐筋拔骨只是基礎,真正需要具備強悍功力還需要千錘百煉形意拳的一系列真正的苦功法,還有一些外操的功夫。

劉俊峰先生年已六十,手掌卻紅潤厚實飽滿,手指粗壯

劉老師的三圓掌掌功深厚,手掌不大,但手掌厚實,手指粗壯,指力巨大,戳拿到人身上,讓人立刻就疼痛難耐,忍受不住。最令人驚訝的是皮膚一點不粗糙,手掌膚色也很好。

手指對頂,高下立判

三圓掌指的是站三體式中手掌的掌形,既手心圓、手背圓,虎口圓此三圓,通過三圓掌的練習,能搭建手掌指頭關節的趙州橋,更妙的是,能在骨節的調整中撐筋拔骨,如手背五根大筋騰起,指內吱吱作響,別人用手觸摸可感受的到指節內的流動、跳動感。從而在不知不覺間也養練了筋骨的力度強度,手上是沒有幾兩肌肉的,手指的抓握全靠筋力,要想練首先要養。大家都知道,十指連心、十指都有經絡通過,針灸的原理就是通過刺激經絡中的一個點來疏通,而三圓掌和三體式卻是通過完整的渾身上下撐筋拔骨來刺激經絡,改善氣血,樸素中見天真,平凡中有大道理!因此養生效果極佳,三體式鍛煉就是養生,就是養氣血。我自身的體會是經過三體式中三圓掌的鍛煉,戳擊更剛實,手背小臂大筋騰起粗壯,手掌飽滿,指肚飽滿,勞宮穴內吸,指甲光亮,手掌溫熱,即使在大冷天也是如此,所以說手腳冰涼氣血不足的毛病通過三體式鍛煉能很快解決,當然三體式對於養生而言是全面的,手上的變化只是其中一個點。記得有一次老師示範了一次抓握擒拿,一抓我的手臂,力透骨髓,有這等功夫,還需要擒拿嗎?抓人身麻痹處能使人立刻渾身發軟,抓眼睛能把眼珠扣下來,戳抓軟肋都可整根扣住!還有印象很深的一次,有一回劉老師示範了一次手指扣抓的鷹捉,好傢伙,雖然只是講解示範性隨手的一抓,我的胸口明顯感到指力透骨,如果使上了勁,真真就能生撕下一塊肉來!有句話叫“好漢怕三穿”,指的是在實戰中,手掌伸開以指尖穿掌攻擊,手掌伸開能憑添十公分臂長,而且接觸點小攻擊力更大,若以手指掃眼,不會傷害眼睛,但可令敵瞬間眼冒金星,難以防範。格鬥中把鑽拳變成穿掌奔咽喉威力更大,但要是沒有指頭的硬功夫穿了也是白穿。當然在形意中,手掌指不管是鍛煉中也好,使用中也罷,都是基於整勁。

尚門裡有句老話說“樁功是個寶,得它才能好”,這裡的樁功指的是三體式樁,三體式樁功不僅是練整勁搭建全身骨骼趙州橋的基礎,是撐筋拔骨練就鋼筋鐵骨的基礎,同時也是養生調養氣血的基礎,也是練丹田根本的基礎,是個寶貝,三體式一站氣沛周身,掌指、勞宮穴有熱流、氣感,雖然處於靜態,卻有抻筋拔骨、調整五臟、驚起四梢之效。但得真正身體站出了內涵,站出了精微之處才能得到好,三體式、三圓掌看似簡單,但沒有真正明白的人指點精微是很難做到的,搭橋蓋樓不能差分毫。三體式如果不求實效,不認真站,或站的少,也是無法嘗到的。

當然關於三圓掌的價值只是一個很小的部分,也不能脫離三體式而單獨存在,三體式其實對全身的鍛煉都有很大的格鬥和養生方面的價值,說是寶貝絲毫不為過,只有體會了精微才會覺得回味無窮。對於養生方面,不止三體式有此作用,形意五行拳的養生鍛煉效果也很好,比如形意拳五行拳對應五臟,劈拳練肺,鑽圈練腎,崩拳練肝,炮拳練心,橫拳練脾,《逝去的武林》中提到,通過劈拳練肺,身體的很多小毛病都會不知不覺的消除,通過丹田的練法,腎虛、滴漏的毛病都能治好。還提到形意拳是返先天的拳,能開啟智慧,改變氣質,比如尚雲祥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很有智慧,氣質儒雅,毫無一般的武者那種氣勢逼人,年逾古稀但雙眼清亮,一舉一動都渾然天成悠然自得,薛顛氣質文靜,像教書先生,這都是通過形意拳的鍛煉返先天練五臟而得。

