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讀文科,掙不到錢;讀理工科,不會哄女孩子開心——寒門子弟的困境

作者:蘇清濤 / 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1538篇原創首發文章

有個想法憋了有一段時間了, 一直沒顧上說。

前幾天, 當我轉發了程式師蘇享茂因被騙婚而自殺的新聞後,

有幾個人在評論中說:“這個男的情商太低了。 ”是的, 我也承認, 蘇享茂處理這些事情的情商確實不夠, 但是, 用“情商低”這樣簡單粗暴的詞去評價一個受害者, 顯然過於殘忍——我更願意理解為, 這個程式師是太過於單純, 對人性之惡缺乏瞭解。

當時, 我心裡的另一個念頭是:批評蘇享茂情商低, 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寒門子弟的心酸, 豈是你能懂的?

等等, 有人可能要問了:不就是程式師被騙婚嘛, 怎麼扯到“寒門子弟”身上了?因為, 蘇享茂的程式師身份、智商極高但不會跟人打交道等特徵, 很容易讓人斷定他就是“寒門子弟”。 事實上, 據有關媒體報導, 蘇享茂確為生長於福建農村的“鳳凰男”。

當“騙婚”“程式師”與“寒門子弟”幾個關鍵字出現在一起, 很容易讓同為寒門子弟的我產生一種無力感。 如果讓你用這三個詞來營造一個話題, 你會想到什麼?八成會是“出身寒門的程式師如何避免掉進騙婚陷阱”吧? 這是一個很正常的邏輯。 但我想到的卻是:寒門子弟, 讀文科還是讀理科, 這是一個問題!

為什麼程式師多為寒門子弟?

我一開始就“出於本能”斷定蘇享茂為“寒門子弟”, 並非空穴來風, 而是有資料支撐的——年初, 《半月談》刊載的《權威調查!出身、專業和學歷, 哪個才能改變人生?》一文顯示, 在“理工男”隊伍中, 寒門子弟占比更高;而寒門子弟更偏好理工科的一個重要動機則是因為“讀理工科更容易擺脫家庭條件帶來的局限性”。

《半月談》引用的是北大教育學院“高等教育規模擴展與勞動力市場”課題組從2003年開始, 針對約2萬個畢業生樣本的調查研究得出的結論。 調查顯示, 與理工科生相比, 文科生的職業選擇及第一份工作的薪水, 要更容易受到家庭收入和“父親的受教育年限”的影響。

比如, 資料表明, 同樣從事行政或企業管理類工作, 出身寒門的畢業生的起薪不到那些出身于高收入家庭的畢業生的70%;這就導致, 在行政或企業管理的崗位上, 出身於經濟和社會地位比較高的家庭的畢業生占比更高。

結果, 雖然經濟學或管理學受到更高的關注, 但是低家庭收入、農民或農民工家庭出身的學生選擇理工科專業、並在畢業後從事技術類工作的比例更高。 因為, 在求職時, 理工科專業更容易幫他們擺脫“家庭背景”帶來的束縛。 在中國這樣一個製造業大國裡, 文科生找工作比較難, 對於急切地實現階層晉升的寒門子弟來說, 讀個理工科, 做個工程師, 是一種最穩妥的選擇。

更早一些時候,

還有另一份調查顯示, 與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孩子相比, 寒門子弟更難以勝任“專業不對口”的工作, 因為, 寒門子弟往往知識面更窄、愛好特長更少, 除了專業知識, 別的都不會。 結果導致, 寒門子弟在畢業後哪怕並不喜歡自己本專業, 往往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只能繼續幹本專業的“苦差事”。

從文理分科時就更傾向于“來錢快”的理工科, 並且, 一旦選定就很難再“轉行”, 所以, 寒門子弟在程式師(泛指“工程師”)群體中所占的比例就會比富家子弟更高。

出身帶來的不利特質被強化

寒門子弟紛紛讀理工科、當程式師, 好處是能在短期內掙到比文科生更多的錢, 迅速改變家庭的經濟命運, 但弊端也顯而易見——家庭出身帶給他們的某些不利特質被強化。

前面提到有人批評蘇享茂“情商不夠”,這個值得細說一下。蘇享茂的首要問題,並不是情商不夠,而是過於單純,對人性之惡缺乏瞭解和防範。這其實跟他長期泡實驗室、寫代碼,很少跟人打交道有關。

