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幼教論道:三年,五年,幼稚園的經營過程中,我們留下了什麼?

年復一年, 幼稚園總要迎來送往, 來一批新生, 同時送走一批剛剛畢業的孩子, 很多人把這稱作是一個迴圈, 有個詞叫循環往復,

意思是轉了一圈又一圈, 一次又一次地迴圈。 我覺得, 迴圈這個詞用在時間週期上, 尚且講得通, 但是如果放在園所發展角度講就說不過去了。

站在發展的角度, 我們講, 發展是一個呈不斷向上向前推進的趨勢的演進過程, 當然這個過程當中會有各種波折與困惑, 但是起起伏伏, 總歸是要向前發展, 那麼同樣的, 我們的幼稚園也不例外, 如果您的幼稚園辦園超過了三年, 那您就已經經歷了一批學生的完整在園歷程, 那麼這個歷程肯定是要給我們留下許多東西的, 當您帶著這些沉澱起來的經驗與感悟, 再迎接另一個三年的時候, 肯定要與您當初剛辦園的時候的情形是有差異的。

但是我們看到, 目前的園所發展兩極化分化現象非常嚴重,

有的幼稚園辦園歷史已經超過了十年, 但是你會發現這個幼稚園的問題依然是層出不窮, 家園雙方的溝通依然是問題堆積, 團隊的建設方面也是沒有任何的創新;而相反, 有的幼稚園辦園時間不長, 可能也就三五年, 但是你發現她的管理上井井有條, 家長以及社會的口碑異常的好, 整個團隊積極向上, 絲毫看不出是一家新園的感覺。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我不想片面的把原因歸咎於園長, 都說一個好園長就是一個好園所, 但是一個團隊出現了問題, 除了領頭羊, 實際上還有方方面面的因素在裡面, 但是好像繞來繞去, 都沒法拋開園長去孤立的分析其他因素, 因此我們還是再一次的傷害一下園長吧!

大家都知道, 當我們在談到幼稚教育的時候, 一直強調對於每個孩子都要有詳細的觀察記錄, 只有這樣, 你才能真正的瞭解孩子, 你才能針對孩子的各種行為, 施以科學的應對手段, 這樣的積累對於老師應對一批又一批的學生起到了一個資料庫的作用,

不管時間怎麼發展, 孩子換了一批又一批, 但是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年齡心理特點大體是不變的,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不斷的積累、積累, 發生在孩子身上的各種問題, 我們總能通過這個資料庫提取到我們需要的解決方案。 那麼同樣的, 幼稚園的發展也是這個道理, 在你園所發展的第一年, 第三年, 第五年, 等等等等, 每一年的發展過程當中存在哪些問題, 當時是如何應對的, 反思一下如何做會更好, 這樣的總結與積累, 是一個具備了長遠發展眼光的園所必須要去做到的, 比如碰到不同類型的家長如何去應對, 如果您通過幾年時間的積累, 掌握了大部分類型家長的應對方式, 那麼這就是新員工入職培訓的活教材,
這是你親自總結出來的寶貴的經驗, 遠比你去聽什麼講座會更有效。 但是反觀我們的園所, 又有幾個能夠真的做到這一點呢?多半都是事情發生的當時, 會進行提醒, 然而通過當時的事件給到我們的反思是什麼, 如果再遇到應該如何做, 具體流程是什麼, 卻很少有園所能夠做到。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當你的幼稚園出現任何的突發狀況的時候, 就是檢驗你應對能力的時候, 如果一次次的發生, 一次次的束手無策, 一次次的無果而終, 那其實就是一個惡性循環, 發展到一定程度, 一旦有一個引爆點, 可能就會讓事態失控。 其實分析一下近幾年發生在幼稚園的一些安全案例, 很多都是因為平時的懶散、大意、無所謂、差不多, 這些潛意識的不良習慣,最終引發的,但凡是能夠多一點點的警醒、多一點點的細心,很多事情都有可能反轉。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提醒,當然我也明白,僅憑這樣一篇單薄的文章可能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就像闖紅燈一樣,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闖紅燈是危險,是不被允許的,但是你會發現還是經常會有人去闖紅燈,所以才會出現那麼多的交通事故。

人與人不一樣,人與人的覺悟不一樣,人與人的自律意識也不一樣,所以會導致最終的結果不一樣,就像我們的幼稚園發展是一個道理。但是我始終覺得,只要想,你就能,得失只在一線之間。

這些潛意識的不良習慣,最終引發的,但凡是能夠多一點點的警醒、多一點點的細心,很多事情都有可能反轉。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提醒,當然我也明白,僅憑這樣一篇單薄的文章可能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就像闖紅燈一樣,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闖紅燈是危險,是不被允許的,但是你會發現還是經常會有人去闖紅燈,所以才會出現那麼多的交通事故。

人與人不一樣,人與人的覺悟不一樣,人與人的自律意識也不一樣,所以會導致最終的結果不一樣,就像我們的幼稚園發展是一個道理。但是我始終覺得,只要想,你就能,得失只在一線之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