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餘生太短,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文 | 陸JJ

摘自 | 餘生太短, 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當我還是個孩子時, 外界的敵意與批評時常如一團火焰, 將我灼傷。

我沒有主見, 沒有意志, 缺少與外界對抗的勇氣, 沒有辨別自己的能力。 世界於我像一片充滿迷霧的森林, 我看不清它, 也看不清自己。 行走的路途中, 任何微小的事物都能將我絆倒, 此後便是陷入自我懷疑, 久久掙脫不開。

學校是一個熱鬧的地方, 但它同時也盛產孤獨。

初中時期是我最彷徨無助的時期。 內向程度勝過任何人, 心扉難以向外界打開。 那會兒說話甚至還有些結巴, 上課回答問題也很難。 別人輕而易舉從嘴中吐出的字, 我得花很大力氣才能說出來。

老師上課點名回答問題, 班裡最緊張的恐怕永遠是我。 並非問題有多難, 而是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話使我緊張。 雖然我小心翼翼地說了, 但說話結巴仍舊帶給我窘迫。

一下課我便假裝趴在課桌上睡覺, 因為我害怕別人談起我, 害怕面對下課後教室裡的熱鬧。

熱鬧都是他們的, 不是我的。

曾經無數次聽到別人的嘲笑。

曾經無數次聽到別人把我的窘事作為活躍氣氛的段子。

有人在班級春遊的時候模仿我, 模仿我說話時的樣子。

那種吃力的樣子、磕磕絆絆的狀態、狼狽不堪的模樣, 都模仿得全然一樣。

他模仿得越像, 我便越悲傷。

當所有人都把我列為嘲笑物件時, 我確信我被世界拋棄了。

所以我只能趴在課桌上睡覺, 假裝聽不見、看不見, 假裝周圍正在發生的一切都與我無關。

後來, 我遇到了我的語文老師。

她是一個很有趣的人, 她從不以一個學生的學習成績來評判學生的好壞, 她也是那時唯一真正理解我的人。 她會給我的作文寫很長的評語, 有時是寫作建議, 有時甚至是她的觀點和感受。 每次看到她的評語, 心裡都很溫暖。

有一天, 她把我叫到辦公室。 她覺得我寫的東西很細膩, 有靈氣, 想讓我做語文課代表。

從那以後, 我便感覺自己有了依附。

年少的心靈, 有時候能堅硬如鋼鐵, 有時能脆弱如棉絮, 關鍵看你碰見了什麼。

得到老師的認可後, 長期風雨飄搖的內心終於獲得一絲平靜。

她對我說過的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越多人討厭你, 你就越要喜歡自己。 他們討厭你討厭得越徹底, 你愛自己就要愛得越充分。

要知道, 你對你自己很重要。 ”

當她的這一整句話脫口而出時, 我竟然有落淚的衝動。

我開始很用力地活著, 堅忍地活著, 奮勇地活著, 不在乎旁人無謂的目光, 只關注自我內心的感受。

人生有一個好的導師, 遇到一個有趣的人, 何其幸運。

在語文老師的引導下, 我開始執著於兩件事:一是作文, 二是演講。 參加了大大小小的作文比賽, 收穫了大小不等的獎項。

初三時, 終於在雜誌上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散文。

收到稿費的那一天, 我記得很清楚。 雖然只有100元, 但值得我為之雀躍三天三夜。

我用稿費買了一個大西瓜, 放在了語文老師的辦公桌下面, 她後來還給了我。

那段時間, 為了克服說話結巴, 我也開始試著當眾演講。

這對我來說格外艱難,但人如果不離開舒適區,就永遠無法獲得質變式的進步。

後來,我代表學校參加市級的演講比賽,拿到了中學組的亞軍。這個成績放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一個內向至極的人參加演講比賽,還拿了獎,人生真是包含著無限未知,成果的滋味也確實妙不可言。

一個人長期做的事情,決定了他能擁有怎樣的氣質。演講和作文這兩件事,改變了我許多。

一點一點的成就,少年時代的小滿足,都給了我自信,將過往的陰影一一塗抹。

嘲笑聲沒了,厭惡聲沒了,取而代之的是人際關係的反轉,是同學們的擁抱。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歷經迷茫期的黑暗,總算能看清一些事物的本質:世界之於我,外界之於我,敵意與質疑,口水與叫駡,都是無足輕重的小事。真正明白自己的所求,真正瞭解自己的愛憎,真正開始喜歡自己、愛上自己,這些事情,才是屬於自己的終身大事。