當年,尚雲祥在古稀之年曾以這手功夫使上門挑戰的高手心悅誠服,李文彬先生曾說過兩件尚雲祥的軼事,令人神往。一日有一姓馬,一姓駱兩個大個子來訪,此二人正值中年,身體雄壯,洶洶然氣勢壓人。原來他倆在京幾乎遍訪名家和武館,沒人能敵,乘勝餘威最後想來試試尚先生。進屋方落座,馬某狂然走到先生面前,邊挽袖子邊逞能地說:“這胳膊跟鐵也似的,敢碰碰!”這分明是看尚雲翔年老古稀而欺老叫陣,先生笑著站起來說:“有那麼硬嗎?來!我摸摸!”用右手握馬右腕稍一下扼,馬某竟“啊”的一聲叫,跪在地上,先生看著他想放開手,但又見馬某目光仍有怒氣,說明他內心尚不服氣,便將手略松,抬臂讓他起來。馬某剛一站起,馬上出左拳徑打面門,先生早有戒備,只將握其腕的右手向外一擰,馬的左拳不用擋便不由自主地抽回,而且被擰的由左向後轉身,俯身面向屋門,先生就其勢用左手貼其臀部,雙手向前上一端,一個駘形,把馬端起撞掉門簾,撲倒在院中。駱某一見隨之追到院中,馬某爬起來,二人默默出了院門。次日二人又來,一進屋便施大禮賠罪。馬某說:“您這手一握,疼的殺骨頭。”後來我問先生:“握力這麼大,是否得單練鷹爪力?”先生笑著說:“傻小子,死物死練怎能活用?”看來在實戰中,能有這手,真是既保險又省事,這樣算不算高人高手,技出意外呢?

尚雲翔的這句話道出了形意拳練功的秘密,鷹爪握力鍛煉的重點不是這個。由於提到了有關練鷹爪力的事,尚先生想起了一樁往事,說那是在京西護院兼教師時,鄰家某大戶有教師徐某,身高體壯,體魄雄偉,尤擅長鷹爪力,平口的罎子裝鐵砂百十斤,站馬步樁直臂平提向身前、身後倒換著抓,左右可上百次,臂力、指力過人,徐某見先生一米六的矮小身材以為可欺,竟狂言道:“像姓尚的那小個,我可以把他抓起來扔到房上去!”這話被人傳到先生耳中,便笑了笑說:“他該明白各幹各的事,相安無事最好,惹出事來還會砸了飯碗子,何苦呢!?”這話被徐聽到了,竟帶著少主人找上門來,先生以禮相待,並找理由把對方少主人都支出去,才對徐勸以利害。但徐不聽,竟出手顯他的鷹爪力功夫。先生見勸他不過,無奈才伸出右臂說:“真了不起嗎?來吧,抓抓我試試有多大勁。”徐握住先生腕部用力,先生上下搖搖小臂說:“沒多大勁呀”,徐又加勁,先生又左右搖搖說:“還不行,再加勁”,徐見硬握無效,便用捋手想把先生捋倒,兩次叫勁卻絲毫也拉不動。又想擰腕反關節還是問不動。此時先生淡淡一笑,驟然向外一翻腕將徐手腕扼住,左手在許的右臂上一劃,徐側仰身摔於丈外的牆角下。徐起身瞠目面赤,先生連說失手失手,徐羞愧地握住先生的手,久久才說:“都怪我,不嫌棄交個朋友吧。”但是他倆動手的情況,全被對方少主人偷看了去,因之徐被辭退,砸了飯碗子,還是先生周濟他幾兩銀子返鄉去了。徐因狂妄出醜,懊悔莫及。這兩件事對我們學藝練功的方法和為人處世都有很大啟發。

