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散文|吳佳駿:記憶中的敦煌

記憶中的敦煌

主播:舊雨

後期:淡顏

作者:吳佳駿

坐于鳴沙山之上, 極目處皆蒼涼。 沙壟縱橫, 脈絡分明。 佇立遠眺, 恰似時間饋贈給大地的皺紋, 又像雕刻家刀下那凝固的水波, 有孤絕之美。

風乍起, 掀掉了我的帽子。 細沙鑽入脖頸, 癢癢的, 像有蟲子在爬。 我整整風衣領子, 想抵擋沙子的入侵, 也抵擋風的入侵。 身處沙漠之中, 我是脆弱和渺小的。 我擔心, 一陣巨大的旋風刮起, 會把一坐沙丘移至我的頭頂, 然後, 落下來, 將我掩埋。 像掩埋一個家園, 和一段歷史那樣。

夕陽, 照著黃沙, 也照著遠處那些滑沙的遊人。

那些遊人, 跟我一樣, 來自南方。 他們長相清秀, 眉宇間透著江南柔情。 他們的目光, 平常見多了水鄉的靈山翠木, 突然間, 看到曠闊的沙漠, 心情自是難抑激動和興奮。 他們結伴從沙丘頂端順勢滑下丘底, 嘴裡狂喊著, 心中壓抑許久的情感, 如瀉堤之水, 盡情釋放。 同時釋放的, 還有人生的一份大自在, 生命的一份大逍遙。

據《敦煌志》記載, “風吹或人乘沙流, 生鼓角之聲。 其聲輕若江南絲竹, 其音重如旱天雷鳴。 ”鳴沙山因此而得名。 但那天, 我沒能聆聽到沙山發出的雷鳴之音。 我耳朵聽到的, 只有滑沙的遊人肆無忌憚的爽朗笑聲, 和遠遠傳來的清脆的駝鈴聲。

也許, 沙山的雷鳴之音, 本屬天籟, 只有未被塵世喧擾的耳朵, 才能聽到。

兩個頭裹水紅色絲巾的婦女, 牽來駱駝, 用當地話說:“沙山的那邊, 就是月牙泉了。 坐駱駝去, 很快的。 ”未及詢問價錢, 朋友便拉著我, 急忙爬上了這“沙漠之舟”。 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 我理解他對美的追尋。 來到敦煌, 不去瞧瞧那只“沙漠之眼”, 還算來過此地嗎?

坐在駱駝背上, 我心澄澈。 這種澄澈, 來自於對月牙泉的幻想。 那該是怎樣一塊明鏡呢?耳畔自然又響起田震的那首歌來:“它是天的鏡子, 沙漠的眼, 星星沐浴的樂園。 從那年我月牙泉邊走過, 從此以後魂繞夢牽……”這首歌, 一直被我視為月牙泉的安魂曲。 它曾深深地打動過我, 讓我的心有洗滌風塵之後的乾淨。

牽駱駝的婦女, 帶著我們在沙漠裡兜圈子, 消磨時間。 這讓我們甚為惱火。 不知她是想製造路程遠的假像, 還是, 故意不讓我們冒失地靠近月牙泉, 以免我們身上的世俗氣, 玷污了月牙泉的聖潔。

可當我們真的走進月牙泉時, 我和朋友都少了預料中的激動, 反倒生出失望——那哪是明澈的聖潔之水啊, 分明是接近乾涸的眼淚。

月牙泉的現狀, 也遠不是歌裡所描繪的那麼動人。 圍上鐵柵欄的月牙泉, 周圍枯草衰竭, 殘葉零亂。 泉中淺水泛黃, 雜質鋪陳。 風吹過, 枯草晃動, 仿佛月牙泉眨動了一下睫毛, 滿眼皆傷。

月牙泉左邊的涼亭, 陳舊破敗。 三兩遊客, 坐于亭中, 下棋、品茗, 一副忘我境界。 只是涼亭上方的匾額上, 趙朴初先生題寫的“聽雷軒”三字, 依然蒼勁, 古樸, 透著佛家禪境, 昭示著月牙泉那來自天地造化的神奇與絕妙。

來此遊覽的人們, 或躺或臥, 或舉手或叉腰, 爭相與月牙泉留影。 月牙泉是他們心中的一個夢境。 而他們, 是月牙泉眼裡的什麼呢?