這是一個極易招黑的時代。

人人都在自己的那條路上往上爬,爬得越高,就越會暴露在眾人的視野之下。

那些前人都會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做好自己最重要,不要管他人的眼光。

因為大部分時間陪伴自己的,都是自己,從來不是別人。

我曾經收到過一封讀者來信,她是一個孤獨的女孩,深陷于被他人指指點點的痛苦中。

敏感、無趣、不自信、過度關注他人的評價,這些都是年輕人的通病。

這個姑娘在一所二流大學上學,大二談了一個男友。初戀的她,把自己最美好的情感與憧憬都投射在了這個男生身上。大約談了三個月,她才知道,這個男生是有女友的。

在戀愛的人的世界觀裡,腳踏多條船者往往位於鄙視鏈裡的最下層。

姑娘也很果斷,提了分手。讓她沒想到的是,那女友把事情一傳十,十傳百。在眾人的理解中,姑娘反倒成了破壞他人情感的壞女人。

她一度深陷失眠與焦慮的痛苦,雖然自己知道事情的真相,卻又百口莫辯。

在學校裡,她無心學習,一些掏心窩的話也無人訴說。甚至連曾經關係很好的室友,都主動疏遠了她。

她甚至失去了愛自己的能力。她用文字告訴我,她已經好幾天沒好好吃飯了,一旦想吃飯就暴飲暴食。時常感到周圍的人用異樣的眼光看她,所以她開始恐懼社交。刪除了社交網站上之前的所有動態,她害怕把自己的面貌與生活展現在別人面前。

她給我寫了很多信,言辭中多有激烈之處。那種悲傷的基調與負面情緒,通過紙面也能感受到。

這個姑娘的事,讓我想起兒時的過往,自卑的曾經。

面對流言蜚語時,人會有兩種反應:一是吸收,二是無視。前者是把他人的看法作為評價自己的標準;後者擁有自己的評價體系,所以自然可以忽視他人的評價。

前者活得勞累,後者活得聰明。

後來,我給那個女孩回了兩封信。第一封,跟她講了我兒時的故事。

第二封,告訴她,人應該擁有自己的評價體系,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與好惡裡。告訴她,無論人生走到哪一步,都不要忘記愛自己。

愛自己,尊重自己,是勇氣,也是能力。

所以,那個女孩兒好了嗎?

好了,好得很徹底。

半年後,她寄給我一封信,裡面還有一張近照。

那張照片上的女孩,長髮飄飄,妝容精緻,笑容澄靜,背景看樣子是歐洲的某個小鎮。

信上她告訴我,謝謝我的回信。

她經過了那段時間的沉淪,才發現愛自己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事。

劉瑜有句話,說得極為漂亮:有些人註定是你生命裡的癌症,而有些人只是一個噴嚏而已。

我們的餘生已太短暫,人有時需要明辨,哪一種人對你而言是癌症,哪一種人對你而言只是噴嚏。何必把流言記掛在心上,把它當屁放了,當噴嚏打了,人才不容易得病。有時間關心別人討厭不討厭你,不如自己活得精緻一些,不如積極地去探索世界、去結交一些真誠有趣的朋友,和有趣的人在一起,讓平淡的生活可以變得妙趣橫生,放大所有的快樂,削減一切煩惱和憂慮。

即使沒有遇到一個有趣的人,就算一個人孤獨著,也要好好愛自己。就像夏洛蒂•勃朗特在《簡•愛》中的一句話:

“我越是孤獨,越是沒有朋友,越是沒有支持,我就得越尊重我自己。”

用這句話,在此與世間的每一份孤獨共勉。

不要為了有趣而有趣,你需要迎合的只有自己

——

餘生太短

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跟有趣的人在一起,

平淡無奇的生活會變得妙趣橫生。

所有的快樂都會被放大,

所有的煩惱都會被消解。

以上文字內容出自麥子熟了首部作品《餘生太短,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麥子熟了

這對我來說格外艱難,但人如果不離開舒適區,就永遠無法獲得質變式的進步。

後來,我代表學校參加市級的演講比賽,拿到了中學組的亞軍。這個成績放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一個內向至極的人參加演講比賽,還拿了獎,人生真是包含著無限未知,成果的滋味也確實妙不可言。