歡迎關注公號:尚雲祥形意拳法(xingyiquan999), 用樸素的大白話說出形意真功之秘,提倡真功讓形意走入生活

將每一處掌指骨節剛性相接,發力經過骨節毫無損耗,猶如水流通暢,指節好似一根鋼棍才是真功夫,而如果指節在發力戳擊的時候會打軟,那麼力氣再大也是沒有用的,力量再大也不如小木棍戳一下。也就是說雖然抓握的指力是以力量為基礎的,而戳擊的功夫卻是以骨節貫通為基礎的。這時候指力就可以隨意使用了,什麼擒拿點穴、分筋錯骨等等無非就是易筋經中所說的“外壯餘勇”罷了,就是說怎麼用這些只不過是小伎倆,大功夫卻是在常人看似普普通通的一個三圓掌手型而已,當然通過三體式三圓掌作為練習整勁中的撐筋拔骨只是基礎,真正需要具備強悍功力還需要千錘百煉形意拳的一系列真正的苦功法,還有一些外操的功夫。

劉俊峰先生年已六十,手掌卻紅潤厚實飽滿,手指粗壯

劉老師的三圓掌掌功深厚,手掌不大,但手掌厚實,手指粗壯,指力巨大,戳拿到人身上,讓人立刻就疼痛難耐,忍受不住。最令人驚訝的是皮膚一點不粗糙,手掌膚色也很好。

手指對頂,高下立判

三圓掌指的是站三體式中手掌的掌形,既手心圓、手背圓,虎口圓此三圓,通過三圓掌的練習,能搭建手掌指頭關節的趙州橋,更妙的是,能在骨節的調整中撐筋拔骨,如手背五根大筋騰起,指內吱吱作響,別人用手觸摸可感受的到指節內的流動、跳動感。從而在不知不覺間也養練了筋骨的力度強度,手上是沒有幾兩肌肉的,手指的抓握全靠筋力,要想練首先要養。大家都知道,十指連心、十指都有經絡通過,針灸的原理就是通過刺激經絡中的一個點來疏通,而三圓掌和三體式卻是通過完整的渾身上下撐筋拔骨來刺激經絡,改善氣血,樸素中見天真,平凡中有大道理!因此養生效果極佳,三體式鍛煉就是養生,就是養氣血。我自身的體會是經過三體式中三圓掌的鍛煉,戳擊更剛實,手背小臂大筋騰起粗壯,手掌飽滿,指肚飽滿,勞宮穴內吸,指甲光亮,手掌溫熱,即使在大冷天也是如此,所以說手腳冰涼氣血不足的毛病通過三體式鍛煉能很快解決,當然三體式對於養生而言是全面的,手上的變化只是其中一個點。記得有一次老師示範了一次抓握擒拿,一抓我的手臂,力透骨髓,有這等功夫,還需要擒拿嗎?抓人身麻痹處能使人立刻渾身發軟,抓眼睛能把眼珠扣下來,戳抓軟肋都可整根扣住!還有印象很深的一次,有一回劉老師示範了一次手指扣抓的鷹捉,好傢伙,雖然只是講解示範性隨手的一抓,我的胸口明顯感到指力透骨,如果使上了勁,真真就能生撕下一塊肉來!有句話叫“好漢怕三穿”,指的是在實戰中,手掌伸開以指尖穿掌攻擊,手掌伸開能憑添十公分臂長,而且接觸點小攻擊力更大,若以手指掃眼,不會傷害眼睛,但可令敵瞬間眼冒金星,難以防範。格鬥中把鑽拳變成穿掌奔咽喉威力更大,但要是沒有指頭的硬功夫穿了也是白穿。當然在形意中,手掌指不管是鍛煉中也好,使用中也罷,都是基於整勁。

尚門裡有句老話說“樁功是個寶,得它才能好”,這裡的樁功指的是三體式樁,三體式樁功不僅是練整勁搭建全身骨骼趙州橋的基礎,是撐筋拔骨練就鋼筋鐵骨的基礎,同時也是養生調養氣血的基礎,也是練丹田根本的基礎,是個寶貝,三體式一站氣沛周身,掌指、勞宮穴有熱流、氣感,雖然處於靜態,卻有抻筋拔骨、調整五臟、驚起四梢之效。但得真正身體站出了內涵,站出了精微之處才能得到好,三體式、三圓掌看似簡單,但沒有真正明白的人指點精微是很難做到的,搭橋蓋樓不能差分毫。三體式如果不求實效,不認真站,或站的少,也是無法嘗到的。