國內的理工科生跟西方高校的理工科生有個很大的區別是:在西方,受過頻繁的Presentation和社團活動訓練的理工科生,在個人的口頭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方面,跟文科生並沒有明顯區別;而在國內,由於過早就實行了文理分科及大學階段對通識教育也不夠重視(通識課被視為“選修課”,進而被視為“可以蹺課”),很多理工科生的知識面、口頭表達能力、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都堪憂,他們只要一開口,甚至是“往那兒一坐不用開口”,有經驗的人就可以判斷出“他是個理工科生”。(當然,文科生的表現也好不到哪裡去,只是,理工科生的情況更糟糕。)

如果把情商定義為“對人和人性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跟人打交道的能力”,那麼,理工科生確實在情商方面拼不過文科生。所以,我們看到,很多程式師能搞得懂複雜的技術,但搞不懂人性、搞不定人心。

因為從小就沒見過大世面、閱讀面窄、自卑等原因,口頭表達能力、社交這些東西本來就是寒門子弟的短板,如果讀文科,或者是多讀人文類的書,這些短板可能還有機會得到彌補;然而,一旦選擇了理工科、整天泡在實驗室裡,既沒有跟人打交道也不讀人文類的書,那麼,這些短板,就永遠地被“固化”在他們身上了。

“務實”變成“現實”,排斥“自由而無用”

與文科生喜歡“誇誇其談”相比,理工科生往往很容易給人留下“務實”的印象。

有同學曾經這樣描述文科思維與理工科思維的區別:文科生往往喜歡一些虛的東西,比如我以前(2003年)剛進某台資企業上班的時候,看見經理以上級別的人進出大門的時候保安會給敬個禮,那時候,我的理想就是,有朝一日我進出大門的時候也會有保安給我個敬禮;但我一理工科出身的同事則說,只要每個月給他發8000塊錢,哪怕脖子掛個牌子寫上“清潔工”,“每天再被人踢上兩腳”,他都願意。

同學的這段話也可以用來解釋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很多不追求浪漫、更看重“踏踏實實過日子”的女生選結婚物件時比較排斥“文科男”而傾向於“工科男”?確實,從傳統的“過日子”的角度,踏實的理工科生在女生眼裡要更“靠譜”一些。

不過,理工科生在總體上的“更務實”卻也會使他們“更現實”,進而排斥那些“自由而無用”的東西,結果,便變得缺乏趣味了。

很早之前,我的一個讀者——一個極聰明伶俐的小女孩在朋友圈抱怨說,她哥哥指責她微信上發的內容亂七八糟的(“三觀不正”的)。我就弱弱地問了一句:“你哥這麼缺乏幽默感,難道是理工科生嗎?”然後,這位小朋友無奈地說:“可他畢竟是我哥啊。” 從“畢竟”來看,這小朋友已經把我前一句的“理工科生”定性為“貶義的審判”了。

前兩天,又有一個在高校工作的讀者說,父母雖然均為大學教授,卻還是非常不理解她的很多愛好和追求,我立刻敏感地問:“你爸媽是理工科教授還是文科教授?” 答案當然是“理工科”了。我說:“哈哈,我果然沒猜錯。”她很好奇:“你怎麼會猜得這麼准?” 我說:“理工科生對那些‘自由而無用’的東西不感興趣,是很常見的。文科生如果這樣,是不可能當上教授的。”

如果留心觀察,你會發現,在那些父母的人文素養較好的家庭裡,兩代人之間的代溝會更小,甚至是沒有代溝;並且,如果父母倆人的人文素養不同,孩子會跟人文素養更好的那位更親近一些。同輩之間,也是人文素養最好的那個,更容易理解別的兄弟姐妹。