朋友舉著相機的手, 有些顫抖。 他說:“美是最經不起傷害的, 被傷害過的美, 不再是美, 頂多算是美的殘骸。 ”

我繞著月牙泉,

慢慢地走。 幻想穿越時空, 回到過去, 回到月牙泉的夢境裡去, 乘一彎月牙, 飛回南方, 讓這月牙泉的“舟子”, 也沾點江南的靈氣。

朋友叫住我:“既然來了, 還是拍張照, 留作紀念吧。 ”我拒絕了。 我想把這裡的景象, 藏在記憶裡。 印在照片上的東西, 缺乏想像空間, 也缺乏深邃的美感和厚度。 而留在記憶裡的物景, 卻能恒久鮮活。 只要記憶不滅, 這鮮活, 便如生命一般豐富, 且永存反思的力量。

從月牙泉出來, 偶見鳴沙山下右側, 裸露著一片墓地。 凸起的沙堆, 像是鳴沙山的縮影。 每個墳堆前, 都立著一塊牌子, 上刻亡者姓名及生卒年月。 那些逝者, 活著時, 與風沙為伴。 死後, 又化為沙塵, 去追覓生者的蹤跡。

如此艱辛的輪回, 會不會使他們的靈魂, 也像跑動的風沙一樣,躁動不安?

戈壁灘上,風沙漫捲。坐在車內,聽見四面八方飛來的砂粒,擊打在車窗玻璃上,如玉石碎裂。

司機三十多歲,是個駕車好手。她常年在這片灘地上往返,接送遊客。她熟悉這片戈壁灘的脾性,就像熟悉這裡的季候,把一輛桑塔納轎車開得輕車熟路,左右逢源。她說:“我閉著眼,也知道車行駛的方向。就像我用耳朵,能聽懂風的語言。”

車,在玉門關停了下來。

歷史在這裡凝固了,我寧可把玉門關想像成歷史長河裡的一個化石標本。那樣,它或許會受到更多的保護,而不至於像現在這樣,孤零零的,聳立於戈壁灘狹長的砂石崗上,成為一個風化嚴重的土墩遺跡,與南邊的鹽鹼地遙遙相望。

我近身,朝玉門關西、北兩道門裡瞅,夢想能發現幾個兩千年前的馬蹄印,或者,一款從西域和田輾轉塔里木盆地,經此門輸入中原時遺失的美玉。但我再一次被自我的臆想弄得迷離和惶恐。我看到的,是繁華落盡後的蒼涼和寂滅。

人去了,門猶在。

無人通行之門,進出的,只有風和歲月的影子。

玉門關前,不知是誰,擱了把椅子,供遊人留影之用。椅子旁立一石碑,上刻飄逸行書:“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我和朋友摸摸那把椅子,都沒敢坐上去。我們怕一坐上去,就會陷入歷史,出不來。

繞玉門關西側,驅車向南,直達陽關。

車上,司機為我們朗誦起王維的詩句:“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朋友贊其涵養深厚,格調高雅。女司機羞紅著臉答道:“不敢跟你們文化人比,淺薄得很,淺薄得很。”說完,她笑了。我和朋友也相視而笑,笑得很舒心。後來,我們才知道她是個詩歌愛好者,偷偷地寫過不少的詩,但從未拿出去發表。她說:“我寫詩,不為發表,只為讓枯燥的生活,詩意一點;讓平淡的人生,美麗一點。”這回,該輪到我和朋友羞愧了。她的文學心態,以及價值取向,讓我們這些成天與文學打交道的人,自愧弗如。

陽關博物館,似一個方形四合院。院內植物,一半淡黃,一半淺綠,很有層次感。低垂的屋簷,遮擋了光線,加之遊人稀少,把整個場館襯托得寂寥。惟院中張騫騎馬西行的浮雕,雄姿英發,氣吞萬里如虎。