當然關於三圓掌的價值只是一個很小的部分,也不能脫離三體式而單獨存在,三體式其實對全身的鍛煉都有很大的格鬥和養生方面的價值,說是寶貝絲毫不為過,只有體會了精微才會覺得回味無窮。對於養生方面,不止三體式有此作用,形意五行拳的養生鍛煉效果也很好,比如形意拳五行拳對應五臟,劈拳練肺,鑽圈練腎,崩拳練肝,炮拳練心,橫拳練脾,《逝去的武林》中提到,通過劈拳練肺,身體的很多小毛病都會不知不覺的消除,通過丹田的練法,腎虛、滴漏的毛病都能治好。還提到形意拳是返先天的拳,能開啟智慧,改變氣質,比如尚雲祥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很有智慧,氣質儒雅,毫無一般的武者那種氣勢逼人,年逾古稀但雙眼清亮,一舉一動都渾然天成悠然自得,薛顛氣質文靜,像教書先生,這都是通過形意拳的鍛煉返先天練五臟而得。

當年,尚雲祥在古稀之年曾以這手功夫使上門挑戰的高手心悅誠服,李文彬先生曾說過兩件尚雲祥的軼事,令人神往。一日有一姓馬,一姓駱兩個大個子來訪,此二人正值中年,身體雄壯,洶洶然氣勢壓人。原來他倆在京幾乎遍訪名家和武館,沒人能敵,乘勝餘威最後想來試試尚先生。進屋方落座,馬某狂然走到先生面前,邊挽袖子邊逞能地說:“這胳膊跟鐵也似的,敢碰碰!”這分明是看尚雲翔年老古稀而欺老叫陣,先生笑著站起來說:“有那麼硬嗎?來!我摸摸!”用右手握馬右腕稍一下扼,馬某竟“啊”的一聲叫,跪在地上,先生看著他想放開手,但又見馬某目光仍有怒氣,說明他內心尚不服氣,便將手略松,抬臂讓他起來。馬某剛一站起,馬上出左拳徑打面門,先生早有戒備,只將握其腕的右手向外一擰,馬的左拳不用擋便不由自主地抽回,而且被擰的由左向後轉身,俯身面向屋門,先生就其勢用左手貼其臀部,雙手向前上一端,一個駘形,把馬端起撞掉門簾,撲倒在院中。駱某一見隨之追到院中,馬某爬起來,二人默默出了院門。次日二人又來,一進屋便施大禮賠罪。馬某說:“您這手一握,疼的殺骨頭。”後來我問先生:“握力這麼大,是否得單練鷹爪力?”先生笑著說:“傻小子,死物死練怎能活用?”看來在實戰中,能有這手,真是既保險又省事,這樣算不算高人高手,技出意外呢?

尚雲翔的這句話道出了形意拳練功的秘密,鷹爪握力鍛煉的重點不是這個。由於提到了有關練鷹爪力的事,尚先生想起了一樁往事,說那是在京西護院兼教師時,鄰家某大戶有教師徐某,身高體壯,體魄雄偉,尤擅長鷹爪力,平口的罎子裝鐵砂百十斤,站馬步樁直臂平提向身前、身後倒換著抓,左右可上百次,臂力、指力過人,徐某見先生一米六的矮小身材以為可欺,竟狂言道:“像姓尚的那小個,我可以把他抓起來扔到房上去!”這話被人傳到先生耳中,便笑了笑說:“他該明白各幹各的事,相安無事最好,惹出事來還會砸了飯碗子,何苦呢!?”這話被徐聽到了,竟帶著少主人找上門來,先生以禮相待,並找理由把對方少主人都支出去,才對徐勸以利害。但徐不聽,竟出手顯他的鷹爪力功夫。先生見勸他不過,無奈才伸出右臂說:“真了不起嗎?來吧,抓抓我試試有多大勁。”徐握住先生腕部用力,先生上下搖搖小臂說:“沒多大勁呀”,徐又加勁,先生又左右搖搖說:“還不行,再加勁”,徐見硬握無效,便用捋手想把先生捋倒,兩次叫勁卻絲毫也拉不動。又想擰腕反關節還是問不動。此時先生淡淡一笑,驟然向外一翻腕將徐手腕扼住,左手在許的右臂上一劃,徐側仰身摔於丈外的牆角下。徐起身瞠目面赤,先生連說失手失手,徐羞愧地握住先生的手,久久才說:“都怪我,不嫌棄交個朋友吧。”但是他倆動手的情況,全被對方少主人偷看了去,因之徐被辭退,砸了飯碗子,還是先生周濟他幾兩銀子返鄉去了。徐因狂妄出醜,懊悔莫及。這兩件事對我們學藝練功的方法和為人處世都有很大啟發。

歡迎關注公號:尚雲祥形意拳法(xingyiquan999), 用樸素的大白話說出形意真功之秘,提倡真功讓形意走入生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