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的愛神——月下老人的傳說,牽紅線的傳說是怎麼來的

神話的大千世界59:月下老人的傳說

在杭州西湖的孤山之下的白雲庵裡的月老殿中有這樣的一副對聯:

願天下有情人, 都成了眷屬;

是前生註定事, 莫錯過姻緣。

這副對聯出於王實甫的雜劇《西廂記》, 後來便廣為流傳, 用在月老殿中自然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月下老人廟

我國至今還有稱媒人為“月老”的習慣。 月老, 即是月下老人的簡稱, 月下老人是我國民間傳說中掌管婚姻煌神。 這位神仙由來很是有趣。

據唐代李複言的《續幽怪錄》記載, 當時有個叫韋固的人, 婚姻一直不順。 十七歲那年, 他經過宋城(今河南商丘縣南)。 一天晚上, 他見到一位老人, 端坐在月光之下, 靠著一個布口袋, 不停地翻著書。 韋固很是好奇, 忙問他所翻何書。 老人答, 他是掌管婚姻之神。 韋固又問袋中是何物, 老人答是紅繩子, 用來系在夫婦的腳上, 這樣一來, 哪怕對方是仇敵, 貧賤懸殊,

遠在天涯海角, 也最終會走到一起。 這即是“千里姻緣一線牽”的傳說。

韋固想到自己的婚姻, 忙問他未來的妻子究竟是誰。 老人給他查了一下, 說是店北頭賣菜的瞎老太太的小女兒, 此時才滿三歲。 韋固偷叢地見到那女孩, 覺得那女孩很是醜陋, 不由得大怒, 於是暗中派人去刺殺她。 刺客做賊心虛, 沒有刺死女孩, 只刺中了她的眉心, 韋固連夜逃走了。

十多年過去了, 韋固從軍, 在軍中屢立戰功。 但奇怪的是, 他的姻緣仍是不順, 處處碰壁。 刺史王泰非常賞識他, 得知他還未有妻室, 於是就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 新娘年方十七, 容顏秀麗, 韋固也是十分的高興, 但奇怪的是她的眉心總是有一塊小小的貼花。 韋固忙問究竟, 這才得知妻子正是那個老人所說的“店北頭賣菜的瞎老太太的小女兒”,

她本是王刺史的侄女, 後被當成親閨女撫養長大。 韋固這才知道“天意”不可違, 從此和妻子十分的恩愛。 宋城縣令聽說了這個故事, 就將韋固住過的客店起名為“訂婚店”, 他還親自題寫了匾額。

韋固遇月下老人

這個故事流傳極廣, 明初劉兌還以此為題材, 寫了一本《月下老定世間配偶》的雜劇。 在《紅樓夢》第五十七回中, 薛姨媽也對林黛玉和薛寶釵提到了這個月下老人:

薛姨媽道:“我的兒, 你們女孩家那裡知道, 自古道:‘千里姻緣一線牽’。 管姻緣的有一位月下老人, 預先註定, 暗裡只用一根紅絲把這兩個人的腳絆住, 憑你兩家隔著海, 隔著國, 有世仇的, 也終久終久有機會作了夫婦。 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 憑父母本人都願意了, 或是年年在一處的, 以為是定了的親事, 若月下老人不用紅線拴的, 再不能到一處。 比如你姐妹兩個的婚姻, 此刻也不知在眼前, 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 ”

由此可見, 這個月下老人的神通實在很大。

所以舊時的一些追求美滿婚姻的青年男女, 都會祈求月老為他們拴好紅線, 為自己找到如意的另一半。 但世間的姻緣往往不會總是那樣的令人滿意, 所以有許多人會說月老“不長眼睛”, 造成了無數的悲劇。 這當然不是月老的錯, 而是古時的婚姻制度和不合理的倫理綱常造成的。

中國的媒神和西方的媒神區別著實不小。 月下老人是一位寄託著無數人美好願望的“幸福之神”, 之所以將此想像成老者, 是因為老人閱歷深、社會經驗豐富, 辦事比較牢靠。 而西方的媒神丘比特, 則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小男孩, 他拿著他的弓箭胡鬧亂射, 往往更不靠譜, 難怪西方人說“愛情是盲目的”。

至於拴紅線的習俗, 在唐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 據史料記載,荊州都督郭元振,年紀很大依然沒有婚配,宰相張嘉振見他很有才幹,而且長得儀表不凡,有心招他為婿。因一時間找不到媒人,於是張嘉振就想了一個辦法,他讓他的五個女兒全坐在幔子後面,每人手中各拿一根紅線,將線頭露在外面,讓郭元振隔著幔子去牽。郭元振一下牽到了最為漂亮的張家三小姐,兩人於是喜結連理。

這個牽紅線的故事到了宋代慢慢地變成了婚禮上的牽紅巾的儀式。宋人吳自牧在《夢梁錄·嫁娶》中有詳細的記載。到了清代,又變成了在婚禮上,扯起紅布,新娘和新郎各持一端,相牽入洞房。這樣的情景在古裝影視劇中仍是十分的常見。

中國傳統婚禮,夫妻之間要牽著紅巾

這種在婚禮上“拴紅線”的習俗,並不僅是漢族所獨有的,一些少數民族,如傣族、白族、蒙古族、高山族等都有這樣的習俗。這樣的習俗因有“同心相結,白首偕老”的美好寓意,所以直到今天,仍有許多人堅持這樣的婚俗。筆者認為,這樣的婚俗比起隨大溜的西方穿婚紗的習俗更有意義,理應繼續堅持下去。

據史料記載,荊州都督郭元振,年紀很大依然沒有婚配,宰相張嘉振見他很有才幹,而且長得儀表不凡,有心招他為婿。因一時間找不到媒人,於是張嘉振就想了一個辦法,他讓他的五個女兒全坐在幔子後面,每人手中各拿一根紅線,將線頭露在外面,讓郭元振隔著幔子去牽。郭元振一下牽到了最為漂亮的張家三小姐,兩人於是喜結連理。

這個牽紅線的故事到了宋代慢慢地變成了婚禮上的牽紅巾的儀式。宋人吳自牧在《夢梁錄·嫁娶》中有詳細的記載。到了清代,又變成了在婚禮上,扯起紅布,新娘和新郎各持一端,相牽入洞房。這樣的情景在古裝影視劇中仍是十分的常見。

中國傳統婚禮,夫妻之間要牽著紅巾

這種在婚禮上“拴紅線”的習俗,並不僅是漢族所獨有的,一些少數民族,如傣族、白族、蒙古族、高山族等都有這樣的習俗。這樣的習俗因有“同心相結,白首偕老”的美好寓意,所以直到今天,仍有許多人堅持這樣的婚俗。筆者認為,這樣的婚俗比起隨大溜的西方穿婚紗的習俗更有意義,理應繼續堅持下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