不好玩、沒意思與“交不到女朋友”

理工科生排斥(甚至是嘲笑)“自由而無用”的東西的另一個後果便是:不會玩、不夠有意思。鑒於那些家庭出身好的孩子從小就有條件卻追求一些“自由而無用”的東西,本來就“很會玩”,因此,“不會玩”、“不夠有意思”的,主要是理工科生中的寒門子弟。

寒門子弟還有一個局限性是“因為父母‘尚在苟且’,所以我不忍心去追求‘詩和遠方’”,結果便是他們身上的“不會玩”“不夠有意思”被強化。“不會玩”的最大惡果是什麼?交不到女朋友!(不僅是交不到女朋友,連同性朋友也不會太多。)

很多出身寒門的男孩子,往往認為自己找不到女朋友是因為窮,其實,窮並不是主要原因——哪怕後來已經很有錢了,但依然不會玩、不會哄女孩子開心,這才是根本。說穿了,沒有趣味和情調,是找不到女朋友的,無論你再有錢也沒用,即使能找到,也八成是傳說中的“物質女”;而寒門出身的女孩子,往往也“不敢玩”“放不開”“不夠風情”,在感情上遭遇更多的挫折。

不會哄女孩子開心,就無法通過常規管道交到女朋友、走進婚姻,進而,就更容易成為被騙婚的對象。在看到蘇享茂的新聞時,我一點兒都不驚訝,因為,在十多年前,在我們村,一位我從小就很熟悉的程式師因為被騙婚而瘋了,每次春節回去看到他,我都特別難受。(寒門程式師更容易被騙婚的另一個原因是,寒門父母催婚更緊迫,子女為了儘快“交差”,可能把關不嚴。)

所以,綜合來看,寒門子弟很容易陷入這樣一個兩難境地:讀文科,掙不到錢,找不到女朋友;讀理工科,不會哄女孩子開心,找不到女朋友——即使僥倖找到了,也有極大可能是沖著你錢財來的物質女甚至騙子。

無論是讀文科還是讀理科,人文素養都不能少

前些年,我也是個極度無趣的人,不僅跟女生聊不到一塊去,而且,跟男生也“沒有共同語言”。雖然我老婆一直相信我確實有“能把柴米油鹽演繹成詩詞歌賦”的能力,但我卻告訴她:“如果不是後來通過閱讀和寫作提高了人文素養,我應該就是一個哪怕去相親也沒人要的人。”

我常常為自己當初選擇了文科而感到慶倖。不過,在我最好的幾個朋友中,人文素養最好、綜合素養最高、最“風情萬種”的,反而是幾個理工科生,我是他們的“腦殘粉”。此外,我們都知道,理工科中的一些大師級人物,人文素養往往是極好的,甚至他們本身同時也是人文領域的大家——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亞里斯多德、笛卡爾、萊布尼茨、羅素、愛因斯坦、林徽因、梁思成、施一公。

有鑑於此,我認為,在談到人文素養時,通用的“文科生”、“理科生”這種劃分是膚淺的;也許,更恰當一點兒的做法是直接劃分為“人文素養好的人”和“人文素養差的人”。

寒門子弟,如果是迫于生存問題選擇了“來錢快”的理工科,但只要有心,也可以擁有很好的人文素養和很高的浪漫指數,提高通過“常規管道”戀愛結婚的幾率、降低遇到物質女或被騙婚的幾率。

最後,再提醒一下:文科生千萬別以為本文所說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理工科生身上,自己就可以傲嬌了。事實上,像我這種掙不了錢的文科生,如果不能在人文素養、浪漫指數上過硬,必定是在婚戀市場上比那些被女性認為“不解風情”的程式師還慘——程式師至少還有錢。

作者:1984年生,金牛座。200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已出版《如果你不肯向這個世界投降》《戀愛真相:最好的愛情是彼此高攀》《誰的人生沒有低潮,有路就好》。毒舌暖男,秦朔朋友圈專欄作者。

