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嚴複故居:彎彎曲曲的郎官巷,矛盾重重的一生

嚴複故居現狀

在中國最早開放的前沿之一福建福州, 在三坊七巷中遊覽嚴複故居, 別有意味。

嚴複是近代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家、翻譯家,

他翻譯的英國人赫胥黎的《天演論》, 將“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的思想灌注於中國社會, 至今不過時。

他提出並完美踐行的“信、達、雅”, 是翻譯界的圭臬, 也是今天谷歌翻譯這些人工智慧努力的目標。

嚴複故居展覽

他出身于福建馬尾船政學堂,

無論是在中國學堂還是英國普茨茅斯大學、格林威治海軍學院, 他認真研習, 好學不倦;他思想通達, 眼界開闊。

他帶著全新的思潮回到動盪下的中國, 批判“君權神授”, 提倡“尊民抑君”, 提出救國主張。 他曾是北洋水師的總教習, 也是第一任北京大學校長。

嚴複頗具傳奇的一生, 在1920年走入晚景。 因哮喘久病難治, 他回到老家福州休養。 在今天鼓樓區郎官巷的這座不大的宅院, 他度過了人生最後一年的時光。

郎官巷現狀

在三坊七巷中, 郎官巷現在的長度最短, 只剩一百多米。 宋朝時, 一個叫劉濤的人住在這裡, 他的子孫都是郎官, 巷名由此而來。

其他六條巷都是筆直的, 只有郎官巷是彎曲的, 所以, 據說當年它的長度列三坊七巷之首。

今天, 走進嚴複故居, 穿過主座, 來到西側的花廳, 這裡就是嚴複居住的地方。 樓上是臥室, 樓下是書房、客廳。

值得矚目的是, 前後走廊和欄杆, 有著民國時流行的仿西方建築紋飾。 這似乎為嚴複的一生做了最後的注腳。

展室中的嚴複像, 衣帽端正, 氣度非凡, 眼鏡後的一雙星目, 充滿睿智。

嚴複就像一道流星, 劃過天空的瞬間, 照亮了人們的思想和死氣沉沉的世界。 但他的一生, 卻也是矛盾重重, 恰似這彎彎曲曲的郎官巷。

他曾積極宣導西學救國, 翻譯包括社會學經濟學邏輯學等在內的8本西方科學著作;卻告訴兒孫:中國不滅, 舊法可損益, 必不可叛。

他曾在報上痛陳鴉片害民, 自己卻無奈染上煙癮, 因此告誡兒孫:人要樂生, 以身體健康為第一要義。

他曾大聲疾呼廢除八股, 自己卻參加四次科舉, 於是告訴兒孫:要知做人分量, 不易圓滿。

在福州這條如今看上去極不起眼的老巷中, 中國近代一位在思想界產生過極大影響的老人合上了眼睛。他把自己最後的靈魂永遠放進幽靜的郎官巷中。

本圖來自網路

中國近代一位在思想界產生過極大影響的老人合上了眼睛。他把自己最後的靈魂永遠放進幽靜的郎官巷中。

本圖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