一個人長期做的事情,決定了他能擁有怎樣的氣質。演講和作文這兩件事,改變了我許多。

一點一點的成就,少年時代的小滿足,都給了我自信,將過往的陰影一一塗抹。

嘲笑聲沒了,厭惡聲沒了,取而代之的是人際關係的反轉,是同學們的擁抱。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歷經迷茫期的黑暗,總算能看清一些事物的本質:世界之於我,外界之於我,敵意與質疑,口水與叫駡,都是無足輕重的小事。真正明白自己的所求,真正瞭解自己的愛憎,真正開始喜歡自己、愛上自己,這些事情,才是屬於自己的終身大事。

這是一個極易招黑的時代。

人人都在自己的那條路上往上爬,爬得越高,就越會暴露在眾人的視野之下。

那些前人都會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做好自己最重要,不要管他人的眼光。

因為大部分時間陪伴自己的,都是自己,從來不是別人。

我曾經收到過一封讀者來信,她是一個孤獨的女孩,深陷于被他人指指點點的痛苦中。

敏感、無趣、不自信、過度關注他人的評價,這些都是年輕人的通病。

這個姑娘在一所二流大學上學,大二談了一個男友。初戀的她,把自己最美好的情感與憧憬都投射在了這個男生身上。大約談了三個月,她才知道,這個男生是有女友的。

在戀愛的人的世界觀裡,腳踏多條船者往往位於鄙視鏈裡的最下層。

姑娘也很果斷,提了分手。讓她沒想到的是,那女友把事情一傳十,十傳百。在眾人的理解中,姑娘反倒成了破壞他人情感的壞女人。

她一度深陷失眠與焦慮的痛苦,雖然自己知道事情的真相,卻又百口莫辯。

在學校裡,她無心學習,一些掏心窩的話也無人訴說。甚至連曾經關係很好的室友,都主動疏遠了她。

她甚至失去了愛自己的能力。她用文字告訴我,她已經好幾天沒好好吃飯了,一旦想吃飯就暴飲暴食。時常感到周圍的人用異樣的眼光看她,所以她開始恐懼社交。刪除了社交網站上之前的所有動態,她害怕把自己的面貌與生活展現在別人面前。

她給我寫了很多信,言辭中多有激烈之處。那種悲傷的基調與負面情緒,通過紙面也能感受到。

這個姑娘的事,讓我想起兒時的過往,自卑的曾經。

面對流言蜚語時,人會有兩種反應:一是吸收,二是無視。前者是把他人的看法作為評價自己的標準;後者擁有自己的評價體系,所以自然可以忽視他人的評價。

前者活得勞累,後者活得聰明。

後來,我給那個女孩回了兩封信。第一封,跟她講了我兒時的故事。

第二封,告訴她,人應該擁有自己的評價體系,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與好惡裡。告訴她,無論人生走到哪一步,都不要忘記愛自己。

愛自己,尊重自己,是勇氣,也是能力。

所以,那個女孩兒好了嗎?

好了,好得很徹底。

半年後,她寄給我一封信,裡面還有一張近照。

那張照片上的女孩,長髮飄飄,妝容精緻,笑容澄靜,背景看樣子是歐洲的某個小鎮。

信上她告訴我,謝謝我的回信。

她經過了那段時間的沉淪,才發現愛自己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事。

劉瑜有句話,說得極為漂亮:有些人註定是你生命裡的癌症,而有些人只是一個噴嚏而已。

我們的餘生已太短暫,人有時需要明辨,哪一種人對你而言是癌症,哪一種人對你而言只是噴嚏。何必把流言記掛在心上,把它當屁放了,當噴嚏打了,人才不容易得病。有時間關心別人討厭不討厭你,不如自己活得精緻一些,不如積極地去探索世界、去結交一些真誠有趣的朋友,和有趣的人在一起,讓平淡的生活可以變得妙趣橫生,放大所有的快樂,削減一切煩惱和憂慮。

即使沒有遇到一個有趣的人,就算一個人孤獨著,也要好好愛自己。就像夏洛蒂•勃朗特在《簡•愛》中的一句話:

“我越是孤獨,越是沒有朋友,越是沒有支持,我就得越尊重我自己。”

用這句話,在此與世間的每一份孤獨共勉。

不要為了有趣而有趣,你需要迎合的只有自己

——

餘生太短

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跟有趣的人在一起,

平淡無奇的生活會變得妙趣橫生。

所有的快樂都會被放大,

所有的煩惱都會被消解。

以上文字內容出自麥子熟了首部作品《餘生太短,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麥子熟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