博物館右側,開一大門,此門即是陽關關口。關口的那邊,便是通往西域的方向。關口處,一中年男子,身披盔甲,腰佩長劍,假扮成古時戍卒模樣,向遊人發放“通關文牒”。其儀態威嚴,剛正不阿,卻又憨態可掬。旁邊,兩個遊人,寬衣解帶,換上工作人員早已備好的官服,戲充漢武大帝和驃騎大將軍。看他倆高舉令旗,指揮千軍萬馬的英姿,真有做了帝王將相的豪邁與霸氣。

出關,秋陽杲杲,長風烈烈。荒蕪戈壁之上,一座殘敗烽燧當風而立,遠遠看去,仿佛短兵相接後,遺留在沙場上的一處傷疤。傷疤上,刻著熱血男兒的壯志豪情,刻著寂寞心靈的思鄉情懷,刻著生死之交的兄弟情誼,刻著楚楚動人的愛情傳說……

烽燧之下,一條碑林長廊,逶迤如龍,橫臥在絲綢之路的起始線上。碑石各具形狀,上刻古今名人緬懷、憑弔“陽關遺址”的詩詞。朋友啪啪按動相機快門,試圖將碑石上的詩句,悉數藏入相機,據為己有。對美的貪戀,使他自己也成了美的化身。

佇立涼亭,極目天涯,絲綢之路盡收眼底。凝神中,我仿佛看見一列列駝隊,沿著絲綢之路慢慢西行。西路上,玉佩當當,瓔珞煌煌,羌笛悠悠,駝鈴聲聲。上演著一幕千年前的繁華盛旅,那該是怎樣一種文化與宗教的大繁榮,大融合呢?

一老嫗牽著一匹棗紅色馬,來到我跟前問:“騎馬嗎?”。我有些膽怯。老嫗大概識破了我的心思,她撫摩著馬身說:“別怕,只要你騎上它的背,就是它的主人,它會很溫順的。”我壯著膽爬上馬背,老嫗一拍馬腿,那匹棗紅色馬繞著陽關奔跑起來。

西風古道,金戈鐵馬。我把自己想像成一個久經沙場,驍勇善戰的將士,在戰場上快意恩仇,血濺黃沙……

策馬揚鞭中,我找到了自己精神的疆場。

清晨,薄霧繚繞。習習涼風中,莫高窟仿佛披了件袈裟。導遊小姐說:“早上人少,拜佛最宜清靜,先生真會選時間,一看,便是懂佛之人。”我笑笑,不答。拜佛得有佛緣,塵緣易得,佛緣難求。況且,“緣”這東西,即使佛,也未必能完全參悟得透吧。

在棧道上行走,像在時光中穿行,有一種朝聖者的艱險與虔誠。每一個洞窟,都是一個佛的世界,深藏玄秘,開悟眾生。在與時間的漫長對峙中,洞窟那鬥型窟頂所彰顯出來的,不止是建築學和美學上的價值,更有來自宇宙與人生關係的象徵。一幅幅精美的壁畫,惟妙惟肖,其百態千姿,如流水行雲,似靜欲動。尤其是那超凡脫俗的“飛天”,清舞弄影,衣袂翩翩,不知是要爭脫浩蕩時光的桎梏,飛向自由之美?還是要借助佛法,將永恆之美遍灑天地人間。

觀賞莫高窟,堪稱一場視覺的盛宴!

可惜,有一半的洞窟,鐵門緊鎖,未能向遊客開放。我對那些緊鎖的洞窟,充滿神秘。走過時,總不忘朝門縫裡看。但裡面一片漆黑,什麼也看不見。

看不見也好,人心何必那麼貪呢?佛的真身,又豈是我等凡胎肉眼所能看得見的。

莫高窟門前,一排鑽天楊,依天挺立,和諧地站在一起。或許,它們也受到佛的感化,學會了悟道、參禪。面對時間,安靜地生長著,與對面的佛一起,堅守著恒定的東西。

鑽天楊下,一條河流,沿著屬於它的方向,流向深遠。

夕陽西下,晚風拂面。遊客漸次散去。我斜靠在石橋欄杆上,凝神遐想。朋友趁我不備,舉起相機,抓拍了一張照片。這次,我沒有對拍照表示反感,反而萌生感動——為莫高窟,也為敦煌。

晚霞映照下的莫高窟,幽靜而神秘。我們披一身霞光,悄悄離去,仿佛兩個從夢境中走出的孩子。

吳佳駿,青年散文家。著有散文集《掌紋》《院牆》《蓮花的盛宴》《在黃昏眺望黎明》《生靈書》《雀舌黃楊》《結婚季》《巴山夜雨》《飄逝的歌謠》九部。現居重慶,供職於某雜誌社。

【近期好文推薦】

歡迎加入lansuradio

招募主播和後期

歡迎加入藍素團隊

一路走來,感謝有您!

