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滬上弄堂裡的油豆腐粉絲湯 最難忘記的還是這一碗

康平社區砂鍋粉絲湯

臨汾路850弄21號

不少居民搬走了, 還是會時常回來吃。 這是一家社區檔口, 就開在家裡, 不問周邊的居民, 還真是找不到。 就算是如此隱蔽, 這味道還是能勾得吃貨大老遠趕來。 如果說每家小店都有一個靈魂的話, 老闆娘上海阿姨就是了!阿姨很熱情, 進門開始就招呼。 有時候老公和兒子也要來幫忙, 這種一家人在一起的溫暖感覺讓人覺得很舒服!如今阿姨老了,

兒子大了, 動作沒有以前那麼利索。 老吃客每次來都要吃得很凶才甘休, 什麼都要放, 鴨血、百葉包、油麵筋, 還要加五個大餛飩和一個鋪蛋!口味自然不能說是美味珍饈, 然而, 普普通通卻溫暖至心底的一碗粉絲提溜進嘴裡的時候, 這種幸福的感覺怕是什麼都比不上的。 此外, 這家還做燒麥, 最普通的糯米加豬油, 卻很搶手, 早上七點後基本上就吃不到啦!

彭三社區油豆腐粉絲湯攤

臨汾路899弄彭三社區189號(近共和新路)

“黑暗料理”的最高境界應該就是這樣, 明明看著就是破舊攤頭, 攤主忙亂, 環境也不好, 然而每次經過, 胃裡的饞蟲還是會被勾出來, 屢試不爽!油豆腐粉絲湯是這個攤頭的一絕。 粉絲有兩種, 粗粉和細粉。 細粉砂鍋裡煮久了容易糊掉, 小編愛的還是一碗芋頭粗粉。 粉絲的湯頭很鮮, 倒不是放了很多味精的緣故, 是因為裡面的料實在是多啊!油麵筋兩個、百葉包兩個、雞毛菜、血、油豆腐、榨菜、紫菜, 一碗油豆腐粉絲湯的營養真的齊全!一定要在湯里加鋪蛋啊!鋪蛋是半流黃狀態,

咬一口, 蛋黃的香味混著粉絲湯的鮮味, 簡直了, 便不想再吃其他!

馬南油豆腐細粉湯

馬當路359號(近合肥路)

很多老盧灣人的記憶都在這家店裡, 小店少說已經開了幾十個年頭了!原先開在徐家匯路口, 後來搬到這裡。 早上或者飯點,

根本別想有位置, 不少吃客就算站在門口吃, 也一定要吃一頓細粉湯!真愛無疑。 大清早來一碗細粉湯, 加點辣, 撒一把蒜葉, 那個香啊!要不是太燙, 直接上去就喝一大口!來得早, 一定要配一碗粢飯, 中午來就賣完了~在這裡吃的就是個回憶。 不過近幾年, 店裡粉絲的品質不太穩定, 有時候糊了, 有時候有太硬, 欣慰的是湯頭還是記憶裡的味道, 想念的時候來一口, 足夠了!

孔師傅八仙老鴨粉絲湯

南京東路720號第一食品內(近貴州路)

店鋪開在第一食品的三樓,排隊最多的永遠是這家,堪比小楊生煎。孔師傅也是有年頭的老店了,口味一直沒有變!孔師傅的老鴨粉絲湯和南京老鴨粉絲湯大有不同,純粹的上海米道。最經典的就是小楊生煎搭配孔師傅~一碗粉絲湯盛的滿滿的,湯頭喝起來像三鮮湯一樣,沒有鴨騷味!一碗粉絲湯足足有八種料!黑木耳、白蘿蔔、蛋皮、鵪鶉蛋、鴨肉片、鴨胗、肉丸、粉絲,八樣麼子。值得一提的是肉丸很嫩啊,都是手工做的!站在視窗,看著師傅不間斷往自己碗裡放料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每一次吃心裡都很滿足!

膠南社區油豆腐粉絲湯

膠南路88號膠南社區後門(近東三裡橋路)

要說地方真的是蠻難找的,看到圖上紅色打著銀光的小圈圈的了嘛,小店就藏在這堵牆裡面喲!這個開在弄堂裡的粉絲湯店,已經經營了十多年,其實是住宅改建的,別去管環境,至少不會感覺髒亂差,食材新鮮乾淨就行~重要的還是能有這麼一個地方坐下來,和街坊領居一塊兒聊聊天吃個老味道。配料都是當天準備,當天用~ 工作臺面上也算的上乾乾淨淨。重點還是標配單檔粉絲湯+2塊錢小餛飩,桌上有自製中式辣椒和鮮辣粉,最最最絕的就是這個啦~ 就是小時候的味道,太嗲了!老闆還是用最早的蜂窩煤(上海話叫煤餅)+砂鍋,細火燉出來,好吃得不要不要的!