作品連結: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qspyqswhz

前面提到有人批評蘇享茂“情商不夠”,這個值得細說一下。蘇享茂的首要問題,並不是情商不夠,而是過於單純,對人性之惡缺乏瞭解和防範。這其實跟他長期泡實驗室、寫代碼,很少跟人打交道有關。

國內的理工科生跟西方高校的理工科生有個很大的區別是:在西方,受過頻繁的Presentation和社團活動訓練的理工科生,在個人的口頭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方面,跟文科生並沒有明顯區別;而在國內,由於過早就實行了文理分科及大學階段對通識教育也不夠重視(通識課被視為“選修課”,進而被視為“可以蹺課”),很多理工科生的知識面、口頭表達能力、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都堪憂,他們只要一開口,甚至是“往那兒一坐不用開口”,有經驗的人就可以判斷出“他是個理工科生”。(當然,文科生的表現也好不到哪裡去,只是,理工科生的情況更糟糕。)

如果把情商定義為“對人和人性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跟人打交道的能力”,那麼,理工科生確實在情商方面拼不過文科生。所以,我們看到,很多程式師能搞得懂複雜的技術,但搞不懂人性、搞不定人心。

因為從小就沒見過大世面、閱讀面窄、自卑等原因,口頭表達能力、社交這些東西本來就是寒門子弟的短板,如果讀文科,或者是多讀人文類的書,這些短板可能還有機會得到彌補;然而,一旦選擇了理工科、整天泡在實驗室裡,既沒有跟人打交道也不讀人文類的書,那麼,這些短板,就永遠地被“固化”在他們身上了。

“務實”變成“現實”,排斥“自由而無用”

與文科生喜歡“誇誇其談”相比,理工科生往往很容易給人留下“務實”的印象。

有同學曾經這樣描述文科思維與理工科思維的區別:文科生往往喜歡一些虛的東西,比如我以前(2003年)剛進某台資企業上班的時候,看見經理以上級別的人進出大門的時候保安會給敬個禮,那時候,我的理想就是,有朝一日我進出大門的時候也會有保安給我個敬禮;但我一理工科出身的同事則說,只要每個月給他發8000塊錢,哪怕脖子掛個牌子寫上“清潔工”,“每天再被人踢上兩腳”,他都願意。

同學的這段話也可以用來解釋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很多不追求浪漫、更看重“踏踏實實過日子”的女生選結婚物件時比較排斥“文科男”而傾向於“工科男”?確實,從傳統的“過日子”的角度,踏實的理工科生在女生眼裡要更“靠譜”一些。

不過,理工科生在總體上的“更務實”卻也會使他們“更現實”,進而排斥那些“自由而無用”的東西,結果,便變得缺乏趣味了。

很早之前,我的一個讀者——一個極聰明伶俐的小女孩在朋友圈抱怨說,她哥哥指責她微信上發的內容亂七八糟的(“三觀不正”的)。我就弱弱地問了一句:“你哥這麼缺乏幽默感,難道是理工科生嗎?”然後,這位小朋友無奈地說:“可他畢竟是我哥啊。” 從“畢竟”來看,這小朋友已經把我前一句的“理工科生”定性為“貶義的審判”了。

前兩天,又有一個在高校工作的讀者說,父母雖然均為大學教授,卻還是非常不理解她的很多愛好和追求,我立刻敏感地問:“你爸媽是理工科教授還是文科教授?” 答案當然是“理工科”了。我說:“哈哈,我果然沒猜錯。”她很好奇:“你怎麼會猜得這麼准?” 我說:“理工科生對那些‘自由而無用’的東西不感興趣,是很常見的。文科生如果這樣,是不可能當上教授的。”

如果留心觀察,你會發現,在那些父母的人文素養較好的家庭裡,兩代人之間的代溝會更小,甚至是沒有代溝;並且,如果父母倆人的人文素養不同,孩子會跟人文素養更好的那位更親近一些。同輩之間,也是人文素養最好的那個,更容易理解別的兄弟姐妹。

