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融耀運動乾貨:三種體型不同健身方法,美國專家謝爾登為你解答

你是否經常聽到兩種說法:“我喝水也發胖”、“我吃多少也不長肉”, 其實這些不是空穴來風, 而是先天基因在影響你。

美國心理及生理學家謝爾登(W.H. Sheldon)經過長期實驗和研究, 發現人有三種不同的運動體質(body type), 而這三種體質適合的運動和飲食方式都各有不同。

近日, 美國運動健身網站BodyBuilding.com就針對這個理論, 為三種不同體質的健身者提供了運動和飲食訂制功能表。

運動前, 請先瞭解自己的體型

謝爾登把人分為了三種類型:內胚層型( endomorph) , 外胚層型(ectomorph)和中胚型/體育型(mesomorph)。

內胚層型體質的人, 也就是大家口中“天生的胖紙”。

這一類型體質的人新陳代謝率慢, 而且運動後容易疲勞。 在體型上, 他們都有相同或者類似的體征:胸腔寬厚、身體各關節粗大、髖比肩寬、四肢比例短小、體型相對圓潤。

外胚層型體質的人, 則是大家眼中的“竹竿”。

這類人新陳代謝速率極高, 而且思想和行動較為活躍。 在體型上, 這類人的重要特徵為:髖肩俱窄、身體關節細小、體型纖細、四肢比例修長、胸腔扁平。

儘管外胚型者容易缺少力量, 但是他們的骨骼較輕, 四肢比例較長, 在長跑運動中可以更好地保持速度。

中胚型/體育型體質的人則是這三類中身材和體質最協調的一類人, 他們的新陳代謝速率高, 天生肌肉含量高。

這類人的特點為:肩寬於髖、腰細、關節略細、肌纖維又長又圓。 這類人看過去不瘦, 但天生身體比較結實。

也許你會問, 那內胚型的“胖紙”有沒有可能徹底變成外胚型或者體育型的人呢?

謝爾登的研究告訴你, 雖然基因無法改變, 但通過後天訓練和飲食控制, 你完全能夠在外型上從“胖紙”變成肌肉男或者“竹竿”, 只是要時刻注意你的飲食和運動方式。

不同體型, 如何決定健身飲食計畫?

▎內胚層體質 ▎

運動方式:

對於內胚層體質的“胖紙”而言, 可能稍微不注意飲食習慣, 脂肪就會瘋狂堆積。

因此, 有氧運動是這類人的主要運動方向, 跑步, 游泳和自行車都是比較合適的選擇。

內胚層體質的人恢復速度比較快, 全美健身協會的健身專家James S. Fell表示, 這類人的最初的重量訓練和有氧運動強度可以稍微大一些:

一周保持四天的重量訓練,每組訓練的時間間隔不需太長,30秒到45秒即可,這樣可以加快新陳代謝的速率;然後兩天進行有氧訓練。

飲食菜單:

James S. Fell建議,內胚層體質的人應該以少食多餐來維持自己的體型。每一餐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25%,蛋白質含量35%,而脂肪含量在40%左右。

不僅如此,要多吃蔬菜並且多喝水來增加自己的飽腹感。晚上7點之後,拒絕任何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這樣的飲食習慣配合早晨的訓練方式,會有明顯減脂的效果。

▎外胚層體質 ▎

運動方式:

這類人的目標是增加自己的重量,因此,有氧訓練不能作為最主要的健身方式,因為他們消耗卡路里的速率本來就很快。

James S. Fell建議則選擇進行HIIT類型的高強度短時間歇訓練,並且稍微拉長間歇的時間,確保體能得到恢復。

外胚層體質的人切忌一開始就選擇大訓練量,不論是跑步還是健身,都應循序漸進,訓練時間控制在1小時以內,並且拉長每次的休息時間,以免內臟負荷過大。

飲食菜單:

資深跑步教練Dan Harriman建議,這類人要多吃高密度食物,例如杏仁、牛油果、花生醬;每一餐中的碳水化合物儘量占到所有比例的50%到60%。

此外,還要多喝牛奶,偶爾可以吃一些高熱量的食物,甚至可以在睡前吃一些低卡的三文魚、牛排。

▎中胚型/體育型體質 ▎

運動方式:

有氧運動和重量訓練相互配合是最理想的訓練方式。職業健身教練Jake Wayne建議在重量訓練前,先進行30分鐘的有氧訓練。

這類體型的人在訓練時需要注意的是,應該更加頻繁地更換訓練部位,因為他們的肌肉強度很容易對訓練產生適應性,從而降低了訓練的效果。

飲食菜單:

這類體質人群對卡路里比較敏感,每一餐碳水化合物含量應保持在40%-60%。此外,蔬菜水果的大量攝入也有助於這類人維持健康的身材和體型。

一周保持四天的重量訓練,每組訓練的時間間隔不需太長,30秒到45秒即可,這樣可以加快新陳代謝的速率;然後兩天進行有氧訓練。

飲食菜單:

James S. Fell建議,內胚層體質的人應該以少食多餐來維持自己的體型。每一餐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25%,蛋白質含量35%,而脂肪含量在40%左右。

不僅如此,要多吃蔬菜並且多喝水來增加自己的飽腹感。晚上7點之後,拒絕任何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這樣的飲食習慣配合早晨的訓練方式,會有明顯減脂的效果。

▎外胚層體質 ▎

運動方式:

這類人的目標是增加自己的重量,因此,有氧訓練不能作為最主要的健身方式,因為他們消耗卡路里的速率本來就很快。

James S. Fell建議則選擇進行HIIT類型的高強度短時間歇訓練,並且稍微拉長間歇的時間,確保體能得到恢復。

外胚層體質的人切忌一開始就選擇大訓練量,不論是跑步還是健身,都應循序漸進,訓練時間控制在1小時以內,並且拉長每次的休息時間,以免內臟負荷過大。

飲食菜單:

資深跑步教練Dan Harriman建議,這類人要多吃高密度食物,例如杏仁、牛油果、花生醬;每一餐中的碳水化合物儘量占到所有比例的50%到60%。

此外,還要多喝牛奶,偶爾可以吃一些高熱量的食物,甚至可以在睡前吃一些低卡的三文魚、牛排。

▎中胚型/體育型體質 ▎

運動方式:

有氧運動和重量訓練相互配合是最理想的訓練方式。職業健身教練Jake Wayne建議在重量訓練前,先進行30分鐘的有氧訓練。

這類體型的人在訓練時需要注意的是,應該更加頻繁地更換訓練部位,因為他們的肌肉強度很容易對訓練產生適應性,從而降低了訓練的效果。

飲食菜單:

這類體質人群對卡路里比較敏感,每一餐碳水化合物含量應保持在40%-60%。此外,蔬菜水果的大量攝入也有助於這類人維持健康的身材和體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