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曹操26首詩中,只有這2句堪稱神品,1句酒鬼最愛,1句老人喜歡

現在寫詩的人很少, 一萬個人中不見得有一個詩人。 現在寫段子的人很多, 段子和詩差不多是一個意思, 都想表達點什麼, 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而已。

通常來講, 詩似乎要雅一點, 段子似乎要俗一點。 其實兩者沒有本質意義上的雅俗區別。 詩可以寫得很俗, 段子可以寫得很雅。 要是碰到打油詩, 簡直就是段子和詩的完美結合體。 比如張宗昌的打油詩:好個蓬萊閣, 他媽真不錯。 神仙能到得, 俺也坐一坐。 靠窗擺下酒, 對海唱高歌。 來來猜幾拳, 舅子怕喝多!這就很有意思。

曹操留下來的詩, 總計有26首。 其中有兩首是神品, 《短歌行》和《龜雖壽》。 《短歌行》具體的寫作時間, 現在還沒有考定, 一說是赤壁之戰前, 一說是赤壁之戰後。 我們不去糾結, 沒啥意思。 《龜雖壽》的寫作時間是確定了的, 就在曹操統一北方後打算南下收拾東吳之前。

在這兩首神品中, 每一首中又有一句堪稱神品中的神來之筆。 在《短歌行》中, 是: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 什麼意思?就是說:什麼東西能夠解除我的憂愁啊?好像只有酒了!曹操之後, 但凡有點文化又愛喝酒的人喝醉之後都會喊上這麼一句。 他們心裡苦啊, 他們想得太多了, 所以有憂愁。 當然, 很多情況下, 盡是些閒愁。 比如唐伯虎寫的那首《桃花庵歌》中, 就有:他人笑我太瘋癲,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 無花無酒鋤作田。 這就是典型的閒愁, 近乎一種病態。

而曹操寫的《短歌行》, 不是閒愁, 是積極向上的。 前頭的“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等等只是鋪墊, 為的是最後一句“周公吐哺, 天下歸心”。 讀到這裡, 就能感覺到一股排山倒海的氣勢洶湧而來, 擋不住。

和《短歌行》比較起來, 《龜雖壽》似乎要遜色0.1分。 但不妨礙這首是也是神品。 全詩中, 最亮眼的一句是: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 說的是:雖然我老了, 但雄心壯志仍在。

所以, 這一句千古以來得到老人的喜歡, 尤其是滿腔熱血的老男人非常喜歡。 讀《龜雖壽》, 筆者建議放著《向天再借五百年》這首歌讀, 簡直珠聯璧合, 酣暢淋漓。

曹操的詩寫得好, 是公認的。 什麼建安七子, 在曹孟德面前那都是渣渣。 就算是他的兒子曹植, 也不能望其項背于萬一。至於李白、杜甫之流,和曹操也不在一個等級上。當然,也必須承認李杜也很厲害。

也不能望其項背于萬一。至於李白、杜甫之流,和曹操也不在一個等級上。當然,也必須承認李杜也很厲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