弄堂粉絲湯

汾西路815弄(平順路自行車棚和菜場中間)

最早開在汾西路上的粉絲湯,如今搬到了平順路上。光顧這裡的基本上都是熟客,找好位置坐下直接叫一聲,等吃就可以啦~ 老闆娘是個好客熱心腸的人,都能牢記每位老客的口味,不用多說,省心省事。招牌油豆腐粉絲湯可分細粉和粗粉,外加兩個麵筋兩個百葉包,個人偏愛粗粉,勁道更好一點,油麵筋百葉包也是好吃的,簡單實在。一定要放!辣!油!簡直可以365天天天都吃,童年的趕腳啊~聽說阿姨以前還會做一些面,但是搬遷了之後,就只專心做粉絲湯了~沒關係,擔心不夠吃,就去外面的菜場轉轉,還有很多早點可以搭配著吃。

油豆腐粉絲湯

濟甯路(齊齊哈爾路口)

在齊齊哈爾路口有這樣一家牛哄哄的路邊小攤。一對老夫妻早上6~9點才營業。重點是下雨天不營業,冬天夏天不營業!好的吧,人家一年四季一半的時間是休息噠~ 心也是蠻大的!這對老伴本著材料用心,乾淨,味道正宗的理念,小攤一擺就是十多年,吸引了好多慕名前來的吃貨,不過來之前務必提前電話諮詢,省得白跑一趟喲。趕早吃上一碗鴨血粉絲湯,點些鴨腸鴨胗紅腸神馬的,一份10元,價格也是可以接受,食材還處理得的非常乾淨~。吃下一碗,打一天雞血不是問題。

店鋪開在第一食品的三樓,排隊最多的永遠是這家,堪比小楊生煎。孔師傅也是有年頭的老店了,口味一直沒有變!孔師傅的老鴨粉絲湯和南京老鴨粉絲湯大有不同,純粹的上海米道。最經典的就是小楊生煎搭配孔師傅~一碗粉絲湯盛的滿滿的,湯頭喝起來像三鮮湯一樣,沒有鴨騷味!一碗粉絲湯足足有八種料!黑木耳、白蘿蔔、蛋皮、鵪鶉蛋、鴨肉片、鴨胗、肉丸、粉絲,八樣麼子。值得一提的是肉丸很嫩啊,都是手工做的!站在視窗,看著師傅不間斷往自己碗裡放料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每一次吃心裡都很滿足!

膠南社區油豆腐粉絲湯

膠南路88號膠南社區後門(近東三裡橋路)

要說地方真的是蠻難找的,看到圖上紅色打著銀光的小圈圈的了嘛,小店就藏在這堵牆裡面喲!這個開在弄堂裡的粉絲湯店,已經經營了十多年,其實是住宅改建的,別去管環境,至少不會感覺髒亂差,食材新鮮乾淨就行~重要的還是能有這麼一個地方坐下來,和街坊領居一塊兒聊聊天吃個老味道。配料都是當天準備,當天用~ 工作臺面上也算的上乾乾淨淨。重點還是標配單檔粉絲湯+2塊錢小餛飩,桌上有自製中式辣椒和鮮辣粉,最最最絕的就是這個啦~ 就是小時候的味道,太嗲了!老闆還是用最早的蜂窩煤(上海話叫煤餅)+砂鍋,細火燉出來,好吃得不要不要的!

弄堂粉絲湯

汾西路815弄(平順路自行車棚和菜場中間)

最早開在汾西路上的粉絲湯,如今搬到了平順路上。光顧這裡的基本上都是熟客,找好位置坐下直接叫一聲,等吃就可以啦~ 老闆娘是個好客熱心腸的人,都能牢記每位老客的口味,不用多說,省心省事。招牌油豆腐粉絲湯可分細粉和粗粉,外加兩個麵筋兩個百葉包,個人偏愛粗粉,勁道更好一點,油麵筋百葉包也是好吃的,簡單實在。一定要放!辣!油!簡直可以365天天天都吃,童年的趕腳啊~聽說阿姨以前還會做一些面,但是搬遷了之後,就只專心做粉絲湯了~沒關係,擔心不夠吃,就去外面的菜場轉轉,還有很多早點可以搭配著吃。

油豆腐粉絲湯

濟甯路(齊齊哈爾路口)

在齊齊哈爾路口有這樣一家牛哄哄的路邊小攤。一對老夫妻早上6~9點才營業。重點是下雨天不營業,冬天夏天不營業!好的吧,人家一年四季一半的時間是休息噠~ 心也是蠻大的!這對老伴本著材料用心,乾淨,味道正宗的理念,小攤一擺就是十多年,吸引了好多慕名前來的吃貨,不過來之前務必提前電話諮詢,省得白跑一趟喲。趕早吃上一碗鴨血粉絲湯,點些鴨腸鴨胗紅腸神馬的,一份10元,價格也是可以接受,食材還處理得的非常乾淨~。吃下一碗,打一天雞血不是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