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淞滬戰場:一輛孤獨的國軍裝甲戰車隻身沖向日軍陣地

1937年“八一三”事變爆發, 上海淞滬會戰打響, 這是亞洲歷史上第一次現代化戰役, 由於受市區建築的限制和坦克本身的機械問題的影響, 坦克發揮的作用有限。 淞滬會戰中中日雙方坦克首次交鋒, 但這些戰鬥並沒有對戰役結果造成多大影響, 雙方的坦克均從屬於步兵方陣, 掩護步兵衝鋒。 當然, 這些數目有限的坦克也對戰役部署仍有一定意義的。

這張照片拍攝于日本隨軍記者之手, 1937年8月21日, 淞滬會戰, 上海楊樹浦方向, 日軍在嚴陣以待一輛孤獨的中國坦克向陣地衝鋒。 該坦克隸屬于陸軍裝甲兵團戰車營第1連。

淞滬會戰是第一場有大量中國坦克參戰的現代化戰役, 在這場戰役中, 來自英國的“維克斯”6噸坦克成為重要的作戰力量。

1934年, 中國政府訂購20輛“維克斯”6噸坦克, 這些坦克都配屬給陸軍裝甲兵團戰車營第1連。

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後, 裝甲兵團奉命趕赴前線。

這時, 戰車營第1連的20輛坦克分成4個排, 每排5輛坦克。 “維克斯”6噸坦克的47毫米炮在500米外的穿甲威力達25毫米, 對日軍的坦克和裝甲車均能構成較大威脅。

“維克斯”坦克

8月19日, 戰車營第1、2連奉命配屬第87師突襲楊樹浦, 這也是抗戰中國裝甲兵的首戰。

戰鬥最初打得頗為順利, “維克斯”坦克順利突入靠近黃浦江的日軍陣地, 但由於中國軍隊缺乏步坦協同訓練, 步兵被日軍火力隔斷, 孤軍深入的坦克在楊樹浦街市裡被日軍炮火包圍, 第1連連長鄭紹俞和第2連連長郭恒建犧牲, 至少3輛“維克斯”坦克被擊毀。

8月20日, 新調來的第36師(師長宋希濂)參加攻擊。 當日淩晨, 一隊輕型坦克參加了36師對匯山碼頭的攻擊。 據資料記載, 這些坦克當時正在廠內修理, 臨時拉出參加戰鬥。 由於沒有步兵配合, 這些坦克也全部被擊毀。

雖然遭受嚴重損失, 但戰車營於8月21日再次參戰,

第1連集中5輛“維克斯”6噸坦克, 配合第36師沿兆豐路與公平路突進。 當晚22時, 第1連的坦克冒著日軍炮火中反復衝殺, 連續突破日軍數道防線, 但步兵部隊仍為日軍火力所阻, 無法跟上, 再次形成坦克單打獨鬥的局面, 結果又被日軍炮火擊毀2輛。

戰至9月22日,“維克斯”坦克損失殆盡,不得不撤出戰場。此後,中國軍隊將剩餘的“維克斯”坦克全數編入第200師的戰車團,參加在河南蘭封的會戰,在此戰中又損失3輛。隨著蘇聯援助的82輛T-26輕型坦克陸續到位,中國軍隊將僅存的幾輛“維克斯”坦克轉交給搬遷到湖南的裝甲兵學校,充當教學用車,發揮餘熱。

T-26輕型坦克

經過長達3個月、在上海南京路不足10平方公里範圍的艱苦巷戰後,10萬精銳的國民革命軍和超過半數的坦克被消耗在這個“東方凡爾登”絞肉機裡,而日軍大約損失掉6萬人左右.

戰至9月22日,“維克斯”坦克損失殆盡,不得不撤出戰場。此後,中國軍隊將剩餘的“維克斯”坦克全數編入第200師的戰車團,參加在河南蘭封的會戰,在此戰中又損失3輛。隨著蘇聯援助的82輛T-26輕型坦克陸續到位,中國軍隊將僅存的幾輛“維克斯”坦克轉交給搬遷到湖南的裝甲兵學校,充當教學用車,發揮餘熱。

T-26輕型坦克

經過長達3個月、在上海南京路不足10平方公里範圍的艱苦巷戰後,10萬精銳的國民革命軍和超過半數的坦克被消耗在這個“東方凡爾登”絞肉機裡,而日軍大約損失掉6萬人左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