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8000學生回流鄉鎮 教育均衡沒那麼簡單

原標題:8000學生回流鄉鎮 教育均衡沒那麼簡單

不管在安徽阜南還是江西弋陽, 農村學生“回流”都源於當地政府對義務教育的巨大投入, 不斷改善農村學校的硬體水準, 補齊師資薄弱的短板等。

---------------------------------------------

安徽省阜南縣教育局日前摸底發現, 今年阜南縣共有8275名農村學生從城區和外地“回流”至該縣的鄉鎮學校。 阜南縣教育局局長陳剛說, “回流熱”的成因在於當地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農村辦學條件得到改善, 教師結構更加優化, 家長、學生不願再“捨近求遠”。 無獨有偶, 媒體早前報導, 在江西東北部的弋陽縣,

過去3年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學生數量增加了兩成多, 城區優質中小學校學生數量反而下降。

過去一段時間, 家長之所以捨近求遠, 把孩子送到縣城學校或外地學校上學, 為此承受家庭的結構性分離, 並付出更高的租房、學費、生活費成本, 原因在於農村教育品質滑坡比較嚴重, 農村教育品質與城鎮教育品質的差距不斷拉大。 而現在一些地區出現“回流”, 生源數量的表像背後是這些地方城鄉教育品質差距的縮小。 說到底, 城鄉教育均衡做得怎麼樣, 家長以及學生會用腳投票, 作出自己的選擇。

大量農村學生湧入城鎮學校, 使得學校教學場所及師資力量在短時間內無法應對, 由此導致一些地方出現了嚴重的大班額問題。

早前, 山東臨沂市羅莊區100多名小升初學生接到了區教育局發放的入學通知書, 但是在報到時, 學生卻被學校拒絕登記入學, 原因就是學校學位緊張, 無法滿足學生的入學需求。 對農村學校來說, 學生流失導致學校老師幹勁不足, 教學品質下降, 並進一步加劇生源流失, 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農村生源的流失還加劇了農村的空心化, 給鄉村文化傳承帶來危機。 農村學生的回流, 對改善上述問題都具有積極意義。

如何實現教育均衡, 本質上是一個財政問題, 關鍵還是要錢。 不管在安徽阜南還是江西弋陽, 農村學生“回流”都源於當地政府對義務教育的巨大投入, 這些投入不斷改善農村學校的硬體水準, 補齊了師資薄弱的短板。

這背後也有近年來國家層面實施“全面改薄”計畫的影子。 即便在最貧困的中西部地區, 學校的軟硬體條件也大為改善, 校舍成為這些地區最乾淨、最漂亮的建築。

看到農村學生“回流”的可喜現象之後, 我們還應該意識到, 當前城鄉教育還存在不小的差距。 放在大的教育背景下, 這一問題恐怕更加嚴重。 國家貧困縣廣西鳳山, 去年沒有一名考生達到重點大學投檔線, 在今年1133名考生中, 達到一本線的只有兩名, 占比不到0.2%, 這些資料折射出縣級教育資源被抽空的現實。 對於仍然把考上大學尤其是重點大學當作接受教育的重要目標、當作改變人生命運途徑的多數農村家庭來說, 改變現狀尤其迫切。

吸引農村學生“回流”固然重要,

但穩定這種狀態, 不斷提升農村學校的教育品質, 繼續縮小城鄉教育差距, 努力為農村學校上學開闢向上通道, 讓他們也能擁有光明的未來, 是比讓農村學生回流難度更大的事情。

尤其是我們今天處在一個急劇變化的時代, 讓孩子擁有一個開闊的視野、科學的思維方式和適應未來的能力, 比簡單教授知識更為重要。 這一方面, 農村學校尤其要努力適應和追趕, 讓在農村學校上學的孩子也能擁有城市文明的視野。 此外, 農村學校的發展還面臨一些特殊難題, 比如優秀鄉村教師的流動問題、小規模學校公用經費不足問題、傳統核算師生比方式下的“超編缺人”問題。 解決這些問題, 需要結合不同地區,

不同學校的差異, 科學調配教育資源。 (李一陵)

(責編:孫競、申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