歡迎分享、點贊、留言!

本文編審:馬 飛

校 對:彭友澤

南部戰區投稿郵箱:415630831@qq.com

也像跑動的風沙一樣,躁動不安?

戈壁灘上,風沙漫捲。坐在車內,聽見四面八方飛來的砂粒,擊打在車窗玻璃上,如玉石碎裂。

司機三十多歲,是個駕車好手。她常年在這片灘地上往返,接送遊客。她熟悉這片戈壁灘的脾性,就像熟悉這裡的季候,把一輛桑塔納轎車開得輕車熟路,左右逢源。她說:“我閉著眼,也知道車行駛的方向。就像我用耳朵,能聽懂風的語言。”

車,在玉門關停了下來。

歷史在這裡凝固了,我寧可把玉門關想像成歷史長河裡的一個化石標本。那樣,它或許會受到更多的保護,而不至於像現在這樣,孤零零的,聳立於戈壁灘狹長的砂石崗上,成為一個風化嚴重的土墩遺跡,與南邊的鹽鹼地遙遙相望。

我近身,朝玉門關西、北兩道門裡瞅,夢想能發現幾個兩千年前的馬蹄印,或者,一款從西域和田輾轉塔里木盆地,經此門輸入中原時遺失的美玉。但我再一次被自我的臆想弄得迷離和惶恐。我看到的,是繁華落盡後的蒼涼和寂滅。

人去了,門猶在。

無人通行之門,進出的,只有風和歲月的影子。

玉門關前,不知是誰,擱了把椅子,供遊人留影之用。椅子旁立一石碑,上刻飄逸行書:“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我和朋友摸摸那把椅子,都沒敢坐上去。我們怕一坐上去,就會陷入歷史,出不來。

繞玉門關西側,驅車向南,直達陽關。

車上,司機為我們朗誦起王維的詩句:“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朋友贊其涵養深厚,格調高雅。女司機羞紅著臉答道:“不敢跟你們文化人比,淺薄得很,淺薄得很。”說完,她笑了。我和朋友也相視而笑,笑得很舒心。後來,我們才知道她是個詩歌愛好者,偷偷地寫過不少的詩,但從未拿出去發表。她說:“我寫詩,不為發表,只為讓枯燥的生活,詩意一點;讓平淡的人生,美麗一點。”這回,該輪到我和朋友羞愧了。她的文學心態,以及價值取向,讓我們這些成天與文學打交道的人,自愧弗如。

陽關博物館,似一個方形四合院。院內植物,一半淡黃,一半淺綠,很有層次感。低垂的屋簷,遮擋了光線,加之遊人稀少,把整個場館襯托得寂寥。惟院中張騫騎馬西行的浮雕,雄姿英發,氣吞萬里如虎。

博物館右側,開一大門,此門即是陽關關口。關口的那邊,便是通往西域的方向。關口處,一中年男子,身披盔甲,腰佩長劍,假扮成古時戍卒模樣,向遊人發放“通關文牒”。其儀態威嚴,剛正不阿,卻又憨態可掬。旁邊,兩個遊人,寬衣解帶,換上工作人員早已備好的官服,戲充漢武大帝和驃騎大將軍。看他倆高舉令旗,指揮千軍萬馬的英姿,真有做了帝王將相的豪邁與霸氣。

出關,秋陽杲杲,長風烈烈。荒蕪戈壁之上,一座殘敗烽燧當風而立,遠遠看去,仿佛短兵相接後,遺留在沙場上的一處傷疤。傷疤上,刻著熱血男兒的壯志豪情,刻著寂寞心靈的思鄉情懷,刻著生死之交的兄弟情誼,刻著楚楚動人的愛情傳說……