不好玩、沒意思與“交不到女朋友”

理工科生排斥(甚至是嘲笑)“自由而無用”的東西的另一個後果便是:不會玩、不夠有意思。鑒於那些家庭出身好的孩子從小就有條件卻追求一些“自由而無用”的東西,本來就“很會玩”,因此,“不會玩”、“不夠有意思”的,主要是理工科生中的寒門子弟。

寒門子弟還有一個局限性是“因為父母‘尚在苟且’,所以我不忍心去追求‘詩和遠方’”,結果便是他們身上的“不會玩”“不夠有意思”被強化。“不會玩”的最大惡果是什麼?交不到女朋友!(不僅是交不到女朋友,連同性朋友也不會太多。)

很多出身寒門的男孩子,往往認為自己找不到女朋友是因為窮,其實,窮並不是主要原因——哪怕後來已經很有錢了,但依然不會玩、不會哄女孩子開心,這才是根本。說穿了,沒有趣味和情調,是找不到女朋友的,無論你再有錢也沒用,即使能找到,也八成是傳說中的“物質女”;而寒門出身的女孩子,往往也“不敢玩”“放不開”“不夠風情”,在感情上遭遇更多的挫折。

不會哄女孩子開心,就無法通過常規管道交到女朋友、走進婚姻,進而,就更容易成為被騙婚的對象。在看到蘇享茂的新聞時,我一點兒都不驚訝,因為,在十多年前,在我們村,一位我從小就很熟悉的程式師因為被騙婚而瘋了,每次春節回去看到他,我都特別難受。(寒門程式師更容易被騙婚的另一個原因是,寒門父母催婚更緊迫,子女為了儘快“交差”,可能把關不嚴。)

所以,綜合來看,寒門子弟很容易陷入這樣一個兩難境地:讀文科,掙不到錢,找不到女朋友;讀理工科,不會哄女孩子開心,找不到女朋友——即使僥倖找到了,也有極大可能是沖著你錢財來的物質女甚至騙子。

無論是讀文科還是讀理科,人文素養都不能少

前些年,我也是個極度無趣的人,不僅跟女生聊不到一塊去,而且,跟男生也“沒有共同語言”。雖然我老婆一直相信我確實有“能把柴米油鹽演繹成詩詞歌賦”的能力,但我卻告訴她:“如果不是後來通過閱讀和寫作提高了人文素養,我應該就是一個哪怕去相親也沒人要的人。”

我常常為自己當初選擇了文科而感到慶倖。不過,在我最好的幾個朋友中,人文素養最好、綜合素養最高、最“風情萬種”的,反而是幾個理工科生,我是他們的“腦殘粉”。此外,我們都知道,理工科中的一些大師級人物,人文素養往往是極好的,甚至他們本身同時也是人文領域的大家——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亞里斯多德、笛卡爾、萊布尼茨、羅素、愛因斯坦、林徽因、梁思成、施一公。

有鑑於此,我認為,在談到人文素養時,通用的“文科生”、“理科生”這種劃分是膚淺的;也許,更恰當一點兒的做法是直接劃分為“人文素養好的人”和“人文素養差的人”。

寒門子弟,如果是迫于生存問題選擇了“來錢快”的理工科,但只要有心,也可以擁有很好的人文素養和很高的浪漫指數,提高通過“常規管道”戀愛結婚的幾率、降低遇到物質女或被騙婚的幾率。

最後,再提醒一下:文科生千萬別以為本文所說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理工科生身上,自己就可以傲嬌了。事實上,像我這種掙不了錢的文科生,如果不能在人文素養、浪漫指數上過硬,必定是在婚戀市場上比那些被女性認為“不解風情”的程式師還慘——程式師至少還有錢。

作者:1984年生,金牛座。200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已出版《如果你不肯向這個世界投降》《戀愛真相:最好的愛情是彼此高攀》《誰的人生沒有低潮,有路就好》。毒舌暖男,秦朔朋友圈專欄作者。

作品連結: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qspyqswhz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