烽燧之下,一條碑林長廊,逶迤如龍,橫臥在絲綢之路的起始線上。碑石各具形狀,上刻古今名人緬懷、憑弔“陽關遺址”的詩詞。朋友啪啪按動相機快門,試圖將碑石上的詩句,悉數藏入相機,據為己有。對美的貪戀,使他自己也成了美的化身。

佇立涼亭,極目天涯,絲綢之路盡收眼底。凝神中,我仿佛看見一列列駝隊,沿著絲綢之路慢慢西行。西路上,玉佩當當,瓔珞煌煌,羌笛悠悠,駝鈴聲聲。上演著一幕千年前的繁華盛旅,那該是怎樣一種文化與宗教的大繁榮,大融合呢?

一老嫗牽著一匹棗紅色馬,來到我跟前問:“騎馬嗎?”。我有些膽怯。老嫗大概識破了我的心思,她撫摩著馬身說:“別怕,只要你騎上它的背,就是它的主人,它會很溫順的。”我壯著膽爬上馬背,老嫗一拍馬腿,那匹棗紅色馬繞著陽關奔跑起來。

西風古道,金戈鐵馬。我把自己想像成一個久經沙場,驍勇善戰的將士,在戰場上快意恩仇,血濺黃沙……

策馬揚鞭中,我找到了自己精神的疆場。

清晨,薄霧繚繞。習習涼風中,莫高窟仿佛披了件袈裟。導遊小姐說:“早上人少,拜佛最宜清靜,先生真會選時間,一看,便是懂佛之人。”我笑笑,不答。拜佛得有佛緣,塵緣易得,佛緣難求。況且,“緣”這東西,即使佛,也未必能完全參悟得透吧。

在棧道上行走,像在時光中穿行,有一種朝聖者的艱險與虔誠。每一個洞窟,都是一個佛的世界,深藏玄秘,開悟眾生。在與時間的漫長對峙中,洞窟那鬥型窟頂所彰顯出來的,不止是建築學和美學上的價值,更有來自宇宙與人生關係的象徵。一幅幅精美的壁畫,惟妙惟肖,其百態千姿,如流水行雲,似靜欲動。尤其是那超凡脫俗的“飛天”,清舞弄影,衣袂翩翩,不知是要爭脫浩蕩時光的桎梏,飛向自由之美?還是要借助佛法,將永恆之美遍灑天地人間。

觀賞莫高窟,堪稱一場視覺的盛宴!

可惜,有一半的洞窟,鐵門緊鎖,未能向遊客開放。我對那些緊鎖的洞窟,充滿神秘。走過時,總不忘朝門縫裡看。但裡面一片漆黑,什麼也看不見。

看不見也好,人心何必那麼貪呢?佛的真身,又豈是我等凡胎肉眼所能看得見的。

莫高窟門前,一排鑽天楊,依天挺立,和諧地站在一起。或許,它們也受到佛的感化,學會了悟道、參禪。面對時間,安靜地生長著,與對面的佛一起,堅守著恒定的東西。

鑽天楊下,一條河流,沿著屬於它的方向,流向深遠。

夕陽西下,晚風拂面。遊客漸次散去。我斜靠在石橋欄杆上,凝神遐想。朋友趁我不備,舉起相機,抓拍了一張照片。這次,我沒有對拍照表示反感,反而萌生感動——為莫高窟,也為敦煌。

晚霞映照下的莫高窟,幽靜而神秘。我們披一身霞光,悄悄離去,仿佛兩個從夢境中走出的孩子。

吳佳駿,青年散文家。著有散文集《掌紋》《院牆》《蓮花的盛宴》《在黃昏眺望黎明》《生靈書》《雀舌黃楊》《結婚季》《巴山夜雨》《飄逝的歌謠》九部。現居重慶,供職於某雜誌社。

【近期好文推薦】

歡迎加入lansuradio

招募主播和後期

歡迎加入藍素團隊

一路走來,感謝有您!

歡迎分享、點贊、留言!

本文編審:馬 飛

校 對:彭友澤

南部戰區投稿郵箱:415630831@qq.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